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信頭像不老松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廷年益壽。四季長青。
『貳』 壽比南山不老松
南山並不在海南三亞,在秦嶺北麓。望採納,詳見如下:
老年人過生日,大家都會送上一句祝福語。「祝您老人家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祝壽時為何要以南山為壽呢?這要就我國偉大的文學「啟蒙」之作《詩經》說起。
我們打開《詩經》,在《小雅-天保篇》,有這么一句:「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我們常說的「壽比南山不老松」,就是從「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引申而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南山在哪裡?答案還是藏在《詩經》里。《詩經》里有一篇《南山》,開頭是「南山崔崔,雄狐綏綏」。但這篇《南山》是《齊風》的一章,諷刺的是齊襄公姜諸兒與妹妹文姜私通的醜事。
在《小雅-白駒》一章中,有這么一句:「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南宋大儒朱熹在南山下注曰:南山,終南山也。
從「南山……如松茂矣」的朱熹注,到「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足以證明「壽比南山」的「南山」,就是大名鼎鼎的終南山。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確定這了一點:南山就是指的終南山。
現在的終南山位於秦嶺北麓,一說長230公里,寬15公里至55公里不等。終南山基本上都在陝西省省會西安市的轄區范圍內,但南界與陝西省商洛市為鄰。
如果給我國的山弄一個知名度的排名,終南山絕對可以位居前列。終南山出名,很大是因為這是一座屬於「隱者」的山。唐朝著名詩人許渾有詩《貽終南山隱者》,幾乎給終南山貼了一張永久的隱者標簽。詩雲:「中岩多少隱,提榼抱琴游。潭冷薜蘿晚,山香松桂秋。瓢閑高樹掛,杯急曲池流。獨有迷津客,東西南北愁。」直到現在,終南山還有很多隱者,終南山經常出現在新聞中。
終南山以「隱者」出名,但在古代戰略家的眼中,終南山(實際上指秦嶺)始終是一座兵家必爭之要地。終南山所在的秦嶺以北,就是肥沃的八百里秦川(關中平原),西周、八百年虎狼之秦,二百年煌煌西漢都定都於關中。關中平原的南端就是秦嶺,不過古代的終南山,與秦嶺、南山是一個概念,南山就是秦嶺。以下講秦嶺與終南山有些「繞」,希望你不會被繞暈。有關漢朝的史料中,提到南山,一般就是指秦嶺。只不過後來的終南山漸漸被秦嶺之名取代。
終南山(秦嶺或南山)位於關中平原的南邊,是關中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定都於關中者,無不重視終南山的軍防作用。漢武帝時,以滑稽著稱的東方朔就認為終南山為「天下之阻」。顧祖禹也認為定都關中,必守終南山,以拒南線之敵。終南山是長安南線的重要軍事屏障,守住終南山,雍梁(關中)無憂。
三國魏蜀爭霸,蜀漢在丟掉荊州無法從荊襄北伐的情況下,只能走終南山北伐。大將魏延勸諸葛亮奇襲子午谷,出擊長安,被不願軍事冒險的諸葛亮拒絕。子午谷名氣只能有這么大了,而子午谷的北出口,就在終南山(秦嶺一部分,非指整個秦嶺)的北麓。
魏延願意冒險,因為北出子午谷後,直接就能面對地勢低平的長安城。蜀軍一旦攻下長安,就能斬斷魏國與涼州(甘肅)的聯系,蜀漢就有可能拿下雍、涼二州。
而諸葛亮反對魏延走子午谷,出終南山搞軍事冒險,也是考慮到魏軍不可能不在終南山設防。再者,蜀軍即使出了終南山,但一旦頓兵於堅固的長安城下,糧食都不夠吃的,還容易被魏軍「關門打狗」。諸葛亮放棄子午谷奇謀,是非我們不做評論,但這事說明終南山在魏蜀爭霸過程中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把終南山的范圍放大到整個秦嶺(既古時南山),那終南山的意義更加重大。包括子午谷在內的南山(即秦嶺)六穀(如斜谷、儻駱道等),是長安防禦蜀中之敵的重要屏障。五胡十六國的後秦時,後秦主姚萇派郝奴出任六穀大都督,重兵布於南山(秦嶺),以防敵軍。
歷代蜀國與北方王朝的邊界線,多以南山(秦嶺)為界。這樣的分界,既利於蜀國防禦北敵,也利於北方王朝在關中防禦蜀中之敵。而當天下南北分裂時,蜀地多被南朝控制。這種情況下,秦嶺同樣是南朝的軍防重地,一旦讓北方之敵突破秦嶺,拿下漢中,蜀中不可保。蜀地要丟了,北朝之兵可從四川盆地順江東下,取荊襄,次第順江取江南。
