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三個文化哪個影響力大

三個文化哪個影響力大

發布時間:2022-06-01 11:03:23

1. 中國各地域文化的影響力是怎樣的

中國各地域文化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地域文化影響著一個地方的生活習俗,各個地區的生活習俗肯定不一樣,導致會有入鄉隨俗這個行為。

2. 瑪麗蓮夢露和邁克爾傑克遜誰的文化影響力大

這兩位影響了世界的超級巨星,一個在音樂界造成了巨大的貢獻和轟動,一個在影視界造成了不可超越的成就,對後人的影響極大,雙方都是無可匹敵的,其中邁克爾傑克遜在百年地球十大文化偶像排名第一,瑪麗蓮夢露排名第四。

邁克爾·約瑟夫·傑克遜(Michael Joseph Jackson,1958.8.29至2009.6.25)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極具影響力的流行音樂歌手、作曲家、作詞家、舞蹈家、演員、導演、唱片製作人、慈善家、時尚引領者,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King of Pop)。他的音樂曲風完美地融合了黑人節奏藍調與白人搖滾的獨特的MJ樂風。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讓無數的明星效仿。是繼貓王之後,西方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King Of Pop)。他是一個出色的音樂全才,在作詞、作曲、場景製作、編曲、演唱、舞蹈、樂器演奏都有著非常卓越的成就。可以說,邁克爾·傑克遜在這個世界上的影響力已超越種族,幾乎沒有人或團隊可以達到他在商業上的成就。他是許多巨星的偶像,例如麥當娜,亞瑟小子,賈斯汀·比伯,瑪麗亞·凱莉,碧昂斯,惠特尼·休斯頓等等。1982年發行專輯《Thriller》,這張涵蓋英語流行音樂、R&B、龐克搖滾、靈魂樂、搖滾樂的作品,不僅突破了種族界限,打破了白人壟斷流行音樂界,把當時還處於亞文化黑人音樂推向主流,為後世的黑人藝人鋪下了光明大道。著名公益單曲《We Are the World》正是由他與萊昂納爾·里奇共同創作完成的。他開創了現代MTV,把音樂視頻從宣傳工具轉換成一種帶有音樂故事情節的藝術表達形式。單曲《Thriller》的音樂錄像帶是全球第一支現代MV,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音樂錄像帶」,空前提升了MTV在現代音樂工業的地位,如今現代MTV這種音樂形式幾乎遍布整個現代流行音樂界被廣泛運用。《Billie Jean》音樂錄影帶使MJ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出現在MTV電視台上的黑人歌手,摧毀了商業電台里綿延數個世代的種族隔離。邁克爾·傑克遜還推廣了現代舞,例如機械舞和月球漫步。他獨特的音樂、聲音、唱腔、舞蹈,向世界各地延伸,打破了文化、種族、經濟、時代的隔閡,激勵與影響了無數流行、搖滾、R&B、Hip Hop藝術家。20世紀最重要的100位黑人」《Ebony》雜志
「100位最偉大的非洲人/非洲後裔(第41位)」《新非洲人》雜志
邁克爾傑克遜
「影響新中國60位外國人」《環球時報》
Michael Jackson以個人名義向慈善機構捐贈3億美金。(吉尼斯世界紀錄)
Michael Jackson於1992年成立了Heal the world(治癒世界)基金會。
該基金會與國家橄欖球聯盟、Frito Lay、國際青年人基金會、希爾頓/BEST基金會合作,在27屆「超級杯」(美國橄欖球聯賽)上聯合發起了「拯救洛城」運動,為7,000名孩子建立了3,000個指導顧問免疫站,並為超過72,000名青年提供了關於防止濫用葯物/毒品的教育。
為20個國家的許多兒童提供了支持和援助。
20個國家的許多兒童提供了支持和援助。
與「美國愛心」(Ameri Cares)基金會共同向飽經戰火的薩拉熱窩兒童運去了47噸的食品、衣物和葯品;與美國「戈爾巴喬夫基金會」合作向喬治亞共和國運去了60,000劑疫苗;兩次聯合英國的「聖誕兒童計劃」(Operation Christmas Child)組織把從英國募集的物品空運到了波斯尼亞共和國兒童的手中。
聯同前總統吉米·卡特、特納廣播網、羅納德·麥克唐納兒童慈善會、歌手Gladys Knight和樂隊TLC一起行動,幫助「亞特蘭大計劃」在一星期內將當地的免疫人口從預計的6,000人增加到17,000人,並建立了一個家庭保健追蹤系統。
與「洛杉磯聯合學校社區」、加州大學、南加州私立大學、「學習之星」組織,及其它地方性非盈利組織共同開展了名為「校區聯盟/安適港灣」的活動,為300多名學生提供了眾多課後學習的機會。兩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他是唯一一個能夠被美國歷屆5任總統邀請到白宮做客的人。他的影響力及國際地位超越了許多各國政要。
他身價高達32餘億美元,其號召力超越國界,在全世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數據27屆格萊美獎頒獎禮上,傑克遜專輯《thriller》獲得十個獎項里的12項提名,最終他獲得了8個獎項,邁克爾傑克遜從藝生涯(1964-2009)獲得的格萊美大獎是樂壇中最高的一人。
1993年2月10日 傑克遜做客奧普拉·溫弗瑞脫口秀,當晚近9000萬觀眾收看了這期節目。
2006年,吉尼斯世界紀錄確認,傑克遜《Thriller》專輯全球銷量1.04億張,蟬聯Billboard專輯榜37周冠軍。美國RIAA認證《Thriller》全球銷量超過6000萬張。而邁克爾·傑克遜所有唱片全球銷量達到7.5億張。
2009年,傑克遜復出演唱會50場演出四個小時賣空,史無前例。
傑克遜至少給40家慈善機構基金會捐過款。
邁克爾傑克遜是本榜單支持量最高的一位,而且歌迷數量達到30餘億,至今無人能越。

