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是北京文化

什麼是北京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25 12:13:24

⑴ 北京的文化有哪些

一、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


⑵ 北京文化具有怎麼樣的特點

北京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是國家權力的中心,是國家形象的代表,是朝拜的聖地。北京的旅遊是典型的都城文化旅遊。古代的故宮、天壇、北海、頤和園,現在的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升國旗儀式……,都是都城文化的價值所在。因此,外地人到北京,首先要到天安門前留個影,到人民大會堂去轉一轉,因為這里是祖國的象徵。「都城文化」這四個字衍生出了諸多隻有北京才有的、獨一無二的文化現象。譬如關心時政,參政意識強,文化素質高,精英雲集,官派作風,輕商鄙利,好面子,喜擺譜,自命清高,盲目自大等等。下面,我們就擇其要者談一談。

一、強烈的政治責任感

作為數朝古都,長期以來,北京一直是中國最高權力機構的所在地,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政府機構林立,各國使館雲集,關乎國計民生的大政由此發布,各種國內外信息向此匯聚,甚至連各種小道消息也從這里向四方傳播。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北京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覺悟從總體上看自然要比地方上高一些。有個順口溜流傳很廣:「北京人什麼都敢說,東北人什麼都敢幹,上海人什麼都敢穿,廣東人什麼都敢吃。」幾句話點出了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差別。「敢說」是指北京人敢於批評時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責任感很強。比如在茶館里,南方人喝茶,談的多是家長里短和生意場上的事,而北京人喝茶,聊的常是國家大事,這在過去難免要犯些忌諱。所以老舍先生在設計話劇《茶館》布景時,一個突出的細節,就是在牆上貼了這樣一張告示:「莫談國事」。由此可見,北京人關心時政,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是有著優良傳統的。歷史上,北京成為多次大規模群眾政治運動的策源地,原因就在這里。

二、高素質的市民文化

北京作為都城,也是精英薈萃的科技文化中心。有組數字也許能說明這一問題:北京現有高等院校65所,國家級科研機構388所。每年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10萬餘人,科技人員8萬多人,國家兩院院士有50%在北京,人才指標居全國榜首。北京的孩子有著得天獨厚的受教育條件,由於高校眾多,北京高考生員的錄取率達70%以上。北京有著全國最高級的管理人才,最多的博士、碩士、大學本專科學生,有著最高的義務教育普及率……。北京人的高素質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因此北京市民的一舉一動,常常會顯現出較高的文化品味。看得深,想得遠,不拘眼前小利,雍容大度,志向高遠,這就是北京人。在經濟上,北京雖然是個典型的消費城市,但在科技和文化產業上,卻是全國最大的產出城市。這就決定了北京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應該是文化產業和高科技產業。

三、輕商鄙利、述而不作的官派作風

北京自成為定鼎之地後,便是達官顯貴雲集之所,這也是都城文化的一個特點。官多的結果,就是官場上的習氣與作風滲透到了京城的各個角落,就連普通的平頭百姓,也會時不時地打上幾句官腔。古人雲,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天子腳下呢?聽聽老北京人說話時拖著的官腔,看看老北京人遛彎時踱著的方步,讓你不能不相信這句古話。

