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軍人應當怎樣傳承歷史使命
如何履行好當代軍人的歷史使命
軍人使命是厚重的歷史責任,是軍人偉大而神聖的價值擔當和展現。古往今來,軍隊與使命同生,軍人與使命同在。翻開五千年編年史,「使命在身,萬死不辭」的英雄壯舉史不絕代,「矢志不渝,不辱使命」的絢麗篇章綿延至今。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正是我們凝聚軍心意志、匯集智慧力量的重要載體。老積極蝸居的歷史使命,培育軍人的使命觀,獻身使命,是當代革命軍人的職責所系,也是軍人的光榮所在。軍人只有獻身使命,才能有效履行使命,這也是當代革命軍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
一、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科學內涵
總書記同志科學分析國際戰略形勢、我國安全環境、我軍建設狀況和時代發展要求,對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作出了「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新概括,內容涵蓋了軍隊建設、軍事斗爭准備、軍事力量運用等諸多方面,是新形勢下我軍建設的總綱領。
(一)軍隊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證
這是黨和人民在新的形勢任務面前對軍隊提出的極端重要的政治要求,凸顯了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政治屬性和軍事服從政治的根本要求。
軍隊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力量保證,是當今世界政黨政治的鮮明特徵。政黨是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代表,是階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軍隊則是階級統治和階級斗爭的工具,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任何一支軍隊,沒有一個不是從屬於一定的階級及其政黨,為奪取國家政權和鞏固政權服務的。
黨要應對長期執政面臨的嚴峻挑戰,需要軍隊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20世紀80年代末起,相繼發生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及一系列的「顏色革命」。分析原因,重要一條就是因為執政黨對軍隊實施「國家化」改造,使其無法對軍隊實施直接有效的控制,從而在關鍵時刻得不到軍隊的支持,最終斷送政權。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關鍵在於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證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反映人民的利益。無論是抵禦敵對勢力的西化、分化,還是應對發展中的各種風險考驗,軍隊都肩負著重要責任。
(二、)軍隊要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
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軍隊為此提供安全保障,既是國家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對軍隊職能任務提出的時代要求。
我國雖然處於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但影響戰略機遇期的因素仍然不少。總書記同志指出:「國家主權面臨的威脅、祖國統一面臨的挑戰和社會穩定面臨的問題,哪一方面防範不好、斗爭不力、處置不當,都有可能影響和沖擊國家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維護好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軍隊要努力創造一個可靠、穩定的安全環境。要堅決抵禦外來侵略,確保我國領海、領空和邊境安全。要密切關注社會動態,高度警惕影響和破壞社會穩定的各種因素和現象,自覺同一切不利於社會穩定的行為作斗爭,切實履行好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的和平勞動不受破壞的政治責任。
(三、)軍隊要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
一個國家的國家利益主要表現在生存與發展兩個方面。沒有生存,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危及生存。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是時代賦予軍隊的神聖使命。
軍隊要為維護好國家利益提供戰略支撐,必須努力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首先,要更新利益觀念,拓展安全視野。確立宏觀、動態、開放、前瞻的國防理念,創造新的戰略文化、戰略思維與戰略作為。其次,要努力建設一支與我國地位相稱和我國發展利益相適應的軍事力量,不能只是一支「陸戰型」、「守土型」、「內向型」軍隊。再次,要堅持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全面提高軍隊的威懾和實戰能力。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方向,逐步實現由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依託國家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適應國家安全需要,不斷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進程。適應聯合作戰的要求,建立能夠充分發揮武裝力量整體效能和國家戰爭潛力的現代作戰體系,全面提高軍事能力。
(四、)軍隊要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中華民族曾長期遭受列強的侵略,對戰爭帶來的深重災難有切膚之痛,深知和平來之不易。中華民族歷來具有熱愛和平、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不管現在還是將來,不管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都永遠不稱霸。我們既堅持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我們始終堅持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主張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對外事務,主張通過協商和平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糾紛和爭端,支持和參與一切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活動。
