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宿遷文化遺產有哪些

宿遷文化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6 15:56:26

1. 宿遷有哪些名勝古跡

1.乾隆行宮.
傳說乾隆七下江南,都是走運河.必經宿遷.每次經過宿遷時,都要在此駐足賞景,
並有三次在運河旁的一小鎮拜天祭祀.當時官府便再此修建了這做行宮,得到了乾隆大帝的賞識.乾隆行宮是一座保存很完好的古建築群,有很多歷史古跡,花草叢,生鳥語花香.
2.項王故里.
項王故里位於宿遷市南郊1公里廢黃河堤下,是西楚霸王項羽的誕生地(項羽的故鄉在宿遷市西南郊區).
項王故里佔地0.5公頃,裡面的項王蠟像館里有楚國時期的各種人物蠟象,容貌威武,相貌逼真.在院子里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植槐.是項羽小時侯親手種的,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3.駱馬湖風景區.位於市郊區依山而建,傍水而立,交通方便.這里有各種各樣的沙灘運動休閑,
快艇,游泳等水上娛樂項目,同時配備了餐館,酒店等,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在我家附近這三個景點在全國都是很有名氣的,當然還有很多,不過我不怎麼了解,也沒去過.還有宿遷是全國有名的楊樹之鄉,老百姓養成了到處栽樹的好習慣.家前屋後,河旁塘邊,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樹,從遠出看去,鬱郁蔥蔥,綠的讓人透不過氣,在江蘇這個發達的省里,這是一個沒有污染的人間聖地,世外桃原!我覺得就3處吧..

2. 江蘇省淮安市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1、淮劇

淮劇,又名江淮戲、淮戲等,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今江蘇省淮安市以及鹽城市裡下河一帶,發祥於近現代的上海市,現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區。2008年6月,上海淮劇團、 江蘇省鹽城市申報的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5月,江蘇省淮安市、泰州市聯合申報的淮劇經國務院批准被擴展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1月,揚州市寶應縣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選江蘇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10月,楚州十番鑼鼓入選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宿遷什麼地方好玩

宿遷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1、宿遷市項王故里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旅行人生"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項王故里坐落於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梧桐巷、古黃河與京杭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又稱為「梧桐巷」,是楚國貴族、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拔山蓋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項王故里是中國首家以項羽和項家文化為主題的項家宗祠等,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項王故里以楚地漢風為主,兼具宮廷建築和園林建築建築風格。康熙四十年立碑以為紀念。家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碑、建坊。
2、泗洪洪澤湖濕地森林公園
泗洪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後瀦水成許多小湖,2006年2月11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原楊毛嘴濕地為中心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湖濱珍禽鳥類保護區、生態森林公園(休閑度假區)、生物多樣化科普區、萬畝水產養殖生態示範區和萬畝無公害稻蟹立體養殖示範區六大功能區組合而成,核心區面積近15萬畝。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浮游動物35科63屬91種。
3、駱馬湖嶂山水利風景區
駱馬湖嶂山水利風景區為國家水利風景區。這是我局繼獲得「國家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後,再次獲得的國家級榮譽稱號。同時,這也是我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駱馬湖嶂山水利風景區位於宿遷駱馬湖東堤,南至嶂山閘管理局水政執法碼頭,北至嶂山閘,西至沿湖景觀島連線,東至水岸線。南北長約8.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約16.5平方公里,水面面積約16.0平方公里,屬於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
4、宿遷市博物館
宿遷市博物為2012年投資興建,仿漢式建築,2014年上半年竣工, 總投資約1.5億元。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宿遷市黃河南路188號(項王故里景區北100米),現有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展廳面積60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800平方米。現在已經成為宿遷良好的文化旅遊場所,傳統教育基地,也是宿遷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陳列、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擁有各類藏品30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30件,三級文物111件
5、宿遷市雪楓公園
雪楓公園位於市區幸福北路與黃河北路之間,環城北路北側,京杭大運河和古黃河兩條城市景觀廊道的圍合區。2005年國家為了紀念彭雪楓將軍誕辰100周年,本將雪楓公園建於江蘇泗洪,後宿遷市委改建在了宿遷,此舉為了與軍委打好關系及擴大宿遷知名度。但其實彭雪楓將軍所在的淮北抗日根據地當時跟宿遷所在的蘇北抗日根據地沒有關系,所以我們要尊重歷史。彭雪楓雖然跟宿遷沒有關系,但是雪楓公園卻仍然為宣傳彭雪楓將軍抗日的英勇事跡做出了很好的貢獻。
6、宿遷市湖濱公園景區
宿遷市湖濱公園創辦於2008年1月,由宿遷市湖濱新城管委會管理,行政歸屬江蘇省宿遷市。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從最初以生態湖濱浴場及駱馬湖原生態風光為景緻的景區轉變為擁有七個旅遊功能團組成的集觀光、休閑、體驗為一體的大型主題公園。湖濱公園最初是以生態湖濱浴場及駱馬湖原生態風光為景緻的景區,包括湖濱帶狀濕地公園、中德漢堡度假村、漁文化商貿風情街、濱湖特色餐飲,沙灘娛樂設施以及特產購物場所,環境優美、遊人如織。
7、宿遷市龍王廟行宮
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江蘇省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宿遷市中運河水利風景區
宿遷段運河全長112公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41公里段在市區核心區),兩岸景觀生態環境優良,是蘇北航運的黃金水道和南水北調的主要通道。2014年6月,宿遷段中運河及龍王廟行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宿遷地區共有三個不同時期的運河,一是隋唐大運河之通濟渠(老汴河)入淮河的尾閭33公里,二是元明間曾作為京杭運河主航道的黃河故道(原泗水下游)121公里,三是在清康熙27年(1688年)為避黃行運而開挖的中運河112公里。
9、三庄墓群
三庄墓群 位於大水泊鎮三庄村北150米處。原有3座較大的封土墓冢,呈「品」字形, 間隔各約30米,封土高約5米。1964年整地時,被村民炸去封土,現墓室保存完好,結構不詳。三庄漢墓群是古泗水國的重要遺址,分布於東西2500米,南北7500米的范圍內,計40餘座。古墓坐落有序,並處南北同一軸線,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其規模不一,高低起伏,逶迤連綿。距泗水國王陵墓區南端5000米為漢代城址——凌城遺址。民國十三年(1924年)編寫的《泗陽縣志》對這里的記載是,「城方里許,舊有高阜可辨」。
10、宿遷宿城古黃河水利風景區
宿遷宿城古黃河水利風景區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地處項王故里,被乾隆皇盛贊為「第一江山春好處」的宿遷市,風景區位於宿城區古黃河兩岸,景區佔地面積4.11 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古黃河段長6.8 公里,水域面積1.72 平方公里。景區以古黃河為生態廊道,主要有「印象黃河」、「水景公園」、「雄壯河灣」三個板塊。宿遷宿城古黃河水利風景區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地處項王故里——宿遷市,位於宿城區古黃河兩岸,景區佔地面積4.11 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古黃河段長6.8 公里,水域面積1.72 平方公里。

