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西歷史文化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
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
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為中國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後,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凈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另外,江西的農業自古就以種植水稻為主。隋唐以後,國家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繁榮興旺,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1)江西哪個城市代表文化擴展閱讀:
江西建制沿革
江西開發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
江西境內有邗越(干越)、百濮,《荀子·勸學篇》註:「邗越古國名」。已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 。
秦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南壄縣。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縣,下轄18縣。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江西屬揚州刺史部。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厘置彭澤郡(旋廢)、鄱陽郡。嘉禾五年(236年),孫權廬陵南部都尉,隸揚州。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於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其監察區下轄8州,治洪州(南昌市)。
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初設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江西行省轄區大於今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和今廣東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轄13路、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江西省共轄81縣。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2016年6月,贛江新區成為第18個國家級新區。
『貳』 最能代表江西的城市——景德鎮
景德鎮是最早通過瓷器和歐洲交流的城市。歐洲是通過認識景德鎮的瓷器認識中國的。景德鎮原名昌南。CHINA中國就是昌南的諧音。所以說景德鎮在古代代表了中國。因為景德鎮位於江西。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和歷史是江西文化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叄』 江西三大歷史文化名城是哪三座城市
江西歷史文化名城 景德鎮 南昌 贛州
『肆』 江西省第五個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
撫州市。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同意將江西省撫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同意將撫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撫州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文化遺存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此前,江西省已有景德鎮市、南昌市、贛州市、瑞金市獲此稱號。
『伍』 「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的婺源,在江西省的哪座城市
婺源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園”、“中國最美鄉村”的美稱,是近些年熱門的旅遊地之一。婺源的四季,都令無數遊客魂牽夢縈,每走一步,每到一處,都有不一樣的美,或妖嬈明媚,或溫柔似水。春天的婺源“滿城盡帶黃金甲”,夏天的婺源“滿目蔥蘢,風帶荷香”,秋天的婺源“楓林盡染,雲遮霧繞”、冬天的婺源“初雪縹緲,如夢似幻”。
其實這種現象在國內城市時有發生,比如:福建省只知廈門市,卻不知道省會城市福州、廣西只知道桂林,卻不知省會南寧市。婺源縣和上饒市也是類似的道理,由於知名度以及“古徽州”的緣故,讓大多數遊客有點懵。去一個地方旅遊,沒有對當地知根知底,也許會錯過很精彩的一部分。
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陸』 新余和宜春是如何撐起江西文化的半壁江山的
無論是歷史名人的含金量,還是歷史上狀元、榜眼、進士的數量,吉安和撫州都是江西文化的代表區域。吉安的廬陵文化和撫州的臨川文化,都是江西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廬陵文化的代表人物,有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解縉等人。吉安在歷史上出了17位狀元,僅次於蘇州,是中國狀元數量第二多的城市。吉安憑借著17位狀元,被譽為狀元之鄉。
進入宋朝之後,廬陵文化和臨川文化迅速崛起。袁州文化卻出現了衰微的趨勢。從宋朝到清朝,吉安和撫州出了20位狀元,新余卻沒有再出一個狀元,宜春也只出了姚勉一位狀元。
到了現在,人們在討論江西文化的時候,往往喜歡討論廬陵文化和臨川文化,卻忘了在唐朝的時候,是宜春和新余撐起了江西文化門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對泛袁州文化圈不公平。
