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故宮修建於幾年前
故宮修建於614年前(公元1406年)。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❷ 北京故宮是哪一年修建的
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2)文化遺產故宮是多少年建的擴展閱讀:
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北京故宮門票價格旺季60元,淡季40元。2014年7月1日,北京故宮限流分流方案公布了試行方案,具體為3項試行方案——年票方案、主題免費開放日方案、單日內分流方案。
❸ 北京故宮是哪年建的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3)文化遺產故宮是多少年建的擴展閱讀:
故宮四門
1、午門
午門是故宮的正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築。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重檐廡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闕城牆上,建有聯檐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輔翼著正殿。
2、神武門
神武門在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
3、東、西華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台,白玉須彌座,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台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❹ 北京故宮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
❺ 故宮建造於公元多少年
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約有600年的歷史。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故宮博物院的創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勝利,是對復辟勢力的一次致命打擊;其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業績。
主要建築
1、體仁閣位於太和殿前廣場內東側,面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文樓,嘉靖時改稱文昭閣,清初改稱體仁閣。體仁閣高25米,座落於崇基之上,上下兩層,黃色琉璃瓦廡殿頂。下層面闊9間,進深3間。
康熙年間,曾詔內外大臣舉薦博學之士在體仁閣試詩比賦,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於此。乾隆年間重建後,此處作為清代內務府緞庫,內設收貯緞綉木架143座。
2、保和殿(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
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3、坤寧宮是內廷後三宮之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於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坤寧宮座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明代是皇後的寢宮。
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後,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門的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祭神的場所。清康熙、同治、光緒皇帝在此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❻ 故宮建於哪年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文化遺產故宮是多少年建的擴展閱讀:
故宮旅遊攻略
一、開放時間
故宮博物院全年開放,開放時間按照淡、旺季會有所改變,遇到法定假期也會延長或縮短開放時間。除法定節假日外,故宮博物院全年實行周一全天閉館的措施。
1、旺季:4.1-10.31。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含鍾表館、珍寶館):16:00;停止入館時間:16:10;閉館時間:17:00。
2、淡季:11.1-3.31。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30;止票時間(含鍾表館、珍寶館):15:30;停止入館時間:15:40;閉館時間:16:30。
二、門票信息
1、北京故宮門票價格旺季60元/人,淡季40元/人。
2、珍寶館(即進入寧壽宮區,還包括戲曲館、石鼓館)10元/人。
3、鍾表館(即進入奉先殿區)10元/人。
4、優惠信息:
(1)大、中、小學生(含港、澳、台學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憑學生證或學校介紹信,可購學生票,20元/人。
(2)6周歲(不含6周歲)至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可憑身份證、戶口本或護照購買學生票,20元/人。
(3)60歲以上(含60歲)老年人憑身份證原件,門票半價優惠。
(4)持有本市社會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門票半價優惠。
(5)離休幹部憑離休證,免票參觀。
(6)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免票參觀。
(7)殘疾人憑殘疾人證件,免票參觀。
(8)「三八」婦女節,婦女享受門票半價優惠。
(9)「六一」兒童節,14周歲以下兒童(含14周歲),免費參觀。隨同家長一人享受半價優惠 。
(10)「八一」建軍節,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
❼ 故宮建於哪一年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
(7)文化遺產故宮是多少年建的擴展閱讀:
故宮的作用價值:
1、博物作用
故宮博物院的創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勝利,是對復辟勢力的一次致命打擊;其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業績。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舉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博物館是以文化教育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實物的機構。
2、遺產價值
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3、學術價值
故宮學是故宮博物院於2003年提出的,它是以北京故宮及其豐富收藏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故宮學研究主要包括紫禁城宮殿建築群、文物典藏、宮廷歷史文化遺存、明清檔案、清宮典籍及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六個方面,有著豐富深邃的學科內涵。故宮文化是以皇帝、皇權、皇宮為核心的皇家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故宮
❽ 故宮有多少年的歷史
故宮1420年建成,到現在(2019年)已經599年了。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8)文化遺產故宮是多少年建的擴展閱讀:
故宮的主要建築:
1、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2、中和殿
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屬於明清傳統宮殿建築。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
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極殿為中和殿。
明清兩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大型慶典前在此休息准備。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慶典的官員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參與慶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農壇祭典時,皇帝都會先到中和殿閱讀寫有祭文的祝版,查看親耕用的農具。在參與天壇、地壇、社稷壇、太廟的類似活動前,皇帝也會在這里閱讀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譜。纂修工作完畢後就會在中和殿上舉行儀式,送呈皇帝審閱。給皇太後上徽號時,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閱讀擬好的奏摺。
有時候皇帝也會在這里召見官員或賜食。
3、保和殿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是明清傳統宮殿建築,屬於北京故宮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築。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幾經焚毀、重建。現存主體梁架仍為明代建築。
保和殿於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後、皇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及每科殿試等均於保和殿舉行。每歲終,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以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
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至順治十三年(1656年),順治帝福臨曾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大婚亦在此舉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時稱「清寧宮」。二帝居保和殿時,皆以暫居而改稱殿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故宮
❾ 故宮有多少年歷史
有598年的歷史,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到2018年為止總共是598年。
(9)文化遺產故宮是多少年建的擴展閱讀: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紫禁城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按照那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即「後寢」部分。侍衛人等照常留用;王公世爵仍其舊」等條款。所以依據《清室優待條件》部份條款,加之袁世凱感念舊主恩德,積極扶持,溥儀退位後,帝制雖然被廢除,但皇帝溥儀以及原來的皇室大臣等卻仍然安然無恙地居住在皇宮里。
在皇宮紫禁城內生活期間,溥儀仍舊發布「上諭」,仍用宣統年號紀年,遺老遺少仍行跪拜大禮。宮內依然還保有內務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機構,故臣贈謚,不改衣冠,觸犯王法者由慎刑司處治。遂使當時的紫禁城儼然成為「國中之國」。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1933年,故宮博物院為保護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戰火毀滅或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決定採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並在南京建立文物庫房,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從1933年2月至5月,先後檢選出文物、圖書、檔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現存文物150萬件(套)。 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辟為「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