瑪麗蓮·夢露(英文: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是20世紀最著名的電影女演員之一。她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女人,全世界公認的美人,女性真正意義上解放的時代先驅,「性感」一詞的起源,眾多人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她在世界上的每一刻都能夠引發說不完的話題,幾十年來仍讓人津津樂道。這個美麗的女人如同流星,用自己的一生劃過世界的天空,留下了一道令人難忘的風景。她是一名天才的喜劇演員,懂得如何利用喜劇達到效果,巧妙地顛覆了人們以往對女性拜金的性別歧視觀點。她後期那出神入化的表情和那略帶神經質式的獨特演技征服了無數觀眾,永遠改變了電影公司對演員表演潛質的禁錮。她那動人的表演風格和正值盛年的離奇殞落,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女神性感符號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夢露在好萊塢史上的傳奇地位無人可比,她代表了永恆魅力、絕代風華、娛樂精神。她對普通人的生活,文化及風尚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對當今我們所熟識的名人產生了影響。夢露背後的文化力無論是邁克爾·傑克遜、麥當娜、Lady Gaga,還是安迪·沃霍爾、喬伊斯·卡羅爾·奧茨等,一直以來,瑪麗蓮·夢露的傳奇激勵著一大批當下的藝術家、音樂家、設計師及社會改革者,因為她豐富的個人經歷、巨大的成就和貢獻,使她名留史冊,並對世界流行文化產生深遠影響。雖然她個頭不高,但她當之無愧是全球娛樂界的頭號一姐。她甜美,聰慧,時尚,這位傳奇的偶像被忠心粉絲熱愛,被全球媒體追捧,並對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報以微笑。夢露那標志性的金發、美人痣和紅唇,早就成為好萊塢中優雅、經典的女性形象,她不斷鼓勵著現代的女孩子要建立與保持自信去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她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十大英雄與偶像」第二名,僅次於約翰·肯尼迪;《人物》評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30位女性」第十五名,第一則為海倫·凱勒。《美國流行文化指南》稱:「作為美國流行文化的一個標志,夢露在流行程度上鮮有對手,僅有的幾個包括貓王和米老鼠……從來沒有那個明星曾激發過如此廣泛的情感——從情慾到憐憫,從羨慕到悔恨。」史密森尼學會將她列入「百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美國人」名單中,在《綜藝》和VH1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流行文化標志排名中,夢露位居前十。成百上千部描寫夢露的書籍出版,許多電影、戲劇、歌劇與歌曲一直以她為主題。她依然是一個價值品牌:她的形象和名字被授權給數百種產品,她還出現在蜜絲佛陀、香奈兒、梅賽德斯賓士和絕對伏特加等跨國公司的廣告宣傳中。1999年,她獲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六名。另,藝術家沃霍爾所創作的《瑪麗蓮·夢露雙聯畫》,也成為了波普藝術的代表性作品。還有以瑪麗蓮·夢露為名字的雞尾酒,這款酒將金巴利鮮紅的色彩、微苦和甜味有機地融合為一體,似乎體現了瑪麗蓮·夢露那多彩又復雜的一生。夢露的性感是一種混合著天真、高貴、優雅、純潔與甜美的性感,由內而外給人透露出的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氣質。這或許要歸功於她在孤兒院度過的那段歲月。對於夢露來說,低級的性感來自肉體,高級的性感則來自靈魂。後來,這個藝名瑪麗蓮·夢露的女人,開創了一個時代,由伊人始,「紳士們都愛金發美人!」 你不用去記住她的任何一部電影,包括《慧星美人》《七年之癢》《熱情似火》等這些在世界電影史上都有地位而又濃墨重彩的名字;不用記住她的三次婚姻,即便其中一任丈夫是活了九十歲的美國文學泰斗、《推銷員之死》的作者阿瑟·米勒;不用記住她曾抵達南韓進行演出,受到十萬美軍瘋狂歡迎,有些美國大兵甚至當場落淚;不用記住十年後同樣轟動世界的李小龍之死全球各地許多媒體和報刊雜志都拿她大做文章當作比擬和引子;不用記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是她的超級影迷;不用記住美國作家海明威與她是終生至交;不用記住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要專門見她;不用去記住伊朗國王及太太費拉女皇曾訪問福克斯公司,希望看到她的表演;不用記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邀請她到皇宮共進晚餐;不用記住中國的老科學家張維和大詩人西川都對她愛慕不已;不用記住貓王追求過她;不用記住邁克爾·傑克遜經常為她寫歌;不用記住麥當娜是靠她出道、香奈兒是靠她走紅;不用記住波普之父安迪·沃霍爾以她為題的著名版畫;甚至你不用記住,她是一個演員,一個明星,一個超越時代的世紀巨人!哪怕說她是全世界最成功和最知名的女藝術家也不為過。她這個明艷不可方物的金發美人,以精靈般天真無邪又肆無忌憚的笑容讓世間一切罪惡的念頭都分崩離析。「給我一雙高跟鞋,我可以征服全世界。」敢這樣信誓旦旦的尤物,世間除了夢露,還能有誰?在已故名人最高收入榜單,夢露與李小龍雙雙上榜。