官本位文化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北京人的自命清高和輕商鄙利。北京服務行業的官商作風是全國聞名的,北京人把什麼工作都當「官」來做。顧客到商店買東西,售貨員有賣與不賣的權利,因此顧客要賠笑臉,說謝謝,好像東西是經他批准後才賣給了你;乘客上了公共汽車,售票員就是你的領導,不管人多多,你也得擠到他跟前去買票,因為門口就是他的辦公桌;你要坐計程車嗎?得看你去哪,堵車的地方人家就拒載。在大多數北京人的觀念中,不管幹什麼,掙錢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的眼中,體面和尊嚴高於一切。而在上海和廣州人眼中,北京人著實有點傻,世上哪有有錢不賺的道理?可見,官派作風給北京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低估。在北京,雖不乏小市民,但真正具有小市民寒酸氣的並不多,也就是說,北京的小市民與其它城市的小市民在言行舉止上是有區別的,這些區別來自官場風氣對北京小市民生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官本位文化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好擺譜。據我所知,「擺譜」一詞大約產生於清代,本意是擺出家譜給人看,原本並無貶義。歷史上滿族人是比較愛擺譜的。因為滿族是中國歷史上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由於部落分散,滿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通史,它的歷史記錄,多半是通過對自己家譜的翔實的記錄得以實現的。長者給後人講史的一個基本方式,就是給孩子們述說自己的家譜。滿族有句名言,叫做「老人不講古,小的失了譜。」但滿族進關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使這一勤勞善戰的民族,一夜之間變成了特權階級,他們不工、不商、不農、不桑,無論是誰,只要是旗人,就可以免除所有苛捐雜稅,而且還可以按月領到可觀的錢糧。不勞而獲的悠閑生活,使得眾多的八旗子弟逐漸失去了勤勞勇敢的本色,成為游手好閑的大爺,成為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的寄生者。他們唯一可以炫耀的資本,就是到《八旗滿洲氏族宗譜》中,去尋找自己先祖的往昔輝煌,並以此顯示自己家世的榮耀。於是,數祖擺譜成為一時風尚。辛亥革命後,清朝統治雖被推翻,但八旗遺風卻一直影響著今天的北京人。人們常說北京人好面子,究其原因,恐怕與好擺譜的心態不無關系。試想,大家不是帝王苗裔,就是名臣之後,若做了「不體面」的活兒,連自己的面子都過不去,更不用說祖宗的面子了。北京人常常抱怨外地人把北京人的錢都掙去了,其實,北京的就業機會不少,影響就業率的原因不在沒有職位,而在於北京人從老祖宗那兒遺傳下來的虛榮懶惰的毛病。解決北京人就業的關鍵不在騰出多少職位,而在於改變北京人頭腦中的傳統觀念,觀念不改變,就是騰出再多的就業機會也沒有用。

官本位文化的再一個表現就是處事圓滑,說的多,做的少。解放前就有這樣一首民謠:「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所謂「京油子」,是指北京人處事圓滑,辦起事來四平八穩,說起話來滴水不漏,凡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種中正平和、閑散庸碌的作風,在明清時期的京師官場非常盛行。據說清道咸時期的三朝元老曹振庸就諳熟此道。曹振庸官列一品,門生故吏滿朝廷,當別人向他請教為官之道時,他說:「無他,但多磕頭,少開口耳。」時人作詩諷刺晚清官場說:「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大家襄贊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晚清官場的遺風一直影響到今天的北京人。北京國家機關多,事業單位多,國營企業也多,吃公家飯,端鐵飯碗的人明顯多於其它城市,這種機制是官本位文化繼續存在的土壤。因此,北京人常常是「醒得早,起得晚,說得多,乾的少,干成功的更少」。「北京出政策,外地出典型。」出政策是政府的行為,與平民無涉,但北京出不了典型,則不能不說是北京人的問題了。只要回頭看看近20年來我們所走過的路,就會發現,中央一個政策下來之後,外地人已經熱火朝天地干起來了,但北京人還在開會學習,學習開會,理解中央的精神。「述而不作」已經成為北京在經濟上走在其它省市前頭的一塊絆腳石,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要提倡真抓實干,勇於實踐。

四、封閉自大的圍城情結

有人說北京文化是多元文化,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數次入主中原,定鼎北京,造成了多次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他們對北京文化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在我們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方言中的「胡同」、「旮旯」、「馬虎」、「磨蹭」,飲食中的白水羊頭、涮羊肉、烤全羊等等,都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文化的遺存。但是,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游牧民族對北京文化的改造多限於衣食住行這些表層文化,而在深層文化上,他們更多的是為漢族所同化。環境決定文化,游牧文化一旦脫離草原,失去自己的生存環境,就必然會被新居地的農業文化所替代,這一點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可以說,老北京本土文化的核心仍然是農耕文化。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在心態上有很大不同。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北方游牧民族「不以敗北為恥」。因為北方游牧民族本身就不喜定居,放牧牛羊也無法定居。如果與鄰國開戰,一旦敗北,帶上妻兒,趕上牛羊,一走了之,這對於他沒有任何損失,最多就是提前換了牧場。因此游牧民族領地的觀念比較淡薄。但中原的農耕民族就不同了,如果敗北,他們就要背井離鄉,不但失去了房屋,而且還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他們將一無所有。嚴酷的環境逼迫他們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戰。對於這些不善戰事的農耕民族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層層的圍牆將自己包圍起來。所以,中國的農業民族,特別是與強悍的游牧民族比鄰的北方農業民族,很早就有了築牆的習慣,大到萬里長城,中到各城鎮的城郭,小到各家各戶的院牆。為保險起見,有時圍牆還不止一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國小農文化封閉保守的傳統。

