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傳承水稻文化

如何傳承水稻文化

發布時間:2022-03-07 12:02:47

① 水稻的發展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野生稻馴化和栽培技術的進步,都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我國栽培的水稻屬亞洲栽培稻,其祖先種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

宋代水稻栽培種植有了提高,從越南傳入的占城稻逐漸得到推廣。

明清時期,南方已經可以種植雙季稻、三季稻。在長期栽培中,培育出了許多優良品種,並形成獨具特色的我國古代稻作技術。

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根據考古發掘報告,我國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有炭化稻穀或莖葉的遺存。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遺址和桐鄉羅家角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炭化稻穀遺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

古人栽培水稻的歷史遺跡,以太湖地區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最為集中,長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餘散處江西、福建、安徽、廣東、雲南、台灣等省。

新石器晚期遺存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山東也有發現。出土的炭化稻穀已有秈稻和粳稻的區別,表明秈、粳兩個亞種的分化早在原始農業時期已經出現。

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等。

我國水稻原產南方,大米一直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人民的主糧。魏晉南北朝以後經濟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更促進了南方水稻生產的迅速發展。唐宋以後,南方一些稻區進一步發展成為全國稻米的供應基地。

② 什麼是稻米文化

中國稻文化堪稱博大精深。自從稻穀被古代中國人發現並栽培種植以來,就孕育了多種文化成果,從物質上的生產工具,到精神上的神話傳說、宗教、生產習俗、生活方式、生產技術乃至飲食文化等,無所不包。

中國人大都很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這個「炎」指的就是炎帝。炎帝又被稱為「神農氏」,大約生活在距今5500年前,他發明了耒耜(一種種田工具),教人們耕種五穀,遍嘗百草,發明醫葯等,與軒轅黃帝同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稻米對中國古代文明的作用還體現在文字上。古代皇帝每年都要祭「社稷」,社的本意是「土神」,稷的本意是「穀神」。可見稻穀對於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影響。在我國,由稻米組成的詞語還有很多。「精」和「粹」的實意就是精選的米。

在農耕習俗和宗教信仰上,稻穀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至今,北京先農壇還保存著一塊完整的稻田,杭州玉皇山下也保存著一塊南宋時期的「八卦田」,這都是古代皇帝用於祭祀的場所。幾千年來,這種風俗和信仰已深深烙在中國每個民族的文化習俗中。在畲族,每年在稻穀黃而未熟時,要用少量的新米做成米飯,置於神龕上,插上香火請神仙和祖先「嘗新米」。

當然,在飲食等方面,稻米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如長江流域的居民,大多以稻米為主食,他們用稻米為原料,發明了粽子、元宵、米粉、年糕、清明團子、發糕等大量的食物品種,並賦予了不同的內涵。

資料來源於:http://www.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3344

③ 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追溯到什麼時代

根據已有考古和研究結果來看,種植水稻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

三個萬年以上的古稻遺址有: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其中玉蟾岩遺址經年代測定為距今一萬二千多年,這時候的稻穀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含有秈、粳特徵)之間,因此被認定為是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古栽培稻類型

後兩個遺址的時期要更早一些,屬於舊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但沒有發現稻穀的碳化顆粒,只是發現了稻穀的植物硅酸體。

以往我們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國內發現的最早的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但根據嚴文明教授的《中國稻作文化起源》來看:「這里發現的稻穀遺存極為豐富,單是1973年冬至1974年春第一次發掘時,就在第4文化層發現約400平方米的稻穀、稻殼和稻草堆積,其厚度從10-20厘米到30-40厘米不等,最厚處達70-80厘米。。。顆粒大小接近於現在的栽培稻,比現在野生稻大得多,加以還有許多稻作農具共存,可以肯定這些稻穀堆積的遺存屬於栽培稻的收獲品」,說明處於新石器中期的河姆渡時期的稻作農業已經發展到相當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在這之前肯定是有前例的,也就是說河姆渡的稻作農業是被傳播過來,不是獨立發展而來的。

但,中國那麼大,隨著考古的發現,可能會有更多新的成果被發現,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獻:

中國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黃劍華

再論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

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

④ 水稻的發源地在

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

水稻是稻屬谷類作物,代表種為稻(學名:Oryza sativaL.)。

水稻按稻穀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還有其它分類,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