童年夢露

即使在今天,她依然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星,依然是永不過時的參照。數不清的女星和流行歌星模仿她,把她當成絕對的模特,希望像她一樣演出,希望擁有和她一樣的嗓音。她引領了一個時代,卻風靡了數個時代。
夢露對現代女子的儀態貢獻,是具有超越性意義的,她後期所有的衣服,都充滿了超越時代的意義。直到現在,所有女明星身上,都可以找到一點夢露的影子,貼近那個最具有商業價值的夢露。可以說,夢露用她三十六載的生命譜寫出了一段神話。而對於整個世界來言,她是永恆的婦女象徵。1960年,夢露因影片《熱情似火》中的出色表演獲金球獎「最佳喜劇女演員獎」。
1962年,夢露獲得第19屆「世界最佳女演員獎」。
1999年,她獲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六名。
2000年,她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十大英雄偶像」第二名,僅次於約翰·肯尼迪。

這兩位影響了世界的超級巨星,一個在音樂界造成了巨大的貢獻和轟動,一個在影視界造成了不可超越的成就,對後人的影響極大,雙方都是無可匹敵的,其中邁克爾傑克遜在百年地球十大文化偶像排名第一,瑪麗蓮夢露排名第四.

3. 中國有沒有文化影響力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盡管人均國民所得仍然很低,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說,中國已經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但是有沒有文化上的崛起?顯然沒有。中國崛起了,經濟生活富裕起來了,但既沒有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也沒有使得本國的老百姓更幸福。
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越來越多的人感到很生氣。不過,這種現象實際上很容易理解。人們必須提問,除了經濟實力之外,中國還能提供什麼呢?能夠提供給老百姓一種道德生活嗎?能夠提供給國際社會一種可供選擇的文化或者價值嗎?
答案是顯然的。從內部說,經濟上的崛起已經導致了全社會的道德危機。盡管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導致舊道德體系的解體,新道德體系又是怎樣的呢?沒有道德體系,社會難以生存。從外部來說,缺乏一種吸引人的文化和其所體現的價值體系,經濟崛起往往被視為是非常可怕的事或一種威脅。中國也意識到了這點,因此也努力向外推銷自己的文化。沒有新的思想和價值,只好求助於孔子,辦孔子學院;而孔子學院又被簡化成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無論是辦孔子學院的人還是從事其它媒體傳播的人都不知道,他們要傳播什麼樣的文化和價值。
王賡武先生把今天中國的崛起稱為第四次崛起。歷史上,中國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認為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因此人們也把中國的再次崛起稱為「復興」。既然中國崛起過,人們可以從崛起的歷史中學到很多經驗教訓,諸如國家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衰落的?
根據王先生的看法,第一次崛起是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即從秦朝統一中國到漢朝。在漢朝,中國的影響力到了朝鮮半島和東南亞部分地區。漢朝周邊的很多國家進口漢朝的商品和技術,主要是絲綢、紙張、陶瓷以及陸軍和海軍技術。在這個階段,中國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經濟和文化。