北京是典型的城的世界。北京的城牆之多,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明初建的北京城有三重城牆,最裡面一層是宮城,叫紫禁城,第二重是皇城,第三重是周長20公里(km)的京城。明嘉靖三十二年起又在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外加築全長約14公里的外城。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這些堅固的城牆在阻擋敵人的同時,也阻礙了人們與外界的聯系,鑄成了一種封閉的文化心態。作為權力中心,都城之內的文化確實具有著較高的品味,在眾多的鄉民面前,城裡人無疑是文明的代表,這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造成了都城人盲目自大的心理,使他們養尊處優進而固步自封。而這種心理無形中又阻拒了來自遠方的異域文明。北京人之所以能成為北京人,正是因為他們一直生活在中國最大的圍城裡。

⑶ 北京的特色文化

北京的特色文化是四合院、胡同、京劇、相聲。四合院是北京傳統民居形式,遼代時已初成規模,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為北京最有特點的居住形式。北京十大胡同分別是南鑼鼓巷、煙袋斜街、帽兒胡同、國子監街、琉璃廠、金魚胡同、東交民巷、西交民巷、菊兒胡同和八大胡同。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相聲,作為一種民間說唱曲藝,起源於華北地區,在明朝即已盛行。如今,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

(3)什麼是北京文化擴展閱讀

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北京地區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萬,約佔北京市4%。北京現有宗教活動場所達100多處。

四合院建築,是我國古老、傳統的文化象徵。四東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徵。四合院建築之雅緻,結構之巧,數量之眾多,當推北京為最。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羅棋布,或處於繁華街面,或處於幽靜深巷之中;大則佔地幾畝,小則不過數丈。

北京胡同最早起源於元代,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大街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規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

⑷ 北京文化里都包括什麼文化

我以為:「北京文化」是一個很大的概念,這座城市的老百姓的數百年來養成的很多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都是她自己獨特的文化元素,而且一座城市的文化在不同的時期也不相同,關鍵要看你究竟想要了解她的哪個時期的哪一種文化。譬如北京的美食小吃,傳統的四合院與胡同文化,北京人的方言俗語,民俗民風以及傳說典故,滿人入關所帶來的新的服飾文化等等,另外,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其歷史淵源,古建遺跡也是她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還有,北京作為國家首都,其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也是她的重要的文化元素。我覺得,一座城市沒辦法確切地說她究竟包含哪些文化,應該具體的問題具體研究。

⑸ 北京的文化是什麼

北京的文化很多吧,我知道有京劇,還有故宮,頤和園 天壇 長城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等是文化遺產
四合院,胡同

⑹ 北京文化全稱是什麼

北京文化(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0802)全稱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產業鏈影視娛樂傳媒集團。

⑺ 北京文化是幹嘛的

北京文化是從事影視行業的,有很多部不錯的影片,比如《戰狼2》,《我不是葯神 》什麼的,都是他們參與出品的。都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好片,他們還有個新電影《封神三部曲》,好期待。

⑻ 北京傳統文化是什麼

一類是皇家顯明的,另一類是民間傳統的,第三類是市井隱形的。
第一類不用在此多說,第二類樓上說了不少,第三類不能隨便說。

換個說法就是三大特色匯聚一起。
帝國之城顯現皇家文化傳統,顯然不用說了。
民眾之城顯現民間文化傳統,吃喝玩樂事業學業樣樣都有。
神秘之城隱藏居室、道士、真人等等,當然很難說明了。

北京特色傳統文化

(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首先,它的歷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起,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都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其次,四合院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它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游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起門來自成天地;院內,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寬敞的院落中還可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迭景,居住者盡享大自然的美好。此外,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極講究風水,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出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簪、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抱柱上的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有如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