南宋就是這樣的情況。南宋與金朝東以淮河,西以秦嶺為界,在秦嶺布有重兵。金亡之後,蒙古兵重點進攻南山(秦嶺),突破南山(秦嶺)之後,南宋防禦蒙古的形勢極為被動,最終被蒙古(元朝)滅亡。
而在《詩經》的誕生年代——西周時,南山由於奇險的地勢,被當時的人們驚為天險,壽數無疆。所以祝福一個人福壽綿長,大家就會用「南山之壽」。久而久之,「壽比南山」就成了人們常用的祝福語。
『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松柏樹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松柏樹的象徵意義是正值,我們把一個人形容成松柏樹,就是說他非常的正直。
『肆』 「壽比南山」的南山究竟是哪一坐山為什麼是南山呢
南山指的是山的南面,壽比南山出自《詩經·天保》,由於我國處於北半球,南面比北面受陽光照射更多,因此房子的朝向都是面南背北。南面也是尊位,皇帝統治天下也稱“南面”。山南水北叫“陽”,山北水南叫“陰”。山的南面陽光充足,降水也豐富,因此松柏長勢旺盛,由此正用山南的松柏來比喻長壽。
『伍』 壽比南山不老松的下聯是什麼
壽比南山不老松是下聯,上聯是福如東海長水流,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有兩個出處。
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佳期。從今後,兒孫昌盛,個個赴丹墀」。譯文:祝願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像終南山一樣長久,從今以後子子孫孫興旺發達,各個在朝廷當官。
柯丹邱《荊釵記·慶誕》:「齊祝贊,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釋義:齊齊祝賀到,祝願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像終南山一樣長久。橫批:萬壽無疆、福壽雙全、洪福齊天、柏翠松青、家中全福皆可。
拓展資料
不老松又叫龍血樹, 最高有 40米高, 有很多枝節圍在一圈, 壽命最長的 有五六千年,多生長於南海邊的南山上。
南山是道教之地,說是山,不如說是海邊的一個小山包,高不過 200米, 綿延數千米,有海洋博物館,起化石、海洋植物展示了人類的變遷。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舊時祝頌用語,比喻人福氣像東海一樣浩大,壽命如終南山一般長久。出自《荊釵記·慶誕》、《清平山堂話本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
『陸』 壽比南山不老松的下聯是什麼
「壽比南山不老松」是下聯,上聯是「福如東海長水流」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有兩個出處:
1. 明·柯丹邱《荊釵記·慶誕》:「齊祝贊,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2.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佳期。從今後,兒孫昌盛,個個赴丹墀。」
不老松又叫龍血樹, 最高有 40米高, 有很多枝節圍在一圈, 壽命最長的 有五六千年,多生長於南海邊的南山上。
南山是道教之地,說是山,不如說是海邊的一個小山包,高不過 200米, 綿延數千米,有海洋博物館,起化石、海洋植物展示了人類的變遷。
海風輕輕吹,海浪輕輕搖,即使在夏天,只要在海邊植被下,也特涼爽。 南山是國家級 5A 風景區,很多植被在園藝師的精心呵護下,千奇百怪,玲琅滿 目,惹人喜愛。
這里的「壽」字碑, 傳說是慈禧太後所題, 在「南山」旁, 夫妻倆坐在石 階上、蹺起腳、揚起手,形如一個「比」字,留影後會長命百歲的。此處遊人特 別多,加之樹又少,溫度有 40多度,衣服濕透了,汗水在一點一點往下滴,眼 睛難以睜開遊人還是想留影,其樂無窮吧,真是一個悠悠見南山,再往東走 5千米來到東海, 那裡的海浪較高, 即使在晴天也有一人高。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對 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具體內容參見網路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