總之,「三個提供、一個發揮」歷史使命的內容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科學、嚴密、完整的思想體系。
二、當代軍人獻身歷史使命的重要性
軍人因獻身使命而展現價值。「獻身使命」雖然僅僅只有四個字,但內涵卻極為豐富和深刻,它集中體現和反映當前國情軍情對我軍歷史使命的全新拓展,詮釋了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本職特徵,明確了黨、國家、軍隊創建和養育軍隊的根本目的及其對軍隊的特殊要求。
(一)是當前國情軍情和維護我國戰略利益的迫切需要。進入機遇和挑戰並存2012年,面對復雜的國際政治格局,國情和軍情都出現了許多新變化新特點,在未來維護國家利益的光榮征程上,我們必將不斷肩負起更加神聖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二)是詮釋了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本職特徵。價值觀的表述通常都簡短通俗,但簡短通俗的背後,卻蘊涵著鮮明而深刻的政治理念,體現著軍隊的性質和傳統。世界主要國家的軍隊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用來進行思想控制和精神激勵,為軍隊履行職能服務。
比如,美軍西點軍校把「責任、榮譽、國家」作為學員的座右銘,並在軍人行為准則中明確:「我相信上帝,相信美利堅合眾國」。
俄羅斯軍隊的價值理念是「認真履行軍人的天職,勇敢地捍衛俄羅斯的自由、獨立和憲法制度,保衛人民和祖國」。
日本軍隊的核心價值觀是「忠誠武勇、衛國衛家、忠於職守、嚴守紀律、積極向上」等。
與之比較,我軍的核心價值觀更具有中國特色,體現和反映了我軍這支黨創建並絕對領導下無產階級軍隊的性質和傳統。 「獻身使命」更為庄嚴和神聖,更為深刻和豐富。不僅強調了階級、政黨、人民、執政、發展、和平這些政治領域,還突出了不怕犧牲、勇於獻身的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既符合我軍這支黨創建並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性質,也符合軍隊作為執行政治任務武裝集團的特殊性要求。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本職特徵。
(三)是黨、國家、人民締造和養育軍隊的根本目的。戰爭是政治斗爭的最高形式,軍隊是執行特殊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黨創建軍隊的目的是什麼?人民和國家養育軍隊為了什麼?軍人又是在「為誰扛槍、為誰打仗」?這些根本性的問題都體現在軍隊的歷史使命之中,它既是一支軍隊的價值所在,也是軍隊建設的永恆主題。新世紀新階段,胡主席根據國際局勢發展變化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軍隊建設的新要求,從國家總體戰略出發,提出我軍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歷史使命,這是黨的利益、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集中體現,更是黨、國家和人民在現階段賦予軍隊的神聖歷史責任。責任重於泰山,使命高於一切。軍隊作為特殊的組織,軍人作為特殊的職業,其特殊性就表現在所承擔的使命上,為了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任務,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軍人可以獻出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個人利益,如果臨戰退縮、膽小怕死就必須依法論罪,這是軍隊區別於其他任何組織的不同之處,也是軍人區別於其他所有職業的特殊要求。
三、當代軍人如何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
身居軍營,胸懷天下大勢;身處盛世,勿忘國家安危。獻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軍人的神聖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一句話,軍人從穿上軍裝開始,就應當忠誠使命、不辱使命、奉獻使命,這才是正確的價值選擇和職業道德。
(一)首先要忠誠使命。人民軍隊的歷史,就是忠誠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神聖使命的歷史。從「紅旗捲起農奴戟」的土地革命,到「幾多艱險建殊功」的抗日戰爭;從「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解放戰爭,到「東方紅日照寰宇」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從捍衛新生紅色政權的「保家衛國」,到「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改革開放,黨和人民在不同時期賦予的神聖使命,像嘹亮的號角、鏘的戰鼓,激勵和鼓舞全軍將士跨過萬水千山,戰勝千難萬險,從勝利走向勝利。
1、要強化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犧牲奉獻對於軍隊來說是無條件的,也是最徹底的,是忠誠使命的動力源泉。被軍委胡主席稱為好黨員、好醫生、好軍人的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外一科主任華益慰同志,就是一個用高超的醫術救治了眾多患者,被稱為「值得託付生命的人」。華益慰同志從醫50多年來,接診上萬人,手術數千例,從沒發生一起醫療差錯,「做一台手術,留一個精品」,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衷心贊譽。他年過七旬仍堅持每年做100多台手術,被查出患晚期胃癌住進病房的前一天還工作在手術台上。面對5.12汶川特大地震,15位空降兵勇士寫下遺書從近五千米高空縱身一跳,令世人驚嘆。進入深山搜救時,被毒蛇咬傷的官兵,毅然揮刀斬斷受傷的手指,腸穿孔的戰士扎緊腰帶強忍劇痛,堅持3天背運傷員,凜然可見軍人那剛毅果敢的勇氣。即使是剛剛入伍幾個月的新兵,也在部隊忠誠使命、英勇抗災的氛圍中迅速堅強成熟起來。
