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苗族沒有文字,怎麼傳承文化
沒有文字的苗族,為了傳承民族的歷史,將這些信息記錄在衣服的刺綉圖案上,還有的鐫刻在她們所帶的銀飾品上。
『貳』 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在流失,怎樣才能讓此延續下去
國家在培養少數民族方面撥款,支持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建設,培養語言文化的接班人和傳承人,代代相傳,不讓語言文化消失。
『叄』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樣傳承民族文化
1、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行動中培養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情感.
2、積極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中國民族文化得到發展.
3、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發展觀,規范言行,以實際行動做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肆』 如何更好的傳承民族文化
提到如何民族文化傳承,必須要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只有你學的、領悟的足夠深,你才能夠運用自如,運用這些文化來助你完成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各方面的事情。當你達到這個境界後自然就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因為當你達到這種境界後,你才能夠運用你所學的文化去對應面對社會的各種情況,你才能夠熟練地知道因社會的需要什麼而怎麼改變或創新傳統文化,使其更加適應這個社會。
『伍』 我們要如何提升少數民族文化,從那個方面入手
中華民族是一個56個民族的大家庭,然而,因為漢族人口居多以及歷史的源遠流長,以漢族統治為正統王朝,因此,漢民族的文化被很多人知曉,國家以及社會層面的人也格外的重視。而外國對我國文化學習更多的則是漢民族文化。我們要提升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力是志在必得的事情。我覺得提升少數民族的文化,我們應該出眾理解他們的文化,並且促進他們將文化傳承下去。
少數民族也有他們自己的特色,因為他們自己值得尊敬,讓人學習的民族文化。因為歷史的問題以及人口的稀少,他們的文化在這個世界上並不那麼的強有力,我們要提升少數民族的文化,就得首先從我們自己身上做起,我們來尊重少數民族的的話,再來學習他們的文化,最後我們一起傳承。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的集合體,56個民族的都應該齊頭並進,都一起欣欣向榮。
『陸』 談談你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認識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種少數民族文化的丟失,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大損失。隨著我國現代化步伐的不斷加快,民族文化(包括漢族本身)也正面臨著嚴峻的生死考驗。很明顯,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內,我們只看到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卻忽視了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至於端午節被韓國申遺成功等一系列慘痛的民族文化流失現象的產生。因此,我們在加快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必須重視對民族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因為相對於漢族文化而言,少數民族文化顯得更脆弱,更需要人們的重視和保護。
1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任何一種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傳承,那它面臨的將是從地球上消失的厄運。因此,做好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據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情況不容樂觀。
首先,年輕一代的「現代化」觀念嚴重阻礙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年輕一代是民族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了年輕一代在傳承民族文化上的關鍵作用,任何文化只有在不斷地一代一代往後傳承才能保持和發展。目前,我國的民族現狀是,民族的不斷融合,逐漸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一方面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但另一方面也對本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化產生一定的沖擊,這主要體現在少數民族年輕一代的「現代化」上。少數民族的孩子越來越多地進入「漢區」接受教育和工作,長期地處於外族文化的影響之中,一些所謂的先進觀念的輸入使得不少少數民族的年輕人逐漸丟棄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和傳統。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外來服飾的傳入,很多少數民族的年輕人在家裡也不經常穿本民族服裝了,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民族節日才穿本民族的服飾。年輕一代觀念上與本民族文化傳統越走越遠的狀況必須引起廣大民族工作者的重視,民族的未來不容輕視。
其次,外來「先進文化」的強大沖擊。有一種說法認為落後文化總會被先進文化吞噬。我不太贊同,因為文化本無先進與落後、優秀與卑劣之分,每一種文化都有自身的獨特之處,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們不能用本位的和階段性的價值觀去評判文化的優劣,更無權決定某一種文化的存亡。或許在若干年後,一些所謂的落後的文化也可能會產生巨大的積極意義。所以,我們首先要在觀念上重視每一種文化,在當今的少數民族地區,很多外來的觀念和技術擠佔了本民族文化傳統的發展空間,如手機、電腦和一些生產器械等,已經將很多少數民族傳統的東西擠進了歷史的盒子里,人們只有在歷史的記載中才能看到了,這是很不利於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的。
第三,一些政策性的偏差也阻礙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國家政策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有積極的也會有消極的,這里我只用一個例子來進行說明,就是普通話的全面推廣。這一舉措是應該得到肯定的,它有助於民族間的交流和團結,有助於各少數民族更好地學習先進知識和掌握先進技術。然而,這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擠佔了一些少數民族語言的生存空間,普通話的推廣使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人民(主要是年輕人)不再重視本民族語言,甚至一些少數民族同胞已經完全不會說本民族的語言了,民族語言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損失。因此,我們有必要考慮消除一些政策性的不良影響,保證少數民族文化的良好傳承。