按生存周期分為季節稻與「懶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為普通水稻與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鹽鹼性分為普通淡水稻與「海水稻」(其實它主要使用淡水)。

(4)如何傳承水稻文化擴展閱讀:

水稻的分布范圍:

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世界上種植水稻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種植面積將近5千萬公頃,總產量為1億5千萬噸。

中國水稻的種植面積為3千萬公頃左右,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高的國家,總產量高達2億噸以上。

⑤ 什麼是稻作文化

1、由此而衍生的有關衣食住行的種種風俗而被稱為「稻作文化」.江南水鄉婦女的民俗服飾通常是包含衫、褲、鞋、束腰、作裙、包頭、卷綁和胸兜等在內具有顯著地域特色的一整套裝束

2、在盛產稻穀的東亞,象日本、韓國、東南亞、中國南方稻穀生產還有其文化內涵,稱為稻作文化.在當今的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國民以大米為主食,把大米自給作為基本國策

3、而稻作文化是指人們以水稻種植為主要生存和發展方式的文化.1973年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村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量稻穀遺跡證明新石器時代江南一帶就居住著以種植水稻為生的人類

4、日本學者曾將三苗文化稱為稻作文化.[14](P133)1988年11-12月,湖南考古研究所發掘的澧縣彭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八九千年的稻穀殼,「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稻作農業資料之一

⑥ 稻作文化的稻穀

稻(學名:Oryza)是草本類稻屬植物的統稱。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單子葉,性喜溫濕,成熟時約有1到1.8米高,葉子細長,約有50到100厘米長,寬約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開花時,主要花枝會呈現拱形,在枝頭往下30到50厘米間都會開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並結種子,稱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長,2到3毫米厚度。
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稻的栽培起源於中國,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現時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稻的總產量佔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第三位,低於玉米和小麥,但能維持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聯合國將2004年定為「國際稻米年」。 由於稻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作物,據知目前世界上可能超過有14萬種的稻,而且科學家還在不停的研發新稻種,因此稻的品種究竟有多少,是很難估算的。有以非洲米和亞洲米作分類,不過較簡明的分類是依稻穀的澱粉成份來粗分。稻米的澱粉分為直鏈及枝鏈兩種。枝鏈澱粉越多,煮熟後會黏性越高。
秈稻(Indica rice):有20%左右為直鏈澱粉。屬中黏性。秈稻起源於亞熱帶,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長期短,在無霜期長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殼成為秈米後,外觀細長、透明度低。有的品種表皮發紅,如中國江西出產的紅米,煮熟後米飯較干、松。通常用於蘿卜糕、米粉、炒飯。 粳稻(Japonica rice):粳稻的直鏈澱粉較少,低於15%。種植於溫帶和寒帶地區,生長期長,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殼成為粳米後,外觀圓短、透明(部分品種米粒有局部白粉質)。煮食特性介於糯米與秈米之間。用途為一般食用米。 糯稻:中枝鏈澱粉含量接近100%,黏性最高。又分粳糯及秈糯,粳糯外觀圓短,秈糯外觀細長,顏色均為白色不透明。煮熟後米飯較軟、黏。通常粳糯用於釀酒、米糕。秈糯用於八寶粥、粽子。 稻的植物剖面繪圖
稻葉在幼年時,跟雜草非常相似,一樣具有長扁型的外觀,農人多依賴稻葉特殊的葉耳與葉舌來區分。葉耳就是稻葉葉環的兩端長出耳狀之物,葉舌則是稻葉葉環內長出的薄膜。稻葉的葉脈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顯的中脈,呈綠色,在中肋,邊緣或尖端有時也會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須狀,細短而多,隨著稻的成長數量會增多,稻株旁也會不斷長出小枝來。
稻成為稻穗後,一株稻穗約開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會形成一粒稻穀。稻花沒有花瓣,也很難看到雄蕊雌蕊,它們都由稻花的內外穎保護著。稻在自體授粉時,雄蕊上的花葯會破裂,花粉相當細小,會隨風力,稻的搖擺,落到隔壁雌粉上頭。與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結合,發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類食用和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在胚芽附近,還有漿狀的胚乳會不斷增加,使子房日漸肥大。外觀上則會看到綠色的稻穀上有細毛,稱為稻芒。
由外而內分別有稻殼(穎)、糠層(果皮、種皮、糊粉層的總稱)、胚及胚乳等部分。圖片
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就能從發芽、開花、完成結實的過成。稻的種子在伸出幼芽的時間僅需兩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葉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三期稻。農人選稻種時,多會將其泡在水中,輕而浮起的稻種會被淘汰,剩下來的就會培育成稻苗。湄公河下游,有一種水稻(浮稻)生活在水,葉隨水漲生長,最長有8米,越南人叫魔鬼稻(這種水稻最早由百越中的駱越人種植,在湄公河,紅河,薩爾溫江與伊洛瓦底江下游)。 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但主要的生長區域是中國南方、台灣,最高可以在2500多米的瀾滄江高原上種植,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份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在2003年統計,全世界的稻作產量高達5億8900萬噸。在亞洲就有5億3400萬噸的產量。而全世界稻田總面積可達150萬平方公里。目前,最大的稻米出口國為泰國。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統計資料庫,2005年各大洲稻米產量如下: 地區 稻作面積(公頃) 生產量(稻穀,公噸) 全球 153,511,755 614,654,895 非洲 9,130,990 18,565,960 亞洲 135,657,614 556,018,828 歐洲 565,249 3,235,900 北美洲與中美洲 2,061,010 12,431,243 大洋洲 58,300 451,300 南美洲 6,038,592 23,951,664 資料來源:農業統計資料庫 而各主要產稻國家的產量如後: 國家 稻作面積(公頃) 生產量(稻穀,公噸) 孟加拉 11,000,000 40,054,000 中國 29,300,000 184,254,000 印度 43,000,000 129,000,000 印尼 11,800,901 53,984,592 日本 1,680,000 10,989,000 泰國 10,200,000 27,000,000 美國 1,352,880 10,012,190 資料來源:農業統計資料庫