很多人研究四合院就把它固化在北京城內,其實整個中國的建築傳統就是一個四合院的文化。如果你去參觀山西的喬家大院、平遙古城,你就會發現,即使是中國歷史上的商人也都遵從著那種建立在儒家哲學基礎上的人文哲學。到了蘇州園林中,人們在驚嘆步移景異的如畫如夢的鬼斧神工之中去體驗中國歷代文化經營所創造出的建築哲學。曾陪一位國外建築師訪問蘇州園林後,得出的結論讓我們驚愕,他說:真正偉大的建築不是產自建築師之手,而是由哲學家、思想家、學者創造的。就像眼前看到的這片園林,它實質上是一個家,或者是一個書齋,或者是一個古代的辦公室,它又像一個園林,而這種園林又能成為東方文化的代表。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家來看待,那麼人身在其中會忘卻這個家有幾個客廳、卧室,或者說它們的大小、高度,讓它們領略的是園中的景,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園林看待,而隱沒在景色之中的房屋,房屋中的陳設,又是主人精神和靈魂的最佳寫照。中國的畫壇巨獎齊白石曾說,事物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沒有技巧的技巧,或者說金庸的武俠的小說中寫的「手中無劍,心中有劍」,這是最佳的檔次和境界。

中國現代化了,但老的房子被拆了,北京越來越象紐約、香港、東京,但人們不知道為什麼卻那麼思念那庭院中的生活,過去的四合院可以讓平民百姓安居樂業。

有一個道理,現在世界上的富人趨同,中國和美國的有錢人都穿amani,都用路易威登,但獨特的文化往往又是我們所說的窮人傳承下來的,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的老外喜歡北京的胡同游,麗江古城成為人類的香格里拉的道理。

普通百姓是這樣,而過去的四合院大的可容納皇宮貴族,其實細細想來,我們的故宮就是一個大四合院。我們的北京就是由眾多四合院以胡同為金絲串起來的一個文明古都。因此有人說四合院的文化實質是胡同文化。

中國古老的四合院不僅從建築上,而且還從文化、哲學和精神層面上具有無與倫比的現代意義。

而現在的四合院卻真成了象牙塔內的寶貝,能住在那裡的人,擁有的不僅僅是財富……我們在幸福村做了幾套洋四合院,或叫新四合院,在現代化的都市中心,在國外建築師的想像之中去追尋那樣一種感覺,那樣一種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升華的情懷。

四合院在中國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現有的文物資料分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出現。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

不過,只要人們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國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規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種各樣的四合院當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點。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從平面上看基本為一個正方形,其他地區的民居有些就不是這樣。

譬如山西、陝西一帶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個南北長而東西窄的縱長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為東西長而南北窄的橫長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獨立,東西廂房與正房、倒座的建築本身並不連接,而且正房、廂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為一層,沒有樓房,連接這些房屋的只是轉角處的游廊。

這樣,北京四合院從空中鳥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圍合一個院落。

而南方許多地區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為樓房,而且在庭院的四個拐角處,房屋相連,東西、南北四面房屋並不獨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將庭院稱為「天井」,可見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難免使人顧名思義,聯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的成語。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實的院,寬敞開闊,陽光充足,視野廣大。

在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封建社會,北京四合院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嚴格的,內宅中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

北房三間僅中間一間向外開門,稱為堂屋。兩側兩間僅向堂屋開門,形成套間,成為一明兩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親戚或年節時設供祭祖的地方,兩側多做卧室。

東西兩側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東側為尊,由正室居住,西側為卑,由偏房居住。

東西耳房--可單開門,也可與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書房。東西廂房則由晚輩居住,廂房也是一明兩暗,正中一間為起居室,兩側為卧室。

也可將偏南側一間分割出來用做廚房或餐廳。 後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還常建有後軍房或後罩樓,主要供未出閣的女子或女傭居住。

確切地說,過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歡飼養和賞玩的種種動物多稱為「玩物」,而很少用時下最流行的「寵物」一詞。

