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老北京文化有哪些

老北京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6 00:55:28

⑴ 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北京節慶民俗文化

1、老北京春節

初一拜年僅限男人、佛堂上供、置天地桌、供擺祭祖、天地桌前接神、佛像、祖宗牌位和長輩三叩頭

2、老北京臘八

老北京人歷來把臘八視為「年禧」即將到來的信號。尤其是商家開始下達帳貼兒,准備要帳,所以人們一語雙關的說:「送信兒的臘八粥」。在民間臘八熬粥,除了供佛祀祖以外,主要是在親友鄰居之間當作相互饋送的禮物。其次才是「哩哩啦啦二十三」的自家享用。但是,凡有親喪「守制」的則不熬粥。

3、老北京端午

祭神祭祖紀念先賢、掛菖蒲插艾葉防瘟避災、最講究的供品是玫瑰餅、黃米小棗粽子最受歡迎、身上佩五彩粽子祈福增壽、貼葫蘆花以辟「五毒」

4、老北京重陽

老北京人在重陽節時,常常用登高、佩戴茱萸、賞菊、飲菊花酒、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詩作賦等方式來慶祝,以祈求平安健康,而這些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吃花糕是老北京重陽節時必不可少的。

5、老北京中秋

老北京過中秋非常熱鬧。拜月、賞月、玩月、喝團圓酒、吃團圓餅,北京孩子還會玩兔兒爺。據民俗專家介紹,老北京家家都要設置拜月台,用於祭祀。

6、老北京迎春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民俗風情,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卜之習俗等。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歷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參加的迎春慶賀禮儀。

⑵ 北京的特色傳統文化有那些

1、四合院,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

2、胡同,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胡同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為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3、京劇,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4、相聲,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以北京話為主。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

5、廟會,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在廟會上,有不少民俗活動,諸如:摸石猴、窩風橋打金錢眼等。內容有舞獅、傳統民族花會、現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等。

⑶ 老北京文化有哪些

1、老字型大小:
八大祥綢布店(瑞蚨祥、瑞林祥、瑞增祥、謙祥益等)、慶豐包子鋪、同仁堂興隆街總店、小腸陳、南來順、仿膳等等

2、名人故居:
譚嗣同故居(宣武區北半截胡同)、康有為故居(宣武區米市胡同)、齊白石故居(西城區辟才胡同)、紀曉嵐故居(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茅盾故居(東城區後圓恩寺街)、李大釗故居(西城區文華胡同)

3、寺廟:
法源寺(宣武區法源寺前街)、禮拜寺(宣武區牛街)、萬松老人塔(西城區磚塔胡同)、天寧寺塔(宣武區天寧寺前街)、白雲觀(西城區白雲觀)、白塔寺(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廣濟寺(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慈壽寺塔(海淀區西八里庄)、報國寺(宣武區報國寺前街)、崇效寺藏經閣(宣武區崇效胡同)、袁崇煥祠(崇文區東花市斜街)、文天祥祠(東城區府學胡同)

4、胡同:
宣武區的:
校場口胡同、校場頭條-五條、金井胡同、車子營胡同、上斜街、下斜街、達智橋胡同、定居胡同、前孫公園胡同、後孫公園胡同、教佳胡同、鐵門胡同、鐵鳥胡同、海柏胡同、北柳巷、南柳巷、果子巷、魏染胡同、紅線胡同、梁家園胡同、西磚胡同、爛漫胡同、醋章胡同、永慶胡同等等

5、帝王建築:
皇史宬、大高懸殿、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社稷壇、太廟等等

⑷ 哪些最能代表老北京文化

四合院和胡同

京劇

飲食

風俗特產

⑸ 北京的文化有哪些

一、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


⑹ 北京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1、京劇

被稱為「國粹」的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京劇行當分生、旦、凈、丑。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嗩吶及鼓、鑼、鐃鈸等樂器伴奏。

⑺ 老北京傳統民俗是什麼

1、養貓

是人們生活的樂趣之事,且由來已久,《禮記》中就有記載。老北京養貓講究品種,大多以毛長者為貴,「柔毛有四五寸者為珍」。這種貓尤顯頭大威武,且披肩長毛下垂,類似雄獅之相,故稱為獅子貓。在這個品種內,還要以毛色的好壞來區別貓的高下。

2、鬥蟋蟀

北京人稱之為「蛐蛐」,又名促織。民間有「促織鳴,懶婦驚」的俚語。風緊秋寒,過冬的服裝不可再遲緩,促織鳴唱即是節氣已到,催婦人做針線女紅,織布成衣。 老北京養蛐蛐、斗蛐蛐的用具極講究,在冬至前用的澄漿罐,是用澄漿泥淀製成型、入窯燒制而成的。

3、養金魚

享譽國內外的水中寵物金魚,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金魚系鯽魚變種,因其色赤而鱗片閃爍若金,故名金魚。金魚的品種很多。望天、龍睛、珍珠、紅頭、帽子、絨珠、水泡眼、獅子頭……北京人圖吉利,養金魚討的是「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口彩。

4、養狗

狗與人類打交道,亦由來已久。現在北京遍街都是的「京叭」,「祖上」是十分高貴的。宮中飼養的玩賞狗名「獅子狗」(北京狗),六七寸高、十二三斤重,尤以絳色、白色為珍貴,有所謂「絳為金液白如銀」之句。

老北京在護國寺廟會有狗市,但所交易的都是觀賞狗:袖狗、叭狗。袖狗僅一掌大小,然生性好鬥,又叫「斗狗兒」,可藏於袖間,因此得名。兩位飼狗者將狗置於桌案上觀其爭斗、撕咬,以博得一樂。

5、廟會

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岳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五顯財神廟」的正式活動從正月初二算起。

6、紙魚

用一根竹劈兒綴上白線拴好,以便手提;還有成串的、泥胎、外糊金銀箔的金銀元寶,也拴在竹劈兒上。另外還有一種卜碌碌帶響的風車。這種風車系用細篾兒和彩紙條兒糊成風輪,安裝在秫秸架子上,每個風輪帶有白線拴好的一對小鼓腿兒,敲打著一個泥塑蒙紙面的小鼓,大風一刮,卜碌碌直響。

⑻ 北京民俗有哪些

1、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首先,它的歷史十分悠久。

⑼ 北京文化特色有哪些呢

一、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首先,它的歷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起,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

閱讀全文

與老北京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