2、要培養忠誠使命的英雄氣概。戰斗影片《英雄兒女》中有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情節:志願軍步話員王成,在陣地上打剩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為了引導我軍炮火消滅敵人,對著步話機大聲呼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他投出了陣地上所有的手榴彈,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最後關頭,毅然拉開爆破筒,與沖上來的敵人同歸與盡。這種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撼天動地的英勇壯舉,就是我軍獻身使命的縮影。大家都看過電視劇《亮劍》,為什麼這部反映革命戰爭年代的電視劇打動了那麼多人?就因為「亮劍」亮出了中國軍人忠於使命的堅定信念,亮出了敢於斗爭、敢於犧牲、敢於勝利的精神世界,亮出了使命重於生命、勝利乃最高榮譽的中國軍人的追求。因此,每一名官兵必須自覺地在艱苦環境中磨礪,在重大任務中錘煉,在嚴格管理中養成,努力培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培養為祖國統一而戰、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戰、為民族尊嚴而戰、為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戰的堅定革命意志。
(二)關鍵要不辱使命。
1、要樹立神聖的「使命觀」。使命對於軍人來說是神聖的,它包含著黨和國家對軍隊委以的重任,包含著人民對軍人的厚望與重託,完不成使命就無法向社會和歷史交待。當然,履行使命並非易事,要看到我軍與發達國家軍隊的差距,看到從機械化半機械化狀態向信息化跨越的挑戰,認識到應對多樣化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艱巨,這些都需要廣大官兵枕戈待旦,在嚴訓實練,銳意進取中不斷克服。這其中,還包括正確對待苦與樂的問題。軍營生活比較艱苦,戰備訓練、完成任務比較艱巨。然而,只有歷經艱難困苦,才能玉汝於成,只有通過艱苦磨煉,才能提高素質本領,也才能無愧於所擔負的歷史使命。
2、要樹立正確的「戰爭觀」。戰爭是每名軍人必須面對的問題,當戰爭來臨時作為軍人應該怎麼辦?這個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隨著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獨生子女官兵的增多等因素,日益嚴峻地擺在當代軍人面前。軍人的天職就是當兵打仗,奮勇作戰是每名軍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軍人,我們追求和平、維護和平,但這必須建立在能夠打贏和遏制戰爭的基礎上。我們不能忘記近代史上,國民黨軍隊放棄抵抗,造成南京屠城的悲劇。軍人的最高價值就體現在不惜犧牲生命來保衛祖國和人民。只有沖破生死關,才能在黨、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與自身的安危面前交出合格答卷;只有沖破生死關,才能在戰爭中克服生死顧慮,充分發揮技戰術水平,有效地消滅敵人、保全自己,這就是生與死的辯證法。
3、要樹立崇高的「職業觀」。消防部隊的裝備,技術密集,專業復雜。因此,我們必須要把掌握手中武器裝備作為訓練的主課堂,切實把本職專業弄懂弄通。既熟練掌握「已有」的,又超前學習「將有」的。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循序漸進地學到現代科技知識,才能實現人和武器的最佳結合,才能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三)重點要奉獻使命。奉獻使命就是要從擔負任務出發,自覺做到「愛崗敬業,愛軍精武」。愛崗敬業就是熱愛本職工作,具備崗位需要的任職能力和專業技術。愛軍精武就是愛軍隊、愛部隊、愛戰友、安心服務,刻苦鑽研軍事知識,熟練掌握軍事裝備,具備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軍事技能。
一是要找准奉獻的實踐平台。萬丈高樓平地起。千千萬萬個平凡崗位構成了宏偉的事業,也為官兵成長進步、奉獻使命提供了寬廣的實踐平台。我軍在長期革命戰爭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建立的卓越功勛,都是全軍官兵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的結果。黃繼光、董存瑞、雷鋒、蘇寧等舉世聞名的英雄模範,都是立足本職英勇戰斗、在平凡崗位艱苦奮斗的榜樣。時代發展了,社會生活豐富多彩了,但熱愛本職、精通本職、干好本職仍然是官兵成長進步、奉獻使命的基礎。廣大官兵要自覺把個人追求與革命理想聯系起來,把本職工作與事業追求結合起來,把完成好本職任務當作崇高的事業和神聖的責任,居安思危,艱苦奮斗,勤奮工作,做到思想上始終清醒、政治上始終堅定、作風上始終務實。
二是要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干好每一項工作、完成好每一次任務,需要每個同志始終保持高度的革命事業心責任感,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就要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心系部隊建設。特別是在部隊需要與個人願望發生矛盾時、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難時,更要自覺以部隊建設大局為重、以黨的事業為重,甘願作出個人犧牲。獨臂英雄丁曉兵,從一個20年前的戰斗英雄成長為永葆英雄本色、追求高尚人生的時代先鋒,從一名傷殘戰士成長為站立於部隊現代化建設排頭、在各個崗位上不斷取得驕人成績的領導幹部,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面對人生一次次選擇、一個個困難,始終有一種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始終保持了與時俱進、頑強拼搏、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三是練就過硬的軍事本領。部隊有兩句老話:一句是「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另一句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現代戰爭和傳統意義上的戰爭已經有了質的不同,適應瞬息萬變、異常嚴酷的未來戰場,政治思想不堅定不行,科技素質不高不行,軍事技能不精更不行。「雖言安邦賴股肱,平凡崗位亦建功」。只有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孜孜求索,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才是獻身使命的最好體現。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面對並不安寧的世界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全體官兵一定要強化歷史使命的意識,牢固樹立戰斗隊思想,不斷增強履行使命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把實踐作為提高能力素質的平台,在投身軍事訓練中掌握新裝備,在參加重大救火行動中探索新戰法,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培育好作風,不斷增強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的實際本領。
