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是制度文化

什麼是制度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26 19:57:30

❶ 企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

精神文化是指企業的價值觀,說的更簡單一點就是企業建立起來的判斷「對」與「錯」標準的一種觀念;
制度文化是指以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為載體體現出的企業文化內涵,它是通過具體的規章制度來執行價值觀「對」「錯」標準的;
行為文化是指通過企業員工的行為模式(或行為方式)所體現出來的企業文化內涵,也就是員工依照價值觀的要求或者說是在制度的引導下產生的行為方式。
這三者分別是企業文化的三個層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是依次由高到低的順序。

❷ 文化制度是什麼

文化制度是指一國通過憲法和法律調整以社會意識形態為核心的各種基本關系的規則、原則和政策的綜合。文化制度包括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學藝術事業、廣播電影電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新聞出版事業,文物事業,圖書館事業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等方面。
就其內容而言,文化制度大致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即最廣泛意義上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第二層次的文化則特指人類在一定歷史階段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其本質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精神文明,只不過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一般而言,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能夠比較清楚地說明一個國家的性質,而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個方面卻很難達到這個目的——要達到說明國家性質的目的,還必須加上制度文明。第三層次即最狹義的文化則限指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特定的社會事業。

❸ 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什麼是主要內容

文化的三種類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的內容。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

文化既是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產物,是一份社會遺產,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積累過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之中,並且自然地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了傳統文化。同時,每一代人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對傳統文化加以改造,在傳統文化中注入新的內容,拋棄那些過時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❹ 文化三因子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什麼文化

表層的物質文化,中層的制度文化,深層的精神文化。深層文化是文化的核心, 最能體現一種文化的特質,是最難改變的層面。文化變遷由表層開始,隨後相應變更中層,最後反映在人們的觀念上,導致深層文化的變動。

另一方面, 觀念的變革又會加速表層文化的改變。表層文化總隱藏著人們的一定觀念、思想和感情等,是深層文化的物化物。


文化三因子

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將文化結構分解為三個部分,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因子」說法。該學說將文化劃分為物質、社會組織、精神生活三個層次。

此外,還有文化三結構說:物質文化:滿足人類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物質性,基礎性,時代性;制度文化:反映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強制性,權威性,緩慢變遷性,相對獨立性。

精神文化:人類在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長期育化出來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類文化心態在觀念心態上的反映:書面文化,行為文化,心理文化,藝術文化。

❺ 什麼是制度文化

❻ 制度文化是什麼的載體

制度化是組織文化(也叫企業文化)的一個層面,而且是企業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企業文化當中的價值觀等精神內涵是通過制度來表達,來實現。企業文化某種意義來說就是企業意志或管理者意志的體現,這種意志是通過制度化來完成的。

❼ 什麼是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的特徵

制度文化是人類為了自身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制出來的有組織的規范體系。主要包括國家的行政管理體制、人才培養選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間的禮儀俗規等內容。是文化層次理論要素之一。所謂文化層次理論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類在物質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准則等,都是制度文化的反映。作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在協調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社會的關系,以及保證社會的凝聚力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顯著作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概括起來,制度文化有五大基本特點:
第一,制度文化的內涵包括各種成文的和習慣的行為模式與行為規范。
第二,制度文化凝聚了社會主體的政治智慧,並通過社會實踐的延續而世代相傳,從而成為人類群體的政治成就。
第三,制度文化的基本核心,是由歷史演化產生或選擇而形成的一套傳統觀念,尤其是系統的價值觀念。
第四,制度文化作為一種系統或體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它又必然成為限制人類不規范活動的因素。
第五,制度文化以物質條件為基礎,受人類的經濟活動制約。因此,人類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制度文化,因地域、民族、歷史、風俗的不同,而異彩紛呈,表現為多樣性。
制度文化的特點表明,制度文化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著的活的過程。制度文化與物質文化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物質文化的發展推動著制度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對物質文化又具有強大的反作用,它可以推動、也可以阻礙物質文化的發展。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的那樣:「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❽ 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什麼是主要內容

文化的三種類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的內容。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介紹:

文化是一種社會交流及社會傳遞,通過特定的途徑,被社會成員共同獲得。這種獲得共同文化的特定途徑,其實就是文化得以交流和傳遞的制度文化。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認同和學習時才是有意義的。而被認同和學習的實現,必須依靠一套相關的制度規則。

在此,制度文化就將文化與制度統一起來了。當制度體現為規則時,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價值,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理念。而當文化體現為規則時,它必然採取或風俗、或習慣、或制度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文化價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沒有制度形式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

❾ 物質文化制度文化還有一個什麼文化

文化的三種類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的內容。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相關內容解釋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為:廣泛的知識並能將之活學活用以及內心的精神和修養。

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更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謂具有人文意味的現象,它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以示高貴而只願意稱它為本能。」——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制度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