漢之後的400多年裡,中國四分五裂為幾個動盪不安的小國。但7世紀唐朝的建立宣布了中國的第二次崛起。唐朝的影響力傳播到了日本和東亞其它地區,維持了近300年,這時的中國完全不同於漢朝。唐朝的強大和其外在影響得益於其高度的開放。唐朝不僅文化上開放,政治上也開放,被西方學者稱為「開放的帝國」。佛教的傳播和北方游牧部落在中原定居,這兩種影響的強大混合力塑造出了一個新的國家,顯示出其高度的世界性。高度開放也迎來了一個貿易和工業不斷增長的時代。來自遙遠國度的商人和旅行者帶來的新東西,不僅豐富了中國人的生活,而且對中國文化做出了貢獻,由此造就了一個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全盛時期。
1368年,明朝建立,中國由此實現了第三次崛起,持續了約400年。這期間,儒家思想重新被確立為統治者的正統思想。這與前兩次相比要遜色得多,因為中國的政治文化開始變得十分保守。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國家江河日下。盡管明朝加強防禦,仍不斷遭到來自周邊的侵襲,並最終被滿族人所征服。雖然建國之初的清朝非常強大,而且更具侵略性,但在此之後的統治中卻更多地延續了明朝的保守和閉關鎖國政策,最終衰落下去。1840年,強大的英國進攻中國時,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已沒有還手之力了。
缺乏創新氣魄的崛起
今天中國的崛起,至少到目前為止,並不像漢唐,而更像明(清)朝。既沒有漢那樣的制度創新,也沒有唐朝那樣的開放和文化崛起。唯一和前面三次崛起相同的,是經濟發展和隨之而來的軍事力量的增強。盡管經濟因為全球化而變得相當開放,文化基本上還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在拒絕接受普世價值的同時,又沒有內部的文化創造力。
今天中國的崛起模式,有可能重復明朝的悲劇,即在國家真正崛起之前就開始衰落。明朝在體制和思想上的閉關鎖國,使得中國失去了成為一個海洋國家的機會。明朝是世界海洋世紀的開端。當時中國無論從國家還是社會,都比任何國家都具備成為海洋國家的能力。鄭和下西洋是國家能力的象徵,而在東南沿海「異常猖獗」的「海盜」,則是民間海洋能力的象徵。但沒有思想的創新和制度創新,王權庇護下的巨大既得利益,扼殺了中國通往海洋國家的道路。
文化崛起對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遠遠被低估。漢唐的崛起在於文化,其最終衰落也在於文化。如果文化不能崛起,必然對經濟甚至政治產生嚴重的制約。從內部來說,沒有思想的產生,就不會有制度上的創新,最終必然導致封閉和衰落。從外部來說,沒有思想的產生,就不能提供有吸引力的文化和價值觀。如果光有經濟上的崛起和與之相關的軍事化,就會被視為是「霸道」和「威脅」,從而惡化國際關系環境。
文化沒有隨著經濟崛起,首要的因素是經濟和文化之間的關聯。盡管人們可以觀察到經濟和文化同時崛起的案例(漢唐),但也可以觀察到經濟崛起沒有導致文化崛起的案例(明朝)。經濟崛起和文化崛起並不存在必然關聯,兩者不是同一件事情。即使是沒有經濟上的崛起,同樣可以有文化上的崛起。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很多偉大的思想和文化創造,都是在極其貧困狀況下進行的。
文化崛起三個非經濟因素
文化創造和政府分權、文化開放、文化人獨立這三個非經濟因素更為相關。三個因素中存在其中一個,可以決定文化創造的出現。分權和開放導致文化的崛起,這是中國歷史的經驗。歷史上,每次分權狀態出現,尤其是皇權衰落的時候,文化倒是呈現出復興的情景。今天的人們並不希望通過國家政權衰落來獲得文化的崛起;相反,人們大多希望國家政權的強大。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的支撐。但分權和文化崛起之間的關系,的確說明了國家政權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的問題。