⑦ 中國農耕文化是種稻穀文化還是種小麥文化

中國農耕文化是種稻穀文化。
稻穀名稱是華夏民族文字、文化的產物。
盡管中國之地新石器初期就有稻穀存在的歷史事實,但這畢竟距今有1.2萬年的歷史,當時的中國之地還沒有文字、文化以及名稱產生和傳承。而伏羲一畫所開人文之天、倉頡創造象形文字中稻穀類名稱,則是距今8000年至4000年之後的事了。農耕文化和黃帝史官倉頡創造象形文字之後,華夏民族人文歷史上包括稻穀在內的百穀或五穀文字、文化,才開始出現和傳承,且與炎帝農耕、倉頡或古人造字之地密切相連。

⑧ 有講中國水稻發展或者水稻文化的書嗎

水稻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約占糧食總產量的40%。稻米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主食。水稻生產不僅擔負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重任,並肩負實現種糧增效、稻農增收和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使命,也是新階段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之一。人口增加和耕地減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我國農作物的單產需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50%以上才能滿足糧食的安全供給[1]。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科技,包括水稻科技,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2-3]。在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的基礎上,分析未來10~15年我國水稻發展趨勢[3],瞄準現代水稻科學技術發展方向,堅持前瞻性、戰略性、方向性、繼承性和創新性的發展原則,從原創技術、共性平台技術、關鍵技術、重大產品和產業化示範等五個層次,全面部署現代水稻科技發展戰略,對於大幅度提升我國水稻科技創新水平,實現水稻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 水稻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國際趨勢與特點
目前,以追求高效高產、營養健康、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新型現代水稻科學技術體系正在快速形成,並顯示出以下趨勢和特點:
一是相關科技革命深刻改變水稻的科技面貌。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領域中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蛋白質組學等新學科和新研究領域的快速發展,使人類對生命本質、生物進化與起源的認識不斷深化,生物遺傳設計、食物營養與人類健康控制等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探索水稻生長奧秘、水稻生命的本質、稻種起源等方面正在向前所未有的深度發展,由此帶來了深刻的水稻科技革命,使傳統水稻科技的概念、內涵和外延正在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二是水稻科技的研究領域大大拓展。現代水稻科學在不斷分化和吸收新營養的基礎上,相互滲透、交融,形成許多新的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促進現代水稻技術研究不斷拓展新的領域,分子設計、環境修復、生態保護、數字農業、精準農業、食品科學等新領域不斷涌現,精彩紛呈,與傳統水稻科學結合,產生了眾多的新穎學科並具有深遠的經濟和社會意義。如生物技術的應用不斷拓寬,針對抗逆、優質、高產等問題可以對水稻進行遺傳設計和定向改良;在環境修復、食物營養等方面也顯示出水稻科技發展極大的潛能,這些都將產生巨大的潛在商業利益和機會,帶來難以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促進新的生產方式、倫理、觀念和文化的產生,進而發生影響深遠的社會革命。
