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剪紙是哪裡的傳統文化

剪紙是哪裡的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27 15:43:34

1. 剪紙起源於什麼地方

剪紙藝術起源於中國陝西,剪紙是漢族民間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

現存最早的剪紙作品則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發現,為六世紀時期作品。剪紙藝術於唐代及宋代盛行,後於十六世紀傳入土耳其,並在十八及十九世紀傳入西亞。

有人認為剪紙的前身可追溯到漢唐婦女使用金銀箔剪成方勝貼在鬢角為飾的風俗。

早期的剪紙多見於喪葬、祭祀等儀式中,大約跟道家的靈媒神務有關,例如杜甫的《彭衙行》中就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明確記載。

(1)剪紙是哪裡的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剪紙藝術逐漸遺失:

民間藝術向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例如刺綉,它的圖案先用紙畫好裁出,俗稱紙樣,然後才粘貼到面料上起綉;又如皮影人物的刻繪,也和剪紙的造型一脈相連。

可惜的是,由於開風日盛,年輕人多數謀生在市,目下擅長剪紙的多是邊村遠城中的老年婦女,隨著她們的逝世,剪紙藝術日漸瀕臨消亡。相關人士正在努力挽救。

一面收集各地的創作以充庫存,另議為剪紙藝術創造一個商品化的環境,使它能夠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以望推陳出新,發揚光大。

2. 剪紙是哪個少數民族特有的

剪紙不是少數民族特有的,剪紙分三大流派 江蘇、浙江「江浙派」 陝西、山東「北方派」廣東、福建「南方派」 剪紙的歷史尋蹤
2005年6月23日 18:59 來源:中國剪紙網 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發現和運用了以影像做為形象表記的藝術手法,並繼而創造了在各種材料上鏤刻、透空的藝術語言。這在諸多的原始社會彩陶岩畫、商周青銅器、漢畫像石藝術中,都體現了遠古藝匠運用這一藝術手法的完善。今天的民間剪紙與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徵極其明顯的一致,充分說明他們之間的傳承和延續關系。

「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利用薄片材料剪刻鏤花,在有紙以前就已經不乏,如漢代的金銀箔刻花。但確切意義上的剪紙,當然是在有紙以後。我國是發明紙的國家,早在西漢時代已開始造紙。至此,利用紙便於剪刻鏤空的性能符合民俗所需的剪紙藝術,隨之在民眾之中產生。然而,目前發現最早的剪紙實物,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團花剪紙。這幾幅剪紙,採用重復折疊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擋的處理手法,與今天的民間團花剪紙極其相似。

唐代以後的剪紙實物已屬罕見。有皮革刻花冠飾和漏版印花圖案可作佐證。宋代出現了行業性質的剪紙和用於工藝裝飾的剪紙,其較為多見的例子是吉州窯宋代瓷器上的剪紙紋樣。另外,宋代皮影盛行,也有用紙製作皮影的,稱為「紙窗影子」。現在某些地區仍有類似皮影風格的剪紙,可見這兩種相近似的藝術形式相互間的影響和匯流。明清剪紙傳世作品有刺綉底樣、扇面裝飾、窗花等,風格趨向精細秀麗。俗中求雅。

由於剪紙只是應民情風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歷史時期面貌的作品傳世。我們不妨從歷代的典籍載記和文人的字行中,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暖湯灌我足,剪紙招吾魂 ----- 唐·杜甫《彭衙行》

樓金做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 ----- 唐·李商隱《人日》

吳越踐王於行吉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 五代《武林梵志》

向舊都天街,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隨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 ----- 周密《志雅堂雜鈔》

嘉靖中制夾紗燈,刻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罩色,熔蠟徐染,用輕紹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芳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 ------ 明《蘇州府志》

石女,張蔡公之女也,有巧思,與人接談,袖中細剪春花秋菊,細草垂柳,罔不入神…… ----- 清《保定府志》

我國長期民情風俗的穩定和許多邊遠地區文化上的封閉,剪紙的某些紋樣還較為可信地保持著初始的基本形態在民間流傳。如壯甫詩中提到的陝西白水等地一帶的招魂剪紙,至今仍在那裡仍可見類似形式的作品。

有人說,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由於地域文化背景的差異,及民間剪紙某些體裁樣式作品的相對穩定,使今天的民間剪紙中仍保留著我國古代文化的不同層次,我們得以從其中領略民族藝術初始期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渾和成熟期的神韻,從勞動者的創造中獲取歷史的啟迪。

