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有哪些經典的文化
西方經典的文化有希臘文化,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敘利亞文化與愛琴文化,希臘文化是指以古希臘為主的地域文化族群,多數歷史學家相信希臘獨立戰爭是復興希臘文化的主因,使得多元的文化得以統一。
古時候,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希臘人能夠在許多學科有所發展,如生物學、幾何學、歷史學、哲學、物理學等等,是因為他們的思考有系統。希臘人亦引介許多文學格式,如史詩、詩歌、歷史、悲劇、喜劇等等。他們追求調理與調和,這種美的概念大大影響了西方的藝術。
Ⅱ 影響中國的外來文化主要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影響中國的主要外來文化: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古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近現代西方文化。
特點:
1、草原游牧民族文化:①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給中國人帶來了鐵器、胡瓜、胡床、葡萄、番茄、箜篌、羌笛和尚武精神等,影響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當代漢語普通話也受到阿爾泰語系的影響;②持續時間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直到清代中國都受到游牧民族文化深遠的影響;③這些游牧民族的文化最終都被中華文化所同化,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與華夏農耕文化一同構成當代中華文化。
2、古印度文化: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佛教方面,在宗教和哲學領域對中國人影響最大;②傳入中國的印度文化最後被中國本土化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③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三條線路向中國傳播。
3、伊斯蘭文化:①主要是宗教文化,對中國回族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排斥。
4、近現代西方文化:①是強勢的先進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化影響巨大,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化的主體部分;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排斥,但新文化運動後逐漸戰勝了中國傳統文化;③對中國現代化貢獻巨大,是中國現代化的文化基礎;④包容性極強,可以吸收、容納中國傳統文化、古印度文化、當代日本文化和世界各地的各種宗教;⑤包羅萬象,包括西裝、西方語言(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斯拉夫語族、拉丁語族和芬蘭語系、烏拉爾語系)、西餐、現代科技、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現代文學、西方文化復興時期以後的哲學(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現代建築、影視劇、現代美術、現代音樂,在當代華人日常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
Ⅲ 西方文化有哪些內容
指的是西歐、北美的現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標准、價值觀、風俗等。與西方這個詞相對應的是東正教、亞洲或者伊斯蘭國家,或者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也曾被對應於前蘇聯共產主義國家。
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與西方世界傳統定義相關聯。根據此定義,西方文化是文學、科學、音樂以及哲學原理的合集,並且有別於其它主要文明。適用於受西歐移民或殖民影響強烈的國家,並不僅限於西歐。這些傳統大都在被列入西方經典。
西方文化被用於許多方面,不管實際使用正確與否,包括美國文化、唯物主義、工業主義、資本主義、商業主義、性的享樂主義、帝國主義、現代主義,乃至解說西方文明。
西方文化常被認為起源於古希臘、羅馬帝國、天主教、基督新教,這些被統稱為猶太教-基督教文化。然而西方文化也根源於日爾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凱爾特人的流行文化,這些文化是形成歐洲中世紀文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在世界范圍內,西方文化中的元素對其他文化具有很強的影響力。許多文化背景的人,包括西方與非西方的,都將"現代化"與"西化"等量齊觀,當然也有許多非西方人士,反對將採納西方理念與價值,作為所有社會的必然。
一些非西方世界的成員,他們將科技進步跟西方的不同價值觀相聯系,由於西方價值觀與他們當地社會的價值理念大相徑庭,以此作為理由,來反對大部分的"現代化"。
(3)國外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無可爭議的是,組成所謂"現代化"概念的技術、社會模式中的大部分,都發展自西方世界。但這些技術和社會模式,是否就是西方文化的本質部分,這個問題則較難回答。
許多人根據實證科學,認為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價值"問題,必須在其價值系統中 (如哲學、宗教、政治理論)才能找到答案。當然,現在人類學中的許多部分,都顯示在物理環境與日常活動,跟文化形成(發現自文化生態)之間的關系。
因此,"現代化"與"現代"技術,就不僅僅指"科學"方面 (即物理上),也可能與某種文化緊密相聯,比如西方文化,如果沒有這些科技,現在的西方文化就跟古往今來為人熟知的狀況有天壤之別。
由於在文化、藝術、文學、歷史方面的基石作用,西方文化在歐美學校課程中占據了支配地位。1970年代開始,一種被稱為多元文化政策的新文化覺醒,開始鼓勵在西方學習非洲、亞洲的文化、歷史與藝術,這項政策在進入1990年代後進展加快。
Ⅳ 外國文化有什麼
外來文化是指正在進入一個民族內部,並與其社會發生作用的別族文化。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相對,外來文化作用於本地文化的過程既是文化入侵的過程,同時也是同化和改造的過程。
Ⅳ 你接觸過哪些國外有趣的文化
1.日本人吃面條的時候一定要很大聲,這樣才能表示對拉麵師傅的尊敬.(中國文化認為這是沒禮貌的表現)
2.丹麥:在自己家門口狂砸碗碟
丹麥新年的時候要跑到朋友家門口砸盤子,代表友誼長存,而且門口的盤子碎片越多,代表你的人緣越好。
8.巴西:喜歡穿白色衣服,互相揪耳朵
巴西人們在新年喜歡穿上白色的衣服,他們相信這樣可以嚇走妖魔鬼怪,就算參加新年派對很容易弄臟也無所謂喔。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9.英國蘇格蘭:午夜拜年活動
蘇格蘭風俗,午夜一到就開始傳統的拜年活動。第一個來到的客人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在倒數過後,人們會帶著象徵溫暖的黑炭、象徵好食的甜食、象徵財富的銅板,或是代表喜悅的威士忌拜訪友人。除夕在親友家作客,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
並且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10.比利時新年:給牲畜拜年
比利時的新年動物最受寵。元旦這天,比利時人清早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給動物們拜年。他們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寵物狗身邊,鄭重其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汪星人和喵星人一臉懵逼...