目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已經不得不重視了,因為當前威脅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因素太多了,如果我們不能保證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將會缺失幾分色彩而顯得單調和無力,我們更無顏面對千秋萬代的子孫。
2 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
正如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一樣,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很多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已經或者正在消亡。我們不應該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對於少數民族文化我們要時刻注意保護好,否則我們將再也找不回它們。
對於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最近幾年國家已經採取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措施,民族研究的專家學者們也在不懈地努力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個人覺得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2.1 增加資金投入。由於少數民族分布零散,點很多,並且大多數分布在比較偏遠的不發達地區,再加上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這就決定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成本必然會高,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是不行的。
2.2 增加技術和人才投入。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涉及方方面面,再加上各少數民族地區和文化的特殊性,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便無從談起。另外,沒有研究就更談不上保護,研究就是最好的保護。而目前,任何研究都離不開專業人才,因此,可以這么說,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是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根本。
2.3 我認為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地提高全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特別是少數民族同胞本身對本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因為據我了解,在很多地方不是政府對民族文化保護的投入不夠,而是普通民眾(包括當地人)對當地文化傳統的保護意識不強,任何人為的破壞對文化傳統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從大的來說,秦始皇「焚書坑儒」,使中華文化元氣大傷;從小的來說,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件民族珍品,也是民族文化的重大損失。因此,人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將在呵大程度上決定了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工作的成敗。
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是一件復雜的工作,但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又是一件很簡單的工作,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者,我們每個人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工作做出一點貢獻,就是整個保護工作的一個巨大進步了。
3 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
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會停滯不前,因為發展是社會的要求,是時代的要求。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也是不可阻擋的。然而,發展是不能盲目的,發展需要有正確的方向,否則就有可能走向消亡。因此,如何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和把握好發展的方向,也是廣大民族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後,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廣大少數民族同胞也過上了好日子。但是,在看到成就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隱藏著的一些問題。例如一些民族跨越式進步的同時顯得過急了,以至於把一些傳統的文化和習慣留在了跨越前而沒能帶進新時代,這些傳統的文化和習慣的好壞我們先不討論,單從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來看,這就是一種損失,或許當人們想從以前找回一些什麼的時候,卻發現那些東西已經走得很遠很遠了。
我想我們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不應該是「推倒重建」式的,而更應該注重可持續的發展,因為文化終歸是民族的根,丟掉了傳統文化,民族的發展又從何談起?因此,我認為,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應該從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開始。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是民族文化工作的三大重任,不管我們是不是民族工作者,我認為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承擔起這三大重任,這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們每一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中華文明失去了各少數民族文明也就無所謂中華文明了。我們要保護和發展中華文化就從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開始。
『柒』 如何尊重保護弘揚少數民族文化
第一,理性對待歷史問題。
第二,保護少數民族良性習俗文化,並予以宣傳,合法獲利。
第三,加強交流,理解尊重少數民族的生活飲食等習俗。
第四,加強少數民族群眾文化素質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