民間剪紙作為民俗的陪襯,在民間獨自頑強地生長,延續到了今天的時代,顯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鄉村巧手,他們的祖祖輩輩都在譜寫著民族藝術史中無聲的樂章。
廣東、福建「南方派」

3. 剪紙是怎麼來源的

剪紙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手工藝術,它反映了我國古老的歷史文化,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手工藝術代表之一。

中國剪紙的由來

傳說,中國剪紙是起源於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之中,此後便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得剪紙濃縮了漢族文化的傳統理念,並與其他藝術相互交織傳遞古老文明。剪紙藝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一個民族道德信仰的縮影,也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傳承。

中國的剪紙工藝有它獨特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據說最早的剪紙藝術是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即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當時,人們利用各種薄片材料,通過雕、鏤、剔、刻、剪等多種鏤空雕刻技法,在諸如金箔、皮革、絹帛、樹葉等材料上剪刻紋樣,製成各種工藝品,這便是所謂的早期剪紙藝術。

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出現紙張,所以那時候所謂的剪紙手工工藝只是為真正的剪紙工藝出現奠定基礎。而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手工藝術發展,則是從紙的出現才開始的。漢代時期發明了造紙術,而紙的發明才真正促使了剪紙藝術的出現、發展和普及。

到了唐代,民間開始流行剪紙招魂的風俗,這就促使剪紙藝術開始進入大發展。從出土文物可看成,那時的剪紙技藝水平已經相當高了,剪紙畫面構圖完整,細膩精緻。此外,唐代時期,人們還利用剪紙做印花板,將厚紙雕刻製作漏版印花板,然後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打造出美麗的圖案。

宋代時期,造紙業愈加成熟,這為剪紙的普及應用提供了條件。宋代人利用剪紙作陶瓷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精美;民間借鑒剪紙形式,用動物皮製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而宋代出現的刮漿印花,其花版紋樣就是採用剪紙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

明清時期,剪紙技藝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這時候的剪紙工藝應用就更加廣泛了,例如民間彩燈的花飾,扇面的紋飾,刺綉的花樣等,均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再經過加工而成的。而那時,民間更多的人是將剪紙作為一種家居裝飾物,用以美化家居,比如窗花。

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下也有廣泛描述,例如唐朝崔道融的「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這里的宜春就是指剪紙,又如唐朝李商隱的「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其中剪綵即為剪紙,可以看出,那時候剪紙藝術是相當有文化內涵的。

4. 中國剪紙出自哪裡

中國手工剪紙歷史 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採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關於剪紙手工藝術的歷史,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紙張是一種很容易霉爛的材料,在我國東南部地區氣候濕潤,再加上當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時間一長紙張製品就霉爛,而民間剪紙又是一種大眾化的東西,人們不會象珍寶一樣保存起來,搞壞了自己還可以再剪。而在我國西北地區天干少雨,氣候乾燥,紙張也不易霉爛,這也可能是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北朝剪紙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剪紙已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均可看出當時剪紙手工藝術水平已極高,畫面構圖完整,表達一種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圖3-1)唐代流行頡,其鏤花木版紋樣具有剪紙特色,如現藏日本正倉院的「對羊」,其羊的紋樣就是典型的剪紙手工藝術表現手法。唐代民間還出現了利用剪紙形式製作的漏版印花板,人們用厚紙雕刻成花版,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麗的圖案。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於窗上的「窗花」,或用於燈彩、茶盞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間還採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藍印花布工藝製作的鏤花製版是用油紙板雕鏤成紋,刮漿印花的花版紋樣就是採用剪紙的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綉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除南宋以後出現的紙扎花樣工匠外,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的最基本的隊伍,還是那些農村婦女。女紅是我國傳統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志,作為女紅的必修技巧——剪紙,也就成了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從前輩或姐妹那裡要來學習剪紙的花樣,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後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在我國的民間手工藝術中,這樣的剪紙能手為數不少,她們是美的創造者,也是密件吧手工藝術的傳承者。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切不可忽視她們吧。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徵意義。

