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戒毒人員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包括哪些
將思想道德教育作為提高戒毒人員教育矯治質量的切入點和基礎工作,積極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著力提高戒毒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助力教育矯治工作開展,收到了良好效果。
近年,該所根據戒毒人員教育矯治工作的需求,開展了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針對當前戒毒人員的思想狀況、道德素質和心理特徵,以「感恩、向善」教育為突破口,開展了「感恩、自信、責任、人生」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組織戒毒人員撰寫心靈感悟、向家人寫懺悔信,召開毒品危害會,開展現身說法等活動,引導戒毒人員逐漸養成感恩向善的心理和習慣,喚醒戒毒人員的人性良知;利用社會幫教、親屬探視、幹警教誨等機會,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激發戒毒人員的感恩情懷,加深與親屬的情感,讓戒毒人員學會感恩、銘記責任、學會自信、珍愛生命。隨著主題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逐步矯正了戒毒人員扭曲的人格。
引領教育矯治導向,宣揚傳統文化。通過舉辦高牆內的徵文比賽、詩歌比賽和書法才藝大賽,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弘揚先進文化。開展了「傳統文化與美德教育」活動,對新入所的戒毒人員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將傳統文化的理念和精神深深紮根在戒毒人員心中,引導他們加強行為自律、追求健康理念,真正實現與毒品的決裂。將傳統文化教育與規范化管理相結合,通過舉辦法制報告會、毒品危害會、「讀經典、悟人生」等主題教育活動,結合思想實際開展討論,引導戒毒人員通過自省糾正錯誤思想和不良行為,達到觸動心靈、喚醒良知、促進矯治的教育效果。
凝聚教育矯治共識,形成德育工作機制。該所本著教育矯治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推進思想道德教育和傳統文化的普及推廣工作,從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入手,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幹警學習的重要內容。該所先後派出4批幹警參加了公民道德教育學習培訓,聆聽專家學者和踐行傳統文化成績斐然的知名人士的專題報告,有效提高了幹警的思想認識和教育教學水平。著力培養思想道德教育師資力量,選聘有教學特長及教學經驗的幹警,定期開展教研活動,並通過藉助社會教育資源,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新課題的研究,為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前不久,該所與市圖書館等單位建立了共建單位,通過聯姻,為戒毒人員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另外,該所積極借鑒外地戒毒人員教育矯治工作經驗,探索心理疏導、感情融化、文化勵志等與國際接軌的新型教育矯治模式,提升戒毒人員的教育矯治效果。目前,該所戒毒人員思想穩定,教育矯治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⑵ 衡陽市白沙洲戒毒所地址在哪裡
在白沙洲變壓器廠那,坐103、125公交到
⑶ 傳統文化在禁毒社會工作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哪些
根據大綱要求,中級社會工作實務考試題型全部是主觀題,根據歷年考試出題情況分析,一般會有5個大題,每個大題分1-3個小題,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題型主要分為案例分析題和方案設計題。
案例分析題會提供一個具體的案例資料,要求考生根據提示對之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並按要求進行作答。案例分析題的命題方式一般會側重於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中,各個階段上具體方法的運用。如接案的步驟與技巧、預估的基本步驟與主要方法的運用、制訂服務計劃的方法、介入策略、評估的方法與技巧、結案的主要內容、結案時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表現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等。這些會結合具體的案例讓考生進行分析,考生必須熟練掌握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二是各類對象在不同領域中面臨的困境與介入策略分析。這些會從一些理論視角提出問題,讓考生從不同的理論視角來分析,答題時應注意困境的分析應與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對應。
方案設計題也是給出一個案例情境,要求考生根據題目的要求,設計出環節完整、嚴密、可行性強的服務方案。命題的思路主要有三種情形:一是針對個人或家庭的服務方案,如個案介入計劃;二是針對小部分人群的服務方案,如小組工作計劃書;三是針對大部分人群的服務方案,如社區活動策劃方案。這類題型的答題思路要分兩步走:一是問題的陳述與分析,著重分析給定的案例情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案主需求;二是具體的方案設計。方案設計需要掌握個案介入計劃、小組工作計劃和社區活動計劃的基本要素,按照相應的格式設計即可。
重點掌握社會工作實務中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系統理論、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以及優勢視角和增能理論等
