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學習和體驗一種以社會導向為主的文化模式,比如對社會價值、家庭觀念的遵從和尊重,以及在這種前提下對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開發與實踐,所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誦讀經典,聆聽經典,傳統文化經典是文字和音韻的結合,長期進行誦讀有助於讓自己的精氣神得到振奮和提升,如《詩經》、《樂府》;
2、養氣正心,矯健身心,傳統文化包括以養氣為主導的帶有身心協調的體育術,比如導引術、入眠術、吐納術;
3、親善友朋,敬愛師長
B. 想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但不知從何學起,哪位老師能指導一下啊!
可以從《論語》,《大學》,《老子》之類學起,暫時不懂沒關系,用到時候方才知道用處很大。
C. 中國結屬於哪種文化在哪裡可以學習到這種文化呢
一、中國結屬於我國古代傳統文化,它是一種手工編織的工藝品,也是我國民間藝術當中的一種,同樣也是我國服裝配飾的一種。
網路當中對於中國結的描述基本上是停留在製作的階段,但實際上中國結還會有深刻的寓意,在很多書籍當中都會有記載。我們可以到圖書館去翻看各種書籍,裡面同樣會有製作方法,但是對於中國結的文化解釋會更多。對於中國結的由來、中國結的歷史和寓意、中國結的各種含義和形狀,這些都在大量的書籍裡面記錄著,無法用一句話和兩句話去表達清楚。
D. 開始學國學應該從哪裡開始
答:先讀《三字經》,因為這個裡面已經講明了如何需要國學,先讀什麼再讀什麼。
國學簡介:
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國立學校」的意思。自 「西學東漸」後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指以先秦的經典與諸子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及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等等各類文化學術。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現「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系,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統治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法家、軍事領域的兵家、醫學領域的醫家、還有道家、釋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E. 如何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 要加大傳統優秀文化的普及。比如,在機關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編寫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學習教材;在學校要開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在企業要開展「誠信企業」「誠信商戶」等評選活動;要通過開展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弘揚孝賢文化和感恩文化、弘揚優良家風,推進社區、農村和家庭建設。要突出抓示範。通過好人好事的評選和推廣,用榜樣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力量。
二、要加大文化、文明工作的創建。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開展文明行為大教育、大勸導、大實踐、大提升活動,突出細節文明建設,從身邊一點一滴抓起,從一個一個具體的不良行為改起,教育引導人們在衛生習慣、交往禮節、禮貌用語、守時守約、尊老愛幼、保護環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踐行文明規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三、政府要重視,比如,要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地方文化發展。宣傳部門、文化部門要加強指導支持,聯合戰略策劃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策劃方案。要從能乾的事情做起,盡快啟動一批先導性、基礎性重大文化設施項目。同時還要在推動傳統文化轉化創新上選好著力點和突破口,切實做好融合發展文章。
四、要加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政府、社團等要引導群眾增強文物保護和文化安全意識,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古鎮、古村落、古文化街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研究傳承基地和相關博物館建設,使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發揚光大。
五、要創新保護方式。比如與旅遊、與網路「+」相結合,讓文化釋放更大的能量。
六、中央領導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合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因此我們要做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
F. 日本古代以中華為師,它主要學習了哪些中華文化
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以前長期以中華為師,是中日兩國普遍認可的觀點。
日本朝廷大量學習中華文化是從推古改革時期開始的。公元六世紀末,日本朝廷推行推古朝改革。在崇尚中國佛教思想的聖德太子主持下,學習中國國家制度和思想文化。日本借鑒中國佛家等諸子百家思想制定出憲法十七條。聖德太子親自註解多部佛教經典,在國內廣建佛寺,宣揚佛教思想。
日本傳統風格街道
現代日本城市很多街道的房屋建築與中國唐朝時的風格仍然是相似的。走在現代日本的馬路上,到處可以看到寫著漢字的招牌。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是中華文化圈中受中華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中華文化的傳入極大地加速了日本歷史發展的進程。
G. 孩子在哪個階段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最合適是幼兒+小學+初中+高中選哪一個
摘要 孩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其實從幼兒就可以做起,一直到小學,初中,高中不間斷。只是在每一個階段學習的方式和深入的程度不同。
H. 想了解中國的文化史,最好的途徑是什麼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博大精深,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勢在必行。首先我們學校的師生應該加大力度地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老師們學習,傳承給學生,學生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學生們把自己所學傳授給家長,讓每個家庭都學習傳統文化,把學習傳統文化成為學校和家庭的必備課程,使得這種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其次各個機關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領導帶領員工一起學習,共同分享學習傳統文化的樂趣,定時定點地學習領會。
二,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社會要建立起崇尚道德的文化氛圍,育人以德為先,用人以德為先,重塑以德為先的社會價值的評價體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規范公民行為,提升公民修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升華,對文化強國,意義非凡。
I.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該從哪入手去了解
我國的傳統文化先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開始入手了解。然後是文化積淀、素質積累、人文氣候等等。先全面、後局部、再個體,先表象、再內心,點線面體多方位、多角度分析品評!!!