11.保加利亞:吃年夜飯要打噴嚏
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誰准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隻羊、 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12.印度:不許生氣,有些地方大哭慶祝
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 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
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當然了,三哥高興起來,跳舞時必不可少的
Ⅵ 外國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英國
1。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曾經用功各種方法打敗了其他殖民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強權。它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抄襲了荷蘭的金融政策以獲得戰爭經費,打敗了法國,掠奪了印度,利用「政府的中介」——東印度公司進行殖民擴張
2。英國是老牌的工業國家,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3。英國人的母語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
4。英國信基督新教,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基督新教的首腦
5。英國有一隻強大的軍隊,經常配合美國在世界各地進行軍事行動
6。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保留了女王和國王,可是沒有實權
7。英國有很多名車:蓮花、阿斯頓馬丁、麥克拉倫、勞斯萊斯等等
8。英國盛產羊毛,總共有超過3000萬頭綿羊
9。英國的民房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舒適的
10。英國的足球
11。英國有很多中世紀城堡和大教堂
法國
1注重服飾的華麗和式樣的更新。婦女視化妝和美容為生活之必需。時間觀念強,工作計劃性強,奉行「女士第一
2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黃色和墨綠色。忌孔雀和仙鶴。視菊花、杜鵑花與核桃等為不祥之物。喜愛藝術和娛樂活動。一」的原則。
3法國人會吃,也講究吃。法國菜風靡世界。法國人喜歡吃蝸牛和青蛙腿,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喜歡喝酒。法國菜的特點是鮮嫩。法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菜。
4法國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法國時裝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
德國
1德國的音樂 音樂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國造就了各個不同時期的音樂大師如貝多芬、巴赫、門德爾松、瓦格納等。柏林愛樂樂團更是享譽世界。
2.德國的文學 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兄弟都是傑出的代表。20世紀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貝托爾特·布萊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爾和貢特·格拉斯分別於1972年和199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3.德國人的時間觀念 與德國人打交道。守時絕對重要。遲到是 無法讓人接受的除非真有特殊情況。但提前則被認為是侵犯了對方的時間。
4.德國人的語言特點 准確是德語的特點之一。德語結構嚴謹有很多規定句子結構的語法規則這很自然在德語的表達模式上反映出來。
Ⅶ 外國傳統文化元素有哪些
1、復活節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由於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也是不確定的。但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2、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Day),西方傳統節日,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
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3、愚人節或所有愚人節也稱為愚人節或幽默日。這個節日是在公歷的4月1日。它是19世紀以來西方流行的民間節日,至今未被任何國家承認為合法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互相捉弄,常常在笑話結束時揭發並宣布傻瓜為目標。
4、狂歡節狂歡節是在大齋前舉行宴會和狂歡的時期,最初是從主日延長到大齋前一天,現在通常限於大齋前幾天。在歐洲和美國流行。許多國家都有傳統的狂歡節。化妝舞會、彩車、面具和宴會是嘉年華的主要特色。
它起源於非基督教節日,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土星節和盧帕卡利亞節,以及凱爾特宗教儀式。它通常在二月和三月舉行。
5、萬聖節又稱萬聖節,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在10月31日慶祝,這是節日中最繁忙的一天。在中文中,萬聖節經常被誤譯為「全聖徒節」。萬聖節前夕,孩子們裝扮成可愛的鬼魂,挨家挨戶地敲門,要求糖果或惡作劇。
據說,在這個晚上,鬼魂會裝扮成孩子,和人群混在一起慶祝萬聖節的到來,人們會裝扮成鬼魂,讓鬼魂更加和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復活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感恩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愚人節
Ⅷ 你了解哪些國外文化
對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有些了解,它始建於1163年, 歷時182年建成,巴黎聖母院坐落在巴黎發祥地西岱島, 它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在歐洲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Ⅸ 你知道哪些外國文化內容,說說這些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相同之
宗教文化,西方歐洲主要信仰基督教,
中國的禪宗佛教,本土道教,
西亞,中東,北非地區的伊斯蘭教。
相同點:是都產生了宗教。不同點:宗教各不相同。
西方的歌劇,中國的戲劇,
繪畫:西方的油畫藝術,各種不同的流派,及其特點。
中國的水墨畫,貫穿歷史至今。
樂器:都分為管樂器,如,笛子,中國的蕭,西方的各薩克斯風。
弦樂器,如,中國的琵琶,古琴,古箏,二胡,西方的吉他,豎琴,提琴
打擊樂器,如,中國的雲鑼,大鼓等,西方也有相關的樂器。
中國有書法藝術,西方沒有。
很多很多的,好好想想吧!
Ⅹ 國外有哪些你認為有趣的文化呢
國外有哪些你認為有趣的文化呢?
當兩個人面對著面,鼻子碰著鼻子,額頭碰額頭的形象,在很多人來看,這似乎是兩個相愛的人做的事情。但對於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來說,這是他們特有的一種問候方式。而且,兩個人眼睛裡會流露出微笑,他們會把胳膊拉近,好像要握手一樣。兩個人保持的姿勢越久,越能夠表明對彼此尊重的程度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