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修羅神到底是主宰什麼的
1:類似斗神,狂神之類,追求戰斗的神,但是沒有名譽,只為廝殺
2:追求殺戮的神,和1的區別是1隻和強者戰斗,而2則是不挑對象也不執著1對1,應該說更喜歡群體殺戮。
3:孤身走在修羅道並且最終達到神之領域的修羅
㈡ 在神界傳說中,修羅神是誰
唐三。。。
㈢ 日本的修羅神有哪些故事。
日本原本沒有「神話」(myth)的概念,是透過歐洲神話研究引進來的。
一般談論日本神話,主要根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兩本書,然而兩者之間差異不小。《古事記》由上中下三卷構成,上卷的「神代卷」佔三分之一,全都是記述有關神的世代之事,這是因為日本的原始祖先來自天神,編纂者希望在《古事記》中強調天皇就是日神的子孫,;而《日本書紀》,則已進入歷史時代,記述較為詳細周密,全部三十卷中,神代部分僅有卷一、卷二,佔十五分之一。
這里僅就《古事記》的部分,對日本神話作少許的敘述。
(一)五別天神
天地開始時,於高天原先有天御中主神,後有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等三神出現,三神皆為單獨之身且隱其形。這時國土尚未成熟,天御中主神居天之中央,意為主宰宇宙之神,這是借用中國道教觀念命名的。道教將居天之中心不動之北極星神格化,作為主宰宇宙之神天皇大帝,而天皇大帝即為天御中主神。天御中主神因天照大御神而受尊崇,天御中主神→天照大御神→天神之子→第一代天皇,依這樣的系譜形成古事記日本神話的骨架。把天御中主神置於開頭的構想,說明了古事記神話是以天皇的支配原理為基礎的;高天原也是受道教對天的尊崇影響而來的。與此相對,國神所住的地上是葦原中國,地下世界是根國(黃泉國),垂直三層的神話世界是古事記神話的構想。
(二)神世七代
國常立神和豐雲野神,亦為單獨之神,隱其身影。之後有五對神,各算一代,最後的一對是伊耶那岐神和其妹伊耶那美神。從國常立神到伊耶那美神稱為神世七代。
別天神的天常立神與神世七代的國常立神,「天」與「國」不是天空與大地對立的自然概念,而是天上與人間社會的概念,「常立」之意是永恆、永久。天常立神與國常立神雖皆為高天原之神,但國常立神只管「國」,即地上之神。
(三)伊耶那歧與伊耶那美物語
伊耶那歧、伊耶那美二神受天神的命令,把漂浮海上的大地固定下來。二神站在天浮橋,以天神所賜沼矛伸入海中攪拌,海水發出聲響,矛提起時,矛尖滴下的鹽水凝聚成島,稱淤能 呂島。 二神下臨淤能 呂島結婚,生下八大島,接著又生下與生活有密切關系的石頭、泥土、砂子、河海、水、霧、船、食物等各方面的神。伊耶那美最後生下火神卻反被燒死,伊耶那歧遂憤而斬殺火神。
伊耶那歧到黃泉國追尋已逝的妻子,違背妻子的警告,看到妻子醜陋的姿態,慌忙逃到黃泉比良 ,發誓與妻絕緣。為了祛除黃泉國的污穢,伊耶那歧在阿波歧原舉行修褉法事,那時扔掉的杖、腰帶、衣服、頭冠、左右手飾物均化為各種神。又,他洗左眼時出現天照大御神(天照大神),洗右眼時出現月讀神,洗鼻子時出現建速須佐之男命,分別命令他們治理高天原、夜食國、海原。須佐之男命不從,父神(伊耶那歧)於是將他放逐。
(四)天照大御神與須佐之男命
伊耶那歧命令須佐之男命掌管海原,須佐之男命不從,哭到青山枯萎,河海乾涸,引發大災難,因此被放逐到淡海的多賀。
須佐之男命准備到高天原向天照大御神求情。當他升天時,天地震動,身為姊姊的天照大御神以為弟神要來搶奪她的地方,於是嚴陣以待。當天照大御神躲入岩屋時,「高天原皆暗,葦原中國皆暗」;從岩屋出來時,「高天原、葦原中國皆自然明亮」。這說明天地二世界之間的關聯,「高天原」發生的事也同樣影響到「葦原中國」。天照大御神躲入岩屋之後,二個世界即喪失秩序,一片混亂,意味著天照大御神是至高無上,是秩序原理,也是「葦原中國」的正統統治者。