4. 江蘇宿遷幾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龍王廟行宮
行宮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廟行宮建築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整體呈長方形,內外宮牆。中軸線上建築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向北,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最南端為古戲樓,古戲樓向北,為青磚鋪設的寬闊廣場。廣場北側是山門,山門的正上方,青磚鑲嵌著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七個鎦金大字"敕建安瀾龍王廟"和一方"乾隆御筆"印。
在第一道院落的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碑亭正中聳立著一塊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鐫刻"聖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聖旨全文,主要內容記敘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廟的原由和修廟的經過。碑身的背面和碑帽的兩面分別鐫刻有乾隆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處所題寫的御筆詩文。整個御碑亭的設計,造型大方,凝重端莊,充分顯示了皇家建築的特點、風格以及獨有的藝術魅力。
在御碑亭的兩旁,建有鍾、鼓二樓。乾隆皇帝下榻此廟時,撞鍾擊鼓,兩廂奏樂,以最高禮儀恭迎皇帝的駕臨。
御碑亭的北側是龍王廟行宮的主要建築龍王殿。龍王殿,雕梁畫棟,斗拱飛檐,結構嚴謹,裝飾華麗,金碧輝煌,氣韻無窮。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均在這里朝政議事,敬神祭祖。
龍王廟行宮的最後一進院落,是乾隆皇帝的寢宮。也稱禹王殿,禹王殿屬於宮式大作,屋面飾黃色琉璃筒瓦和龍吻,大殿分上下兩層,佔地面積360平方米,殿高20多米,是龍王廟行宮內最高的殿宇。乾隆六下江南,五次臨幸於此都是夜宿於這殿宇樓上,人們稱為"正宮"。與正宮相呼應的是東宮和西宮,這是隨同南下的皇妃們居宿的地方。東西宮門前植有柏、柿、桐、椿、槐、楊六樹,取意"百世同春""百世懷楊",象徵大清江山和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興旺不衰。
龍王廟行宮這一珍貴的古建築群,在"文革"中一度遭到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八十年代初,經過幾百年風雨剝蝕以及戰亂和人為破壞的"敕建安瀾龍王廟",仍然以它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高超的古代建築技巧,引起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共投資1000萬元分別對龍王殿、御碑亭、鍾、鼓樓等建築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恢復了"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
洋河酒廠工業園
洋河酒廠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中國著名酒都,古鎮洋河位於泗陽縣西30公里,北距地級宿遷市20公里,地處泗陽、泗洪、宿豫三縣交界,自古商賈雲集,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屬人文風景旅遊區。省道徐淮路穿境而過,正在建設中的徐淮鹽高速公路繞城而過。洋河鎮是中外聞名的酒都,目前擁有大小酒廠200餘家,特別是洋河大麴興於隋唐,隆盛於明清,為清朝皇室貢品。20世紀初,洋河大麴連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和南洋名酒賽會金獎。1979年躋身於中國八大白酒行列。
洋河鎮以盛產洋河大麴而聞名遐邇,國家大型企業洋河集團有限公司(原洋河酒廠)坐落鎮中心,每年有數萬噸洋河大麴供應國內外市場,在洋河酒廠牽動下,洋河鎮經濟迅速發展。改革開放以後,洋河鎮充分發揮本地的釀酒優勢,大力發展以酒為龍頭的鄉鎮企業,現全鎮達國家發證的白酒生產許可企業40家。洋河集團酒文化歷史淵源深厚,可供開發的資源眾多,酒文化博物館、地下酒窖、美人泉、自助釀酒車間、旅遊紀念品、米市街、名人故居等項目均具有獨到特色。景區仍將繼續挖掘酒文化歷史,發揮酒都效應,重點打造以酒文化為基礎的游覽區。
項王故里
項王故里國家2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人文風景旅遊區。項王故里坐落於宿遷市宿城區的項里居委會,古黃河與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是為了紀念蓋世英雄項羽於唐宋時修建。
