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古建文化在哪裡

古建文化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01 07:10:14

① 湖北銘振古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湖北銘振古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2016-09-28在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大冶市殷祖鎮工業園路北8號。

湖北銘振古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281MA48BP173D,企業法人羅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湖北銘振古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古建築文化研究與傳播,古建築技術咨詢;建築工程勞務分包,古建彩繪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古建新材料研發與設計;預制水泥構件、木構件、模具、磚瓦生產與銷售;石材製品、雕塑加工及銷售(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湖北銘振古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中國古建築文化主要通過哪些建築形式表現出來,各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我很喜歡建築設計類別的,中國古建築文化主要通過中央地方一脈相承的建築風格形式表現出來,圍繞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來表現其形式,各有代表性作品就不一樣,比如北京故宮的「中庸」典範····

③ 求有古代建築的旅遊地

1.故宮(北京)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2.曲阜三孔(山東)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擁有各種建築100餘座,460餘間,佔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群。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里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孔廟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3.岱廟(山東泰山)

岱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東岳廟或泰山廟。位於泰安市區北,泰山南麓。其南北長406米,東西寬237米,總面積9.6萬平方米,是泰山最大、最 完整的古建築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 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把泰山神的地方。
4.避暑山莊(河北承德)

承德避暑山莊(the Mountain Resort)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承德。建造於18世紀初,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時期,每年大約有半年時間要在承德度過,清前期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和外交等國家大事,都在這里處理。因此,避暑山莊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個政治中心。它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象徵,也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紀中國歷史的教科書和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博物館。
避暑山莊這座清帝的夏宮,以多種傳統手法,營造了120多組建築,融匯了江南水鄉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為中國皇家園林藝術薈萃的典範。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 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以上四個古建築群是中國四大古建築群。

5.閬中古城(四川)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閬中新城的旁邊、嘉陵江畔,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齊名,號稱全國四大古城。古城建址是中國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完備的典型範例,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閬中古城保護完整,風格獨秀中華,現有古城面積1.78平方公里,是四川唯一保存規模最大的古城,也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棋盤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群,是中國建築藝術的實物寶庫。
古城歷史悠久,其天文文化、巴渝文化、三國文化、古城文化、古建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豐富深厚,盡顯了閬中這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風范。

6.麗江古城(雲南)
麗江古城,具有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子中部,面積約3.8平方公里,始建於南宋末年。是元代麗江路宣撫司,明代麗江軍民府和清代麗江府駐地。麗江古城選址獨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圍自然環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東面和南面與開闊坪壩自然相連,既避開了西北寒風,又朝向東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東南的整體格局。發源於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後,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圖。
街道不拘於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臨渠,300多座古石橋與河水、綠樹、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極具高原水鄉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韻,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

7.平遙古城(山西)
平遙,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緣,距省會太原90公里。汾河穿境南流,南同蒲鐵路、大運公路由縣城西北側而過,地處要沖,交通便利。平遙自古就是商貿集散市場,有"拉不完填不滿的平遙城"和"小北京"之譽。
文物寶庫 世界驪珠 源遠流長的歷史 ,給平遙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跡。現有各類文物單位300餘處,列入各級政府公布保護的重點文物單位有99處。其中國家級3處:鎮國寺(五代一清)、雙林寺(明)、平遙城牆(明);省級6處:縣級文物90處。 平遙古城是依據漢族傳統"禮制"規劃建設起來的,古城的形制,恪守以"禮"為本,完全反映以明清時期為主的漢族歷史文化特色。
晉商源地 稱雄全國明清時期晉幫和徽幫是全國最著名的兩大商幫,尤以晉幫的實力為厚。道光四年(1824年)在平遙西大街(West Street)路南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產生了我國第一家創辦「匯兌"的日升昌票號,這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匯兌開始的里程碑,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歷史意義。
民居建築 漢唐風韻 平遙古城內傳統民居建築很多,具有保護價值的傳統四合院有3797戶(包括一小部分非民居院落),其中400餘處保存非常完整。平遙傳統民居是歷史文化的載體,眾多的民居建築,既有歷史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建築藝術價值,又有實用價值,至今還居住著城市居民。它們在今天都成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的建築文化遺產。

8.歙縣古城(安徽)
歙縣古城 ,歙縣位於黃山市西部,在杭州、千島湖、黃山、九華山旅遊線的中心點,徽杭、屯蕪公路在此交會,皖贛鐵路穿越而過,山明水秀、風光旖麗。園林、長亭、古橋、石坊、古塔、古民居到處可見。

