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咖喱什麼文化

咖喱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25 04:37:54

Ⅰ 咖喱飯是哪個國家的文化習俗

印度的。

Ⅱ 咖喱的歷史起源

咖哩起源於印度。「咖喱」一詞來源於泰米爾語,是「許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印度民間傳說咖哩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創,由於咖哩的辛辣與香味可以幫助遮掩羊肉的腥騷,此舉即為用以幫助不吃豬肉與牛肉的印度人。在泰米爾語中,「Kali」是「醬」的意思。早期印度被蒙古人所建立的莫卧兒帝國夢龍所統治過,其間從波斯(現今的伊朗)帶來的飲食習慣,從而影響印度人的烹調風格直到現今。
咖喱是多種香料的結晶。這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祛除其膻味,故便以多種干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這便是坦米爾「卡利」(Kul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就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咖喱」了。
最早出產香料的國家包括有印度、印尼、中國等,而當中的佼佼者就是印度。印度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此偉大,是南亞地區終年悶熱、潮濕的氣候所致。天氣炎熱,除了令人食慾大減之外,也令食物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將食物配入香料,除了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進胃酸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時更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適合印度的氣候。
咖喱首先在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傳播,到17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亞洲時把這些香料帶到歐洲,繼而傳播到世界各處。咖哩在世界各地結合不同飲食文化而演變出各種不同風格咖喱吃法。
後來香料、咖喱等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國家,貴族們都視如珍品,甚至有說為了方便輸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進了航運的發展,干狀的咖喱原料-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時期變得更加流行。因為船運輸時,免令香料變壞便以干貨形式輸出,時至今日,香料粉末仍大行其道。隨著時代進步,煮咖喱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往要曬干磨粉再混配、調味。
20世紀以來,固體的咖喱塊甚至加熱即可進食的包裝咖喱已隨處可見,咖喱已是一種方便不已的經濟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2013年1月6日。英國林肯郡一家餐廳早前推出一款號稱「全球最辣」的咖喱,已吸引眾多食客前去挑戰,然而至今只有55歲的醫生伊恩·羅斯韋爾成功將一整份咖喱吃完。由於咖喱實在太辣,羅斯韋爾在挑戰中途甚至被辣出了幻覺。
這款全球最辣咖喱的辣度高達600萬史高維爾單位(辣度單位),其製作材料中包含20根全球第二辣的辣椒。廚師在製作咖喱時,需要帶上護目鏡和面罩。
羅斯韋爾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吃完了整份咖喱,在挑戰中途,他甚至被辣出了幻覺,跑到街上,羅斯韋爾於攀登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但他表示,吃完這份咖喱的難度遠超攀登乞力馬扎羅山。自這款咖喱推出,已有超過300名食客前來挑戰,但能將一整份咖喱吃完的唯有羅斯韋爾一人。大多挑戰者都是吃下幾口後便宣告投降。

Ⅲ 日本海軍咖喱是什麼文化

日本的海軍文化傳承自英國,在當年的英國海軍中食物供給一直是薄弱的一環,遠洋航行經常十幾二十天的沒有新鮮蔬菜,肉類沒幾天就有異味了,當時英國佔領印度之後發現印度的咖喱味道重,而且容易儲存,所以就把它加到海軍伙食里了,這東西比胡椒香料的味道還大,可以掩蓋肉類的異味,而且咖喱一般都是燉,時間長,蔬菜也能夠煮爛,等到了日本海軍的時候條件已經好很多了,但是作為一種文化就給繼承了下來。

Ⅳ 「咖喱」憑什麼會是印度的國寶

說到「咖喱」,印度肯定是人們首先想到的國家。這首先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理解。我們不得不說,這種理解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印度人及其家裡特殊的氣味也直接證明了他們對「咖喱」的絕對統治地位。回顧咖喱的起源歷史,我們應該從17世紀末的印度開始。隨著17世紀海權帝國的崛起,大量的歐洲殖民者來到亞洲,大家都熟悉的是英國殖民者的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

這種香辛料粉在英國市場非常成功,所以這種被稱為「咖喱粉」的印度香辛料粉在英國很受歡迎。此後,許多英國最暢銷的烹飪食譜都使用「咖喱粉」作為主要調料,如著名的「東印度咖喱雞」、「咖喱燉菜」等。