項王故里,簡稱「項里」,又稱為「梧桐巷」。是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拔山蓋世」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項羽名籍,字羽,生於公元前232年,二十四歲時起兵反秦,率諸侯入關,自稱西楚霸王。在與劉邦楚漢爭戰中失敗,羞渡烏江自刎而死,年僅3l歲。家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碑、建坊。項王故里為三進院落,整體布局前宮後院,建築風格仿漢式。從石碑坊東下,走進子母闕,踏過石板道,迎面便是山門。山門橫匾「項王故居」四字為末代皇帝之弟溥傑手書。通過山門就來到故里的核心院落,主體建築英風閣坐落其中。英風閣為全木構架,青瓦覆蓋,直欞方窗,紫柱白牆,古樸壯觀。門匾為原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書。閣內尊置的項羽石雕像,身披戰袍、腰佩寶劍,東西山牆上鑲嵌著反映項羽生平重大事件的六幅壁畫。院內有鐫刻《項羽本紀》和頌揚項羽詩文的百米長廊。院中置霸王巨鼎。鼎高2.6米、直徑1.9米、重8噸。鼎上銘文64個字,精闢地概括了項羽的一生。鼎四周草坪中分植槐樹、橡樹各兩棵,寓意懷念項羽。英風閣後面便是故里的第三進院落。被外國一位植物學家喻為「天下第一槐」的項王手植槐,雖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仍然青秀挺拔。古槐盡管老態龍鍾,但它的根系又在離母體僅幾米之遠的東南角長出一棵新枝。古槐北首是梧桐巷留下的項里桐。故居紀念室為三進院內唯一建築。室內纖柔但剛強的虞美人雕像,展示了一位英雄夫人賢淑忠貞的高貴品質。而院內的古井、烏騅馬、馬槽、習武處和遍植的名樹珍花,到處都散發出久遠而厚實的生活氣息。
宿北大戰紀念館
宿北大戰紀念館宿北大戰紀念館地處宿遷城區幸福路中心廣場北端,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宿遷市公園、陵園合一的新景區,園內有七處烈土紀念碑、紀念塔、雕像和革命文物陳列館,並有各種新式建築,是一個集瞻仰先烈、學習革命歷史與旅遊休憩為一體的勝地。
進入館區,就是宿北大戰紀念塔。塔高33.12米,基層坪台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陳毅元帥親筆題寫"宿北大戰馬陵山革命烈士紀念塔"。在東大門的圍牆上,29尊宿北大戰群英塑雕。雄姿各異,栩栩如生。每年清明節或重大節日,地方黨政機關、部隊、學校等在此舉行紀念集會。宿北大戰紀念館於1978年建成,建築面積1920平方米。館廳展覽內容,共分兩大部分:一是宿北大戰資料陳列,共佔10個展廳,展出圖片、畫面、實物和革命文物計930餘件;二是宿遷地區革命斗爭史料陳列及擁軍支前資料陳列,占兩個展廳,陳列展品305件。一件件遺物,一幅幅珍貴照片,再現當年激戰七天七夜的壯烈場景。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等五前委的合影照,令人肅然起敬;陳毅司令員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豪放氣質儼然就在眼前,巨手一揮,決心下定:"奪取峰山,斬斷預三旅!"宿北大戰紀念館二樓西頭展廳,展示有美式裝備輕機槍、重機槍、鋼炮等戰利品。一九八四年,為迎接全國烈士陵園管理工作現場會在宿遷召開,館區又新建了七處烈士紀念碑、亭、雕象等,達到碑、亭、塔、館全面配套。
嶂山森林公園
嶂山森林公園國家2A級風景區,屬自然風景旅遊區。位於宿遷中心城市北部。從發展大道運河橋轉嶂山大道可達,距宿遷市區7公里。距徐州火車站98公里,新沂火車站45公里,徐州觀音機場60公里,距連雲港碼頭110公里。1997年5月由江蘇省農林廳命名成立。同年6月8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為公園題寫園名。
該公園是一個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大型景區,總面積10450畝,宿(遷)新(沂)公路穿越境內。此處屬層巒翠迭的丘陵崗地,最高處海拔73.4米(為市區之最)。境內峰巒起伏,溝壑縱橫;碧水小湖,森林幽古,形成特異的風光帶,被稱為"江蘇的西雙版納"。向西4公里即是煙波浩渺的駱馬湖,山水相映,分外妖嬈。園區有森林6000畝,樹木70餘種,野生動物100多種。登高遠眺,湖光山色、城市新貌、田原風光盡收眼底。園內人文景觀繁多,有新石器時期和西漢時期的文化遺址;有唐、宋古戰場和近代「宿北戰役」的遺址;有優美動人的神話與往事傳說,使整個風景區更賦靈感。
綜合該公園的概貌,有三個特點:一、山水風光秀麗迷人。嶂山森林公園的南部為草坡地,猶如塞北草原。中部有三個山丘,丘間有三個小湖,湖光山色,酷似江南景色。公園北部為一片緩坡地,溝壑縱橫,其間山坡、河灘、竹林、果園、農舍、菜畦、農田,錯落有致,風景各異,象是夢幻般的桃花源。二、森林景觀野趣無窮。嶂山森林公園的樹木古樸蔥蘢,與特異的山、水、溝、壑的地貌相結合,透出一派原始莽蒼的氣氛。三、人文景觀底蘊深厚。園內古代重大事件的遺跡、遺址很多。有宋營遺址、唐薛仁貴藏軍洞和一座西漢古城遺址,最著名的景點是宿北大戰三台山阻擊戰遺址。1946年12月,我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全殲國民黨整編師,開創了解放戰爭初期全殲國民黨正規軍整編帥的先例。三台山阻擊戰遺址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和供人游覽的著名紀念地。園內,尚有許多神話傳說,如八仙洞、張果老追驢遺跡、關公與三台山、白馬澗現寶沙等等,這些故事不但優美生動,而且各有遺跡或實景可尋。虛虛實實,優美動人,充分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豐富的精神世界,反映了一代代人民群眾美好的憧憬。
蘇北花卉示範園
沭陽縣蘇北花卉示範園位坐落在美麗的新沂河畔,虞姬故里花鄉沭陽,是在沭陽縣原有30萬畝花卉苗木生產基地中心區域基礎上,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充分依託西楚大地花鄉沭陽的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並以發展生態農業旅遊整體規劃創辦的。 整個示範園佔地1600多畝,辦公科研機構佔地200多畝,綠化覆蓋率高達98%,示範園分為東西兩個大區,分布著常綠喬木種植區、落葉喬木種植區、花灌木種植區,鄉土樹種種植區等十多個種植區近百個品種,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小橋流水,曲徑通幽。