以上四個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
此外安徽境內還有兩個古村落非常出名:宏村和西遞。每年都有很多建築系和藝術系學生去寫生。

其它非著名但很有特色的古村落。
1.新葉村(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新葉村位於建德西南大慈岩鎮,距諸葛八卦村11公里。這是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古村,宛如一幅被時代無意間遺落的歷史畫卷,一處令人流連的世外桃源。新葉村始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於村子以村後的玉華山為主山,所以新葉村子系被稱為玉華葉氏。從玉華葉氏第一代到這里定居,歷經宋、元、明、清、民國至今,已有780年歷史。它排斥了干擾,避開了戰亂災禍,繁衍成一個巨大的宗族。
新葉村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幾百年來,玉華葉氏家族在這里建起了大片的住宅,新葉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由於年代久遠,建築類型豐富,被海內外古建築專家譽為「中國明清建築露天博物館」。
新葉村的整個群落建築,以五行九宮布局,包含著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走進新葉村,就像走進了一個迷宮。村裡的街巷有上百條之多,這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寬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兩側房子高而封閉,巷子窄而幽深。高大封閉的白粉牆,將一戶戶人家包圍在一個窄小的天井院中,縱橫交錯的街巷將戶與戶、房子與房子連成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構成一幅體現神秘古老文化的立體圖象。

2.張壁村(山西介休市)
晉中盆地介休市東南十公里的黃土高原上,留有一處保存完好、充滿神秘色彩的古堡——張壁村。這座古堡海拔一千零四十米,佔地面積約一點二萬平方米,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居高臨下,形成既是一處「易守難攻,退避有路」的古代戰略防禦基地,又是一處井然有序的村落。
堡牆就地取材,用修築地道挖出的黃土逐層夯實,順崖勢而建。堡牆雖無磚石,但十分堅固,留有南北二門,中間是一條三百米用紅砂石砌成的街道,街東三條小巷,街西四條小巷,均系由街中向上延伸,並有出村的通道。街道兩旁有過去遺留下來的店鋪門面以及古樸的民居,抱柳的古槐,別致的巷口門樓,充滿了古色古香的北方民間建築的色彩。小小一個村堡,不僅有民居,而且還有唐宋以來建造的十餘處廟宇殿堂、亭台樓閣。這些建築都是琉璃覆頂,油漆彩飾,十分獨特和神秘。
古堡地下,遍布通道,與堡內四通八達,構成一個地下軍事防禦設施。專家考證,如此龐大而復雜的地下工程,絕非民間建造,而是古代按兵法所說「明堡暗道」而修築的地下軍事設施。

3.諸葛八卦村(浙江蘭溪)
諸葛八卦村是中國第一座八卦布局的村莊。整個村子就是一個巨大的活文物,是中國古村莊與古民居完整保留的典範。村內的明清兩代房屋多達200餘所。全村「自己人」,又是一代忠臣名相的後裔,並牢記先祖《誡子書》的教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這確實是中國第一奇村,它至少有三奇:
首先是奇在,全村絕大多數村民都是1700多年前蜀國宰相諸葛亮的後代。
其次,這個村還奇在它的布局精巧玄妙,從高空俯視,全村呈八卦形,房屋、街巷的分布走向恰好與歷史上寫的諸葛亮九宮八卦陣暗合。
第三、這里完整保存了大量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築與文物(最久遠的距今700餘年)。700多年來的朝代更替、社會動亂、戰火紛飛,不知多少中國名樓古剎、園林台閣,或焚於戰火,或毀於天災,但這座大村莊卻像個世外桃源,遠離戰火,避過天災,躲過人禍。

4.田螺坑土樓(福建南靖)
南靖縣位於福建西南部山區,是我國正准備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福建土樓主要分布縣份,全縣現有各類土樓15000多座,其中3層以上各式土樓有2137座,清代道光以前的建築古土樓佔220多座。這些土樓大多分布在偏僻山區,為了安全,人們便營造"抵禦性"的城堡式住宅--土樓。這種土樓奇特而富神秘,既象古羅馬的城堡,又象巨形蘑菇,形態有方有圓,也有長方形、半圓形、曲尺形,大多為三至五層高,古色古香,堅實牢固。
田螺坑土樓群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這是閩西南山區土樓群中最壯觀的一處絕景,整體布局巧奪天工,5座土樓依山臨溪,周圍是層疊連片的梯田。從山腳往山上看,高低錯落有致;從高處往下看,恰似一朵梅花開4瓣,中間1座方形樓。四角為4座圓形樓,其中文昌樓因受地形限制,遂建成橢圓形樓,3層96間,這是南靖縣內唯一的一座橢圓形樓。

