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YY 上的主播喊麥是種什麼文化
個人淺見,YY 上的主播喊麥應該是一種網紅經濟文化。
在網上我看到了很多對主播喊麥的抨擊,我覺得這是不應該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種文化的存在都值得被尊重,都有存在價值。站在全人類的角度,所有的文化,包括那些不好的文化、或者具有邪術的文化,在某程度上,都值得被尊重。因為這是人類思想的重要寶庫,每一點文化,都是一塊寶藏。但站在國家、社會或者個體的角度,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尊重的文化,這是我們國家、社會和個人價值規自由選擇的的權力。個人認為,學會尊重是必須的。比如,我們要尊重膚色,尊重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差異性文化,尊重他們的歷史,尊重他們的思想。
所以,我並沒有聽喊麥,但我也不鄙視喊麥。
② 如何評價喊麥這一文化現象
《脫口秀大會》嘉賓陳歐臨時毀約,坊間傳聞是不屑於與MC天佑同台。無論這種說法真實與否,目前網路上對於喊麥的爭議和撕裂無疑是真實存在的。
喊麥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藝形式很難並定義,既難以算作音樂類型,也不能算作語言藝術,更被冠以「低俗」的標簽飽受爭議。隨著MC天佑登上主流媒體,參加綜藝節目,喊麥這種藝術形式開始走出網路,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雖然喊麥與Rap在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二者並沒有太多的聯系。Rap是一個舶來品,從美國黑人音樂起源而來,植根於嘻哈文化。而喊麥是在東北本土產生,根源來自東北傳統曲藝中的「說口」。所以說喊麥在東北中能夠流行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的。
關於喊麥的起源。如果早年關注東北二人轉的話,應該對翟波不陌生。翟波最拿手的就是二人轉里的神調,而他在對神調的改良過程中,已經出現了現在喊麥的一些元素。
神調來源於東北地區的古老祭祀活動——薩滿舞,俗稱「跳大神」。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三海幫兵」為了接神送神而唱的一套詞,被成為「幫兵決」,就是二人轉中神調的原型。在漫長的文化傳承中,這種曲藝形式因其簡單、好聽、朗朗上口又容易因地制宜現場填詞,漸漸在東北流行開。配合羊皮鼓的神調成為二人轉的重要分支,配合快板的東北快書發展為乞討、道喜等活動常見的說口形式。著名民族歌唱家郭頌的很多作品都帶有這種曲藝形式的影子,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新貨郎》。
這一類曲藝形式的特點就是長短錯落押韻(並非嚴格的古詩詞的格律形式),形式也比較自由,有些人稱之為「東北順口溜」,在東北,無分老幼都能來上幾句。在這樣源遠流長的歷史背景和群眾基礎上,綜合了傳統神調、快板、和現代Rap和DJ等元素,喊麥作為一種新的曲藝形式,自然而然就產生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喊麥起源並流行於東北。
與嘻哈不同的是,喊麥從一開始就被打上了「三俗」的標簽,被認為是沒文化的標志。必須承認的是,在喊麥作品中,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內容,這是任何流行文化在早期都會產生的糟粕。嘻哈文化也是一樣,underground的作品很多也是粗俗不堪,充斥著下流語言詞句。但是嘻哈文化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登陸了大陸的主流傳媒,現在也在電視上有了自己的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
即便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宋詞,在隋唐時期剛剛出現時,俚俗粗鄙也是其天然傾向。宋詞源自曲子詞,是配合燕樂進行說唱的,燕樂即酒宴間流行的助興音樂,演奏和歌唱者皆為文化素質不高的下層樂工、歌妓,可以說唐朝時的詞就是現在的喊麥。但是經過隋唐五代幾百年的發展,曲子詞在宋朝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宋詞,對於喊麥,我們給他時間和空間去發展,幾年之後進入主流音樂界也未可知。
郭大爺說過,高雅從來都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叫「雅」,源於生活的叫「俗」。有人願意聽交響樂,就有人愛聽喊麥,大家各有各的欣賞,各有各的愛好。如果非要說人家喊麥的沒文化,是不是自己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呢?只要內容不違法違規,蘿卜白菜,讓歷史去證明吧。
最後說一句,我不聽喊麥,但是我不鄙視喊麥。
喜歡文章關注可好
③ 喊麥文化是如何在國內流行的現在喊麥是不是已經走向沒落了
喊麥文化曾經確實紅極一時不過如今顯然已經走向了沒落,主要有兩個原因。
任何一種文化有他們存在的道理,當然也有他們消失的道理,喊麥在樂壇已經不復存在,如今人們提到喊麥文化只有鄙夷,因為喊麥文化沒有觀賞性,他是被炒作起來的,正因為有炒作他才獲得了大家的關注,倘若沒有炒作喊麥文化可能至今還是沒有被大眾認可,希望樂壇中多一些正能量的音樂,而不是喊麥這種低俗文化。
