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誰知道溫嶺石文化節
9.27-10.5
② 第四屆中國宿州靈璧石國際文化節的最新動態
8月31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宿州靈璧石國際文化節市場化運作發布會在宿州市政府會議室召開。據悉,本屆文化節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為企業搭建平台,讓企業取得冠名、協辦和一般祝賀權,實現互利共贏。宿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冬雲出席會議。
據了解,第四屆中國宿州靈璧石國際文化節將由安徽省政府、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市政府、省國土資源廳、省觀賞石協會等承辦,於10月18日—24日在宿州隆重舉行。本屆文化節以「天下奇石,魅力宿州」為主題,通過整合和展示高品位的自然資源,充分挖掘靈璧石文化內涵,全面展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不斷提高宿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屆時,將舉辦歡迎酒會、規模宏大的開幕式、經貿及旅遊、文藝演出等活動,對各地奇石收藏家、政界和企業界名流都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張冬雲在講話中指出,辦好本屆中國宿州靈璧石文化節,是宿州市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屆文化節辦節規模高、規模大,想參與冠名和協辦的企業也多。我們將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為企業搭建平台,讓企業取得冠名、協辦和一般祝賀權。希望在本市投資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央、省駐宿企業積極地參與辦節活動。凡參與冠名、協辦和祝賀的單位,都可贏得相應的廣告宣傳回報,同時也可實現藉助會展平台擴大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從而實現互利共贏。
發布會上,來自宿州家樂福世紀廣場項目、靈璧鍾馗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表示,將積極參與到文化節活動中,拿出相應的參與經費,以實際行動支持辦節。
③ 節慶旅遊的節慶旅遊的特徵
節慶旅遊屬於人文景觀旅遊的范疇。這種旅遊,屬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可以使旅遊者在精神上獲得一種享受,得到知識和營養。與別的旅遊方式相比,節慶旅遊具有這樣幾個明顯特徵:
1.地域性
由於各地歷史條件、地理環境的不同,由於各地的地區文化、民俗等差異性,各地所舉辦的節慶活動是各地所獨有的,是在其他地域中無法創造的。龍虎山作為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獨特的道教旅遊資源聞名於世,每年都有大批善男信女前來朝拜。「龍虎山道教文化節」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成為江西省的一條黃金旅遊線路。這種旅遊資源,是江西所獨有的,是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替代不了的。
2.神秘性
西方的「萬聖節」,墨西哥的「亡人節」和中國的「中元節」所舉行的各種祭祀活動和娛樂活動,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它們能夠滿足遊客們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所以遊客對其有濃厚的興趣。
3.體驗性
節慶旅遊項目的觀賞過程,同時也是旅遊者的參與過程。遊客通過親身參與活動,可以感受活動氛圍,獲得親身體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西雙版納,每年潑水節到來之際,國內外遊客蜂擁而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參與盛大的潑水活動,那三天里,所有的人提著桶、端著盆,見水就舀,見人就潑,極盡歡樂之致。
4.文化性
文化是節慶旅遊中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它是真正吸引旅遊者的深層次因素。通過拓展節慶旅遊的空間,不僅可以活躍旅遊市場、豐富旅遊資源,還能加強國家和地區間文化的交流。比如,江西省先後開發了廬山國際旅遊節、景德鎮國際陶瓷節、龍虎山道教文化節、贛州宋城文化節、大余梅關古驛道賞梅節等一大批定型旅遊節慶活動和專項旅遊項目,不僅提高了江西的知名度,而且對於加強江西省與其他兄弟省市的進一步交往以及走向世界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5.經濟性
