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園文化特色有哪些
校園文化是體現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精神和風氣的一種群體性文化,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淀而成的育人條件、歷史傳統和校園氛圍等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的總和。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整合育人資源、拓寬育人渠道、強化育人效果、提升學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舉措。
一、確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學校精神文化在本質上是用文化喚醒和高揚學生的生命意識,它所關注的是學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內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但價值觀並不是精神文化的全部,學校如果片面強調精神文化的倫理道德規范作用,忽視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那麼精神文化建設是難以取得好的成效的。
學校辦學理念
二、改變精神文化建設單一的路徑。學校精神文化的建設,除了開展一些能真正滿足學生精神生活需要的一些文體活動外,還應著力在課堂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與科學的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學校體育活動
四、生活世界的回歸。生活的世界不僅僅只存在於學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如果教學能緊密聯系生活和學生的精神需求,學生在緊密聯系生活的課程中,能夠以精神主體的地位出現於教育過程,他們的生命體驗和精神活動、他們對於生活的喜怒哀樂都將成為學校文化生活的中心,那麼學生也同樣可以實現生活世界的回歸和尋回失落的精神家園。
學校課堂文化
三、關注和豐富學生的體驗。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首先要關注並豐富學生的精神體驗。精神上的美好、體驗上的豐富,還有賴於不同生命主體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教師應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與學生對話、交流,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給學生更多的理解,給學生更多的自由表達心聲的機會。
B. 學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徵
(一)是先導性。學校是傳承知識和創造知識的地方,也是信息匯集、文化交融、人才薈萃的地方。
(二)是創新性,創新是學校的靈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三)是學校文化的綜合性眾多學科都匯聚於學校,真可謂「囊括大典,網羅眾家」。
(四)是獨特性。學校文化的獨特性首先表現為從整體上來看它與其他社會文化是不同的,如上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統一、歷史積淀與時代發展的統一、書卷氣息與大眾習俗的統一等等,都是其他社會文化所不具有的或者是較少具有的。
C. 一所學校的文化氛圍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淺談如何在校園文化牆中體現校園文化內涵
[導讀] 文化是社會科學中最容易理解又最難理解的東西。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裡以外,它無處不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沙灣縣烏蘭烏蘇鎮中心學校
一、引言
文化是社會科學中最容易理解又最難理解的東西。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裡以外,它無處不在。美國學者波爾凱指出:一所辦得很成功的學校應以它的文化而著稱,不僅應有一個價值和規范的結構、過程和氣氛,還要使教師和學生都被納入走向成功的教育途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何在校園環境建設中體現校園文化內涵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在我校舉行的前幾場招聘會中,我發現有很多學校提出建設校園環境文化這樣的要求,因此,如果我們美術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不僅能將美術課堂教學任務完成好,同時也能在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上出謀劃策,相信一定會受到各個學校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和賞識。
二、校園文化牆的相關理論
1.校園文化牆的范疇。校園文化牆的類別分很多,我們常見的有教室牆壁,主要體現了學生的學習精神;辦公室牆壁,主要體現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走廊牆壁,要求從形式到內容都呈現美感與藝術性,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圍牆,反映學校個性與特色,營造校園環境的整體美感;特殊牆壁,即有特殊功能的牆壁,如宣傳窗、黑板報、閱報欄等,倡導積極向上的氛圍,有利於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2.校園文化牆的作用。校園的牆壁是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的主陣地之一,讓牆壁「說話」就是利用學校的牆壁去陶冶、感染學生,使牆壁成為一幅「有主題的畫」,成為一首「無聲的詩」,情深意切,融知識性、藝術性於一體,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目的。在校園環境建設中,最大的受用者是學生,學生時時刻刻在校園環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美國教育家杜威早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就提到:學生在學校可同時受到兩種教育、獲得兩種知識,一種是通過專門學習得到的有意識的知識,另一種是受到人文環境的感染無意識地學到的知識。校園文化牆的建設就能讓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無意識地獲得更多間接的、內隱的、有價值的知識。
三、校園文化牆建設的必要性