5. 為什麼剪紙可以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

6. 中華傳統文化民族藝術剪紙的起源是

剪紙起源於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
漢代司馬遷《史記》中記載有「剪桐封弟」故事,記述周成王用梧桐葉剪玉圭圖像,贈給他的弟弟姬虞。漢晉時,民間婦女就有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形花鳥貼在鬢角為飾的風尚。後來演變成民間美術形式,有了專業藝人和專門的剪 紙手工業。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
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並且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系,逢年過節亦或新婚喜慶,常常會貼"囍"這個字,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牆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門上、燈籠上等,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
剪紙藝術是漢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那質朴、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性,刀味紙感,線條與裝飾,寫意與寓意等許多方面。
剪紙的內容很多,寓意很廣。祥和的圖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蘆、蓮花等圖案象徵多子,中國農民認為多子便會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魚蟲等因與農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剪紙表現的重要內容。作為民間藝術的剪紙,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陝西窗花風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紙秀美艷麗;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剪紙雖然製作簡便,造型單純,由於其能夠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內涵,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國農村眾多民間美術形式的濃縮與誇張。

7. 剪紙是哪個地方的傳統文化

很多地方都有,剪紙是傳統文化剪紙,也稱為紙片、窗欞或繪畫剪刀。區別在於創作,有些用剪刀和刀。工具不同,但創作的藝術品幾乎相同。人們稱之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空虛感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他們由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和民間藝人創作,風格各異,題材廣泛,有戲曲人物、花鳥蟲獸、農村現實生活的描寫,反映了人們對勞動生活的熱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

折疊剪紙:折疊剪紙是民間最常見的製作方法之一。折疊剪紙是指用不同的方式折疊和裁剪而成的剪紙。最早的花是用折疊方法剪得,如「麻袋」和「猴子」。折疊剪紙的折疊方法簡潔,製作方便,節省時間,形狀一般化,有一定的變形,特別適合對稱的形狀和對稱的圖案,展開後非常對稱,可以改變各種合適的形狀。兩邊連續,四邊連續,多邊連續。

8. 剪紙最早起源於哪裡,陝西還是山東高密

http://mlsb.cn/htm/ls/sh/2005_09_29_651_3.shtml

安塞最著名的藝術樣式主要有三種,除了腰鼓以外,還有剪紙與山歌。

剪紙和山歌是世代相傳的民間藝術,它們的歷史沒有文獻記載,只是一代一代手把手、口介面地流傳著。當地人稱剪紙為「古時花」。剪紙作為當地婦女們一種傳統手藝,其花樣、摹本、技巧、手法僅限於母女之間代代相傳。

在農耕文明中,女工是女性必修的課程。在陝北地區,剪紙、綉花幾乎成了姑娘的門面活。男方衡量女子,「巧」是一條重要的標准。陝北的老一輩人至今記得當年相親時的說法:莫問人瞎好,只要手兒巧。安塞民歌《迎親歌》中說得更直接:「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鉸的」。看誰家女子聰明靈巧,就是要看她花剪得好不好。

有資料表明,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剪紙,最早起源於漢唐時代,千百年來,它以其特有的魅力流行於民間,每有婚娶節慶,剪紙必定登堂入室大放異彩。遙想當年,在這貧瘠單調的黃土高原上,如果沒有這些花花綠綠的紙片片,人們靠什麼來打發那冗長乏味的日子。

鉸剪紙、貼窗花是安塞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特別是過年期間,誰家不貼窗花,會被村裡人譏為「瞎眼窗」。在這種公眾輿論的壓力下,即便是孤身老漢,也要向村裡的巧媳婦討要幾張剪紙貼在窗上。至於那種不願求人的倔老頭,也會想出應付的怪招。

1979年安塞文化館陳山橋在譚家營沐浴村見到一個老光棍,自己用紅紙剪了些三角,雜亂無章地貼在窗上。據老頭說貼這主要是為了避邪——要見紅。更絕的是他門上的一幅對聯,紙還是紅紙,字則是用老碗蘸了鍋灰拓上去的,上聯下聯,對仗對偶,各為五個黑圈圈。老頭不識字,又不願向人張口,便只好如此應付了。後來陳山橋在西河口(此地曾為陝北的文化重鎮)見到了一戶農家貼的對聯:上聯為「砍頭不要緊」;下聯是「鳩山設宴和我交朋友」。「大過年的怎麼貼這樣的對聯?」,老陳不解。那家的婆姨回說:「是孩子在書上抄的,誰知道上面寫了些甚」。