1.中山裝 布鞋 農村老年人不用買的現成腰帶,用長布條或繩子系褲子 衣服的紐扣用布條盤扣袢 農村老大爺自做的扣袢對襟粗布汗衫 農村和少數民族的織布 農村老大媽穿自己做的偏大襟的衣服 小女孩兒們扎小辮兒用紅頭繩
小孩兒眉心點紅點兒 小男孩兒自出生就留胎毛小辮兒
2.吃飯用筷子 吃飯、喝湯用大碗並且端著碗喝 農村做飯用特大號大鐵鍋 炒菜用大油旺火爆炒 一家吃飯不分餐而是聚餐,同吃一個盤里的菜 生吃大蔥、小蔥蘸醬 吃生蒜 吃餃子 饅頭 手擀麵條
餅子、窩頭 喝粥 餄餎 燉骨頭 雜燴菜 煎餅
油條、果子、鍋箅兒、麻花、麻葉 粽子 元宵
餛飩、雲吞 燒餅 糖葫蘆 喝白開水 原發自我國的各種蔬菜水果等等,中國吃食幾千種,都是傳統
3.中國式住宅各省、各市、各民族、各區域都有極獨特的特點,睡大火炕 不用上網或各處打聽,找到我國發行的民居郵票就可看個大概
4.先民創的各種獨輪車 農村自己攢、焊的自行車 出門遠行看黃歷
5.過祖先遺留傳承的節日 拜祖先 磕頭 燒香
燒冥紙錢 唱聽看京劇、地方戲 舞獅、舞龍 、高蹺、秧歌、旱船、落子、相聲、京東大鼓、西河大鼓、對歌、花燈、踢毽子、打陀螺、燈謎、歇後語、拜年、中國紅、中國畫、文房四寶、癢癢撓、年畫、對聯、石獅子、供神仙及祖宗牌位、花圈、挽幛、輓聯、紅白事隨禮、中式傢具、中國瓷器、中國雜技、漢字、漢文化、黃歷、易經、八卦、道教、古遺跡、古建築、詩詞歌賦、撲滿、中國結、中醫中葯、糖人、鴿子哨等等等等
衣食住行、文學、藝術、婚喪、建築、禮儀、節日、時令、製造、科學、宗教等等均在其中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J. 我們怎樣去學習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但是文化卻出現了斷層且無人繼承的現象,所以,我們作為後輩,應該多去傳承和弘揚中國文化,而不是摒棄它,甚至是閑置它,畢竟這些文化都是中國的歷史瑰寶,一直能延續到現在也是非常不易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傳承。
現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放在了文化創意產業上,這樣的產業會讓更多人在日常生活就能與傳統文化熟識,並且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可以收獲很多文化帶來的精彩與文明。我們作為年輕一輩,原本手中就有很多網路途徑,現代的科技信息化都是非常發達的,這樣的優勢給予了我們推廣文化的平台,讓我們去傳承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