虞姬公園
位於宿遷市沭陽縣城區北側公園路19號,距離宿遷市區70公里,京滬高速和205國道可達,是沭陽縣唯一一座縣級歷史名園,始建於1929年,因歷史名人虞姬故里而得名,屬自然風景旅遊區。
虞姬公園總面積120餘畝,其中湖面佔三分之一,景區內古樹名木繁多,有珍稀樹種楸樹、梓樹等,其中一株一面余年樹齡的枸杞生長的非常茂盛,是蔣介石先生親手所植。一株古白榆雖然經歷了120餘年的風雨,依然長勢良好,骨幹清奇。50餘米長的紫藤長廊在紫藤花開時節香飄滿園,那紫氣溢動的韻味令無數遊客心醉不已。古建築逍遙廳從北朝南,斗拱飛檐,古樸幽雅,結構獨特,歷史悠久,是該縣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景區內還興建了東籬菊圃和西苑牡丹,每年秋季的菊花展覽和春季的牡丹展覽從規模和檔次上都居蘇北之首。革命烈士吳苓生塑像、沭宿海抗日中學紀念塔、淮海中學紀念碑亭、曙紅橋、惜紅亭等置於園內,形成系列化革命傳統教育景點,2005年初,經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批准,該園成為縣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該縣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接受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滌盪心靈,激發學業習熱情,樹立遠在理想的最佳場所。景區內每年春節舉辦新年廟會,5月舉辦啤酒節,每暑期舉辦夏令營活動等。
周圈花木盆景市場
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位於沭陽縣新河鎮境內。近年來,該鎮立足「以花富民,依花名鎮」的發展思路,緊抓傳統花卉產業,做大做強產業結構調整文章,搶占市場至高點,成為全國知名的「花卉第一鎮」。
隨著花木產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對花木交易的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交易場所等硬體載體的配套,新河鎮原有花木市場「周圈盆景長廊」,由於面積小,配套落後,雖然為花木發展在一定時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為此,為做大花木盆景市場建設,2004年10月份,該鎮黨委、政府特邀南京、常州等地的專家學者來此考察論證,並報經縣委、縣政府批准,決定在周圈盆景長廊的基礎上建設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該市場分苗木交易區、盆景交易區和服務功能配套區,佔地102畝,可容納254戶花木經營戶進行現場製作、營銷。截至2005年11月底,該市場全部竣工,總投資到380餘萬元,市場的下水道、水電設施,電腦網路設施、通訊設施、有限電視等全部安裝配備到位。盆景市場內連體溫室(式)通道全部開通,建成了三角廣場、大型停車場,並圍繞苗木市場路兩側栽植8厘米以上高桿女貞600株,盆景市場大門兩側綠化面積4000平方米。栽植五針松、紅綠梅、桂花等花木。
新河鎮具有400多年的花卉生產歷史,可以培植繁育各種名、特、優花卉盆景和綠化苗木,有各類觀賞、樹樁等盆景1000餘種。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銷售經紀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150餘人。
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的建成,已成為蘇北地區最大的花木交易市場,充分發揮了沭陽的南花北載,北花南移的花卉交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作用,以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為龍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帶動全鎮花卉苗木盆景的生產銷售,拉動全縣農業經濟的發展,直接受益農戶可達26000戶,可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為推進沭陽農業的八大創建,拉動全縣花木產業更新進程,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聯動,提高農民收入,實現富民強鎮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中國楊樹博物館
該博物館位於泗陽縣農場境內,緊鄰泗陽縣城,距離宿遷市區60公里,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中國唯一的以楊樹為主題的博物館。總佔地面積0.9547公頃,該項目建圓形框架兩層,層高7.56米,建築面積1443平方米,無土毯式草坪;「意楊王」直擊雷防護工程、雕塑製作、豆石道路、大理石廣場、古井壹口,總佔地面積約9650平方米。景區目前已投入資金人民幣500萬元。景點主要分為三個觀賞區:意楊之王觀賞區:通過觀賞中國最大四株意楊之王,來體驗濃郁的意楊之鄉的鄉土文化氣息。意楊產品觀賞區:領略意楊產品的多種用途,感受意楊在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中所起的作用。意楊群陣觀賞區:通過觀賞成片意楊栽植,使人置身於意楊林中,呼吸自然新鮮空氣,使人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梵音寺