1.校園文化牆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品牌學校需要良好的校園文化,文化牆是一種精神傳達的媒介。在優秀的學校中,如果想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校園文化牆建設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加強校園文化牆建設已成為各個學校發展校園文化的關鍵。
2.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牆的育人功能。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文化牆對人的作用是明顯的,是學校內人的對象化活動結果。一方面,人建設、創造了學校文化牆,並通過其育人作用展現校園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學生是文化牆最大的受用者,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校園環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管其自身是否意識到。因此,也可以說文化牆的建設是反映學校精神與靈魂的標志。
3.提高學生審美素質,陶冶情操。校園的牆壁文化是學校的集體形象,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充滿理想、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思想觀念。優美的校園環境有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如詩如畫的校園牆壁風光、布局合理的校園牆壁藝術、美觀科學的牆壁圖案設計、文明健康的全面教育宣傳等,都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無不給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4.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多彩的校園文化符合學生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避免了對學生人格塑造單一化的傾向。豐富多彩的牆壁文化活動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交往圈,使內向孤僻的學生合群,並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沉浸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因注意力的轉移而沖淡和忘卻不愉快的往事,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四、建設校園文化牆的意義
1.校園文化牆建設對外部社會具有輻射功能。它們起到了導向功能、陶冶功能、規范功能、群體凝聚功能等。學校文化牆建設對學校周邊環境具有積極的影響,校園環境和學校周邊的環境相協調,學校文化牆不僅給學生以享受,同樣會給社會人展示校園風采,這種文化的氣息可通過外在的環境美熏陶社會大眾。
2.學校文化牆建設對提升學校品牌有重要的作用。學校品牌的打造與學校的知名度、認知度、美譽度密切相關,學校文化牆作為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外在表現,最容易被人們所注意、評價、對比。好的校園文化牆建設,以其高品位體現出學校的內在品質,有利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而提升學校品牌的影響力。
3.學校校園文化牆建設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創造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校園文化牆要充分注意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和他們對學習、生活等與這個年齡階段相符的具體要求,形成符合育人的目的、嚴謹而和諧的格局,營造有利於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氛圍,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環境的各種功能,使學生在這種教育環境中受到良好的影響,全面提高素質。
五、結論
我希望學校在今後建設文化牆時仍然能堅持其教育意義和知識性,同時能加強文化牆的實用性,更多地展示學生作業或員工作品,經常更新文化牆內容,加入校園真人實事版塊,並且把建設校園文化牆的機會多留給學生,讓學生在採集和搜集資料的同時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機會,在建設和製作的過程中能加強合作與創新意識,使校園文化牆更具親和力,成為校園精神傳達的媒介。同時希望各學校能加入獨有的創新版塊,體現自己的校園文化特色,重視校園文化牆的建設意義,彼此多做交流,相互學習,給中小學生們帶來更好、更健康、更自然的學習環境。
D. 校園文化包括什麼
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學生為主體,校園為主要空間,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在內,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提升素質。校園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觸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園之中的人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得到。因此校園文化建設首先要把提升素質作為重中之重抓好抓實,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
二是塑造情操。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諸如體育競技比賽、登山、游泳對訓練體能、增強體質的好處自不待言,其中對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與方式。
三是營造氛圍。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軍訓、理論探討,學術報告,營造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學子們置身於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進取精神,有良好氣質、天天向上的人。
