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衢州孔氏的由來
孔氏大宗,世屬鄒魯。靖康之難,大宗南來,宋金對峙,孔裔始分南北兩宗。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趙構因受金兵進犯所迫,舉朝南遷。此時在山東已被御封「衍聖公」的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孫孔端友及其部分孔氏族人,也一起攜帶了那對「孔家傳世珍寶」———孔子夫婦楷木像及畫像,隨後南渡至浙江衢州落腳。次年,高宗又御准孔端友等在衢州興建孔府孔廟,在此生息。而未隨駕南遷的,則仍留在山東曲阜。至此孔氏後裔,便形成了南北二宗。
紹興二年,孔玠襲封為衍聖公。暫時留居在衢州的孔子世家決定定居在衢州。他們多次請求在衢州建立家廟,到了紹興六年宋高宗趙構「詔權(衢州)州學為家廟」。從此時起,孔氏宗子一脈就在衢州生息。起初,家廟「時尚草創,即庠為家廟,酌田供禮,未有定數」。這年,宋高宗頒賜銅印,賜田五頃,以供族人祀祭。孔氏南遷者才逐漸安定下來。從宋高宗到以後的四代皇帝,都遵從了宋高宗的這一旨意,直到宋理宗寶佑元年(公元1243年)才准許衢州知州孫子秀之請,撥款三十六萬緡,興建了第一座孔氏衢州家廟,以衢州州學權代孔氏衢州家廟的局面,才告結束。州官孫子秀也因建孔氏衢州家廟,而升為太常丞。
到了南宋王朝末期,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滅了金王朝。按照蒙古與南宋訂立的協議,滅了金之後,南宋王朝即可收復失地、回汴京。然而,蒙古卻違了約。南宋不光沒有收復中原,反而失去更多的疆土。在衢州定居的孔子世家,再也不可能回到山東去了。宋理宗於寶佑元年(1253年),以現實的態度,准衢州知州孫子秀之請,在衢州為孔子世家,興建家廟。
元朝建立後,至孔氏五十三代孫時,元世祖欲統一孔氏二宗,讓南宗仍回歸山東。而南宗五十三代孫卻申奏朝廷,意謂已有五代祖先在衢,舍之不忍,並願將世襲之「衍聖公」封號讓於北宗孔氏族弟承襲。元世祖聞之贊曰:「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人之後也」,遂准其奏。自此,南宗失其爵位,社會地位日衰,後曾一度淪為平民。直至五十九代孫時,才又被朝廷冊封為「五經博士」爵號,子孫世襲。然而因其衰落了幾個朝代,加之衢州地處浙南,乃歷代兵家爭奪要地,南宗孔廟屢遭浩劫,遠不如北宗山東曲阜孔府孔廟保存完好。故人們至今只以北宗曲阜的孔氏家族為正宗。
清末,北宗衍聖公孔令貽病卒京師,南宗五經博士孔慶儀扶櫬(chèn,棺材)歸魯,至孔德成承襲後始還衢州。百年之後的1935年1月18日,國民政府明令廢除一切封建爵位,任命孔子77代孫、「衍聖公」孔德成為奉祀官,孔德成先生現在台灣,曾任考試院院長,仍有著「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的稱號,其子孔維益是奉祀官的預定繼承人,可惜已於1989年2月26日患心臟病逝世。台灣媒體認為,將來奉祀官的職位,將由孔德成的孫子、孔子79代孫孔垂長承襲。「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孔慶儀於1923年冬逝世,其子、孔子74代孫孔繁豪於1924年承襲奉祀官世職。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侵佔東南大地,國民政府電令浙江省政府轉移楷木聖像。奉祀官孔繁豪負像輾轉浙南龍泉、慶元,將之供奉於慶元縣大濟村聖修堂。1944年10月,孔繁豪逝世,因膝下無子,立遺囑:二房長子孔祥楷承襲「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這一年,孔祥楷虛歲8歲,這也是最後一任南宗奉祀官。末代奉祀官孔祥楷先生,曾任沈陽黃金學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1993年,受衢州市人民政府之邀,南歸故里,擔任市長助理、政協副主席兼統戰部部長等職,肩負起重振家業為衢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重任。