節慶旅遊往往由於規模不一,有特定的主題,在特定空間范圍內定期或不定期舉行,能以其獨特的形象吸引大量區域內外的遊客,並產生效果不等的轟動效應,從而提高舉辦地的知名度,促進當地乃至區域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以看出,節慶旅遊帶有極其強烈的經濟性,能夠對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泉州是一座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那裡的名勝古跡燦若繁星,而這些名勝古跡幾乎都與石頭密不可分。1993年9月24日在泉州的惠安召開的「中國惠安石文化節」,就是一個以石為媒,融鄉情、文化、經貿於一體,充分展現惠安石文化風採的一個大型節慶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把地方潛力優勢轉化為開發優勢、商品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也增強了同海外「三胞」的聯誼與合作。據統計,惠安全縣年石雕總產值超過5億元,1993年石雕出口總額達2.63億元,各類石雕工藝晶運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石雕出口基地。
④ 第二屆宿州靈璧石文化節十大靈璧石之星
Top ten stars in the 2nd Ling Bi Stone Cultural Festival of Su Zhou
【天下第一蟾】
【雲山煙壑】
【龍龜】
【玲瓏璧】
【中華龍】
【江山多嬌】
【靈韻仙姿】
【石林】
【金滿乾坤】
【神牛】
⑤ 第三屆靈璧石奇石節具體舉辦地址在哪
三屆中國宿州靈璧石文化節將於2008年11月8日至14日在宿州舉行,本屆文化節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觀賞石協會共同主辦,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安徽省賞石協會等聯合承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本屆文化節將以「天下奇石,開放宿州」為主題,「以奇石為媒,揚宿州之名,促經濟發展」為指導思想,活動由奇石文化、經貿及旅遊、文藝活動三大板塊構成。屆時,將舉辦規模宏大的開幕式、精品靈璧石拍賣會、精品奇石展示和交易、奇石攝影大賽、海峽兩岸靈璧石文化與經濟論壇、靈璧石原產地觀光、招商引資項目推介及項目簽約儀式、中國宿州靈璧石研究院與中國宿州靈璧石鑒評委員會掛牌等活動;此外,異彩紛呈的第四屆宿州藝術節、鍾馗百圖文化藝術展、「難忘今宵」大型文藝晚會、閉幕式及頒獎焰火晚會等也將在文化節期間亮相,為中外奇石愛好者呈現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文化。
⑥ 石節是么時候
016第十三屆中國(雲浮)國際石材科技展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雲浮)石文化節
展會咨詢:18126789208 鄭富
支持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中國石材協會 中國觀賞石協會
主辦單位:雲浮市人民政府 廣東省文化廳
時間:2016年10月18-23日
地點:雲浮國際石材博覽中心
概況
世界石都,精品薈萃。為全力打造國家級石文化盛會,與第十三屆中國(雲浮)國際石材科技展覽會同步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雲浮)石文化節,將於2016年10月18日-23日在雲浮國際石材博覽中心舉行。
第七屆中國(雲浮)石文化節由雲浮市人民政府和廣東省文化廳共同主辦,並首次攜手雲浮本地主流權威傳媒雲浮日報社作為玉石奇石觀賞石展銷會的承辦單位,屆時將為參展商樹立企業形象,宣傳企業品牌及產品提供一個更廣闊舞台。
展會四大亮點
展會規模更大
參展面積近10萬平米,綜合展和常年展同步展出,特裝展區數量進一步增多。
國內目前最大的石材專業基地——中國·雲浮國際石材博覽中心,展會規模歷數往屆之最,展覽面積達到9.78萬平米,展位數達7381個,參展人數超10萬人,4天貿易成交額達41.5億元。2015年,展會規模檔次持續提升,特裝展區數量進一步增多,充分滿足國內外參展商的龐大需求。
媒體推廣更廣
本屆展會將充分與國內外40餘家大眾及行業專業權威媒體合作,對展會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推廣,同時對整個展會信息進行無縫報道。
展會充分利用十多年累積的產業資料庫資源,通過國內外40家業界刊物、專業網站和大眾權威媒體進行廣告推廣和專題報道,同時配合簡訊、戶外、DM單張、郵件等方式,把宣傳做到無間斷、立體化、全方位,確保邀約做到大規模、高精準、無漏洞,確保專業觀眾趕超上屆。
展覽范圍
1、國際珠寶首飾
鑽石及寶石: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半寶石、水晶、碧璽;
玉石類: 翡翠、和田玉、琥珀;
珠寶首飾:白金首飾、黃金首飾、鉑金首飾、銀飾、K金、鈀金首飾、鑽石首飾、寶石飾品、鑲嵌飾品、模擬飾品、鍍金飾品、珍珠飾品、翡翠玉石飾品等;