現在倒是不再會出現這樣的笑話了,不僅因為今天識文斷字的人多了,更因為今天你即便不貼窗花不掛對聯,也不再會面臨公眾輿論的壓力了。沒有了壓力也就沒有了動力,在陳山橋看來,這才是真正令人犯怵的。

今日安塞,所謂的「剪紙之鄉」早已聲名遠揚,而剪紙之鄉的鄉民們自己倒不怎麼喜歡剪紙了。2001年春節期間,安塞姑娘樊曉梅(安塞剪紙的後起之秀,近年來出訪過日本、加拿大、台灣等地,還曾在西安南門的城牆上為柯林頓夫婦現場表演過剪紙)回鄉探親,在村裡各家的窗上牆上,已很少看見剪紙了。現今陝北的窯洞里,有了各類明星照,各種廣告招貼畫,有了VCD,廣播、電視,有了檯球,有了麻將,有了比原先多得多的消遣方式,人們已經不必用那些花花綠綠的紙片片來調劑生活了。在今天的姑娘們看來,那是一種落後的方式,既費神,又費力,她們已很難從中感受到樂趣,但如果有人給錢,則另當別論。當然,今天安塞的小伙找對象,還是希望女方心靈手巧,只是如今這「巧」,已毋須再用一把剪刀來加以證明了。

在安塞文化局局長韓傑浩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安塞文化館的剪紙展室,那的確是一個花團綿簇般的世界。其門類之多元,內容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粗略計有窗花、門畫、炕幃花、掛簾花、窯頂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圍肚花等等。內容分幾種,一是用於春節美化環境,象徵吉祥如意,如飛禽、花草、牛羊豬狗、獅子老虎等;二是用於婚娶裝飾洞房的,多為石榴牡丹、成雙鳥禽等;三是用於製作刺綉、布玩具底樣的,多為雙石榴、雙桃、虎娃等圖案;四是用於迷信禮儀的,有財神爺、灶王爺,還有用作招魂的紙人等。當然,還有一些現代農村生活題材的剪紙作品。

據韓傑浩介紹:安塞剪紙是陝北勞動婦女創造美的一個典範。最初用來裝飾美化生活的「窯洞剪紙」,被一代又一代的勞動婦女傳承下來,形成古樸生動、 強烈自由的風格,反映出陝北勞動婦女淳樸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安塞剪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花鳥魚蟲 瓜果蔬菜,家畜走獸,人物樹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無所不包。

安塞縣前任文化館館長陳山橋對當地的剪紙曾作過廣泛的調查與深入的研究,他在一篇《安塞人與剪紙藝術》的文章中寫道:

「安塞的剪紙歷史很少有文字可供考證,但問一問健在的老婆婆:你們小時候剪花跟誰學來的?她們都會同樣回答:媽媽教的。安塞人現在還稱傳統花樣為「古時花」,從現在整理出來的剪紙作品來看,可以尋覓到安塞歷史文化的蹤跡。64歲的常振芳剪的《龍與鳳》,使人聯想起五千年前人類經歷的那個龍飛鳳舞的時代,想到鴻蒙初開,伏羲女媧剛剛創造出的那個混沌世界。龍鳳造型特別古樸,與濮陽西水坡仰韶墓內擺塑的龍有某種相似之處。67歲的白鳳蘭剪的《年耕圖》和《猴吃煙》中的樹,樹乾和樹枝組成了鹿頭紋樣的變形,專家們認為,它是我國古代作為「物候歷法」和生命象徵的鹿圖騰崇拜在安塞的遺存。高如蘭剪的《抓髻娃娃》,在一些專家看來,它是別處早已失傳了的商代民俗文化,把頭上兩個抓髻剪成了兩個雞,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完全一樣。《抓髻娃娃》一手舉鳥(陽);一手托兔(陰),陰陽結合孕育了生命,是生殖崇拜的形象遺存。安塞的古時花樣,可以說是地上的文物,它是研究我國北方民族文化與民俗的重要史料。從藝術風格上看,它淳樸、莊重、簡煉、概括,有一種內在的力量,保留了漢代藝術深沉雄大的藝術特點。」

中國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員方李莉,對此曾做過更加深入的調查與分析,她十分注重這種叫做「古時花」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傳承。在一篇叫做《黃土地的記憶》的文章中,她的筆觸追根尋源,直指遠古:

「……一些表現古老傳說的剪紙,如白風仙剪的"二郎擔山追太陽"。民間傳說,過去,天上突然出來九個太陽,曬得人們不能在田間勞作,飛鳥曬死,樹木枯萎,二郎擔山追日,壓去了八個太陽,救了人類,救了萬物。這和中原『後羿射日』有同工異曲之源,還有,白鳳蘭剪的『王祥卧冰』是二十四孝故事內容之一。表現王祥為孝敬老母,卧冰取魚的故事。

「已經去世的曹佃祥老人所剪的『鷹踏兔』也是如此,鷹是鳥中的英雄,鳥在這一帶有很深的寓意。在安塞曾發現不少新石器時期屬於廟底溝型的彩陶,廟底溝型彩陶的一大特點就是鳥紋很多,就像半坡型的彩陶是以魚紋為主一樣。由於鳥紋的廣泛應用,其上面的鳥應該是當時一個原始部落的圖騰,而在原始神話中稱太陽為『三足烏』,因而崇拜鳥的原始部落實際上是崇拜太陽,因此鳥是太陽的象徵,在當地民間也稱太陽為『鴉』。所以鳥在民間是象徵陽性的,鷹是鳥中的英雄,自然是陽性的了。而兔是代表月亮,月是陰性,兔自然也代表陰性了。『鷹踏兔』是喜花,是結婚時所剪的花,其寓意的是男女情愛,反映的是生殖崇拜的主題。

「剪紙能手白鳳蘭的父親雖不識字,卻能繪聲繪色地講出好多上古時期的故事,《女媧造人》、《二郎擔壓山》、《毛野人》等等。每到陰雨天或冬月天,她家晚上總是坐滿了莊稼漢,津津有味地聽著『朝古』,白鳳蘭總是坐在父親懷里,聽得很認真。母親剪得一手好花,受到全村人的敬慕,同時也影響了白鳳蘭。她經常學母親的樣,剪個石榴著牡丹,剪個魚兒戲蓮花。她家貧窮,買不起紙,她便撿好多梨樹葉放在家中,以樹葉代替紙來剪。在母親的指點下,學會了好多傳統花樣的剪法。在父親的 『朝古』影響下,她剪了不少以上古傳說和民間故事為題材的剪紙,除前面所提到的『二郎擔山追太陽』、『王祥卧冰』之外,還有『毛野人』、『鞭打蘆花』、『牛郎織女』等。她剪的花古樸醇厚,粗獷有力,她剪的『牛耕圖』、『猴吃仙桃』、『牛』等都與陝北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很接近,特別是『牛耕圖』、『猴吃仙桃』中樹的造型,被認為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圖騰紋樣,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和陝北文化的傳承提供了依據。 其實這些樹的形象,和戰國時期的"宴樂漁獵攻佔紋"銅壺上的桑樹的表現手法也很相似。說明這些紋飾都是具有一定傳承性的。

「這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風格的傳承,以原始、上古時期和秦漢時期的特徵最為濃厚,究其原因,這一帶曾是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其次是宋代。元明清以後,這里的文化處於相對封閉和獨立發展的狀態,受中原文化及其它外來文化影響較小,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民間習俗,從古到今,源遠流長。原始文化中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都可以從這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中尋到蹤跡。」
--------------------------------------------------------------------------------------------------
http://www.51766.com/RegionEvents/10061/

9. 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嗎

剪紙是傳統文化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它們出自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藝術大師及民間藝人之手,風格特點各異,題材內容廣泛,種類有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反映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無論是反映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祁納還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及人物;無論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風情的在現,還是用於四時節令、婚壽禮儀等慶典,都體現了民間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致入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艷的獨特點染,每一件都十分生動、有味、耐看。剪紙的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是剪紙這門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更加燦爛、輝煌。

10. 剪紙是我國傳統文化,早期剪紙跟道家祀神有關嗎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早期與剪紙道家祀神是有關的。例如杜甫詩中就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明確記載。今日苗族仍有年節剪鬼神之形貼於牛欄或門上的巫術習俗。

揚州剪紙是和春天聯系在一起的,當地人在立春時總要剪紙為花、為蝶,用以「報春」。如果說,蔚縣等北方剪紙的風格是粗放、質朴,那麼揚州剪紙的風格則是線條清秀,構圖精巧,正所謂「剪味紙感」 。

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朴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朴實無華的精神。

閱讀全文

與剪紙是哪裡的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