說起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寵物實在是不少, 大致分起來有四類,一是鳥類、二是蟲類、三是魚類、四是獸類。飼養寵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種嗜好,也是四合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玩賞寵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悅與享受,使四合院里的生活更富情趣。
先說那鳥類寵物,老北京經常飼養的鳥兒和飛禽就有十幾種。什麼畫眉、百靈、黃雀、玉鳥、鸚鵡、八哥、相思鳥、文鳥、鴿子等,僅鸚鵡按體型就分為大、中、小三類,最常見的是虎皮鸚鵡、小五彩鸚鵡、葵花鸚鵡等。而鳴叫最婉轉動聽的當屬黃鳥,也叫黃鶯。雖然體型較小,但叫起來卻清脆悅耳,還能模仿山喜鵲、紅子、蛐蛐的叫聲。因它比較容易喂養,所以在四合院里養的人較多。八哥以學舌巧語見常,多被上了幾歲年紀的老人所青睞,屋檐下放上一隻八哥,逢人便叫,時不常學兩句人語,別有樂子。

四合院里的人養鳥兒,圖的就是一樂,每天一大早,人還沒起床,那鳥就先叫早兒了,一聲聲清脆的叫聲,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滿了生機,於是人們起來的第一件事兒就是遛鳥。其實遛鳥不單獨是給鳥兒「放風」,主要在馴鳥兒,教給它一些小技藝,以做觀賞、娛樂。喜歡養鳥的人特別注重對鳥籠子的選擇,什麼水磨細竹籠、紫漆籠、柳條籠,有的雙手各提一隻,有的雙手各提兩只,或上下輕悠、或左右慢擺,自得悠閑。不少人還經常聚在一起比比「放份兒」:就是比誰的鳥兒漂亮、鳥兒籠子獨具匠心、鳥叫的聲音好聽、玩兒的花活多。

在鳥類寵物中,四合院里飼養比較多的還有鴿子。過去走在京城的街頭,時常會聽到鴿哨聲,仰首望一眼蔚藍的天空下,會見到鴿群隨風掠過,與古樹、紅牆、胡同、老院子相互映襯,構成一幅和諧、安詳的畫面,實為北京城的一景。養鴿子與養其他鳥不同,養其他鳥是以觀賞、鳴叫為樂,而養鴿子以放飛為趣。老北京人習慣上把養鴿子叫做「玩鴿子」,其講究很多。

先說這鴿子的種類,多達三四十種,最著名的就有點兒、環兒、黑兒、翅兒四類。點兒鴿是一體通白,只在頭上有一小塊黑或紫顏色。環兒鴿則是在頸項上有一圈兒其他毛色。黑兒鴿是從頭到尾大半身子都是黑色。而翅兒鴿是翅膀上顏色比較特別。鴿子的好壞除了毛色之外,還要看飛翔時的耐力和翻跟頭的功夫。有的鴿子能在空中翻一連串兒的跟頭,有的從數百里外放飛,用不了多久就能飛回來,這是真正的好鴿子。四合院里的人養鴿子沒有貴賤之分,鴿友們常湊在一起切磋技藝,並經常結伴到數十里地的地方放飛,看誰的鴿子先飛回來。

北京人喜歡養鳥除了圖個樂兒外,還有養心健身的「作用」。過去有句話:」養鳥遛鳥,遛的是鳥,練的是人,心變寬了,體變壯了,日子過得就豁亮。」所以無論是文人墨客、梨園名伶、還是車夫、工人,都有養鳥的嗜好,使鳥兒和飛禽動物成為四合院里飼養最多的寵物。
說起玩蟲兒, 也是老北京人的一個樂兒,而且不分地位高低,都有玩趣。蟲的種類不少,蟈蟈兒、蛐蛐兒、金鍾、咂嘴、油葫蘆等,其中最受青睞的是蟈蟈兒和蛐蛐兒。

