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化三要素是什麼
企業文化的結構劃分有多種觀點。一種是將其分為兩個層次,有多種表達,如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外顯文化與內隱文化、物質形式和觀念形式、「硬」S 與「軟」S 等;另一種是分為四個層次,即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這些不同的結構劃分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使用不同的結構劃分對認識企業文化建設並無大礙。為科學准確,可把企業文化劃分為三個層次,即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
一、精神層
這主要是指企業的領導和員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價值標准、職業道德及精神風貌。精神層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物質層和制度層的基礎和原因。企業文化中有無精神層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的標識和標准。
二、制度層
這是企業文化的中間層次,主要是指對企業組織和企業員工的行為產生規范性、約束性影響的部分,它集中體現了企業文化的物質層和精神層對員工和企業組織行為的要求。
三、物質層
這是企業文化的表層部分,它是企業創造的物質文化,是形成企業文化精神層和制度層的條件。從物質層中往往能折射出企業的經營思想、管理哲學、工作作風和審美意識。它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 1 )企業名稱、標識、標准字、標准色。這是企業物質文化的最集中的外在體現。
( 2 )企業外貌、自然環境、建築風格、辦公室和車間的設計和布置方式、綠化美化情況、污染的治理等是人們對企業的第一印象,無一不是企業的文化反映。
( 3 )產品的特色、式樣、外觀和包裝。產品的這些要素是企業文化的具體反映。
( 4 )技術工藝設備特性。
( 5 )廠徽、廠旗、廠歌、廠服、廠花。這些因素中包含了很強烈的企業物質文化內容,是企業文化的一個較為形象化的反映。
( 6 )企業的文化體育生活設施。
( 7 )企業造型和紀念性建築。包括廠區雕塑、紀念碑、紀念牆、紀念林、英模塑像等。
( 8 )企業紀念品。
( 9 )企業的文化傳播網路。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是緊密聯系的。物質層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和載體,是制度層和精神層的物質基礎;制度層則約束和規范著物質層及精神層的建設,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企業文化建設無從談起;精神層是形成物質層和制度層的思想基礎,也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❷ 什麼是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即文化所包含的各種基本成分。社會學與其他人文科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之一。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 神產品的總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中華文脈》,指出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三個方面相互貫通、互為支撐,共同構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統一體。
思想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骨骼」,從根本上決定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性格稟賦、民族特性,架構起中華兒女的心靈空間。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體性思維,「五行」相生、太虛即氣的樸素唯物主義,陰陽相對、陽生陰長的樸素辯證法,苟日新日日新、與時俱進的世界觀,尚和合、求大同的社會追求,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實踐觀點等,已經深入中華兒女的思想意識深處。
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絡」,維系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維系著泱泱大國的社會秩序,維系著中華兒女的共同情感。
在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捨生取義、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優良品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標注著傳統文化的鮮明底色,為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
人文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肉」,極大激發了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展現了中華民族生活世界的豐富性多樣性獨特性。
崇尚仁愛、堅守正義的為人之道,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修齊治平、兼濟天下的理想抱負,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進取精神。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觀念,兼收並蓄、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養了中華民族獨特豐富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人文學術,為人類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國色彩和中國氣質。
(2)文化因素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當在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這些主要內容上下功夫,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精華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智慧提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增強中華兒女做中國人的骨氣、志氣和底氣。
❸ 社會文化因素主要有哪些