⑷ 作為禁毒社工,在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時,使用的方法有那些至少10種
摘要 為挽救吸毒人員,我國政府採用禁毒模式有:
⑸ 戒毒所里如何戒毒
為了讓學員們徹底戒除毒癮,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東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每天都組織學員開展跑步、體操、閱讀等文體活動,鍛煉身體、緩解壓力,保障身心健康。該所還定期組織道德講堂,闡述毒品的危害,宣傳傳統美德,喚起戒毒學員對社會美好、家庭幸福和個人前途的追求。
⑹ 戒毒人員學習法律法規的目的
(一)教育矯治工作目標。通過綜合運用各種教育矯治方法和手段,幫助戒毒人員認清毒品危害,樹立法制觀念,提升道德情操和文化素養,改善不良心理,掌握就業謀生技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戒除毒癮,成功融入社會。
(二)教育矯治工作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立足戒毒人員的戒毒需要,科學安排教育內容,選擇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給予戒毒人員人文關懷和必要的社會救助,營造尊重、信任、互助的人文矯治氛圍,充分調動戒毒人員自覺、主動參與教育矯治的主體意識。
堅持因人施教的原則。根據戒毒人員的認知規律、生理、心理和行為特點,確定個性化的教育矯治方案,幫助個體戒除毒癮,實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和成長。
堅持綜合矯治的原則。遵循教育矯治工作的客觀規律,充分運用管理、生產勞動等手段的教育矯治功能,使場所各類教育活動形成合力,提高綜合矯治能力。
堅持面向社會的原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全面提升戒毒所教育矯治工作水平,做好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後續幫扶工作。
堅持科學創新的原則。根據戒毒工作發展的需要,研究教育矯治工作中的新問題,探索新方法,不斷實現教育矯治工作的理論創新、機制創新和方法創新。
二、教育矯治內容
(一)入所教育。對新收治戒毒人員進行入所教育,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場所環境,適應戒毒所生活。入所教育在完成生理脫毒後進行,時間不少於1個月。
開展戒毒法律法規、所規所紀教育。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以及《司法行政機關強制隔離戒毒工作規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守則》,學習強制隔離戒毒所所規所紀。幫助戒毒人員了解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的性質、目的、內容、法律效力以及在所期間的權利義務,明確矯治目標和方向。
開展衛生知識教育。組織戒毒人員學習肝炎、艾滋病、性病等傳染病預防知識,學習所內集體生活所需要的衛生常識,幫助戒毒人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開展行為養成教育。組織隊列訓練,開展內務衛生和所內文明禮儀習慣養成教育,增強戒毒人員組織紀律觀念、集體觀念,培養自覺遵守文明禮儀的意識和習慣。
(二)法律常識教育。組織戒毒人員學習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勞動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社會保障法等與戒毒人員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幫助戒毒人員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
(三)思想道德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貫穿始終,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幫助戒毒人員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提倡文明禮貌、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尊老愛幼、艱苦奮斗的社會主義風尚。
(四)戒毒常識教育。傳授禁毒戒毒基本知識,幫助戒毒人員了解毒品的特性和危害,了解我國的戒毒體系、戒毒基本流程,樹立戒毒信心,提高參與戒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五)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戒毒人員學習心理健康基本知識,了解場所心理咨詢工作的基本流程,幫助戒毒人員分析吸毒的心理根源,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改變錯誤認知,學會正確歸因,提高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學會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六)文化素質教育。舉辦文學、歷史、音樂、書法、繪畫、科技知識等講座,以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提高戒毒人員文化素養,激發生活熱情,樹立健康生活態度。鼓勵戒毒人員參加電大、函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七)戒毒康復訓練。對戒毒人員進行戒毒康復訓練,幫助戒毒人員學會戒毒康復項目的相關知識,掌握生理和心理康復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