自孔端友及今,孔子嫡裔在衢已生息繁衍了二十八代。南宋南遷在以衢州為中心的孔子後裔,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了元末明初,它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人口眾多的一個群體了。但是,正如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488年)衢州知府沈傑所奏「衢州聖裔自孔洙讓爵後,衣冠禮儀猥同氓庶(鄙陋得如同普通的老百姓一樣)」。據徐映璞先生的《孔氏南宗考略》中《宋代名賢事跡考》記載,南宋152年,南宗出了26位名賢,其中,有24人為官,頗有政績,1人治學,著書立說,1人從教,是明道書院山長,從政比例高達92%以上,從教者比例不到8%,不愧為名門世家,朝廷望族。到了元代,《元代名賢事跡考》共記載了南宗孔氏名賢33人,其中為官11人,從教22人,元朝89年間,平均不到三年出一位名賢,南宗依然不愧為名門望族,但與南宋名賢相比,元代孔氏名賢從政比例明顯下降,約佔33%;從教比例明顯上升,約佔67%。到了明代,《明代名賢事跡考》共記載了南宗孔氏名賢37位,其中,從政者除孔彥繩復爵之後的五位五經博士官外,尚有11人,占總數比例約為30%,名賢檔次有所下降,而且,明朝276年,約每七年才出一位名賢,比南宋、元朝時略見遜色。到了清及近代,《近代名賢事跡考》記載了南宗孔氏名賢32人,其中,為官者除8位世襲五經博士和1位奉祀官外,僅有3人,從教者也只有8人,非官非教者足有16人,點總數比例50%,這個名賢檔次更低些,如把抗日戰爭中為逃避日寇姦淫擄掠而死難的孔慶荃等人列為名賢,應該說是比較勉強的。就是這樣,近代304(指清朝至民國37年)年,南過只有32位名賢,約9.5年出1人,比起南宋、元朝、明朝來,顯得格外遜色了。
㈡ 孔氏家廟的南宗衢州孔廟
據史載,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子第48代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背負孔子和亓官夫人楷木像,隨高宗趙構南渡,賜家於衢。此後,孔氏子孫在衢綿延,先後有六人被錫爵賜封,史稱「六代公爵」。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確認孔氏「寓衢者為大宗」,遂詔孔子53代嫡長孫衍聖公孔洙入覲,命歸曲阜襲封。孔洙以「先祖廟墓在衢」為由,讓爵於曲阜族弟孔治,並選擇在衢州永久定居。明正德元年,孔子59代嫡長孫孔彥繩復爵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由此,孔子後裔為南北兩宗,南宗即為衢州孔氏家廟。至今,孔子嫡裔在衢州已繁衍28代。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衢州孔廟實建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佔地約20畝,分孔廟、孔府兩個部分,坐北朝南,平面呈縱長形,建築分三條曲線布局:東軸線上有孔塾,進為崇聖門、崇聖祠(祀孔子五代先祖),更進為聖澤樓(又稱御書樓);中軸線上有孔廟大門,進為大成門,門內為甬道,更進為大成殿,左右為東廡和西廡;西軸線上有五支祠(祀孔氏五支祖先),進為襲封祠(祀孔氏南宗歷代翰林院五經博士),更進為六代公爵祠祀南渡後六代衍聖公),祠後為思魯閣(系衢州家廟的特色,閣上供孔子和亓官夫人楷木像,閣下立唐吳道子畫「先聖遺像」碑)。大成殿 建築雄偉壯觀,重檐歇山式結構,雙重飛檐中立有一塊豎匾,上書大成殿三字、以及「生民來有」匾額,為清朝雍正皇帝御書的仿製品。殿內正中是孔子座像,兩旁侍立著其子伯魚及孫子思像。橫樑上懸有十餘塊歷代帝皇御書匾額。殿前通道的東西兩側各有九間房子,叫兩廡,掛供奉先賢的地方。東廡有中興祖玉像,西廡有孔端友像。
㈢ 南孔聖地的來歷是怎麼樣的
南宋時,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隨高宗南下,賜家於衢,宋亡後,元忽必烈讓孔氏後裔由衢回山東,衢州孔洙以其先人在衢為由不去山東,讓爵山東孔氏,衢州一族從此定居,因此衢州孔廟世稱孔氏南宗家廟。
南宋時,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隨高宗南下,賜家於衢,宋亡後,元忽必烈讓孔氏後裔由衢回山東,衢州孔洙以其先人在衢為由不去山東,讓爵山東孔氏,衢州一族從此定居,因此衢州孔廟世稱孔氏南宗家廟。
衢州旅遊資源豐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稱。境內江郎山、爛柯山、龍游石窟等150多處景點。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十大宜居城市。2013年,成為國家首批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2016年11月,獲得「全國十佳生態休閑旅遊城市」榮譽稱號。2017年,在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9;12月,進入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孔子,古之聖人,萬世師表!曲阜有孔府,孔廟。受世人瞻仰!