三是水稻技術組織綜合化、技術應用集成化。在解決水稻某一重大問題時,越來越需要不同學科、專業的聯合協作。例如,優質高效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的選育,需要種質資源、遺傳育種、生物技術、生理生化、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生態環境、數理統計、信息技術等不同學科領域技術專家的協同合作。同時,現代水稻技術更加強調技術各環節、方面的集成應用,如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設施農業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全程質量控制技術等都是技術集成應用的典型,這種趨勢還在繼續發展。
四是水稻科技全面數字化和信息化。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對水稻的科研、生產、經營、流通、管理、服務等領域的發展正在產生深刻的影響。 數字水稻、精準施肥、精準施葯等技術已經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和發展前沿,預期將徹底改變水稻科研的組織方式和傳統水稻的生產經營面貌。
五是水稻科技研究理念、手段、方法、技術和組織方式的規模化。現代水稻科技愈來愈呈現出鮮明的大學科特點,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蛋白質組學等前沿學科的發展日新月異,推動一系列新的技術領域、技術標准、技術平台、技術專利、知識產權、技術工藝和新興產業的產生和發展,其工業化、系統化、智能化、網路化、集約化、一體化的研究和組織方式,產業化組織、社會化協作、企業化管理、規模化投入、高通量數據處理和計算等特徵,帶來了水稻科技傳統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組織方式的革命,使現代水稻科技不再是科技人員個人的事情,而是規模化、社會化、組織化、國家化、國際化、網路化的協作和合作行為。
六是水稻資源高效利用化和生產環境保護化。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原則下,實現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文明進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既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成為現代水稻技術研發必需的約束條件和追求的目標之一。
七是水稻科技自身的產業化。現代水稻科學技術本身正在成為重要的高技術產業。現代種業、食品製造、設施農業、生物肥料、生物農葯、數字化農業信息服務、高技術旅遊觀光等農業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崛起,並且出現了研究、開發、產業一體化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⑨ 水稻的發展史

水稻的發展史:

1、1964年,袁隆平先生提出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開展不育系選育研究。

2、1973年,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雜交稻配套成功。雜交稻的培育與應用,使我國水稻生產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3、1987年,袁隆平提出發展雜交稻的戰略目標,並指出雜種優勢利用與植株形態改良相結合可作為培育我國超級雜交稻的重要技術路線。

4、1989年,國際水稻研究所等機構提出了超級稻這個概念並啟動了超高產育種計劃。

5、1996年,我國農業部組織實施了「中國超級稻研究」項目,開展株型改良與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的超級雜交稻研究。



水稻的繁殖方式:

進行催芽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曬種,選擇一個天氣晴朗將水稻種子暴曬一兩天,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在種子放置在水泥地上,這樣會將種子直接曬死,最好准備一塊苫布,將種子均勻的攤在上面,曬種時是不是翻動下,確保曬得均勻。

曬種可以增加種子的透水和透光性,還有殺菌的作用。曬種完成後,將種子放置在一個乾燥、陰涼的地方放涼備用。

曬種後就是開始選種,選種主要是選取優質的種子,剔除劣質種子,這樣在播種後才能使秧苗生長健壯、整齊。可用清水選種,先將種子浸泡在水中,待種子吸水後會下沉,而空殼種卻會上浮,這樣就可選取顆粒飽滿的優質種子,提高發芽率。