『貳』 如何加強軍隊基層文化建設
基層文化建設是實現軍隊現代化、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途徑.基層文化建設是摒棄不良思想、全面提陞官兵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加強軍隊基層文化建設,應站在文化發展戰略的高度認識,合力抓文化建設.應注重加強文藝骨乾的挖掘與培養.應加強硬體設施添置,改善營區環境.推進基層文化活動的創新.基層文化工作是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軍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基層文化工作在提高部隊戰鬥力、全面提陞官兵綜合素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部隊文化建設圖片
(三)營區文化建設要注重「群眾性」。
首先,只有官兵自己唱主角,才能發揮群眾的創造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營區文化時要有充分的民主性,也就是群眾性。
其次,我們官兵們有著在軍隊文化需求上的多樣性。沒有官兵的廣泛參與,我們不可能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我們應該營造什麼樣的文化。尤其是現在的士兵多是「90後」,對文化需求的差異只會更大,這對我們的營區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堅持民主,而且還要兼顧官兵之間的差異,對文化需求的多樣。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大家了解部隊文化建設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加強,要注重哪些方面。
北京新橋文化作為一家擁有多年部隊文化建設公司,已經成功幫助多個部隊打造環境文化,針對部隊文化擁有自己獨特的設計經驗,是您值得信賴的企業。
『叄』 士官如何立足崗位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
主要做到三個字:「學」、「思」、「行」。
「學」就是學習我軍優良傳統,了解我軍優良傳統的內容、形成和發展過程。要繼承和發揚我軍優良傳統,首先就得知傳統。如果對我軍優良傳統不知,或知之不多、甚至一知半解,就無從談起當優良傳統的傳人。優良傳統的學習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介紹我軍傳統的書籍中學,也可以從傳統教育的課堂中學,還可以從部隊的一些老同志的言行中學。只要我們留心,就一定能把我軍優良傳統學到手。
「思」就是思考、領會、消化。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學到的知識,如果不認真地思考、消化;就會迷惆不解,發揮不了作用。對我軍優良傳統的學習也是如此。「思」在這里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思考自己與優良傳統的差矩,並自覺地去縮短差距,使優良傳統在個人身上發揚光大;二是思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把我軍優良傳統注入新的內容。這是我們當前應思考的重點。從本質上說,優良傳統是歷史上時代精神的精華,尤其是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是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是我黨我軍本質和宗旨的生動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思想文化的體現,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永遠是激勵我們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但是,時代的發展,也要求我們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過程中,賦予優良傳統以新的時代內涵。這是我們每一個軍人都要思考的問題。例如,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不是要人們一成不變地回復過去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在思想上保持拼搏進取的精神,為遠大理想奮斗不息;在學習上刻苦鑽研,掌握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本領;在工作中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在衛國戍邊的戰斗中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英勇頑強,一往無前;在改革開放中解放思想,敢闖敢幹,艱苦創業,爭作貢獻,等等。通過思考,在認識上把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辯證地統一起來。
「行」就是在行動上實踐我軍優良傳統。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要靠實踐養成。只有堅持「知」與「行」的統一,在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事業的偉大實踐中自覺踐行優良傳統,才能真正實現我軍優良傳統和作風的代代相傳。在新的形勢下,踐行我軍的優良傳統,要特別強調大力發揚鄧小平同志倡導的「五種革命精神」。「五種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老紅軍本色,集中體現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歷史上形成的偉大創業精神。今天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次新的偉大創業。同民主革命相比,其路程將更長,任務將更艱巨,工作將更偉大。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五種革命精神」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麼一股勁,那麼一種革命熱情,才能勝利完成這一新的長征,並開創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建設的新局面。