另一方面,須佐之男命被逐出高天原,下降到出雲國肥河上流的鳥發地方,看到一對老夫婦圍著一女童哭泣,問明原因,才知道八岐大蛇每年都會來此食童女,如今又是快來的時期,正為此煩憂。大蛇有八頭八尾,身上長杉、檜,身長跨八座山頂、山谷,腹部滴著赤血。須佐之男命表明身分,並准備殺大蛇;他讓大蛇的八頭伸入桶中飲酒,酒醉伏卧,然後拔劍將蛇寸斷,肥河盡成赤血;在他斬蛇尾時劍刃缺口,剖開一看,內藏一神劍,於是向天照大御神報告始末,並獻上神劍,神劍名為草剃大刀。 須佐之男命與女童櫛名田媛結婚,其子孫皆為穀物神、水神或與此有關之神。
(五)大國主神
大國主神在未受須佐之男命之封以前,名為大汝神,有眾多兄弟之神。兄弟諸神為娶八上媛,旅途中要大汝神背著袋子當隨從。途中,大汝神治癒受傷的白兔,白兔即預言大汝神會娶八上媛為妻。八上媛拒絕眾神的求婚,聲明要為大汝神之妻,因此惹火了眾兄弟之神,二次殺死他,皆因母親救助而復活,逃到須佐之男命的根國。 大汝神遭受眾神迫害,歷經死亡與再生的過程,又克服須佐之男命提出的種種難題,始成為大國主神,在神話學上有成年儀式儀禮,以及咒術集團的入團儀禮等不同說法,重點在於最後成為「大國主神」,取得治國的正統地位。
天照大御神為了統治葦原中國,接連派遣天忍穗耳命、天菩比神、天若日子降臨,皆未成功,後來派遣建御雷神、天鳥舟神來到出雲國的伊那佐小海濱,拔出十拳劍,問盤腿而坐的大國主神是否願將統治的葦原中國交由天照大御神之子統治,大國主神把責任推給兩個兒子AB事代主神與建御名方神。建御雷神一一降伏二神,大國主神最後終於願意把國家讓給天照大御神。
這部分神話意味著天神的直系子孫擁有統治權,據推斷完成於皇位由嫡長子繼承觀念高漲的持統、文武、元明時期。
(六)天孫降臨
天照大御神與高木神命令皇孫番能邇邇藝命統治豐葦原水穗國,這是為了讓現有的統治形態取得正統地位,創造王權神話。《說文解字》中提到《詩經》、《尚書》中有德者,「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不但與天神扯上血緣關系,又與陰陽五行結合,於是形成「天子受天命」(《春秋繁露》、「受命者,受天命王天下」(《白虎通》)的天子受命思想。《古事記》、《日本書紀》中的天孫降臨神話與之前的「天照大御神」、「番能邇邇藝命」等紮根於民俗文化基層者不同,是一種高級化神話。這是把「天子」轉變為「神聖的血統」,把天子受命的思想轉換為「天神命令直系血親下凡當地上統治者」的構造。它的背後存在著「由一個血統負責的王權,得以無限延續」的期待。
(七)海幸彥與山幸彥
兄火照命是海幸彥,弟火遠理命是山幸彥,常捕魚、獵獸。有一天,弟弟提議互換道具,結果火遠理命連一條魚也沒釣到,還把釣針遺落海中。火遠理命准備以五百、一千個釣針賠償,兄皆不從,非原來的釣針不可。
火遠理命悲傷地在海邊哭泣,此時鹽神出現,教他竹籠舟製法,可到海神綿津見神的世界。海神之女豐玉姬喜歡火遠理命,火遠理命與她結婚,並在海神處度過三年。
有一天,想起自己來到海神國的原委,不禁長嘆,這情景被妻豐玉姬看到,於是向海神稟告。海神馬上召集群魚,問可有誰拿到釣針;此時正有一鯛被釣針鯁在喉間痛苦不堪,於是從鯛身上取出釣針,並交給火遠理命潮盈珠、潮干珠,向兄復仇。
海幸彥成為九州島島南部異民族隼人的祖先。
另一方面,豐玉姬來到海邊生下鵜葺草葺不合命;但由於山幸彥不聽豐玉姬的勸告偷看生產現況,豐玉姬於是回到海中,由妹妹玉依毘賣代替姊姊養育鵜葺草葺,後來與鵜葺草葺結為夫妻,生下神武天皇等孩子。神武天皇是第一代君王,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代天皇,《古事記》從「神的世代」轉向「人的世代」。物語的主角也從不死的諸神轉為壽命有限的眾生;舞台從高天原葦原中國黃泉國的神話世界,轉為大和國。
㈣ 修羅神的內容簡介
仙界戰場,歷時一個月的晝夜廝殺,周邊百萬里空間為之坍塌,高階仙人隕落無數!