④ 講一講對於喊麥文化,你是如何看待的
喊麥現在在東北,是比較流行的,現在的年輕人00後比較喜歡這種喊麥,我接觸喊麥很久很久以前了,沒事的時候也會哼哼兩句。現在很多人都在嘲諷這種東西,我感覺沒必要,因為你喜歡就可以聽,不喜歡就不聽,沒有人來強迫你什麼,有人喜歡吃雞蛋,有人喜歡吃鴨蛋。各有所好。個人理解不喜歡也不要噴。
⑤ 直播裡面說的喊麥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MC喊麥」喊麥主要形式是在網上下載一些伴奏,套用一些古詩詞,用伴奏帶著伴奏對著麥喊。
喊麥的特點就是簡單、使用的節奏過於強烈,基於被節奏駕馭,喊麥入門簡單,氣勢更容易營造,也就是說喊麥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氣勢,而說唱中如果要有氣勢,那是要看個人風格或者實力的。
mc可以理解為Micphone Controller,也就是「控制麥克風」的人。也就是控制人們跳舞心情的人,制圌造喜怒哀樂的氣氛。基本以說唱為主也就是所謂的RAP。所以有許多的人饒舌歌手都會給自己的藝名前面加個「MC」,比如一些主播,在國內衍生出了喊麥歌手的新群體,也稱之為麥手。
(5)什麼是喊麥文化擴展閱讀:
風格——
1、酒吧麥
喊麥分為兩種不同風格的形式,首先說酒吧麥。
酒吧麥適合在高檔次酒吧里,以HOUSE、電音、慢搖、88風格等曲風為主。以聊天的方式,以互動的形式去帶動現場人高興,用你舒暢的喊麥聲。和調動心情的聲音讓整個場不冷場,在主持這場酒吧麥的過程中。讓現場的人都由你主宰,都由你發揮。在這同時讓你的場子消費上升,當然MC不僅僅是個人愛好。還是愛好者的一個職業。
2、商業麥
商業麥通常我們在溜冰場,和迪吧等場所能聽到有人主持。這就是商業麥。商業麥以的士高(Disco)、勁爆電音等曲風風為主。以超大聲的方式,讓現場人隨你的指揮和勁爆的電音讓嗨友們陶醉在你的場子當中。讓你的嗨友們心情大爽,心情澎湃。達到超快感。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多數人喜歡酒吧,聽著自己喜歡的聲音和音樂,喝著自己喜歡的紅酒,人生就是這么簡單。
⑥ 喊麥是什麼意思
MC喊麥是在網上下載一些伴奏,套用一些古詩詞,用伴奏帶著詩詞對著麥喊。
喊麥雖然開始以自稱嘻哈歌手興起,但其實他們並不夠格,但到現在已經發展為近乎獨立於傳統意義的說唱的風格,成為中國一種新興的表演形式。喊麥十分隨意,在中國通常流行網路,幾乎沒有現場表演,而且中國的喊麥並不屬於正式音樂,多為網路紅人創作的情感喊麥。
例如《鳳舞九天》來看,與說唱的最大不同就是沒有曲調,以語言的原來音調描述內容,加上流行音樂做背景編曲,動感節奏,更像是中國傳統快板或者二人轉說口的現代形式。
2018年1月,廣電總局發布了最嚴的禁令,明確規定節目中紋身藝人、嘻哈藝人、亞文化(非主流文化)、喊麥、喪文化(頹廢文化)不得請用。
(6)什麼是喊麥文化擴展閱讀:
MC喊麥不只是表演者,也兼俱了Hip Hop文化的訊息傳達者的功能,所以從他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尚可分不同域及派別的表演型態,例如東岸、西岸、硬核等等。一個具有鮮明個人色彩的MC,更能進一步帶動口頭禪、音樂以及服裝的流行,這點也可以由諸多DJ歌手代言服飾品牌窺見一二。
在國內,當MC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國內尚沒有那麼多的製作人熟悉這種表演類型,頂多在Pаrty上看見表演會覺得新鮮。而且,以如今情歌滿天飛的情形看來,要發動Rap的市場依舊困難,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旋律及唱功的MC,在國內少之又少。
因此,大部份MC還是希望業者能從「玩」的角度出發,唯有充滿喜感、快樂,才能在「情歌至上」的音樂市場中,求得發揮的空間,這才是玩音樂真正的元素。
⑦ 什麼叫喊麥
喊麥是說唱表演的一種,源於黑人文化。
喊麥分為兩種不同風格的形式:
首先說酒吧麥。酒吧麥適合在高檔次酒吧里,以HOUSE、電音、慢搖、88風格等曲風為主。以聊天的方式,以互動的形式去帶動現場人高興,用你舒暢的喊麥聲。和調動心情的聲音讓整個場不冷場,在主持這場酒吧麥的過程中。
商業麥通常我們在溜冰場,和迪吧等場所能聽到有人主持。這就是商業麥。商業麥以迪斯高、勁爆舞曲、等曲風風為主。以超大聲的方式,讓現場人隨你的指揮和勁爆的舞曲讓嗨友們陶醉在你的場子當中。
⑧ yy上的喊麥文化,是不是代表了中國的hiphop
兄弟..喊麥不能算文化..~是上不了檯面的一部分人的興趣...說唱就是說唱.hiphop就是hiphop,不存在冠以中國的 ..~這種流行的音樂方式是世界的 .~有著相對統一的音樂上的格式 ..~喊麥 ...~就是一群呵呵在呵呵罷了 ...~
⑨ 什麼是喊麥
喊麥就是拿著麥克風(話筒)說話,
你停頓一會,就叫冷麥.
這種詞,一般在語音聊天室見的多,
像酒吧里,站在吧台拿話筒喊的哪就是喊麥,
你不喊了,就是冷麥!在語聊里冷麥一般會掉人氣,所以管理都說不要冷麥!
舉個例,DJ,MC就是喊麥的!一般在酒吧,歌廳等常見喊麥!
⑩ 喊麥是否可以形成一種文化
能夠成為一種文化吧,喊麥十分隨意,在中國通常流行網路,幾乎沒有現場表演,而且中國的喊麥並不屬於正式音樂,多為網路紅人創作的情感喊麥。悲傷的歌會讓人們的情緒更加壓抑,而這種喊麥的方式,可以盡情的釋放自己。成為一種文化是一種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