然而欲問孔子嫡裔今在何處?在曲阜乎?非!很多人不知道,孔子的嫡裔卻是在浙江省衢州市!
衢州,六千年前就已有原始的衢州人在這里生活。古稱姑蔑。自東漢置縣起,已有1800年歷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期來,諸多文化名人游歷衢州,留下了許多名篇佳誦。
唐劉禹錫有詩記衢州:
爛柯山下舊仙郎,
列宿來添婺女光。
遠放歌聲分白紵,
知傳家學與青箱。
水朝滄海何時去,
蘭在幽林亦自芳。
聞說天台有遺愛,
人將琪樹比甘棠。
孔子嫡繫世孫長期於此生根,建廟,嗣宗,弘仁,立德,傳禮!
㈣ 衢州孔廟的孔廟簡介
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坐落於衢州市區府山街道新橋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衢州孔氏家廟素稱南宗(北宗:山東曲阜),具有7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南宋,歷經三遷三建。衢州孔氏家廟,位於衢州市新橋街,西至新馬路,東依大馬坊。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趙構南渡建都於臨安。孔子第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抱負著孔子和元官夫人的一對楷木像從山東曲阜南遷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廟,這就是南宗孔氏家廟。從此後衢州也就被孔氏稱為「第二聖地」。
衢州孔氏家廟,宋寶祐元年(1253年)始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遷於現址,700多年來,經三遷三建,並經歷代十餘次修葺。抗戰時期,日軍二次佔領衢州,家廟中樂器、禮器被擄略一空。1947年,國民政府曾撥款維修。1959年和1961年浙江省文化廳和衢縣縣政府曾撥款維修。1984年,衢州市政府撥款對家廟的主體建築進行維修。1988年,衢州市政府再次撥款對家廟進行維修,並復建聖澤樓和修葺思魯閣。2000年5月,衢州市人民政府主持復建的家廟西軸線與孔府竣工,耗資1800萬元。
自南宋建衢州孔氏家廟至建國前夕,一直由孔子歷代嫡長孫掌管家廟祭祀及「衍聖公府」、「博士署」、「奉祀官府」。解放後由政府委託文化部門管理。1999年,市政府直屬機構孔氏南宗家廟管理委員會全權管理家廟。孔祥楷生於1938年1月,1961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曾任河北金廠峪金礦礦長、沈陽黃金學院副院長、衢州市市長助理、衢州市委統戰部部長、衢州市政協副主席,現任浙江省政協委員、衢州市孔氏南宗家廟管理委員會主任,主持孔氏南宗家廟的日常工作。
㈤ 衢州有那些歷史文化
一、節慶活動
衢州地理復雜、歷史事件(戰爭、移民等)眾多因此而方言眾多,多受北部吳語、皖南徽語、江西贛語、閩北方言的建州語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復雜多樣,其中江山方言堪稱是漢語活化石保留了不少古代詞彙,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5)孔子在衢州有多少年文化歷史擴展閱讀
衢州被稱為中國特產之鄉,各縣都有一批名牌旅遊特色產品:開化紙、開化根雕、江山西硯、柯城瑩白瓷等。
柯城區花卉、特禽;衢江區椪柑、竹炭;龍游縣:竹筍、黃花梨;江山市:白鵝、獼猴桃、白菇、蜜蜂;常山縣胡柚、油茶;開化縣龍頂茶、金針菇、根雕藝術。
衢州著名小吃:三頭一掌,衢州三頭分別是兔頭、鴨頭、魚頭和鴨掌,都是衢州地方特色風味食品。
風味特色小吃:衢州烤餅、衢州麻餅、八寶菜、龍游米糊、龍游開洋豆腐乾、龍游發糕、毛豆腐、衢州油炸果、山粉肉、開化青螄、開化焙糕、常山胡柚、菱角豆腐、開化板栗、高家蘿卜絲、衢州椪柑、衢州柑橘、衢紅桔、雙橋粉干、常山索麵。
衢州也是產茶地區,龍游是全國重點茶葉產區之一,有1500多年的種植史。龍遊方山茶、開化龍頂茶、衢州玉露茶、江山綠牡丹等。
㈥ 衢州孔廟哪個朝代建立的
衢州孔氏家廟是全國僅有的三個孔氏家廟之一。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趙構南渡建都於臨安。孔子後裔——第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抱負著孔子和亓官夫人的一對楷木像從山東曲阜南遷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廟,這就是南宗孔氏家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