先說這飼養蟈蟈兒,可是四合院里不少人的愛好。過去麥收之後,胡同里就開始出現賣蟈蟈兒的。小販們多是把蟈蟈兒裝在秫秸或麥秸編的籠子里。籠子的樣子很花哨兒,有圓的、方的、八角的、三角的,遠遠地就能聽見蟈蟈兒清脆的叫聲,吸引許多四合院里的人前來購買。《燕京歲時記》中就有「京師五月以後,則有聒聒兒(蟈蟈兒)沿街叫賣,每隻不過一二文」的記述。這些蟈蟈兒多來自河北易縣、淶水一帶,一是個兒大,二是叫聲清脆悅耳。而四合院里的人買蟈蟈兒時絕少買一隻,大都買雙個兒,一則是老北京人有成雙成對的習慣,雙為吉利數,二則是兩只可以相互戲逗,叫得更歡。買回來的蟈蟈籠子大都掛在屋檐、門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樹上。從此蟈蟈兒的鳴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動聽的聲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北京人養蟈蟈兒有不少的講究,一是要選上品的蟈蟈兒,講究全須全尾兒、叫聲悅耳;二是顏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選黑、綠、青三種;三是要善動愛跳,越是活潑愛鬧的蟈蟈兒,越有人緣兒。按季節說又有夏秋之分,「立秋」前為夏蟈蟈兒,「立秋」後為秋蟈蟈兒,善養者能養到隆冬時節。過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錢或有身份的人,為了買到一隻上品的蟈蟈兒,會不遠百里跑到河北、山東甚至東北花高價購買。而蟈蟈兒籠子也有講究,上等的蟈蟈兒籠子是由葫蘆做成的,外面有刻花、雕花和燙花,圖案多為古樸的吉祥物,如松鶴延年、福祿壽喜、梅蘭竹菊等,古樸典雅,不失為一件藝術品。

再說那蛐蛐兒,也叫蟋蟀或促織,舊時每至秋天斗蛐蛐兒便成為四合院里普遍玩樂的習俗,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兒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過去養蛐蛐兒大多斗而不賭,斗的就是一份樂趣,即使掛點兒「餉兒」也不過是一包煙、半斤「雜拌兒糖」而已,極少有大賭的。蛐蛐兒雖小,但講究也多。同樣是斗蛐蛐兒,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過是幾個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門道里斗蛐蛐兒取樂。裝的器具無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兒也不是什麼上等貨色,多是自己逮來的棺材板兒、老米嘴兒。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兒,以娛樂為主,以蛐蛐兒會友。上等的是達官貴人,多在四合院中設案,請些貴友貴客聚會,以博雅趣,但斗時多掛賭局。

北京人玩的蛐蛐兒多是產自山東德州的墨牙黃、寧陽的鐵頭青背和黑牙青麻頭,也有北京西北郊蘇家坨的「伏地蛐蛐兒」、黑龍潭的「蝦頭青」和石景山福壽嶺的「青麻頭」。養蛐蛐兒的樂趣在於它們的廝斗與鳴唱。蛐蛐兒斗時講究用夾、鉤、閃、躲墩、抱、箍、咬、掐、滾等「招數」。養蛐蛐兒需要盆,斗蛐蛐兒也需要盆,且極講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籠、竹籠飼養,斗的時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蛐蛐兒的一般拚鬥並不引人入勝,而好的蛐蛐兒則不然,其稱謂也美:翅震大將軍、紅須元帥、巨無霸、無敵王、花斑豹等等。中秋前後,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兒的高潮,兩只小小蛐蛐兒的拚鬥,能引來十幾人圍觀和喝彩。得勝的蛐蛐兒震翅鳴叫,主人頓覺臉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數戰未決勝負,主人則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兒為四合院里帶來無限的樂趣。
再說說魚類寵物, 北京人飼養金魚已有數百年之久。因「魚」與「余」諧音,有「年年有餘」之意,所以被視為吉利之物。養魚既是一種樂趣,更能養性逸情。夏日裡以「天棚、魚缸、石榴樹」為四合院里最和諧的景緻。從王公貴族、朝中大小官員直到平民百姓都喜歡在自家庭院中擺上魚盆,居室內擺上魚缸,飼養的金魚少則幾條,多則幾十條,以至數百條。用北京人的話說:養魚練的是慢功,要的就是磨性子的過程,以此養心逸致。