『肆』 軍隊文化有那些
軍人文化 、軍營文化、軍事文化、軍旅文化。
1、軍人文化
軍人文化,顧名思義,是基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革命與建設過程中長期以來形成的革命傳統,其中涵蓋了革命命理論、經驗與精神。在革命時期,我國的特色文化與歷史文化被淋漓盡致的展示出來。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以及先進革命分子與人民群眾的擁護下,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引導了時代前進的步伐。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為基準原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處於一個和平年代,我國的軍人文化優良傳統成為了強軍目標的寶貴資源。也就是說,強軍目標與軍人文化之間存在一致性。
2、軍旅文化
軍旅文化主要闡述部隊戰士生活,戰斗,生產中創造的文化藝術,反應了部隊戰士的情感生活和精神風貌,表達他們對祖國,對人民,對親人的一腔熱忱。
3、軍事文化
軍事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形式、思想都反映軍事需求和社會期盼。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軍事文化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軍事題材的文學、影視、戲劇、音樂、美術等成為文化思想領域的「領頭雁」「常青樹」。
《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突出重圍》《長征》等數百部軍事題材影視和文學作品受到觀眾和讀者熱捧,像《士兵突擊》里的台詞「不拋棄不放棄」,像《亮劍》里的台詞「狹路相逢勇者勝」,像《戰狼2》里的台詞「脫下軍裝,職責猶在」等,不僅讓部隊官兵熱血沸騰,而且對社會青年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些令人血脈僨張的軍事題材文藝作品,恰恰反映了社會大眾對軍人血性和擔當的期盼。人民群眾通過軍事文化的方式得以感知軍隊發展的脈動和當代軍人的風采
4、軍營文化
軍營文化就是軍隊的學問、規矩和特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和優秀的文化傳統,是軍人的共同信仰、理想、思想方式、價值觀、審美觀,是每個軍人的意識、精神、靈魂之所系。軍營文化涉及軍事、政治、後勤、裝備方方面面,包括軍營文化現象、軍營文化本質和軍營文化主體。
(4)如何傳承軍隊文化擴展閱讀
軍事文化自信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源自對革命文化的自覺。人民軍隊創立之初,毛澤東等領導人就高度重視軍隊的文化建設,在幹部、戰士中開展文化和宣傳工作,在行軍途中,在戰斗間隙,部署開展「識字教育」活動,以提高幹部和戰士的政治覺悟和文化水平,從而把我軍打造成一支政治素質、文化素質過硬的鐵軍。
毛澤東深刻指出:「革命文化,對於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更是鮮明地提出:「我們的工作首先是戰爭,其次是生產,其次是文化。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可能戰勝敵人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武器裝備上,我們無所依憑;在力量對比上,我們沒有優勢,但是在軍事文化的建設上,我們這支軍隊走在了時代前列,由此而煥發出來的革命覺悟、堅定信仰、強大精神卻是無可匹敵的。
我軍軍事文化歷經血與火的考驗,展現出了獨特的氣度、氣質和氣蘊,成為了激勵一代代官兵不斷奮勇向前的精神巨構與動力引擎,令世界頭號敵人不禁感慨和敬慕「謎一樣的東方精神」。
『伍』 有人說軍隊文化的內涵就是奉獻和犧牲精神、高度忠誠、敬業愛崗、團隊精神、紀律與服從、您是否還有補充的
軍事化管理明確要求企業本身和員工將堅定不移地堅持從軍隊中學習,學會從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PLA)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論和思維方式,工作引入到企業的風格,實現組織的使命和戰略目標的企業一絲不苟的執行和完成任務。
企業員工的思想作風要像軍人一樣優秀,也是必須做到的。企業員工必須對公司忠誠,對自己的職責忠誠,具有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體現在為實現組織使命和企業戰略目標和任務而奮斗;
員工不僅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展望未來,還要立足本職,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具體到無錫,誠實守信,公平,和服務群眾,生命意識,利用心臟,貢獻社會,以及守法,自覺遵守社會主義,團隊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
大力弘揚大無畏的「狼」、「劍」精神。倡導「仁」與人際和諧;倡導人的倫理價值和「仁、義、禮、智、信」;追求自我解放的更高層次的精神境界,注重「修身、和睦、平天下」的自我修養。
同樣,企業員工的工作作風也要像軍人一樣,要有堅定的信念,百折不撓的意志,鋼鐵般的紀律,堅強的工作作風。
其具體表現為在一切行動中聽從命令,上級的指示就是命令,命令落到山頭,執行命令堅決,不抱怨,不討價還價;我們要迅速、果斷、堅決地行動。如果我們今天不能完成今天的工作,我們將不吃不睡。敢於克服一切困難,敢於前進,具有「狼」精神和「劍」精神;
工作講究策劃、周密、細致、程序性、規范性、嚴密性,事前請示,事後報告,講究書面報告;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血汗,下定決心克服一切困難,爭取勝利;敢於承擔責任,敢於主動創新解決問題,不怕批評,不怕懲罰;
心若善良,善行必不受報償;心若不善,惡必不受懲治;快速糾正不足和錯誤,以及違反上級指令的行為,不復雜的感情,不奇怪的話語;無論如何,嚴於律己,寬容下屬,愛護下屬,把困難留給自己;有「團隊就是家人,同事就是兄弟」的意識和思想;