④ 國內的古建築網站有哪些

一、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台
古建中國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互聯網+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完美結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二、匠裝古建築網--專注於中國傳統建築的門戶網站
匠裝古建築網,是一家致力於傳承弘揚優秀中華建築文化的門戶網站。是由從事傳統建築研究、設計和咨詢、材料、施工的企事業和院校等單位,自願參加組成的行業性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網站。
三、古建交易網-中國古建網下的古建築交易網站
古建交易網秉承發掘民族建築瑰寶、傳承文化遺產的宗旨,為推動古建築保護市場化運作,將中華民族傳統的古建築文化、技藝發揚光大,用互聯網技術引入古建築保護,整合資源、發掘內涵、促進流通、古為今用,為中國古建行業搭建了一個安全的網路平台。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助你~

⑤ 中國古建築文化主要通過哪些建築形式表現出來各有那些代表性作品

古代建築的文化和內涵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古代建築也有多形式
1.宗教建築,既體現了中國天圓地方的思想,也有中國風水學的理念在里邊,如湖北武當山的皇家建築群。
2.宮殿,體現了皇權中軸,尊者居中的思想,包括色彩的運用(黃色),比如故宮,他和武當山出於同一時期,為永樂皇帝的傑作。
3.園林,是蘇杭富裕和文化的代表,在彩繪中蘇杭的彩繪很有特點。
4.樓閣,文人墨客下的四大名樓,四大名閣即是江邊一景,又是文人寫下千古詩篇的地方《岳陽樓記》等
5.牌坊,是民俗民風的體現,如安徽隰縣的牌坊
6.關、長城等軍事建築,主要是御敵使用的。
7.其他如橋,池,台,廳,長廊,華表等主要是增大景觀等作用的。

⑥ 什麼是古建築文化

1.早期(舊石器): 樹居/洞居 例:周口店
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 巢居/窩棚/窯洞
新時期有了農業以後: 出現聚落,最早已知建築式樣 桿欄式 例:浙江河母渡

光就建築形式來講: 穴居 -->半穴居-->地面建築

2.壇廟建築 中國建築史課上講過,忘了.隨便找本中國建築史參考書就有了(-__-).我手頭沒有,幫不到你了.

3. 中國造園術 是要列舉造園法? yes的話:築山/理池/植物/建築為四大基本.按照<園治>則是:相地、立基、屋宇、裝折、門窗、牆垣、鋪地、掇山、選石、借景.

4.考工記 《考工記》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關於手工業技術的國家規范,成書於春秋末、戰國初。內容:
國有六職:王公、士大夫、百工、商人、農夫、女工。
攻木之工七:輪、輿、弓、廬、匠、車、梓。
攻金之工六:築、冶、鳧、栗、段、桃
攻皮之工五:函、鮑、韗、韋、裘
設色之工五:畫、繢、鍾、筐、荒
刮摩之工五:玉、(木即)、雕、矢、磬
搏埴之工二:陶、瓬

5. 四大名園:
江蘇蘇州拙政園
北京頤和園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
江蘇蘇州留園
蘇州四大園林:
拙政園 · 留園 · 獅子林 · 滄浪亭

6.中國古典園林 我不知道你們老師上課關於這方面講了什麼。該詞條的字典型解釋:
中國古典園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按照園林基址選擇分為:人工園林、天然園林。按照所有者分:皇家園林,私家園林/文人園林,寺廟園林

