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新文化運動是下列哪些

新文化運動是下列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6 08:28:35

1.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有哪些有什麼歷史意義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北洋軍閥統治前期,在中國滿布陰霾的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爆發了一場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

這一時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敗後,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加緊侵略中國,中國先進分子為改變這種局面尋找新的出路;經濟方面,中國資本主義在一戰期間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留學風氣日盛,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被介紹到中國,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凱的尊孔復古的逆流為民主知識分子所不容。因此,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袁世凱《大總統祭聖告令》

本大總統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為政體雖取革新,而禮俗要當保守環球各國,各有所以立國之精神,秉諸先民,蒸為特性。中國服循聖道,自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本於修身。

——《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

(2)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建議在教學的時候出示有關人物的投影片,幫助學生整理相關知識,對於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採用講述法。

陳獨秀早年留學日本,曾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發表抨擊尊孔復古的文章。他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向封建主義及其意識形態發動了進攻。人權就是民主,陳獨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經濟民主、社會民主和倫理民主的主張,號召人們拿起民主這個武器和舊的意識形態進行斗爭。關於科學,陳獨秀認為,不論什麼事物,如果經科學和理性判定為不合於現今社會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遺留的,聖賢所深愛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號召人們堅持科學的精神,成為自然界的統治者和主人。陳獨秀還向青年提出六項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他期望培養出一代「意志頑狠,善於不屈,體魄強健,力抗自然,信賴本能,不依他人為活,順性率真,不飾偽自文」的新國民。陳獨秀舉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新青年》和北大成為宣傳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學術上實行「兼容並包、百家爭鳴」的方針。他在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學術研究,展開百家爭鳴,不拘一格選人才,對中外教員一視同仁等。他聘請新文化的倡導者陳獨秀擔任文科學長,李大釗擔任圖書館主任。還有胡適、劉半農、錢玄同、周作人、魯迅以及一批留學回來的自然科學家都先後到北大任教。但同時,北大也有一批以劉師培、辜鴻銘為代表的所謂舊派教授。通過改革,使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胡適從美國留學回國後任北大教授,後任文學院院長。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是文學革命和初期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魯迅早年留學日本,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毛澤東稱贊他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

「德先生和賽先生」

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的樹立,使中國許多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論廣泛傳播的大好機遇。教材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

(1)民主和科學的口號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學」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資產階級宣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把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的理論支柱儒家思想;宣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但這一口號仍屬於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性質,有它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2)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新文化運動是沿著兩條戰線展開的,一條是思想戰線,一條是文學戰線。兩條戰線交織進行,因而它既是一場思想革命,又是一場文學革命。作為思想革命,它倡導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作為文學革命,它倡導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前期的新文化運動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後期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對於運動的主要內容,在於引導學生理解和認識其內涵和意義,使之充實化、具體形象化,即與教材內容和補充資料對照、聯系起來分析、認識。對於運動前後期內容的變化,教師應適當強調。

(1)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

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弘揚,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並且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後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也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建議教師在此處可幫助學生整理近代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歷程,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地位和作用。

(2)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

新文化運動是由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發動的。它有偉大的功勞,也有嚴重的缺點。運動的倡導者忽視人民群眾,沒有把新文化運動同廣大群眾相結合,使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裡。他們還迴避當時對軍閥政府的實際斗爭,也沒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務。以當時的文學革命而論,雖然提出建設「國民文學」,但當時的文學活動也只限於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還沒有可能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

2. 關於新文化運動的論述正確的是

正確答案是第3項。

因為「新文化運動」只是一場「文化運動」,所以第4項的論述是錯誤的。

「新文化運動」以「五四」為界,此前是資產階級改良性質的文化運動,此後引入了馬列思想,於是有了新思潮,所以單純用「新」或「舊」形容都是片面的,於是第1、2兩項論述也是錯誤的。

綜上所述,只有第3項對新文化運動的評述達到了全面辨證的分析,所以正確答案是第3項。

3.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

1、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和迷信。這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由陳獨秀首先提出.他所說的「民主」,這要是指法蘭西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他所說的「科學」是指自然科學和看待客觀事物的科學觀點。

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舊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又是一場文學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口號。

(3)新文化運動是下列哪些擴展閱讀

新文化運動在大陸的影響一直及於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

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並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