中央集權和文化衰落也沒有必然的聯系。明朝的集權模式導致了文化衰落;唐朝的集權模式則走向了文化崛起。為什麼?一是不同的集權模式,二是開放。明朝政權深入文化領域,國家政權掌控了文化,同時明朝又實行文化上的「閉關鎖國」。唐朝國家政權基本上不涉足文化領域,唐朝的文化領域是很典型的自治形式,形成了高度自治的文化「市民社會」。同時,唐朝是一個開放的帝國,在文化全面向外開放的同時,能夠把外來的文化整合進自身的主體文化。
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就是文化人的獨立人格。如果人格是獨立的,沒有什麼因素,包括專制和貧窮,可以阻止文化的創造。俄國是典型的例子。無論是沙皇還是共產主義專制,都沒有阻止俄國知識分子的知識創造。俄國知識分子在專制下創造出輝煌的文學藝術、哲學思想。中國的文化人沒能在專制下進行文化創造,與文化人對政府的高度依賴有關。中國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西方稱之為「知識分子」的群體,即把思維創造作為終生職業的社會群體。
很顯然,要實現中國文化崛起,關鍵在於調整政治和文化的關系。政府從來就不是文化創造的主體。要政府來創造文化純屬烏托邦。這並不是說政府和文化創造沒有任何關系。恰恰相反。在中國的環境中,政府決定了文化創造的成敗:
第一是政府權力的邊界。唐朝的政府邊界沒有對文化創造造成巨大的阻力,但明朝和清朝的則扼殺了文化創造。今天中國的政府邊界不像唐朝而像明清。中宣部和文化部的權力涉足到文化領域的每一個角落。多年來,這些部門沒有實質性的改革,淪落成為一種簡單的控制機制。政治權力對文化領域的全覆蓋,也導致了文化領域的高度政治化和官僚化,使得最原始的文化創新基因完全不可能。
第二是政府的政策,政府支持什麼和反對什麼,都會對文化崛起產生深刻的影響。在國際層面,政府的政策在於開放還是封閉。開放導致唐朝文化的崛起,封閉導致明朝缺失文化崛起。中國的現象是,政府太多的資源被用於控制,太少的資源用於創新。即使投入創新的資源,也是政府認可的文化領域。但現實是,在任何社會,政府官僚很少懂得文化創新。
在中國最荒唐的現象是,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支持經常走向反面,導致其所支持的文化事業的衰落。佛教領域是典型的例子。無論從政策上還是資源上,政府大力支持佛教的發展,結果導致了佛教內部的大面積的腐敗。文藝、文學等文化領域也同樣。其實,政府的支持使得這些領域不可避免的衰落,邏輯很簡單:一旦這些群體可以通過依附政府生存,他們就失去了進步的動力,結果必然是衰敗。其他國家也有政府支持文化事業,但一定是通過放權讓專業人士來做。這種放權的方法不見得會導致文化的崛起,但也不會導向衰落。在中國,政府也會放權,但目的往往不是文化本身,而是通過政治方法來達到政治目的。
政府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導致了雙輸局面。政府控制文化導致大部分人對政府高度依賴,結果便是文化的衰落。對那些想保持一些獨立性的文化人,要生存和發展,唯一的辦法就是和政府對抗,造就了另外一種與政府相對立的文化,也是一種過分政治化的文化。挑戰政治現狀成了這個群體文化創新的重要資源。很容易理解,這樣的文化創新(無論是宗教還是藝術和文學)在中國本身不被政府接受,還會經常受到排擠,而在西方則被人們所叫好,把此稱之為中國文化的崛起。如果從一個客觀立場來看,無論是政府自己所從事的文化創造,還是為了反政治現狀而從事的文化創造,都很難走向文化的崛起。
實際上,無論是政府方面的政治化,還是反政治現狀的政治化,都在最大限度上制約著中國的文化崛起。政治本來應當只是社會的很小一部分,社會大部分空間是非政治性的。即使是集權和專制,只要政治權力具有邊界,文化創造仍然具有巨大的創造空間。
毋庸置疑,如果中國要走唐朝崛起之路而避免明朝崛起之路,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把文化從政治中解放出來,從官僚體制中解放出來,把文化人從政治官僚過程中解放出來。只有「把權力關在籠子里」,中國的文化才能崛起。