原址坐落於大運河北岸眾興門之內,始建於清初,前稱為觀音庵,佔地約1畝,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文革」期間,庵中殿房僅存四間,由萬玉師常住。1990年,庵事由揚州祗陀林聖意師主持,信眾日增,法樂漸興。1992年春,旅台鄉友陳慧劍先生回籍探親,其幼孫漢清偶行乃祖入庵謁佛,見情感慨系之,返回後,隨撰文刊諸於所創《龍樹採住詩》,倡議台眾,捐獻美金7萬余元,贊助觀音庵之重建。此後,於1993年月,在原黃河南岸,泗陽棉花原種場轄區之內,擇地2畝6分凈地為重建之所,8月經淮建公司六隊承建,慧劍先生長子愛群督導工程,次年5月底全部竣工,現距離宿遷市區60公里。計山門一座,大雄寶殿、地藏殿、兩側寮房,廳廚共21音,殿宇面積500餘平方公尺,內供釋迦、樂師、彌佗、觀音、地藏等佛、菩薩、聖佛九尊,寺內鍾鼓、法器等。此後,暮鼓晨鍾,寶鼎香雲,院內蒼松翠柏、瓊花瑤草相映,實為一可供瞻仰之勝境。
烈士陵園
江蘇省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泗洪縣城南郊,距宿遷市區約70公里,建於1954年,佔地500餘畝,屬人文風景旅遊區。陵園內有鄧子恢同志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塔的兩側是紀念碑廊,碑廊里有陳毅同志親自撰寫的碑文,並鐫刻著泗洪籍2800位烈士的姓名。塔的前方是紀念廣場,建有喻尊霞塑像等建築物。塔的背面是陵園墓區,長眠著158位烈士。墓區中還建有江上青、張永遠、曹化東等烈士墓。近年陵園內新建了兩座革命紀念館,館內收集了革命戰爭時期一些珍貴文物、歷史照片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
雪楓墓園
雪楓墓園位於泗洪縣半城鎮境內,距縣城約25公里,距宿遷市區70公里,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為紀念彭雪楓將軍而修建。雪楓墓園建於1945年5月,佔地105畝,原名淮北烈士墓園,1978年更名為雪楓墓園。歷時一年零兩個月。迎門聳立的是淮北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塔高8米,頂端置新四軍戰士銅像。園內建有彭雪楓烈士墓,墓內設有拱橋,木棺東西向懸掛,頂部置仿古裝飾,表層用水泥澆注。墓園的碑廊里還有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現代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題寫的輓聯輓詞。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屬自然風景旅遊區。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東南部。距泗洪縣城約27公里,距宿遷市區約60公里,距南京約2小時車程、徐州1.5小時車程。是集科普、科教、游覽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2001年被批准為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同時被環保廳正式命名為「江蘇省首批環保教育基地」,2006年2月11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在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澤湖境內,是整個洪澤湖地區中濕地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由原楊毛嘴濕地為中心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湖濱珍禽鳥類保護區、生態森林公園(休閑度假區)、生物多樣化科普區、萬畝水產養殖生態示範區和萬畝無公害稻蟹立體養殖示範區六大功能區組合而成,核心區面積近15萬畝。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水域、灘塗廣闊、濕地生態系統保存完好,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列華東第4位,全國第11位。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濕地和平原鑲嵌分布,水路交錯,湖岸曲折。地貌大體可分為湖區和湖濱平原兩種類型,植被以水杉、池杉、速生楊等無性系為主。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物種極為多樣,動植物資源也極為豐富,有浮游動物35科63屬91種,其中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田園螺、秀麗白蝦、中華絨螯蟹等共計12種;有魚類67種,分別隸屬於9目16科50屬;有鳥類15目44科194種,占江蘇省408種鳥類的47.5%,其中屬國家Ⅰ類重點保護的有大鴇、白鸛、黑鸛和丹頂鶴4種;國家Ⅱ類重點保護的有白鶴雁、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灰鶴、猛禽類等級26種。最近還發現了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雅雀。洪澤湖濕地保護區內自然資源保護完好,現已建成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洪澤湖魚類繁育中心、洪澤湖賞荷苑和洪澤湖景觀大道等諸多旅遊景點。