珍珠及珊瑚:中國淡水珍珠、中國海水珍珠、日本珍珠、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馬白珠、養殖珍珠、人造珍珠;紅珊瑚、珊瑚珍品、珊瑚配飾;
設備及儀器: 珠寶加工設備、首飾工具、檢測設備、清洗設備、陳列及包裝用品等;
流行飾品:人造寶石、五金飾品、配件、不銹鋼飾品等;
2、工藝品、藝術品、紅木傢具及根藝
紅木及根藝:紅木傢具、根雕根藝、家居飾品、傢具用品等;
工藝品:藝術品、藝術陶瓷、牙玉石雕、藝術木雕、根藝雕刻、民間工藝、藝術畫類、抽紗刺綉、工藝漆器、硯台、青田石雕等;
雕刻及章料:壽山石、雞血石、青田石、巴林石、岫岩玉、石雕石刻及小件工藝等;
設備類:生產加工設備及配件、材料,木藝仿型加工機械、車木加工機械、人造花卉加工設備、裝飾玉金配件、木玉石雕工具、畫框相架配件、工藝品包裝設計加工等;
3、精品奇石、紫砂茶藝及書畫
紫砂及茶葉:紫砂工藝、茶葉及旅遊特色食品等;
書畫:字畫、文房四寶及相關配料;
收藏品類:藝術品、古玩類、民間藏品、博物館及衍生品等;
⑦ 最近哪有奇石展會
新疆烏魯木齊正在舉辦盛大的奇石玉石會展,建議去參觀、參展。
甘肅張掖市天域國際大酒店廣場觀賞石玉器書畫博覽會6月20-29日展出;
7月23日貴州德江舉行首屆烏江石文化節。
⑧ 石界動態
Information in the stone field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4月14日,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在國土資源部山水賓館會見了協會榮譽副會長、韓國壽石協會會長金秀卿先生,雙方就如何加強兩個協會及亞洲地區、其他各國之間的賞石文化交流與發展進行了廣泛的交談。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4月22日,中國觀賞石協會組織秘書處全體人員參加了第37個「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活動,並展出了部分觀賞石精品和發放有關觀賞石科普資料,向社會宣傳觀賞石科普知識,共接待參觀者和咨詢者近2000人。
2006年4月30日至5月7日,由國際盆栽協會(BCI)、順德區人民政府、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主辦的「2006中國(陳村)國際盆景賞石博覽會暨首屆中國盆景收藏家藏品展」在廣東陳村花卉世界隆重舉行。博覽會吸引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盆景賞石愛好者、收藏家和國內近萬名愛好者前來參加。中國觀賞石協會作為特別支持單位,會長壽嘉華出席了此次盛會,並代表協會簽署了《關於推動和促進國際盆景賞石文化交流與發展的共同宣言》(簡稱《陳村宣言》)。
中國觀賞石.3
中國觀賞石.3
「第七屆中國賞石展暨國際賞石展」於2006年5月1日至7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展會共展出來自國內外多家賞石社團的觀賞石3442件,評出金獎100件、銀獎261件、銅獎503件。此外,本次石展還舉辦了「百名海內外賞石名家品茶·論石·賦詩」活動。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5月3日下午,為期4天的「第二屆上海多倫國際藏石名家邀請展」在上海市虹口區朱屺瞻藝術館開幕。本次石展,薈萃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47件觀賞石,邀請了眾多國際觀賞石愛好者,有國際盆景(賞石)協會主席阿蘭·沃克,有義大利水石協會會長齊阿娜女士,還有十多個國家的石友自發組團前來參加。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5月10日「第二屆中國宿州靈璧石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參加發布會的有本屆靈璧石文化節的主辦單位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觀賞石協會和承辦單位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安徽省觀賞石協會、宿州市賞石學會以及新聞單位、各界石友。中國觀賞石協會將在此次文化節上對靈璧石精品組織鑒評,並舉行中國觀賞石協會靈璧石專業委員會成立掛牌儀式。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5月12日,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簽發了將向北京奧組委提交的《關於舉辦迎奧運2008』北京中國觀賞石博覽會的請示》報告,希望藉此機會向世界各國朋友推薦中國的賞石文化,展示大自然的人文魅力,為北京奧運會增添光彩。
中國觀賞石.3
中國觀賞石協會於2006年5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觀賞石科普系列叢書編寫座談會,初步確定了叢書命題:《中國觀賞石入門》、《觀賞石採集、收藏與養護》、《觀賞石鑒賞》、《觀賞石與人文》、《觀賞石與宗教》、《觀賞石與園林》、《觀賞石與旅遊》、《觀賞石與健康》,預計年底前正式出版。