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盪,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准備。

進步性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4.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案: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周作人、劉半農等。 新文化運動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周作人、劉半農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 (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學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陳獨秀
早年留學日本,曾加入孫中山領導的 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和李大釗等人舉行了五四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後改為《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這兩面旗幟。發表抨擊尊孔復古的文章,提出「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儒家學說。他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向封建主義及其意識形態發動了進攻。人權就是民主,陳獨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經濟民主、社會民主和倫理民主的主張,號召人們拿起民主這個武器和舊的意識形態進行斗爭。關於科學,陳獨秀認為,不論什麼事物,如果經科學和理性判定為不合於現今社會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遺留的,聖賢所深愛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號召人們堅持科學的精神,成為自然界的統治者和主人。陳獨秀還向青年提出六項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 他期望培養出一代「意志頑狠,善於不屈,體魄強健,力抗自然,信賴本能,不依他人為活,順性率真,不飾偽自文」的新國民。陳獨秀舉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為宣傳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學術上實行「兼容並包、百家爭鳴」的方針。他在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學術研究,展開百家爭鳴,不拘一格選人才,對中外教員一視同仁等。通過改革,使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胡適
胡適從美國留學回國後任北大教授,後任文學院院長。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是文學革命和初期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率先提出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他還試作白話詩。
魯迅
魯迅早年留學日本,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毛澤東稱贊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稱為「民族魂」。《狂人日記》是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
李大釗
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還宣傳馬克思主義,俄國革命。
劉半農
劉半農是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獲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
錢玄同
錢玄同(1887-1939),原名錢夏,字德潛,號疑古,漢族,浙江吳興(現浙江湖州市)人。語文改革活動家、文字音韻學家、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曾主張廢除漢字。
周作人
周作人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

5. 新文化運動是下列那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

因為在新文化運動是人們提倡的是自由,民主。反對君子專制和封建制度。而推翻帝制是在必修3的16課的三民主義種所反對的,時間有了差別。c答案是正確的。

6. 下列哪幾項屬於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新文化運動兩面旗幟:民主,科學。

新文化運動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
一、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
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即圍繞著「四提倡,四反對」而進行的具體實踐活動。前期其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後期則由先進的知識分子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題。

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八大主張:
一曰:需言之有物
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需講求文法
四曰:不做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爛調套語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講對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他認為,新文學的語言是白話的,文體是自由的,這樣就可以注入新內容、新思想。

7. 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活動有哪些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②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2)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和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

2.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

(2)代表: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

(3)前期思想:民權、平等思想和達爾文進化論。

(4)主要陣地:《新青年》。

(5)活動基地:北京大學。

3.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1)前期實質: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

(2)前期內容

(3)後期內容: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五四以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

4.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不過,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

第二節 五四愛國運動
1.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背景(歷史必然性)
國際:
①一戰期間,日美加緊侵華,人民反帝情緒高漲。
②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人民指明方向。

國內:
①北洋軍閥政府賣國、獨裁、混戰。
②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使工人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階級條件)。
③新文化運動中形成了一個比辛亥革命時期更為龐大的新型知識分子群體。新文化運動特別是對社會主義的宣傳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思想條件)。

說明:
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是必然的。革命爆發的基礎在於中國內部正在發生的變化。中國人民不屈的探索與抗爭及20世紀初中國經濟、政治、思想結構的大變動,是爆發革命運動的內在因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使更多的中國人清醒,認識到必須尋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為在黑暗中苦鬥的中國人民指明了一條新的方向。

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主要因為:

(1)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成為主力軍,顯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運動中起了領導作用,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無產階級將承擔起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責任。

(2)五四運動啟發廣大人民覺悟,准備了革命力量的聯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3)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使更多的激進民主主義者轉變為社會主義者,並使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而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准備了條件。

(4)五四運動發生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這樣,五四運動後,以無產階級為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引,以社會主義為奮斗目標,以廣大人民群眾為基礎的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新舊民主革命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

①社會性質:都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革命任務:都是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
③革命性質:都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

★不同點:

①領導力量: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是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是無產階級。
②指導思想: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觀念,新民主主義革命是馬克思主義。
③革命前途:舊民主主義革命是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後,還要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④革命發展和群眾發動的深度、廣度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不徹底,群眾發動不充分,土地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出了徹底的革命綱領,廣泛發動群眾,解決了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即土地問題。
⑤結果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有勝利的一面,但最終果實被竊取,革命任務沒有完成,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在這一意義講是最終遭到了失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為社會主義的必要准備。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結果。
⑥所屬的革命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屬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後,屬於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3.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

徹底性表現:

(1)反帝的根據:
①從斗爭起因看:由山東問題引起,此問題是分贓的巴黎和會所導致的。
②從斗爭口號看:「外爭國權」不承認和會對山東問題的決議。

(2)反封建的根據:
①從斗爭目標看:開始時提出罷免賣國賊職務,工人參加後,進一步指向北洋軍閥政府。
②從斗爭口號看:「內除國賊」。
(3)徹底的根據:指與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勢不兩立的斗爭精神而言。
4.五四運動前後,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新變化及原因

★變化:
①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②政治上,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一批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把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創立了中國共產黨,工人運動出現第一次高潮。
③思想文化上,新文化運動興起,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傳播開來,思想戰線上的斗爭比較激烈,馬克思主義吸引了眾多的進步青年,五四運動後傳播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文化的主流。
★原因:
①一戰的爆發和戰後國際形勢對中國的影響。
②辛亥革命後,「實業救國」和「民主共和」成為當時並存的兩大思潮,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③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和帝國主義侵略加劇,必然遭到中國人民的反抗。
④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和無產階級斗爭水平的提高。

5.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歷史因素

(1)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迅速擴大,為實現革命轉變打下了經濟和階級基礎。
(2)十月革命使中國革命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一部分。
(3)新文化運動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4)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無產階級開始領導革命。
(5)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資產階級的改良和共和國方案都行不通,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落到了無產階級身上。
★★最主要的因素:無產階級的壯大和斗爭的發展。
影響:這個轉變是中國歷史的進步,從此中國革命在無產階級領導下,提出了正確的綱領,革命面貌煥

新文化運動」這個名詞,現在我們社會里很流行;究竟新文化的內容是些什麼,倘然不明白他的內容,會不會有因誤解及缺點而發生流弊的危險,這都是我們贊成新文化運動的人應該注意的事呵!

要問新文化運動是什麼,先要問「新文化」是什麼;要問新文化是什麼,先要問「文化」是什麼。文化是對軍事、政治(是指實際政治而言,至於政治哲學仍應該歸到文化。)文化底內容,是包含著科學、宗教、道德、文學、美術、音樂等運動。

科學有廣狹二義:狹義的是指自然科學而言,廣義的是指社會科學而言。社會科學是拿自然科學的方法用在一切社會人事的學問上,象社會學、論理學、歷史學、法律學、經濟學等,凡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說明的都算是科學;這乃是科學最大的效用。我們中國人向來不認識自然科學以外的學問,也有科學的權威;向來不認識自然科學以外的學問,也要受科學的洗禮;向來不認識西洋除自然科學外沒有別種應該輸入我們東洋的文化;向來不認識中國底學問有應受科學洗禮的必要。我們要改去從前的錯誤,不但應該提倡自然科學,並且研究、說明一切學問(國故也包括在內),都應該嚴守科學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烏煙瘴氣的妄想、胡說。現在新文化運動聲中,有兩種不祥的聲音:一是科學無用了,我們應該注重哲學;二是西洋人現在也傾向東方文化了。各國政治家資本家固然利用科學做了許多罪惡,但這不是科學本身底罪惡;科學無用,這句話不知從何說起?我們的物質生活上需要科學,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離開科學也很危險。哲學雖不是抄集各種科學結果所能成的東西,但是不用科學的方法下手研究、說明的哲學,不知道是什麼一種怪物!杜威博士在北京現在演講底『現代的三個哲學家』:一個是美國的詹姆士,一個是法國的柏格森,一個是英國羅素,都是代表現代思想的哲學家,前兩個是把哲學建設在心理學上面,後一個是把哲學建設在數學上面,沒有一個不採用科學方法的。用思想的時候,守科學方法才是思想,不守科學方法便是詩人底想像或愚人底妄想,想像,妄想和思想大不相同。哲學是關於思想的學問,離開科學談哲學,所以現在有一班青年,把周秦諸子,儒佛耶回,康德黑格爾橫拉在一起說一陣昏話,便自命為哲學大家,這不是怪物是什麼?西洋文化我們固然不能滿意,但是東方文化我們更是領教了,他的效果人人都是知道的,我們但有一毫一忽羞惡心,也不至以此自誇。西洋人也許有幾位別致的古董先生懷著好奇心要傾向他;也許有些圓通的人拿這話來應酬東方的土政客,以為他們只聽得懂這些話;也許有些人故意這樣說來迎合一般朽人底心理;但是主張新文化運動的底青年,萬萬不可為此囈語所誤。『科學無用了』『西洋人傾向東方文化了』這兩個妄想倘然合在一處,是新文化運動一個很大的危機!