5. 項王故里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嗎

一:不是。連5A景區都不是。
二:
項王故里坐落於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梧桐巷、古黃河與京杭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又稱為「梧桐巷」,是楚國貴族、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拔山蓋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
項王故里是中國首家以項羽和項家文化為主題的項家宗祠等,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項王故里以楚地漢風為主,兼具宮廷建築和園林建築建築風格。[1]康熙四十年立碑以為紀念。家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碑、建坊。[2][3][3]
截至2014年11月20日項王故里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包括項王故里核心區、梧桐巷傳統街區、西楚大街商業休閑區、濱水文化休閑區、商業文化休閑區和濱河商業休閑區,其中核心景區佔地面積260畝,建築面積7.6萬平方米。

6. 宿遷的介紹

宿遷,江蘇省省轄市,位於江蘇省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圈、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宿遷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2015年國民生產總值(GDP)2146億元,位列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百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000美元,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地區)水平,1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鍾吾,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宿遷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贊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宿遷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及乾隆行宮遺產點、項王故里、駱馬湖、洪澤湖濕地等著名旅遊景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2、中國金融生態市、聯合國環保節能新型示範城市。宿遷是中國酒都,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出產於此。2012年8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宿遷「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

7. 宿遷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地方

宿遷注重保護城市自然風貌,努力打造「生態宿遷、綠色家園」城市品牌,努力建設集湖光山色、運河景觀、黃河新姿、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湖濱特色生態城市。

1、龍王廟行宮。江蘇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歷史文化遺產及游覽勝地。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豫區鎮皂河。因乾隆多次臨幸,又名乾隆行宮。建築群始建於清順治時,復修、擴建於康、雍、乾、嘉時,為四院三進閉合式北方宮殿式建築群。龍王廟行宮規模宏大,布局嚴整,斗拱飛檐,氣勢雄渾,充分顯示皇家建築風格及藝術魅力。中軸線自南向北為:古戲樓、廣場、乾隆御筆「敕建安瀾龍王廟」山門、乾隆敕建御碑亭、主殿龍王殿、禹王殿。

2、項王故里。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人文景區。坐落於宿城區古黃河與大運河之間。為唐宋時紀念項羽建於其故里,又稱「梧桐巷」、「項里」。建築群前宮後院三進,風格仿漢式。山門橫匾溥傑手書「項王故里」。核心建築為趙朴初題匾「英風閣」,閣內尊置項羽石雕像及鑲嵌壁畫,院置霸王巨鼎。鼎周邊分植槐、橡各兩株,寓懷念項羽之意。後院有項王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項里桐。故居紀念室有虞姬雕像等。

3、虞姬公園。1929年為紀念虞姬建於其故里沭陽,為縣級歷史名園,人文自然風景區。公園面積120餘畝,湖面佔三分之一,景區內珍稀古木繁多,有蔣介石手植百齡枸杞。逍遙廳斗拱飛檐,古樸幽雅,結構獨特,為該縣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8. 宿遷乾隆行宮的介紹

宿遷乾隆行宮,龍王廟--乾隆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各代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36畝,周圍紅牆,三院九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宮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宿遷有哪些中華老字型大小

作為土生土長的宿遷人,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乾隆行宮

乾隆行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江蘇省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千年古鎮皂河。宿遷乾隆行宮是全國乾隆行宮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唯一留存於世、且最具代表性的宮殿式古建築群。

?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各代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36畝,周圍紅牆,三院九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宮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乾隆行宮作為中國申遺的京杭大運河中的一處重要遺址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項王故里

為紀念項羽,其出生地自古就建有紀念建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宿遷知縣胡三俊立碑一方,從此定名為「項王故里」。