中國觀賞石協會於2006年5月25日正式印發了《首屆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國際論壇暨精品展》一號通知。這一由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大型國際活動,將於10月9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這次論壇由瑞士AAA國際礦業公司承辦,國內外礦物領域的專家將圍繞七大議題作主題發言。論壇上,還將重點向參會代表推介國內外主要礦物產地及礦物勘探和收藏等相關信息。這次會展由中國地質學會等10家國內外單位協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順利進行。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6月1日,由中國觀賞石協會、國土資源部離退休幹部局首次聯合舉辦的「國土資源部老同志觀賞石講座暨小型觀賞石展」在國土資源部老幹部活動中心召開。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和離退休幹部局局長吳國華分別致辭。本次講座邀請了中國觀賞石協會科學顧問吳增福、沈寬主講。講座結束後,老幹部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小型觀賞石展。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6月3日下午,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在北京會見了台灣地區中華賞石文化協會林同濱理事長。雙方就協會工作進行了廣泛交流。林同濱理事長表示:舉辦2008年迎奧運觀賞石博覽會是賞石界共同的大事,我們也要積極准備選送觀賞石精品到北京參展。
中國觀賞石.3
為加強與各地觀賞石協會及廣大石友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准確地反映各地觀賞石界的動態,中國觀賞石協會將組建通訊員隊伍列入今年工作重點之一。經各地協會推薦及個人報名,於2006年5月底確定了22名首批通訊員隊伍。6月17日至18日,在河南省鄭州防空兵指揮學院,中國觀賞石協會舉辦了第一次通訊員會議。會議明確了通訊員職責、任務以及做好通訊員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中國觀賞石.3
山東省觀賞石協會於2006年6月18日在山東省濟南市成立。這是在中國觀賞石協會成立後,新成立的省級觀賞石協會,業務主管單位為山東省國土資源廳。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參加了成立大會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由蘭州市文化出版局、甘肅省黃河石協會主辦的2006蘭州全國奇石邀請展,於2006年6月30日至7月9日在蘭州市舉辦,中國觀賞石協會在本次展會上將進行第二次觀賞石鑒評標准試評,並組織圖紋石鑒評專題研討。
⑨ 聽說洛陽要舉辦國際級的賞石展,在牡丹花會期間具體的信息有么
為促進洛陽賞石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洛陽市政府決定在第29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舉辦首屆中國•洛陽國際賞石文化藝術節暨交易會(以下簡稱展會)。本次展會旨在普及賞石知識,繼承和弘揚賞石傳統文化,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發掘和利用豐富的石種資源,發展繁榮賞石市場;加強和擴大國際賞石界的交流,增進國內外賞石愛好者之間的友誼,推動賞石文化的發展。為辦好盛會,我們誠邀國內外賞石組織組團參展。
會展日期:2011年4月16日—4月25日
會展地點:洛陽市園林花卉中心(洛陽市牡丹橋南國花園西大門對面)
主辦單位:中國觀賞石協會
洛陽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河南省觀賞石協會
洛陽市花會辦
洛陽市園林局
洛陽市賞石協會
參 展 須 知
為使各參展團體順利參展,現將展覽會的活動內容、參展辦法告知如下:
一、參展資格:國內外賞石團體
二、參展方法:各個國家或地區賞石組織(包括奇石協會及有奇石展品的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協會、寶玉石協會、收藏家協會)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均可組團參展。
1、境內以省、市賞石組織為單位組團參展,個別奇石資源豐富的縣賞石組織,經組委會秘書處批准,也可組團參展。
2、境內展團展品必須是精品石(小型石組成的一個博古架計算為一件),數量不限。
3、每個展團設團長一名,工作人員2-3名,各展團按此限額領取團長證、工作人員證,憑證出入展區和參加有關活動。特大型展團團長及工作人員名額另定。
