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學到底指的是什麼中國《國學》包括了哪些內容
國學指的是中國的學說,又稱為漢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總結,國學以儒家哲學為主流,劃分為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
『貳』 國學包括什麼內容
第一點,從社會藝術來說,包括教育,醫療,戲劇,雕刻,字畫,相學,數術等等。
第二點,科教領域來說,包括哲學,史學,宗教,道德,文學,風俗禮儀,考古學等。
第三點,從歸納收藏來說,《四庫全書》就是包括經書,史記,子書,集篇。
不管是那種國學的中國文化都是來源於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也稱之為六藝。通過歷代社會的發展經驗並取之精華,去以糟粕,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國學傳統文化。
『叄』 國學的范疇包括哪些中國傳統文化的范疇有哪些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並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中國的國學包括了哪些內容呢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原指國家學府,如太學、國子監。國學指學問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它興起於20世紀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國大陸,文革結束後思想學術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擴大,1980年代後「國學」復起至今。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
國粹派鄧實稱:「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
『伍』 國學的范疇包括哪些中國傳統文化的范疇又有哪些
現在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並涵蓋後期各朝代的各類文化學術。因此,廣義上,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
中華傳統文化的范圍廣泛,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都屬於傳統文化的范疇。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以節日、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等為載體。比如正月初一春節、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等節日和各種民俗活動以及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的傳統文化等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5)中國國學文化有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國學的分類方法其一是「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它把國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
「經」是指古籍經典,如《易經》、《詩經》、《孝經》、《論語》、《孟子》等等,後來又增加一點語言訓詁學方面的著作,如《爾雅》。
「史」指一些史學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馬遷的《史記》、鄭樵的《通志》,斷代史,如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專詳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等;以地域為記載中心的方誌等。
「子」是指中國歷史上創立一個學說或學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韓非子》、《商君書》,兵家的《孫子》,道家的《老子》、《莊子》,以及釋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皆入「子部」。
「集」是歷史上諸位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的文集。個人的稱為「別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荊公集》等;總集如《昭明文選》、《文苑英華》、《玉台新詠》等。四庫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戲劇作品如《長生殿》、《西廂記》、《牡丹亭》也屬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