洋河大麴

洋河大麴古語雲:「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故「名酒產地必有佳泉」的論斷是有科學根據的。名酒「洋河大麴」產於江蘇省宿遷市中國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就是用當地「美人泉」的水釀制而成的。詩人稱贊「洋河美人泉,佳釀醉神州」。

?創立於1949年的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的「洋河」品牌,2015年獲評「江蘇老字型大小」。

雙溝大麴

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雙溝被譽為中國酒源頭,坐落在淮河與洪澤湖環抱的千年古鎮——雙溝鎮。雙溝大麴以「色清透明、香氣濃郁、風味純正、入口綿甜、酒體醇厚、尾凈余長」等特點著稱。是名揚天下的江淮派(蘇、魯、皖、豫)濃香型白酒的卓越代表三溝一河即雙溝酒、湯溝酒、高溝酒、洋河酒之一。

?創立於1951年的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雙溝」品牌,2015年獲評「江蘇老字型大小」。

三園

江蘇省宿遷市三園調味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調味品生產企業,是中華老字型大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企業,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生產具有宿遷區域特色的甜油、雙淋醋、蝦子醬油、五香大頭菜和甜面醬等五大系20餘種產品。三園公司地處駱馬湖畔,生態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1893年的宿遷市三園調味品有限公司的「三園」品牌,2015年獲評「江蘇老字型大小」。

黃墩湖臘豆

說起臘豆,宿遷人自然就會想到「黃墩湖臘豆」。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大豆發酵製品生產區,黃墩湖製作臘豆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已申請國家專利。

黃墩湖臘豆第五代傳人李成樹則認為「臘豆的做法很講究,做不好就會發酸。」在李成樹的記憶中,臘豆最傳統的做法是,挑個大飽滿的豆粒,上鍋蒸煮到入口即爛的程度,裝在蒲包里,外麵包上稻草,放在熱熱的灶坑裡進行發酵,幾天後,黃豆外面被一層白茫茫的粘膜包著,相互之間能拉成短短的絲,這就算發酵好了。和著調好的辣醬(其中有各種香料),放上鹽和生薑,裝在壇子里,泡上一周左右,方才成功。在當時,李成樹家製作的臘豆因其味道醇正,吸引很多城裡人到他們家買,或者帶著黃豆讓他們幫忙製作??

10. 說說你所知道的在我國的世界遺產。(最少寫出4個)