戰場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以破碎仙元,無上法力為潤養,鮮血為澆灌,集合戾氣、殺氣、煞氣、怨氣於一體誕生出的「它」,竟意外於戰場空間結界崩塌之時,降臨位處天界下方的一處人界星球上!「它」的出現,是太多巧合所致,還是背後隱藏著什麼驚天內情?「它」和年幼的他結合之下,又會有怎樣的成長經歷?
㈤ 修羅神神祗之位是怎麼來的
接受了修羅神的傳承。
修羅神本身就是神界的執法者,當修煉神將自己的神位傳給唐三之後,唐三就擁有了海神和修羅神的雙重神祗之力,有的人可能不怕海神的唐三,但是卻很少有人不怕修羅神的唐三。因為修羅神擁有審判絕大部分神_的能力。
㈥ 斗羅大陸中,修羅神,海神,天使神,羅剎神分別是誰
修羅神、海神唐三(武魂藍銀皇、昊天錘)。
天使神千仞雪(教皇比比東之女,武魂六翼天使)。
羅剎神比比東(武魂殿教皇,武魂噬魂蛛皇、地穴魔蛛)。
內容簡介
唐門外門弟子唐三,因偷學內門絕學為唐門所不容,跳崖明志時卻發現沒有死,反而以另外一個身份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屬於武魂的世界,名叫斗羅大陸。這里沒有魔法,沒有斗氣,沒有武術,卻有神奇的武魂。
這里的每個人,在自己六歲的時候,都會在武魂殿中令武魂覺醒。武魂有動物,有植物,有器物,武魂可以輔助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其中一些特別出色的武魂卻可以用來修煉並進行戰斗,這個職業,是斗羅大陸上最為強大也是最榮耀的職業「魂師」。
小小的唐三在聖魂村開始了他的魂師修煉之路,並萌生了振興唐門的夢想。當唐門暗器來到斗羅大陸,當唐三武魂覺醒,他能否在這片武魂的世界再鑄唐門的輝煌?
(6)修羅神是哪個國家文化擴展閱讀
重要角色
初代史萊克七怪,之所以叫史萊克七怪,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因為他們是出身史萊克學院的怪物天才,然後就是因為當時整個學院也只有他們七個人而已;而最重要,也是令史萊克學院為之揚名的,就是他們代表學院所參加的那一場全大陸高級魂師學院精英大賽。
在那場大賽開始之時,沒有人看好史萊克七怪,史萊克學院也是籍籍無名。但是,史萊克七怪卻憑借著自身實力,逐漸殺出重圍,並且沖進了最後的決賽。他們決賽的對手,來自於強大的武魂殿,在整體實力完全遜色於對手的情況下。
在史萊克七怪靈魂人物唐三的率領下,史萊克七怪力戰而勝,從而奠定了史萊克學院未來成為大陸第一學院的基礎。史萊克七怪之名也從此傳揚開來。
為了感念初代史萊克七怪為學院所作的貢獻,每隔五年,學院都會選出新的史萊克七怪,而他們,也將代表學院參加五年一度的全大陸高級魂師學院斗魂大賽,而初代史萊克七怪則被後世譽為「史萊克七聖」。
㈦ 關於修羅神的傳說
修羅和阿修羅來自於梵文,修羅就是『端正』,國人稱其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自然長相醜陋,且兇狠而好鬥,而修羅的長相倒可稱作氣宇軒昂。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斗不休。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 編輯本段釋義阿修羅的略稱。 1. 《 佛學大詞典 》 梵語asura。音譯阿修羅、阿須倫、阿蘇羅、阿素羅、阿素洛。意譯作不端正、非善戲、非天等。為六道之一,十界之一。最初為善神,後又轉為惡神之名。修羅有美女而無好食,諸天有好食而無美女,互相憎嫉,經常戰斗,故後世亦稱戰場為修羅場。戰斗結果常以修羅失敗收場,而後他們藏匿於藕孔之中。其果報勝似天而非天,雖有福德,然性憍慢,執著之念強,雖被種種教化,其心不為所動,雖聽聞佛法,亦不能證悟。[長阿含經卷二十阿須倫品、增一阿含經卷三阿須倫品、大乘義章卷八末、大唐西域記卷九](參閱『阿修羅』3651) 2.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異類)阿修羅之略。常與帝釋天戰斗之鬼神也。見阿修羅條。 3.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 阿修羅的簡稱,是一種常與帝釋天戰斗的鬼神。 4.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㈧ 《斗羅大陸》唐三是什麼神
唐三是海神(主神)、修羅神(神王),唐三是傳承海神與修羅神雙神位,是斗羅神界委員會五大神王之一。
1、海神
一級神神位,由藍銀皇繼承,為斗羅神界十八主神神位之一,是唐三最常使用的神位,唐三對其勤加修煉,實力升至神王境界,主神神位中最強的存在。
2、修羅神
神王神位,由昊天錘繼承,原須與小舞一起才能使用修羅神神力,現可獨自使用。具備超越斗羅神界十八主神的地位與實力,斗羅神界委員會五大神王之一,三大執法神之一,就連初代善良和邪惡兩大神王也敬其三分,作為執法神有審判絕大部分神祇的能力。
唐三——神祇能力:
一、海神
1、海神,吞噬
有類似去除異常狀態的效果。
2、碧波、海神、無盡蔚藍
藉以海神領域的力量啟發整片海洋的威力攻擊。
3、太陰真水之龍
吸收了海洋中太陰真水之力而成形的百米巨龍。
二、修羅神
1、修羅,審判
擁有審判絕大部分神祇的能力。被此神技命中的一級或一級以下的神祇,不是被一擊必殺就是被重傷,對於神王沒有克製作用,但技能的本身威力也十分強大。一共六道紅光,宛如鮮花盛放一般綻開,對方全身上下頓時密布上一片紅色的電光,並且紅光還會侵入對方的身體。
㈨ 印度神話中,究竟是什麼讓天神和阿修羅反目成仇的