Ⅳ 可以不要命,但必須有咖喱!咖喱對印度為何如此重要

咖喱對印度如此重要,自然是因為印度人離不開咖喱。首先第一個原因是,咖喱是發源於印度,是印度的一種飲食文化。第二個原因是相傳咖喱是釋迦牟尼創造的,這對於印度人的意義很不一樣。第三個原因是咖喱作為一種香料,不僅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還可以促進人的食慾,這對於印度人是非常必要的。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印度是處於熱帶地區。常年高溫,天氣非常炎熱。想想看,我們夏天的時候都會覺得沒有胃口,更何況他們一年四季都是如此。而特別巧的是,在咖喱中就有一種成分是可以促進食慾的,所以他們根本就離不開咖喱。另外,咖喱還有預防感冒的作用哦,而且在我們鼻塞的時候,還能用於通氣,所以咖喱也是一身寶啊。

Ⅵ 什麼是印度的飲食文化

咖喱是印度的飲食文化。印度菜的咖喱味很濃,洋蔥佔有絕對主導的地位。印度咖喱是用它熬成的,菜是用它炒燴出的,肉類是用它浸泡的。

如果在印度的餐廳吃飯,看到這樣的菜品,千萬不要以為是菜做壞了而大驚小怪。印度人只吃羊肉、雞肉和一些海鮮,在印度,你不會吃到其它的肉類。因為印度人多為素食主義者,所以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賓客。

在許多正式的場合,印度人用刀叉吃飯,但私下裡,還是習慣於用手抓飯。因為他們覺得,那樣的食物沒有矜持,如果你在印度人家裡作客,一定要嘗試用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菜大部分為糊狀,這樣便於用手抓餅或米飯拌著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即:用刀叉、卻是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餅,然後再吃米飯。印度的米飯用叫做BASMATI的米做成,世界有名。這種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是由於印度的氣候決定的——半年乾燥,半年濕潤。如果你去到印度北方,會覺得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你去到南方,就會覺得菜味很辣,這也是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由於印度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為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漂亮。

特色菜譜

泊蘭饢

特色:米飯和烤餅是印度人的兩大主食,烤餅更加突出一些。印度家家戶戶都有製作燒烤的烤爐,印度語中烤爐叫「TANDOOR」。「泊蘭饢」是將未發酵的麵粉和勻,放在烤爐中烤成的薄餅。「泊蘭饢」相當於西餐中的餐包,味香且有嚼勁,也因此不同於「印度拋餅」。

什錦咖喱鮮蔬

特色: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蔬菜類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錦咖喱鮮蔬」就是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卜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喱進行調味。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菠菜奶豆腐

特色:「PALAK」是印度語里的菠菜,「PANEER」是印度語中的奶豆腐。做法則是將菠菜打成汁,和奶豆腐一起翻炒,相應加一些印度調料,可以根據點菜人的口味進行調整,通常被製作成微辣的口感。此菜奶香濃郁,入口潤滑。

Ⅶ 為什麼說咖喱來自印度,但印度卻沒有咖喱

咖喱是很耳熟的了,咖喱也是源自於印度,源自於印度那印度一定會有咖喱啦,不是的,印度根本就沒咖喱這個東西!話句話說,咖喱在印度不叫咖喱。

此外,咖喱也是越南、印尼、緬甸等國家的典型菜餚,越南咖喱與泰國咖喱相似,緬甸咖喱則介於東南亞咖喱和印度咖喱之間,印尼咖喱則更接近於馬來西亞咖喱,以濃稠為主要特徵。許多食物離開了原產地,往往會水土不服,難以與異鄉的口味和飲食習慣相融合。但咖喱卻不同,它旅行全球,每到一地,就能和當地的物產風俗相結合,衍生出不同的個性,為當地飲食文化帶來新的色彩。

Ⅷ 印度的專屬美食為何會是「咖喱」

因為咖喱發源於印度且印度咖喱非常好吃。

咖喱起源於印度,意思是「許多香料加在一起」。由於印度的第一批肉主要是羊肉風味的羊肉,因此單味風味並未消除其澀味。因此,將其與各種乾粉粉末的混合物一起烹飪。我沒想到效果會令人驚訝。它形成由各種香料製成的咖喱。