上級與下屬、同事與部門之間,溝通無限,坦誠相待,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樹立「股東利益至上」的思想,不做,不說,不拿的情緒。以上是企業軍事化管理的核心內容,為企業管理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一個成功的企業非常重視執行力。執行力的持續改進決定了企業的成敗。軍隊管理的實質是建立和提高執行力。軍事管理與執行力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只有通過軍事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執行能力,只有通過提高執行能力,才能實現軍事管理的標准,然後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從而達到企業的目標、任務、策略、組織任務和理想。
(5)如何傳承軍隊文化擴展閱讀:
軍事化管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現代企業管理,如果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生命,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的建設越來越重要,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許多方法、手段、措施,軍事地位的管理在企業文化的建設是非同尋常的。
首先,注重管理者能力的提升。管理者的領導能力決定的執行團隊的力量,一個企業的領導人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執行,部門經理決定的執行部門,即領導文化,因此,通過從中國人民解放軍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全面促進管理者的綜合管理水平,主導企業文化建設;
第二,重視內部協調。現代社會是一個協作的社會,企業內部對協作的要求更加嚴格。
如果一個部門和它的員工沒有完成任務,就會影響到整體目標的完成。因此,企業必須堅持單位各部門的協調,通過「無限溝通」,實現經常性的橫向和縱向溝通,就像軍隊一樣,才能取得勝利。這樣,大多數員工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構成了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基本文化;第三,直接創建高管文化。
企業借鑒《軍規》,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並通過制度載體形成制度文化。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組織、經營、管理等一系列行為的規范化、制度化。它是企業制度的各種內涵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它是典型的高管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軍事化管理的地位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也顯得起著護衛作用。軍事化管理的特點是用鐵的紀律來保證指令的執行,即指令的執行由山,像板子一樣固定,一致。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員工思想的復雜化,現代企業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
在這一點上,一些專家和學者提出了借鑒歐美現代企業管理的經驗,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鍛煉企業的靈魂,注入新鮮血液對我國現代企業管理,增強企業活力,但也有一些專家和學者提出,應該從中國國情出發,企業的管理應吸收軍事化管理,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認為這不是一個矛盾,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現代企業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企業,所以,軍事化管理是將充分發揮重要作用的實踐證明,成功的企業效益的軍事化管理,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需要軍事化管理的護航,是歷史的必然。
『陸』 如何踐行軍隊文化作文該怎麼寫
以軍事的視角感悟文化、以文化的視角解讀軍事,著力用撲實而富有個性的鏡頭,觸摸基層官兵的文化生態、評點綠色軍營的文化現象、解析軍事變革的文化內涵、探討世界軍事的文化淵源。軍旅文化是赤子報國的文化軍旅文化是培育英雄的文化軍旅文化是錘煉軍魂的文化軍旅文化是鑄造勝利的文化
『柒』 如何宣傳建軍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我軍在革命戰爭時期,能夠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就是嚴格遵循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原則,用嚴明的紀律,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同時也確保了部隊的令行禁止與戰鬥力的不斷增強,由此才取得了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帶領中國人民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
與人相似,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生理基因,而紅色基因作為一種外在的文化基因,這種基因不同於人身體內部通過生命所遺傳來的基因。這種紅色基因的傳承,相比生命基因來說,不是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就得來的。在軍隊中傳承紅色基因,需要細化落實到軍隊中的每個人身上,對每位軍人進行紅色基因的教育與培養。由此看來,在軍隊中傳承紅色基因,自然就需要更大的難度。如果我們不刻意維持或者說有意培養,那麼這種基因就可能逐漸損蝕甚至從我們的人民軍隊中剝離開去。
而今,軍隊內部出現的一些腐敗墮落分子相繼落馬,這除了相關監管不力、制度約束不夠之外,也折射出了在軍隊內部傳承紅色基因的必要性。而國際政治形勢的紛繁復雜,國際政治局限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國外社會思潮的不斷湧入,這是軍隊傳承紅色基因的外在要件。以此來看,我們當前軍隊必須要加強紅色基因的傳承。通過提高軍隊每位士兵的拒腐防變能力,才能讓軍隊內部的每一位領導幹部以嚴格的紅色基因凈化自身思想基因,提高自身對於侵蝕的抗拒力,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時代在發展,優秀的紅色文化基因卻不會變。只有加強對於軍隊紅色基因的培育傳承,才能讓我軍的戰鬥力不斷增強,同時拉近軍民之間的魚水關系,最終有利於建設一支新時期能打贏、不變質的軍事隊伍,而這既是維護我國社會穩定和平的迫切要求,也是軍隊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