印度神話是世界神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裡面有很多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它不像東方的神話故事故事講述人類修仙,以及神仙所經歷的事情。印度神話故事中更多的是講究宗教信仰。其中就有一篇故事講的是天神和阿修羅反目,其原因就是爭奪富有神力的甘露。
三、阿修羅成為惡魔阿修羅被趕出天界之後,長期的在地下生活讓他們變得更加暴躁,甚至很多阿修羅都開始魔化,於是天神化身正義,勇敢大膽的去對付這些魔化的阿修羅們。由此可以看出,即使貴為天人,也逃不脫慾望的牢籠。
㈩ 什麼是阿修羅 修羅道 他們在日本文化中有什麼地位和內涵在武道中呢(不是DNF里的)要詳細
【名字解說】修羅Sura 和阿修羅Asura 來自於梵文,修羅就是『端正』,國人稱其為天神,梵文『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自然長相醜陋,且兇狠而好鬥,而修羅的長相倒可稱作氣宇軒昂。其實他們是親戚關系,血緣離開也不算很遠。在攪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的故事中,阿修羅從頭到尾就被毗濕奴和修羅算計了,出力多少不說,不但長生不老葯沒嘗到,還落得個身首異處。 [編輯本段]【六道之一】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眾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介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斗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猶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斗。阿修羅另被稱為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為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咸苦,所以一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編輯本段]【所現形象】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海上,身越須彌山。 [編輯本段]【起源傳說】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游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隻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達婆女求婚,結果乾達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發時,帝釋天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天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天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天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斗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編輯本段]【阿修羅王】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涌,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編輯本段]【阿修羅道】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阿修羅道」。 六道為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羅、四;畜牲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斗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阿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故漸列之為惡道。 簡說六道--有福無德的阿修羅道以好戰出名的阿修羅道,因有福報而沒有德性有的說法只是將他納入鬼神中,或說是墮落的天人,北傳佛教將他列入善道,南傳佛教則歸類入惡道中。福如天人,德非天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域;為三惡道)各道都有等級積分,隨因受報。種善因,得善果。所謂種惡因得惡果;你所受的都是你自己做的。 [編輯本段]【轉生原因】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業因差別經》詳細條列出十項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為胎、卵、濕、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濕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游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誕生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