除印度外,最早生產香料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印度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目前有許多國家正在消費咖喱。除印度外,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越南都消費咖喱。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咖喱和印度咖喱歷史悠久。由於斯里蘭卡生產的香料的質量,咖喱製成的咖喱似乎更好。斯里蘭卡的咖喱牛肉顆粒富含香料,非常香,並吸收了牛肉顆粒的咖喱精華,每口都能讓您充分體驗咖喱獨特的香氣。

Ⅸ 印度人為什麼那麼愛吃咖喱飯

印度人那麼喜歡吃咖喱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咖喱是印度人的信仰

雖然咖喱是一種調料,但是傳說中這種香料是釋迦牟尼所創造的,由於當時佛祖認為肉類的食物都具有很重的肉腥味,實在難以下咽,所以就創造了這種香料,跟肉類在一起煮可以掩蓋掉肉質的腥味,因此不愛吃肉的人也變得愛吃肉了。所以說咖喱在印度人看來就是佛祖創造的,它的存在就是造福人類的,因此咖喱不僅僅只是一種香料,也代表了印度人的信仰。

再加上咖喱本身是比較辛辣的,在潮濕的地區吃辛辣的食物是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濕氣的,這樣印度人也不會因為潮濕而引起身體不適,比如風濕等疾病,都是因為常年在潮濕的地區生活而造成的。為了保證身體的健康,所以咖喱也就變成了印度人每餐都離不開的食物。咖喱中添加了不止一種香料,多種香料混合在一起,香味也更加濃郁,還可以綜合多種香料的味道,排濕效果會更好。

Ⅹ 咖喱是什麼意思

咖哩起源於印度。「咖喱」一詞來源於泰米爾語,是「許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印度民間傳說咖哩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創,由於咖哩的辛辣與香味可以幫助遮掩羊肉的腥騷,此舉即為用以幫助不吃豬肉與牛肉的印度人。在泰米爾語中,「Kali」是「醬」的意思。早期印度被蒙古人所建立的莫卧兒帝國夢龍所統治過,其間從波斯(現今的伊朗)帶來的飲食習慣,從而影響印度人的烹調風格直到現今。

咖喱是多種香料的結晶。這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祛除其膻味,故便以多種干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這便是坦米爾「卡利」(Kul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就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咖喱」了。

最早出產香料的國家包括有印度、印尼、中國等,而當中的佼佼者就是印度。印度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此偉大,是南亞地區終年悶熱、潮濕的氣候所致。天氣炎熱,除了令人食慾大減之外,也令食物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將食物配入香料,除了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進胃酸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時更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適合印度的氣候。

咖喱首先在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傳播,到17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亞洲時把這些香料帶到歐洲,繼而傳播到世界各處。咖哩在世界各地結合不同飲食文化而演變出各種不同風格咖喱吃法。

(10)咖喱什麼文化擴展閱讀

咖喱的養生功效

一、增進食慾:咖喱的主要成分是姜黃粉、川花椒、八角、胡椒、桂皮、丁香和芫荽籽等含有辣味的香料,能促進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

二、促進發汗:咖喱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發汗、祛濕的目的。

三、抗癌: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咖喱所含的姜黃素具有激活肝細胞並抑制癌細胞的功能。

四、促進傷口癒合:咖喱還具有協助傷口癒合、預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五、改善便秘:咖喱可以改善便秘,有益於腸道健康。

六、體內消毒:大部分香辛料與胃液中的酸液共同結合後具有消毒、滅菌的效果。

七、活血止痛:咖喱中的姜黃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對風濕肩臂酸痛、胸肋疼痛、婦女經痛等有很好的療效。

八、預防老年痴呆:義大利及美國的科學家發現,吃咖喱有助防止老人痴呆症,因為咖喱油中的姜黃能防止老化及刺激酵素的活動,防止腦部退化。

九、降低餐後胰島素反應:研究論文證實咖喱可以幫助降低餐後胰島素反應。

十、預防肥胖:咖喱能促進能量代謝,使人消耗更多的熱量,促進脂肪氧化,從而有利於預防肥胖。

閱讀全文

與咖喱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