北京人常養的金魚分「草魚」和「龍睛魚」兩大類。「草魚」就是小販們沿街叫賣的小金魚,體型較小,也就一寸至五寸之間,價格較為便宜,多是普通人家買上幾條放在圓形的小魚缸里以做觀賞。飼養「龍睛魚」的主兒,多是比較講究的人。「龍睛魚」的種類很多,按顏色分有紅龍睛、花紅龍睛、墨龍睛、藍龍睛、紫龍睛等。多用直徑三尺以上的木盆飼養,一般將魚盆放在四合院的天棚下或過道旁,魚盆由特製的架子支著,有的盆里還放些水草。養魚有三件事必做:換水、撈魚蟲、喂魚。換水前要將水曬上三五天,然後將魚盆里的魚用抄子抄到另外一個魚盆里,再將魚盆的水放干凈,特別是要把魚的糞便和污物清干凈,然後放上曬好的水,再把魚兒倒進來。撈魚蟲就是每天到附近的池塘、葦溝里撈魚食兒。講究的養魚人很少給魚兒喂干食兒,多喂活食兒,這樣魚才喜歡吃,長得快,看著鮮靈。喂魚是養魚人最愜意的時候,撒一把魚食兒,看著魚兒覓食,別有情趣。
在獸類寵物中, 老北京人過去飼養較多的是貓和狗。關於四合院里的貓,不再多說,《四合院》版上曾發表過一篇《老北京四合院的貓》,把北京人養貓的故事描寫的一清二楚。這里單說那養狗。過去北京人養狗絕沒有今天這樣多,狗更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寵。即使養狗也絕對享受不了今天這樣的「待遇」,做一次美容就得六七百,更沒人把它以「兒子」相稱。那時養狗多是看家護院,或外出時做個伴兒,充當一下"保鏢"的角色。

今天北京人所養狗的種類幾乎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名犬,一隻較為名貴的狗價格少則數百元,多則數萬元,這是過去老北京人想都不敢想的。舊時四合院里多養些小京叭、小柴狗,只有大戶人家才飼養大狼狗什麼的。狗的數量要遠遠少於貓的數量,所以在介紹老北京的各種書籍里,很少有談養狗的。早年間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狗食多是主人剩下的飯菜,常常是飢一頓飽一頓,吃不飽就到外面打野食兒,根本不知道「狗糧」為何物。而狗窩多設在四合院的門道里,為的是有個動靜好支應幾聲。而將狗放在主人居住的屋裡飼養或當成家裡的一員實在是太少了。

此外老北京人飼養的寵物還有鷹、龜、猴、雞、鵝、隼等,但數量不是很多,只有對它們特別喜好的人,才會飼養。

⑼ 北京的獨特文化是什麼

頤和園、四合院、鳥巢、水立方、烤鴨、涮羊肉······
1、北京文化之1——北京的城

2、北京文化之2——北京的門

3、北京文化之3——北京的城與市

4、北京文化之4——北京的有容乃大

5、北京文化之5——北京的霸氣與和氣

6、北京文化之6——北京的平民與市民

7、北京文化之7——北京的世故

8、北京文化之8——北京的人

9、北京文化之9——北京的官氣與霸氣

⑽ 你是如何解理北京的文化的

北京最根本的底蘊就是老北京的遺產,那紫禁城一大片到現在還保留著古老的氣息。中國的建築講究著對稱、整齊,八月份去景山公園。爬到最高的涼亭,也就是和故宮的大門與鼓樓大門連成直線上的一點。在那裡,我被先人的設計而震撼,如此綿長的建築竟然如此整齊,以這條中軸線兩邊完全的對稱,連那些老樹似乎都是對稱著種的。這種建築,不自覺的就會讓人肅然起敬。春節時候,和MC去後海拍照,那裡的胡同之多,雖然沒有南方的雋美,但有著自己的特色,當時人太多沒有給這些出名的街道留下影子,但一定會照的。在後海一家不貴的飯店吃的飯(忘了叫什麼名字的店了),MC給我點了些地道的北京小吃。雖說我來北京這么多年,可這還是第一次吃專屬於北京的食物,最喜歡的就是那個炒肝。晚上的後海是最美麗的,沿岸的各種小酒吧的燈光把湖面點綴的五顏六色,煞是好看。在那裡吃東西可一點都不便宜,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小社會,喜歡小資情調的人去更合適些。其實我總認為與其說是西方文化對東方文化的沖擊,倒更不如說是東方文化接受西方文化的豁達。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北京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