宗教在舊文化中占很大的一部分,在新文化中也自然不能沒有他。人類底行為動作,完全是因為外部的刺激,內部發生反應。有時外部雖有刺激,內部究竟反應不反應,反應取什麼方法,知識固然可以居間指導,真正反應進行底司令,最大部分還是本能上的感情沖動。利導本能上的感情沖動,叫他濃厚、摯真、高尚,知識上的理性、德義都不及美術音樂宗教底力量大。知識和本能倘不相並發達,不能算人間性完全發達。所以詹姆士不反對宗教,凡是社會上有實際需要的實際主義者都不應反對。因為社會上若還需要宗教,我們反對是無益的,只有提倡較好的宗教來供給這需要,來代替那較不好的宗教。才真是一件有益的事。羅素也不反對宗教,他預言將來須有一新宗教。我以為新宗教沒有沒有堅固的起信基礎,除去舊宗教傳說的附會的非科學的迷信,就算是新宗教。有人嫌宗教是他力;請問擴充我們知識底學說,利導我們感情底美術、音樂那一樣,免了他力?又有人以為宗教只有相對的價值,沒有絕對的價值,請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有絕對價值?現在主張新文化運動的人,既不注意美術音樂,又要反對宗教,不知道要把人類生活弄成一種什麼機械的狀況,這是完全不了解我們生活活動的本源,這是一樁大錯。我就是首先認錯的一個人。

我們不滿意於舊道德。是因為孝弟底范圍太狹了。說什麼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猾頭了。就是達到他們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理想世界,那時社會的紛爭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現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弟擴充為全社會的友愛。現在有一班青年卻誤解了這個意思,他並沒有將愛情擴充到社會上,他卻打著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幟,拋棄了他的慈愛的,可憐的老母;這種人豈不是誤解了新文化運動的意思?因為新文化運動是主張教人把愛情擴充,不主張教人把愛情縮小。

通俗易解是新文學底一種要素,不是全體要素。現在歡迎白話文的人,大半隻因他通俗易解;主張白話文的人,也有許多隻注意通俗易解。文學、美術、音樂都是人類最高心境底表現,白話文若是只以通俗易解為止境,不注意文學的價值,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說是新文學,這也是新文化運動中一件容易誤解的事。