7. 石像生 即帝王陵墓前設置的一組對稱排列的石人石獸雕刻。在帝陵前設石像生始於秦漢,象徵死者生前的儀衛。石像生功能:顯示墓主身份地位,驅邪鎮墓。

⑦ 中國有名的古城鎮

麗江古城[5]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市,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 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中國的四大古城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閬中新城的旁邊、嘉陵江畔,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齊名,號稱全國四大古城。古城建址是中國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完備的典型範例,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閬中古城保護完整,風格獨秀中華,現有古城面積1.78平方公里,是四川唯一保存規模最大的古城,也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棋盤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群,是中國建築藝術的實物寶庫。
古城歷史悠久,其天文文化、巴渝文化、三國文化、古城文化、古建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豐富深厚,盡顯了閬中這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風范。平遙,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緣,距省會太原90公里。汾河穿境南流,南同蒲鐵路、大運公路由縣城西北側而過,地處要沖,交通便利。平遙自古就是商貿集散市場,有"拉不完填不滿的平遙城"和"小北京"之譽。
平遙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相傳帝堯初封於陶,故平遙亦稱「古陶」、「平陶」。境內的中都,春秋時期就是晉國古邑,戰國時屬趙。秦始置平陶縣,西漢置中都縣和京陵縣,北魏初廢,改為平遙縣。2700多年來,平遙雖一直是座縣城,然而她在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方面卻有過輝煌。
文物寶庫 世界驪珠 源遠流長的歷史 ,給平遙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跡。現有各類文物單位300餘處,列入各級政府公布保護的重點文物單位有99處。其中國家級3處:鎮國寺(五代一清)、雙林寺(明)、平遙城牆(明);省級6處:縣級文物90處。 平遙古城是依據漢族傳統"禮制"規劃建設起來的,古城的形制,恪守以"禮"為本,完全反映以明清時期為主的漢族歷史文化特色。
晉商源地 稱雄全國 明清時期晉幫和徽幫是全國最著名的兩大商幫,尤以晉幫的實力為厚。道光四年(1824年)在平遙西大街路南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產生了我國第一家創辦"匯兌"的日升昌票號,這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匯兌開始的里程碑,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歷史意義。
平遙在票號發展興衰的100多年歷史過程中,集中了全國最大的票號富商 ,簡直是一座票號城。正是由於有了這個基礎,票號才成為平遙古城強大的支柱,一來帶動了平遙古城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大發展,二來帶動了整個城市建設與城市生活中的街市、商業店鋪、民居等建築的大發展,三來也帶動了著名的推光漆器、泥塑藝術、戲曲等的發展。
土特名產 譽播天下 平遙縣土特名產,品種繁多,諸如平遙牛肉、平遙推光漆器、平遙長山葯、平遙碗禿則、郝溫村酥梨、果子溝檳干、南依澗鄉蘋果、孟山醋柳(沙棘)汁、汾河區高梁……,都各具風味,名不虛傳。風味獨特的平遙牛肉,清慈禧太後途經平遙享用時「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 ,食之後譽為皇宮貢品 。著名歌唱家郭蘭英一曲山西民歌《誇土產》「平遙牛肉太谷餅……要問哪裡最有名,數來數去數俺平遙城」,使平遙牛肉更加名揚祖國大江南北。
民居建築 漢唐風韻 平遙古城內傳統民居建築很多,具有保護價值的傳統四合院有3797戶(包括一小部分非民居院落),其中400餘處保存非常完整。平遙傳統民居是歷史文化的載體,眾多的民居建築,既有歷史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建築藝術價值,又有實用價值,至今還居住著城市居民。它們在今天都成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的建築文化遺產。

歙縣古城 ,歙縣位於黃山市西部,山明水秀、風光旖麗。園林、長亭、古橋、石坊、古塔、古民居到處可見。主要景點有太白樓、新安碑園、太平古橋、許國石坊、斗山街、漁梁壩等。

太白樓位於太平古橋西側,為雙層樓閣,是典型徽派建築。登樓可以飽覽城西山光水色、古橋塔影。太白樓前的太平橋,建於明弘治年間,為多孔巨型石拱橋的代表。

許國石坊位於縣城中心,建於公元1584年,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型,石柱、梁坊、欄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噸的大塊石料,且全部為質地堅硬的青色茶園石,雕刻鏤刻精美細膩,圖案錯落有致,疏朗多姿。

斗山街座落於歙縣城內,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猶如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

歙縣城內還有二座譙樓,南譙樓建於隋末,東譙樓建於明弘治年間。漁梁壩始建於宋,距今已有千年。橫截練江,使壩上水勢平坦,壩下激流奔騰。出漁梁壩不遠有一古橋,名曰紫陽橋,朱熹之父朱松曾在橋南結廬而居,朱熹自閩歸省,也曾在此居住。

⑧ 什麼是古建築

什麼是古建築?
沒有明確的界定。
1、古建築是指具有歷史意義的建國之前的民用建築和公共建築,其包括民國時期的建築。在中國,很多古鎮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築。然而,在大興土木的現在,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以及保護古代建築及其蘊含的文化特質;做到既讓古代建築文化保存於世,也讓古代文化遺產產生現代價值。
2、雖然一些古代建築離現在很遙遠,但其中的文化依然值得學習借鑒,作為是炎黃子孫,建築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要發展現代建築,更要吸收古建築中的營養,走出中國特色建築之路,讓中國古建文化得以傳承和延續。

閱讀全文

與古建文化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