『柒』 江西宜春有什麼特色
宜春文化積淀厚重。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宜春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才輩出。韓愈在宜春擔任刺史時,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贊美宜春。歷史名人唐代詩人劉慎虛、鄭谷,宋代史學家劉恕,元代學者杜本、詩人揭奚斯、范德機,明代史學家陳邦瞻、科學家宋應星、抗倭名將鄧子龍,清代名臣辛從益、楊錫紱以及清官況鍾。近現代名人有共產黨革命領導人熊雄、民主鬥士楊杏佛、戲劇家熊佛西、物理學家吳有訓,以及夏征農等。
宜春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的發祥地。諸多禪宗祖庭集中於宜春這方神奇的土地,無數法門龍象開堂說法於宜春的群山峻嶺之間,如袁州區仰山棲隱禪寺、宜豐洞山普利禪寺、黃檗山禪寺、靖安寶峰禪寺、奉新百丈禪寺、等等,可謂雲蒸霞蔚,異彩紛呈。禪宗五家中,宜豐就有兩家:臨濟宗萌芽於宜豐縣黃檗山,曹洞宗揚穗於宜豐洞山。溈仰宗結果於袁州仰山。馬祖道一、洞山良價、黃檗希運、百丈懷海、仰山慧寂等高僧大德薈萃宜春,使得宜春的禪宗文化豐富多彩。諸多口語、成語和詞句,多次歷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都因禪的因緣形成或聯系於宜春。當前近至日韓,遠至歐美,絕大多數禪法都可以直接或間接溯源到宜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現仍是宜春靖安寶峰寺方丈。
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蒸蒸日上。「兩基」教育率先達標,正在向高標准、高質量「普九」邁進;高中階段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質量全省領先;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眾化」行列。宜春學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綜合性本科大學,宜春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經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招生。宜春體育中心是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宜春水上運動場被確定為全國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文化事業爭奇斗艷,高安採茶戲、上高農民攝影、袁州版畫、靖安農民詩詞、宜豐根雕、銅鼓漫畫、奉新農民畫、萬載儺舞和豐城書法,共同構成了宜春地域文化特色。
http://ke..com/view/9560.htm
『捌』 江西南昌是一座怎樣的歷史文化城市
隨著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造成一些區域經濟增速快,一些區域經濟增速不前的兩極化。正如國內諸如北上廣深常被人提及,而另一些城市雖然也有少部分人提及,但常被人遺忘。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座常被人遺忘的中國省會城市--南昌。
但是盡管江西人引以為豪,可是很多人經常遺忘了這座城市,即使這里還是紅色革命的搖籃,但對於不了解南昌的外地人來說,南昌真的不是他們的菜嗎?很多網友表示,他們曾經也在南昌待過,但不喜歡南昌這種環境,像火車站宰客是常有的事,而且小偷也是特別的多。也有網友表示,南昌是五線城市的工資水平,房價、物價卻又滿足南昌作為二線城市的基價,所以很難生活下去。你去過南昌嗎?在你們心中,南昌又是座怎樣的城市,歡迎吐槽探討!
『玖』 贛州是全國十大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稱城,全國最適宜居住的十大城市嗎
贛州是文明城市。
贛州市2017年獲得95分,在全國排第五位,榮登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不過,贛州中心城區「燒烤店油煙擾民問題」還亟待解決。
比如,通過「問政江西」網站了解到,一篇名為《章貢區老龔小吃店(老龔燒烤分店)油煙嚴重擾民》的爆料引發市民關注。
原文如下:
位於章江北大道142號春江花月住宅底商的章貢區老龔小吃店(老龔燒烤二分店)油煙嚴重擾民。我們是該燒烤店樓上住戶,每天下午4點到凌晨一兩點都無法開窗,即使不開窗家裡也都是滿屋的燒烤味,樓道里也充斥著濃烈的油煙味。
我們多次與老龔小吃店法人張義發溝通,他均未積極處理。在他們店招牌上面有3、4個大煙囪,藍色的燒烤油煙直接排向空中,沖進樓上住戶家裡。家中老人小孩都要在這種油煙環境下生活,苦不堪言。
老龔燒烤二分店旁邊的蝦兵蟹將燒烤店在贛州創建文明城市時加裝了油煙凈化器,油煙問題基本解決。現在贛州是文明城市,請相關部門嚴查老龔燒烤二分店,不要讓這種害群之馬繼續禍害他人!
『拾』 城市的面容是景色,靈魂是文化,這些景德鎮都有嗎
中國自古以來被譽為“瓷器之國”,生產出來的瓷器更是名揚海外。其中景德鎮生產的瓷器最為有名,卻很少有人知道景德鎮在哪兒?如果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省會是安徽,那我只能說你錯了。曾經我也是這么認為,實際上景德鎮隸屬於江西省,位於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的交界處。有想過親自製作個陶器帶回家嗎?那就一起來探訪景德鎮的美景吧!
古鎮中的許多歷史文化遺產,各種主題園區,單單瓷器,就有很多種。古窯遺址、古礦坑、古作坊、古碼頭,在這里可以看到許多從未見過的東西。建議大家最好夏秋兩季前來,千山萬水的美麗景象更是惹人陶醉。瑤里古鎮夾雜著自然生態和陶瓷文化兩個方面,如果你願意的話,隨時可以前來,景不景的倒是無所謂,主要是心情。
來到古鎮,第一個去的就是那條明清時期的商業街道,據說這里是古徽州大道上最為繁華的商業街之一。整個街道長達千米有餘,被當地人們分成了三段,街道上的店鋪都是明代的裝飾風格,看點超多。陶瓷玩具、用品,感覺哪個都想要,好想問商家,每個種類都能給我一個嗎?可是我沒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