歐美各國學校里、社會里、家庭里,充滿了美術和音樂的樂趣自不待言;就是日本社會及個人的音樂、美術及各種運動、娛樂,也不象我們中國人底生活這樣乾燥無味。有人反對婦女進廟燒香青年人逛新世界。我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去燒香去逛新世界,總比打麻雀好。吳稚暉先生說:『中國有三種大勢力,一是孔夫子,一是關老爺,一是麻先生。』我以為麻先生底勢力比孔關兩位還大,不但信仰他的人比信仰孔關的人多,而且是真心信仰,不象信仰孔關的還多半是裝飾門面。平時長幼尊卑男女底界限很嚴,只有麻先生底力量可以叫他們鬼混做一團。他們如此信仰這位麻先生雖然是邪氣,我也不反對;因為他們去打麻雀,還比吸鴉片煙好一點。鴉片煙、麻雀何以有這般力量叫我們墮落到現時的地步?這不是偶然的事,不是一個簡單的容易解決的問題,不是空言勸止人不要吸煙打牌可以有效的。那吸煙打牌的人,也有他們的一面理由;因為我們中國人社會及家庭的音樂、美術及各種運動娛樂一樣沒有,若不去吸煙打牌,資本家豈不要閑死,勞動者豈不要悶死?所以有人反對鄭曼陀底時女畫,我以為可以不必;有人反對新年裡店家打十番鑼鼓,我以為可以不必;有人反對大舞台、天蟾舞台底皮簧戲曲,我以為也可以不必。表現人類最高心情底美術音樂,到了鄭曼陀底時女畫、十番鑼鼓、皮簧戲曲這步田地,我們固然應該為西洋人也要來傾向的東方文化一哭;但是倘若並這幾樣也沒有,我們民族的文化連美術、音樂底種子都絕了,豈不更加可悲!所以蔡孑民先生曾說道:『新文化運動莫忘了美育』。前幾天我的朋友張申甫給我的一封信里也說道:『宗教本是發宣人類的不可說的最高的情感(羅素謂之「精神」Spirit)的,將來恐怕非有一種新宗教不可。但美術也是發宣人類最高的情感的(羅丹說:『美是人所有的最好的東西之表示,美術就是尋求這個美的』。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宗教是偏於本能的,美術是偏於知識的,所以美術可以代宗教,而合於近代的心理。現在中國沒有美術真不得了,這才真是最致命的傷。社會沒有美術的趣味,所以社會是乾枯的,種種東西都沒有美術的趣味,所以種種東西都是乾枯的;又何叢引起人的最高情感?中國這個地方若缺知識,還可以向西方去借;但若缺美術,那便非由這個地方的人自己創造不可。』

關於各種新文化運動中底誤解及缺點,上面已經略略說過;另外還有應該注意的三件事:

新文化運動要注重團體的活動。 美公使說中國人沒有組織力,我以為缺乏公共心才沒有組織力。忌妒獨占的私慾心,人類都差不多。西洋人不比中國人特別好些;但是他們有維持團體的公共心牽制,所以才眼點組織能力,不象中國人這樣渙散。中國人最缺乏公共心,純然是私慾心用事,所以遍政界、商界、工界、學界、沒有十人以上不沖突。三五年不渙散的團體。最近學生運動里也發生了無數內訌,和南北各派政爭遙遙相映。新文化運動倘然不能發揮公共心,不能組織團體的活動,不能造成新集合力,終究是一場失敗,或是效力極小。中國人缺乏公共心,全市因為家族主義太發達的原個緣故。有人說是個人主義妨礙了公共心,這卻不對。半聾半瞎的八十衰翁,還要拼著老命做官發財。買田置地,簡直是替兒孫做牛馬,個人主義決不是這樣。那賣國貪贓的民賊,也不盡為自己享樂,有許多竟是省吃儉用的守財奴。所以我以為戕賊中國人公共心的不是個人主義,中國人的個人權利和社會公益,都做了家庭底犧牲品。『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這兩句話描寫中國人家庭主義獨盛沒有絲毫公共心,真算是十足了。

新文化運動要注重創造的精神。 創造就是進化,世界上不斷的進化只是不斷的創造,離開創造便沒有進化了。我們不但對於舊文化不滿足,對新文化也要不滿足才好;不但對於東方文化不滿足,對於西洋文化也要不滿足才好;不滿足才有創造的餘地。我們盡可以前無古人,卻不可後無來者我們固然希望勝過我們的父親,我們更希望我們不如我們的兒子。

新文化運動要影響到別的運動上面。 新文化運動影響到軍事上,最好能令戰爭止住,其次也要叫他做新文化運動的朋友不是敵人。新文化運動影響到產業上,應該令勞動者覺悟到他們自己的地位,令資本家要把勞動者當做同類的人看待,不要當做機器、牛馬、奴隸看待。新文化運動影響到政治上,是要創造新的政治理想,不要受現實政治底羈絆。譬如中國底現實政治,什麼護法,什麼統一,都是一班沒有飯吃的無聊政客在那裡造謠生事,和人民生活,政治理想都無關系,不過是各派的政客擁著各派的軍人爭權奪利,好象狗爭骨頭一般了。他們爭奪的是狗的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人的運動;我們只應該拿人的運動來轟散那狗的運動,不應該拋棄我們人的運動去加入他們狗的運動。

閱讀全文

與新文化運動是下列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