⑩ 請問,水稻的發展歷史

* 水稻歷史資料 *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陝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水稻挽救了中華文明 水稻種植,在中國作為一種大規模的農業,大約在北宋的時候興起。自從宋朝從越南引進優質品種的占城稻之後,水稻真正擔當起了承載中華文明的重任。 水稻是一種喜愛水熱性氣候,需要大量水資源的作物,非常適合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種植。這種作物產量非常高,農民撒下去的種子通常可以收獲二十倍左右的稻穀。這與小麥四倍於種子的產量相比顯然是非常可觀。再加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甚至三季,這意味著同樣面積的土地,可以種植的水稻要比小麥多出好幾倍。這對於因為糧食危機不斷陷入動亂的古代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種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適當補充養料就可以持續不斷地耕種,產量也不會降低。比起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的小麥來說,更是大大緩解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幾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長,避免了麥田反復灌溉使水分大量蒸發造成的鹽鹼化問題,地力衰老的周期大大延長,無形中也延長了農業生產衰落的周期。 從北宋開始,中國古代王朝的經濟重心便正式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與小麥農業一同衰落的中華文明也在水稻農業中重獲生機,避免了重蹈古埃及和兩河文明覆轍的命運。 一千年前的分水嶺 如果把宋朝看作是小麥經濟和水稻經濟的分水嶺,我們會發現,水稻接掌中國農業之後,中國統一王朝的更迭周期要比過去延長了。 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開始算起,到北宋建立之前,中國一共經歷了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等十個時代更迭,歷時1180餘年,平均每個朝代只有100多年的時間。如果把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那幾個短命王朝分開計算的話,這個數字還要更小。 而從北宋到清朝滅亡,一共有北宋、南宋、元、明、清五個王朝,歷時950餘年,平均每個王朝接近二百年。可見北宋以前朝代更迭非常頻繁,這與黃河流域的小麥農業不無關系。而北宋以後以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作為帝國生存的基礎,顯然大大改善了帝國的健康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宋之後的五個王朝中,元朝存在時間最短,只有70年,這一方面與蒙元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政策有關,另一方面很可能也因為元朝統治者來自草原,將統治的重心放在了北方,而忽略了轉移到了南方的經濟中心。 從歷史上的人口數據來看,北宋以前中國人口從未超過六千萬,但是北宋以後人口急劇增加,達到一億,到清朝末年達到了四億。作為人口增長的基礎,主要糧食作物發生變化無疑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小麥到水稻的轉移給中國政治的格局也帶來深刻的變化。北宋以前的三千餘年間,中國的人口、經濟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社會經濟繁榮,相對於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因此游牧民族雖然屢次南侵,卻始終不能深入到帝國的縱深地帶,從來沒能在中原站穩腳跟,很快就被趕回北方草原。 但北宋以後,由於經濟重心轉移到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遷,使中原地區變得空虛起來,從此給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機會。北宋與遼,南宋與金的恩怨就是這種狀 況的寫照。隨後,蒙古和滿族也都先後成為了中國的統治者。這在北宋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我們也錯過了機會 在世界歷史上,一個時代的危機,往往可以成為開啟下一個時代的契機。古代西歐的人們與北宋以前的中國人一樣,常常面對糧食供應不足的危機。自從羅馬帝國衰亡之後,歐洲分裂成為大大小小的民族國家,長期缺糧使他們內亂頻繁,戰爭不斷。他們不像我們這樣幸運,並沒有水稻來救急,於是便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解決生存問題,包括大力發展工商業,用工業產品從遠方換來糧食。飢餓讓歐洲腳踏實地地走向了世界,並最終找到了工業化的道路。 相比之下,我們似乎很幸運,在我們的文明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在我們的祖先面臨飢餓的時候,我們利用水稻這種植物成功地應付下來,使歷史發展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從此我們仍然呆在家裡繼續著自己的生活,祖祖輩輩守著一畝二分地,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想盡辦法精耕細作,這塊土地上的植物就能夠生長出養活我們的果實。無論是商業還是工業都顯得沒什麼必要,甚至是不務正業,我們始終守著最讓人感覺踏實的農業。於是,機會在貧瘠的小麥田隴中到來,很快又從肥沃的水稻溝渠中流走了。

採納哦

閱讀全文

與如何傳承水稻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1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4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