4. 日本文化與韓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哪一個較大

日本的影響力比較大。其實你說韓國有什麼文化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呢?韓國的很多東西原本都是我們這里傳過去的,但是現在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即使是韓國現在流行的服飾等等,其實也是看著美國是什麼樣的風格。然而日本卻有著自己持續的文化輸出,例如日本的動漫,在全世界都是有很強的影響力的。


03、其實韓國的文化屬於自己的東西太少了

如果從我的角度來說,對我影響最多的應該是韓國的服飾,覺得每個韓國的小姐姐穿衣服都很好看。但是這些服裝其實不是韓國自己的風格,也從歐美借鑒了很多。韓國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太少了,你看日本的和服傳承就做得很好,但是韓國穿自己的服裝基本上沒有。他們的傳承說起來是和日本差很多的,所以日本文化的影響大一些。

5. 印度的文化影響力大還是中國的影響力大

當然是中國 古印度有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但它已經滅亡了 中華民族5000+年傳承下來的文化是巨大的 但我國對文化的重視一直不像外國那麼高 他們一直想灌輸我們它們的文化 像日本的惡心動畫片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要想讓我們的文化影響力變大 應該從我們這些國民入手 多閱讀中國典籍 是中華文化印在我們心中 才會讓世界認識到:睡獅醒了 呵呵 說得多了點 有點扯 。。