文化環境所蘊含的因素主要有社會階層、家庭結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消費習俗、審美觀念等。
在企業面臨的諸方面環境中,社會文化環境是較為特殊的:它不像其它環境因素那樣顯而易見與易於理解,卻又無時不在地深刻影響著企業的百場營銷活動。
無數事例說明,無視社會文化環境的企業營銷活動必然會名於被動或歸於失敗。
❹ 文化因素是怎麼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的
文化、亞文化和社會階層等文化因素,對消費者的行為具有最廣泛和最深遠的影響。文化是人類慾望和行為最基本的決定因素,每一文化都包含著能為其成員提供更為具體的認同感和社會化的較小的亞文化群體,如民族群體、宗教群體、種族群體、地理區域群體等。
社會階層是指一個社會中具有相對的同質性和持久性的群體,它們是按等級排列的,每一階層的成員具有類似的價值觀、興趣愛好和行為方式。它有時以社會等級制形式出現,不同等級的成員都被培養成一定的角色,而且不能改變他們的等級成員資格。
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兒童,通過家庭和其他重要機構接觸到的價值觀是:成功,活力,效率,實效,進取,物質享受,個人主義,自由,人道主義和年輕朝氣等。一個其他國家的兒童可能對自身,與他人的關系和宗教儀式有著不同的看法。營銷人員必須密切關注每一個圈層的文化價值觀。用最佳的方法營銷現有產品並為新產品找到市場機會。每個文化包含著更小的亞文化,亞文化為其成員提供更為具體的認同和社會化。亞文化包括國籍,宗教,種族和地理區域。當亞文化發展到足夠強大和富裕時,公司通常設計專門的營銷計劃來為之服務。
拓展資料:
1、自身文化對消費者購買行為有很強的影響。它可以是家庭背景、基本價值觀、需求和慾望等。而亞文化則是在一個文化群體中,存在著許多次文化。這些亞文化群體擁有相同的信仰和價值觀。亞文化可以是由來自不同宗教、種姓、地理和民族的人組成。此外,還有社會階層所產生的因素。世界上每個社會的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僅僅是由收入決定的,還包括職業、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居住地點等因素。
2、除了文化因素,影響購買行為的社會因素還包括參考群體,家庭,社會角色和地位等。參考群體:參考群體是指其成員的看法和行為存在直接(面對面)或間接影響的所有群體。存在直接影響的群體被稱為成員群體。人們還從屬於次要群體,如宗教,職業和工會群體,其成員之間的關系一般更正式且互動的持續性較弱。
❺ 你認為影響企業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什麼為什麼
影響企業文化的因素主要有五個方面:企業戰略:戰略以文化為導向,文化以戰略為依託,二者相輔相成;行業特徵:行業特性及行業文化直接影響企業文化的塑造;社會文化:企業文化不可能脫離地域、社群的整體文化氛圍而獨立存在;組織問題:組織中存在的各類限制企業發展的問題需要企業文化去影響和改變;核心領導價值觀:核心領導團隊對企業文化的基調、走向有決定性影響。
其中,影響企業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核心領導人尤其是創始人。一家企業的文化信念首先是創始人的信念,比如馬雲認為誠信很重要,阿里巴巴因為創始人有這樣的信念,團隊成員就會慢慢形成這樣的信念。
❻ 影響中國文化的因素有哪一些
經濟基礎,地理環境、民族國家的形成對文化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一、小農經濟的特點,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這是儒家思想,
程朱理學思想等的經濟基礎。
二、地理特點。中國依傍地球上最大的大陸,
最大的大洋,這也是古代中國建長城的原因
統治階級的思想是,只要防住來自自亞洲腹地的游牧
民族侵略與騷擾,就國泰民安。明朝防倭寇,清朝防列強。
三、中國自秦統一之後,大部分時間里都是地區性大國,中國人
一直以天國上朝自居。並輻射影響周邊國家。
❼ 不同文化形成的主導因素是什麼
中華文化本來就是博大精深的,而產生不同文化的主導因素一是地域環境影響、二是人文環境影響,比如我們都知道南北方的文化差異就比較大,原因就是一條秦嶺淮河將南北分開,所以南北方在飲食、居住、習俗、性格方面都有著很多的不同,其實導致南北差異的原因就是自然環境不同,所以,人文、傳統文化,還有衣食住行等方面就都出現了各自不同的特色。
中國文化是流傳已久的歷史瑰寶,更是現今文化發展的基石,但是現在的中華傳統文化卻出現了流失嚴重的現象,雖然他們無法被復制,但是卻害怕被國人遺忘。不同文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地域問題及人文環境的影響。
❽ 形成中國區域文化的因素是什麼
形成中國區域文化主要有四個因素:
1、自然環境決定著一個地區的人們的生存質量和狀態。因為人得向提供物質的自然討生計,這是自然環境決定地域人群文化樣式的第一個層次,越是人類生活的早期,這一層次的內容起的作用越大。
2、地理條件的特殊或得天獨厚。關於地理條件的特殊,可以舉古代神仙祟拜濃郁的燕齊地區為例。何以在那裡興起那樣一種信仰?這是因為它們的海洋環境。有人認為所謂的神仙之說,可能與東海偶然出現的海市蜃樓有關。關於得天獨厚,可以明清晉商鼎盛一時的原因為例。晉商在明代興起的原因很多,但山西北靠蒙古,南接中州,西連陝西,東鄰河北的交通,以及境內豐富的食鹽資源,不得不說是兩個得天獨厚的條件。
3、特定區域的人群有明確的區域意識,並與其他區城的人群形成競爭關系。在這樣情況下產生的區域文化最具歷史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文化的異彩紛呈。西周分封了許多國家,一開始或許不能完全照顧每個國家在地域上的相對獨立,但是隨著春秋戰略互相兼並,七國各自的范圍,則都是以一定山川條件為依託的。如燕國北據燕山,西靠太行,自立一方;韓居黃河、伊水、洛水,即所謂三河之地;秦占據雍州,楚以古荊州為發達的基地,齊則始終居青州。列國並立,激發出的是競爭意識,幾乎每一個國家都依據著各自的地利、人和條件,開展政治、經濟、文化的以競強為目標的建設運動。如魏國針對自己的耕地條件「盡地力之教」;泰國大量開墾土地,發展小農,來實現「驅農歸戰」的目標;齊國則以自己的富裕,廣招天下的士人,成為文化中心;趙國則進行軍事改制,實行所謂有「胡服騎射」。典型的體現就是各國思想文化鮮明的地方特色。
4、典範人物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可以帶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們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對此都會有所覺知,鄉土意識由此而來。一個地區典範人物的業績,能持久地感動他的鄉親,中間起重要作用的就是這種鄉土意識。
❾ 文化因素是什麼意思
學術文獻上說文化元素或稱文化特質,是受年齡、性別差異和人與人之間親疏關系影響的交際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場景中表現出不同的形態,文化元素的載體就是交際手段,是所謂的「行為元素」,其中包括言語、輔助語、非言語之外的行為。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要具體說某某文化元素,都是實體性的東西,比如書法,比如中國結、中葯,紅燈籠,古錢,園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