4、各展團請於2011年4月5日以前將「參展申請回執表」,報送組委會辦公室。
三、評獎辦法:
對境內參展團體與展品,設組織獎和賞石單項金、銀、銅獎,獎項由評委會評選後報組委會批准。
四、布展與展出日程安排:
報到與布展評比 2011年4月13日—15日
開幕式 4月16日上午
正式展出 4月16日—4月25日
五、賞石商品交易:展覽會期間,開辟大型奇石交易市場。交易時間與展出時間相同。「交易攤位申報表」必須在2011年4月5日前報送組委會辦公室,按申報繳費時間的先後安排攤位。室外每個攤位為3米×3米,收費700元人民幣。室內每個攤位為4米×3米,收費1000元人民幣。
六、會務接待:境外參展人員由會務接待處統一安排食宿,費用自理;境內人員,組委會協助安排,也可自行解決,食宿費用自理。需要預訂返程機、車票的,請報到時登記。
七、安全保障:展覽石品安全由組委會負責,交易石品安全由個人負責。
八、交通路線:參展團體入洛,應先告知組委會,由組委會統一安排接機、接站。
九、通訊聯絡:
組委會辦公室設在洛陽市園林局
電話:0379-65521798
傳真:0379-65521798
聯系人:晉萬有 祁文石 張江樂
參 展 說 明
首屆中國•洛陽國際賞石文化藝術節暨交易會是由中國觀賞石協會、洛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洛陽歷年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賞石文化盛會。在中國觀賞石協會和洛陽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會籌辦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為使各參展單位對展會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現將本次展會的幾大特點介紹如下:
一、本次展會將與第29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同期舉行。去年河南洛陽牡丹花會期間,洛陽市共接待中外遊客1622.3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80.06億元。自今年起,洛陽牡丹花會升格為由國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國家級節會,宣傳力度將會得到空前加強,遊客流量和旅遊收入也必將大幅增長。伴隨牡丹花會而舉辦的大型商務、文化活動也將精彩紛呈,這給即將舉辦的首屆中國•洛陽國際賞石文化藝術節暨交易會搭建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經濟平台。
二、為保證此次展會達到預期效果,洛陽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專門成立賞石文化藝術節暨交易會組委會,與牡丹文化節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展會環境、展位布置都做了精心設計,展會的日程安排也做了周密部署;將通過網路、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展會氛圍,擴大首屆中國•洛陽國際賞石文化藝術節暨交易會的影響力。組委會具體負責展會布置、宣傳、安全、後勤保障等工作,確保展會有序推進。
三、本次展會會場位於洛陽市城區中心位置,緊鄰第29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主會場中國國花園,與洛陽市另一主要牡丹觀賞園洛陽市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相距不到500米,與王城公園、國際牡丹園、國家牡丹園等主要牡丹觀賞園距離較近,搭乘計程車或公交車10至30分鍾即可到達,交通十分便利。2007年曾在此舉辦精品牡丹展,並引起了極大轟動。
四、在本屆國際賞石文化藝術節暨交易會期間,擬舉辦「賞石文化高峰論壇」、「賞石文化攝影大賽」、「賞石書畫作品展」等系列活動,通過內容豐富的賞石文化活動,形成良性互動,促進賞石文化向產業化發展。
五、由洛陽市政府統一協調,將對參展團體提供憑本次展會證件免費觀賞牡丹等系列活動。
⑩ 第四屆中國宿州靈璧石國際文化節的活動概況
第四屆中國宿州靈璧石文化節旨在弘揚靈璧石文化,展示賞石文化魅力,拓展會展經濟,促進合作交流,搭建招商平台,推動宿州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宿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為充分展示宿州形象,開拓文化產業,打造招商平台,聚集人氣商機,宿州市將在2010年10月中下旬舉辦第四屆中國宿州靈璧石文化節。目前奇石節籌備委員會已成立,下設辦公室、石展工作部、文化工作部、經貿及市場策劃工作部、宣傳推廣部及綜合保障部,將分別從組織協調奇石文化活動,奇石展廳布展,舉辦節慶活動期間各項文藝活動,開展項目推介、招商引資活動,籌備商業廣告、節慶宣傳,保障節慶交通、醫療、通信安全等各方面對文化節順利開展提供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