採納哦

6. 政治,文化,經濟那一個對國家的影響更大

這三個嚴格的說是相互聯系和影響的,政治和文化都是在經濟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經濟基礎決定政治和文化。政治是經濟在利益方面的分配和權力的延伸。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經濟結構和經濟利益分配並且政治為經濟服務。文化是經濟在社會角度的表現,哪個國家的和地區的經濟實力強那麼他們的文化影響力就廣,這就說明文化也是以經濟為基礎,是經濟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反應,文化同樣服務於經濟,脫離了經濟單獨談文化是空洞的。所以經濟是以上的基礎,政治和文化都是經濟的在不同方面的的表現,所以經濟單獨來說是基礎性的,是政治和文化的前提和土壤。經濟決定政治和文化。經濟實力是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重要標志。

7. 中國有哪些影響力大的流行文化

在8090年代時期,華語動作片和武俠片有本土文化的優勢,歐美國家不可能拍出來,也拍不到中國香港那麼好。但是警匪槍戰片,歐美尤其美國好萊塢非常的擅長,大師級別的好萊塢大導演數量不少,比如馬丁·斯科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出《盜火線》的邁克爾·曼。香港電影代表的警匪槍戰片,華語影視類型文化巔峰,在東亞國家達到頂級,亞洲范圍達到一流,歐美和全世界有一定影響力,排在第三位,半個。香港警匪片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但是真正征服歐美國家,再藉此將文化傳播到世界范圍的,不得不提的一個導演,是吳宇森。 在8090年代時期,華語動作片和武俠片有本土文化的優勢,歐美國家不可能拍出來,也拍不到中國香港那麼好。但是警匪槍戰片,歐美尤其美國好萊塢非常的擅長,大師級別的好萊塢大導演數量不少,比如馬丁·斯科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出《盜火線》的邁克爾·曼。

8. 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外,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琉球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華文化在古代曾經對周邊國家造成深重影響。一般把中國和收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統稱為漢文化圈或者中華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

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越南、朝鮮半島、琉球和新加坡等地,此外還包括世界各地保留著中華文化傳統的華人世界。

通常日本學者也會把自己包括在「漢字文化圈」內,但也有部分日本人覺得自己是西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員。

(8)三個文化哪個影響力大擴展閱讀:

漢唐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

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麻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在韓國,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後的實學思想,如果人們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鏞等人是韓國哲學家,僅看他們的著作難以判斷作者的國籍,韓國被西方國家稱為是儒教國家的活化石。

9. 唐詩宋詞,哪一個的影響力更大呢為什麼呢

它們分別以不同的格調、不同的表述方式脫穎而出。倘若問誰更高些呢?個人以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名篇!關鍵是看作者生活閱歷之深淺,寫作水平之高低,技巧運用之精糙。唐詩宋詞元曲之間區別還是很大的,這些區別來自於其各自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們流傳得久遠與否、普及的程度高低及流行的熱度強弱。


也就是說,唐詩玩的是技術,給你設置許多規則,增加難度,考驗你的智慧。這樣就逼迫你玩文字組合,玩出意境,大家才會喝彩和認同。再加上律詩進入科考,造成唐人從小學私塾里就要學詩作詩,5-6孩子就能出口成章,神童無數。最能抒發情懷的是"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騰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僧耶?仙耶?……「

10. 什麼是文化影響力

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文化,就詞的釋意來說,文就是「記錄,表達和評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點是:有歷史,有內容,有故事。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

(10)三個文化哪個影響力大擴展閱讀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文化包含著八大藝術和第九藝術

其中中國文化烙印著民族與時代的特點,既有傳承又有發展,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的儒學思想。

閱讀全文

與三個文化哪個影響力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