『捌』 我軍特色軍事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也是一支軍隊的精神和靈魂。建設和發展什麼樣的軍事文化,決定著軍隊的前途和未來。
我軍在長期的奮斗中,創造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軍事文化,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軍事文化發展之路。這種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我軍特色的先進軍事文化,是人民軍隊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體現我軍性質宗旨、職能任務、歷史傳統的文化形態,是提高我軍戰鬥力的重要因素和滋養官兵的精神沃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軍按照胡主席關於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重要指示,狠抓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積極發展特色鮮明的軍營文化,努力創作高品位軍事文化產品,有力地促進了部隊建設科學發展,促進了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實踐證明,堅持走具有我軍特色的文化發展路子,對於永葆我軍性質宗旨和政治本色,對於激發官兵戰斗精神、保持部隊昂揚士氣、鞏固和提高部隊戰鬥力,對於陶冶官兵情操、提高官兵素質、促進官兵全面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軍的文化建設,包括理論武裝、思想教育、新聞出版、文藝體育以及軍營文化等多個方面,是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具有我軍特色的先進軍事文化,就是要推動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得到傳承和發揚,官兵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部隊文化設施裝備和條件顯著改善,軍營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適應人民群眾和部隊官兵需要的文化產品不斷涌現,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進一步增強我軍軟實力。這是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本質要求,也是檢驗軍事文化建設成效的具體標准。
堅持走具有我軍特色的軍事文化發展路子,必須准確把握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原則和要求。《意見》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服務軍隊建設中心任務,堅持著力保持我軍高度團結統一,堅持促進官兵全面發展,堅持緊貼時代要求創新發展。這「五個堅持」,既互相聯系,又有機統一,凝結了我軍文化建設的基本經驗,體現了先進軍事文化最鮮明的特徵,把握了我軍文化改革發展的特點規律,抓住了軍事文化建設的關鍵和根本,為發展具有我軍特色的軍事文化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堅持走具有我軍特色的軍事文化發展路子,必須貫徹落實《意見》提出的目標和任務。要始終把保持我軍政治本色放在第一位,把鑄牢軍魂、恪守宗旨貫徹體現到軍事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始終堅持軍事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要始終把提高部隊戰鬥力作為根本著眼點,緊緊圍繞軍隊職能使命和中心工作來展開。要始終緊貼當代革命軍人的特殊要求,體現軍事職業特點,繼承發揚我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斷深化「愛軍精武」的時代內涵,把愛護官兵與培育戰斗精神、從嚴治軍、確保一切行動聽指揮統一起來,不斷提高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科學化水平。
『玖』 如何傳承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一支軍隊擁有了崇高的價值追求,就擁有了立於不敗之地的精神支柱。
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建設和發展的歷史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的當今世界,國際政治和思想文化領域斗爭日趨激烈;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國內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確保我軍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確保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確保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
『拾』 如何發揮先進軍事文化的引領作用主題研討
1 先進的軍事文化可以引領培育部隊戰斗精神、提升部隊戰鬥力
軍事斗爭既是敵對雙方物質力量的角逐,又是精神力量的較量。而先進軍事文化是戰鬥力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它對塑造軍人特有的信仰、信念和價值追求、鍛造軍隊的軟實力,激發廣大官兵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持續旺盛的戰斗意志,具有重要作用。戰鬥力建設是部隊建設的核心,是部隊建設發展的永恆主題。一支部隊的政治信仰、戰爭理念、道義准則和戰斗精神是征服對手的關鍵因素,通過文化建設來提升部隊戰鬥力,是發揮先進軍事文化引領作用,全面提升我軍戰鬥力的內在需要。在軍事變革實踐中加速實現人的精神重塑,通過提升文化力支撐擴展現代戰鬥力,已成為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智力引擎。當前,世界范圍的新軍事變革浪潮如火如荼。新軍事變革的智能性,使得軍事思想觀念、軍事指導理論、軍事科技水平、軍事體制機制以及軍事創新能力等軍事文化因素,在戰鬥力生成模式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面對新形勢、新使命,要下大力氣把體現理想信念、戰斗作風、軍人榮譽、尚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滲透到深化軍事斗爭准備、日常戰備訓練和遂行多樣化任務各個領域,把先進軍事文化激勵鬥志、提振士氣的精神營養源源不斷地灌輸到官兵腦海里,內化為愛黨愛國、獻身使命的政治素養,外化為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自覺行動,為激發官兵鬥志、促進戰鬥力建設注入強勁精神動力。