一、文化遺產(33項)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1987.12)
2.長城(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1987.12;遼寧,2002.11)
3.敦煌莫高窟(甘肅酒泉,1987.12)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沈陽),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西安,1987.12)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承德,1994.12)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濟寧,1994.12)
8.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十堰,1994.12)
9.布達拉宮和大昭寺(1994.12);羅布林卡(西藏拉薩,2001.12)
10.廬山(江西九江,1996.12)【文化景觀遺產】
11.麗江古城(雲南麗江,1997.12)
12.平遙古城(山西晉中,1997.12)
13.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網師園、留園、環秀山莊(江蘇蘇州);1997.12(獅子林、滄浪亭、退思園、耦園、藝圃(江蘇蘇州)2000.12)
14.頤和園(北京,1998.11)
15.天壇(北京,1998.11)
16.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17.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荊門)、清東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蘇南京)、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沈陽、撫順),2004.7)
18.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黃山,2000.11)
19.龍門石窟(河南洛陽,2000.11)
20.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21.雲岡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22.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通化、遼寧本溪,2004.7)
23.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7)
24.安陽殷墟(河南安陽,2006.7.13)
2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廣東江門,2007.6.28)
26.福建土樓(福建漳州、龍岩,2008.7.7)
27.五台山(山西忻州,2009.6.26)【文化景觀遺產】
28.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河南鄭州,2010.8.1)
29.杭州西湖(浙江杭州,2011.6.25)【文化景觀遺產】
30.元上都遺址(內蒙古錫林郭勒,2012.6.29)
31.紅河哈尼梯田(雲南紅河,2013.6.22)
32.中國大運河(2014.6.22)
(1)浙江段:
遺址點:富義倉、鳳山水城門遺址、橋西歷史街區、西興過塘行碼頭、拱宸橋、廣濟橋
河道:杭州塘段(起點在海寧,經餘杭臨平進入杭州)、江南運河杭州段(即拱宸橋到三堡的運河杭州段)、上塘河段、杭州中河-龍山河、浙東運河主線
(2)江蘇段:
蘇州:河道包括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平江河、環城河、古運河、江南運河。遺產點包括山塘歷史文化街區、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盤門、寶帶橋、吳江古纖道
無錫:河道包括古運河和老運河。遺產點包括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
常州:河道包括古運河和江南運河
淮安:河道包括里運河、里運河故道、古黃河、中運河、張福河。遺產點包括雙金閘、清江大閘、清口樞紐、洪澤湖大堤、總督漕運公署遺址
宿遷:河道包括中運河宿遷段。遺產點包括龍王廟行宮
揚州:河道包括:高郵盂城驛、鎮水鐵牛(高良澗鐵牛、邵伯鐵牛、三河鐵牛、高家堰鐵牛、馬棚鎮灣鐵牛)、淮揚運河段主線* 、寶應宋涇河、寶應明清運河故道、高郵明清運河故道、邵伯明清運河故道、古邗溝故道(邗溝東道,揚州城區段) 、揚州城遺址、茱萸灣古閘、高郵南門大街歷史地段、平津堰遺址、鎮國寺塔、揚州個園、揚州天寧寺行宮(含重寧寺)、揚州鹽業歷史遺跡、揚州汪魯門住宅、揚州盧紹續住宅、揚州鹽宗廟
(3)安徽段:
淮北:柳孜運河遺址、通濟渠泗縣段。
(4)河南段:
洛陽: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衛河(永濟渠)滑縣-浚縣段,浚縣黎陽倉遺址。
(5)山東段:
南運河段:南運河德州段
會通河段:會通河臨清段(元運河、小運河)、會通河陽谷段、會通河南旺樞紐段、小汶河、會通河微山段
中河段:中河台兒庄段
(6)河北段:
衡水: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
滄州:東光縣連鎮謝家壩、滄州至德州段運河河道
(7)天津段:十四倉遺址、八孔閘、宜興埠、獨流木橋、九宣閘、三岔河口
(8)北京段:萬寧橋、東不壓橋遺址,通惠河段、舊城段(包括西城區什剎海、東城玉河)
33.中國土司遺址(湖南永順、湖北恩施、貴州遵義,2015.7.4)
二、跨國遺產(1項文化遺產)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2014.6.22)
(1)中國
河南省: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漢函谷關遺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陝西省: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張騫墓、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
甘肅省: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鎖陽城遺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爾尕哈峰燧、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北庭故城遺址。)
(2)哈薩克
阿拉木圖州:開阿利克遺址、塔爾加爾遺址、卡拉摩爾根遺址;
江布爾州:阿克托貝遺址、庫蘭遺址、奧爾內克遺址、阿克亞塔斯遺址、科斯托比遺址。
(3)吉爾吉斯斯坦
楚河州:碎葉城阿克·貝希姆遺址、巴拉沙袞城布拉納遺址、新城科拉斯納亞·瑞希卡遺址。
三、自然遺產(10項)
1.九寨溝(四川阿壩,1992.12)
2.黃龍(四川阿壩,1992.12)
3.武陵源(湖南張家界,1992.12)
4.三江並流(雲南迪慶、怒江、麗江,2003.7)
5.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四川雅安、成都、甘孜、阿壩,2006.7)
6.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2007.6.27;重慶金佛山、貴州施秉、廣西桂林、環江,2014.6.23)
7.三清山(江西上饒,2008.7.8)
8.中國丹霞(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含龜峰)、浙江江郎山,2010.8.2)
9.澄江帽天山化石地(雲南玉溪,2012.7.1)
10.新疆天山(新疆昌吉 博格達峰、巴音郭楞 巴音布魯克、伊犁 喀拉峻 庫爾德寧、阿克蘇 托木爾峰,2013.6.21)
四、雙重遺產(4項)
1.泰山(泰山、岱廟(山東泰安)、靈岩寺(濟南),1987.12)
2.黃山(安徽黃山,1990.12)
3.峨眉山及樂山大佛(四川樂山,1996.12)
4.武夷山(福建南平,1999.12)
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無形遺產(含跨國)(38項)
崑曲(2001)
中國古琴藝術(2003)
蒙古族長調民歌(2005 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2007)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2009)
福建南音(2009)
南京雲錦(2009)
安徽宣紙(2009)
貴州侗族大歌(2009)
廣東粵劇(2009)
《格薩爾》史詩(2009)
浙江龍泉青瓷(2009)
青海熱貢藝術(2009)
藏戲(2009)
新疆《瑪納斯》(2009)
蒙古族呼麥(2009)
甘肅花兒(2009)
西安鼓樂(2009)
朝鮮族農樂舞(2009)
中國書法(2009)
中國篆刻(2009)
中國剪紙(2009)
中國雕版印刷(2009)
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2009)
中國端午節(2009)
媽祖信俗(2009)
羌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
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
京劇(2010)
中醫針灸(2010)
麥西熱甫(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
中國活字印刷術(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
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
中國皮影戲(2011)
赫哲族伊瑪堪說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
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 (優秀實踐名冊 2012)
中國珠算(2013)
六、記憶遺產(9項)
傳統音樂錄音檔案(1997,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清朝內閣秘本檔有關十七世紀在華西洋傳教士活動的檔案(199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清代大金榜(200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納西東巴古籍文獻(2005,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所)
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案(2007,中國國家圖書館等)。
《本草綱目》(2010,1593年金陵版)
《黃帝內經》(2010,1339年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
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 (2013,廣東省檔案局與福建省檔案局)
中國元代西藏官方檔案 (2013,西藏自治區檔案館)
南京大屠殺檔案(2015,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閱讀全文

與宿遷文化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