2 先進的軍事文化可以增強部隊凝聚力、向心力
回顧我軍發展壯大的歷史,在經濟基礎、武器裝備等物質力量長期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人民軍隊能夠征服險惡環境,打敗一個個強敵,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先進軍事文化功不可沒。因為,它凝結著我軍官兵共同的信仰信念、目標追求和高尚的倫理道德,能夠產生強烈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向心力,是凝聚軍民力量和意志、創造軍事奇跡的巨大精神動力。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先進軍事文化既是我軍有效履行歷史使命的必要條件,同時自身又在完成歷史使命中得到發展、不斷展現其特有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染力的過程。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對於繼承和發揚我軍優良傳統、始終保持我黨我軍的政治優勢,對於增強部隊凝聚力戰鬥力、滿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對於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與時俱進,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用先進知識武裝頭腦、增進智慧,用先進道德規范言行、引領風尚,用先進精神鼓舞鬥志、激勵士氣,用(下轉第20頁)(上接第11頁)先進思想培育信仰、凝聚意志,把部隊凝聚成高度集中統一的戰斗集體,把部隊鍛造成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鋼鐵力量。通過文化氛圍濃厚、文化活動激勵、文化產品催生等方式,切實把精神動力凝聚成文化軟實力,把文化軟實力轉化成部隊戰鬥力這個硬實力。
3 先進軍事文化為部隊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
先進軍事文化,是我軍在長期奮斗中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體現我軍性質宗旨、職能任務、歷史傳統的文化形態。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集中反映了我軍官兵與黨、人民、國家、軍隊的關系以及官兵相互間的關系,是先進軍事文化的核心內容,體現了我軍優良傳統、時代發展要求和官兵價值追求的統一。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我軍戰鬥力的重要源泉,是我們必須十分珍視的政治優勢。但軍事文化作為軍事實踐的產物,任何形式和內容的軍事文化都負載著相應軍人價值觀的印記,蘊含著軍人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價值實踐的結果。因此,軍事文化是軍人價值觀形成的淵源,為軍人價值觀的穩固長存提供基礎。為此,我們要大力繁榮發展先進軍事文化,使其成為官兵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重要途徑;成為官兵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載體;成為官兵傳承優良傳統、強化精神支柱、培育高尚道德的重要手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廣大官兵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使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得到傳承和發揚,為官兵全面發展和履行使命提供強大精神力量,為有效履行新的歷史使命而凝魂聚氣、團結奮斗。
4 先進軍事文化對保持部隊純潔穩固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當今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技術上的優勢,大力推行其文化霸權。這使我軍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挑戰,我軍官兵也經受著多元復合的文化影響以及多元價值觀的沖擊,其中不乏腐朽的文化。面對這樣的文化環境和形勢,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用先進軍事文化鑄牢官兵精神支柱,發揚部隊優良傳統,保持部隊純潔穩固。面對敵對勢力的文化侵蝕,要大力加強先進軍事文化建設,始終以更新觀念為先導,牢固樹立陣地意識、大局意識和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先進軍事文化的表現力、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以先進思想文化應對腐朽思想文化滲透。要發揮先進軍事文化對官兵的教育引導和熏陶塑造作用,推動軍事文化內容、形式和手段創新,善於運用先進手段發展和傳播先進軍事文化,增強軍事文化的時代感和影響力,將官兵的全部精力轉化為強烈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心、強軍之志,轉化為忠誠使命、獻身國防的強烈責任,轉化為紮根軍營、建功軍營的實際行動。要用先進軍事文化引導官兵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心上,建立在對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的統一上,將個人夢與強國夢強軍夢緊密聯系在一起,始終發揚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強化官兵軍魂意識,樹立敢打必勝信念,敢於迎接任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