E. 校園文化是怎樣的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學生為主體,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為了體現這種文化許多學校製作了學校文化牆。它主要包括:以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有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徵、行為特徵和方式;學生課餘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校園文化是社會整體文化的一部份。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文化設計、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牆方面,詳情www.bofeng100.com。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因而校園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義。校園文化對於提高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培養良好的校風,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沒有了千萬個朝氣蓬勃的學生,無論多麼英明的領導團體多麼扎實的硬體設施多麼雄厚的師資隊伍都不可能使得一個學校的校園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而特定到校園文化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特別是大學校園文化,大學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等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F. 什麼叫學校特色文化
以下是整理的回答:
首先,要知道學校文化,就要先了解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
而學校文化包含於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其中個體,綜上我們可以知道校園文化大部分在於文化之呈現,是校園對文化的不同表達方式,其中包括物質硬體和人文的精神文明
但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精神追溯、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由此形成了學校文化。但這其中還包含了學校專屬的特色文化歷史溯源,大到地區,小到個人。
由此可以從地區到個人追溯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到環境建設,最終達到個人成長(師生)
希望能幫到。
G. 學校文化的內容有
學校文化的內容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學校的辦學理念、價值觀、信仰等);對學校功能及社會責任的理解(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個性的理解(校服、校旗、校徽、校報等);對學習、工作的態度(優良的校園文化又培養了優秀的人才);對集體的看法(看到自己的成績,找出自身不足)。
學校文化作用:
校園文化互動展示長廊是校園文化建設一部分,是為提升校園品位,打造精品校園,豐富學校文化的顯性內容,新法教育力加強校園書香文化建設。
賦能校園文化的互動展示,採用多點觸碰、激光雷達、感測等技術共同實現,通過觸屏互動的方式,將校園文化、校園歷史、辦學特色、學校榮譽等信息炫麗的呈現出來。
讓參觀團、嘉賓感受直觀、生動的文化輸出。還可展示教師教學成果、學生優秀作品,向全校師生傳遞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校打造創意性的交互設計,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
H. 如何打造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努力打造學校特色。學校的特色文化是學校在自身實踐基礎上不斷實踐積極打造,所形成的有別於其他學校的校園氛圍。例如,現在許多的漢字書寫規范化示範學校,就是在強調書寫的基礎上,積極打造的一項學校特色。
場所文化是學校積極利用學校的牆面、版面、部室等,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文化特徵。例如,在許多學校人們積極利用校園內的牆面,將學校文化、制度等,通過版面的形成展現出來,造就了濃濃的校園場所文化。許多學校在校園設置了教師風采欄、名師風采欄等平台,積極宣傳學校的優秀教師和名師。
積極挖掘學校內涵文化。學校的內涵是一個學校發展的總理念和思路整合。學校許多事情,都是在學校內涵的指引下,逐步慢慢開展起來的,如果學校發展沒有積極健康的正能量引導,那將變得沒有靈魂,發展緩慢。
I. 校園文化有哪些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有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徵、行為特徵和方式;學生課餘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因而校園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義。即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校園文化對於提高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培養良好的校風,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校沒有了千萬個朝氣蓬勃的學生,無論多麼英明的領導團體多麼扎實的硬體設施多麼雄厚的師資隊伍都不可能使得一個學校的校園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而特定到校園文化特別是大學校園文化,同樣的思路,大學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等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其本質是一種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在這種由大學生自己為主體營造的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中,有校園特色的人際關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學生參與的報刊、講座、社團及其他科學文化體育活動和各類文化設施會作為校園文化的主要特徵充盈著大學校園的各方面建設,從而使得大學校園更富有生機和活力。校園文化活動是自發的,也是自覺的,是受社會生活影響也受自我心靈主宰的,是無處不在的,是充滿現代意識的,也是反映大學生復雜心態的;是心靈的自然流露,也是充滿創造力的;是受著時代文化潮流影響的,也是苦樂兼備的。人生與社會、理想與追求、情與愛,都會在校園文化中表現出來。擾人心懷,催人思索,引人前行或誘人墮落。校園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夠保持永恆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園的時代性活動等。
當代校園文化建設進入了網路環境,應運而生的各種網路社團,校園文化宣傳站從軟體上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內涵。
具體參看 http://ke..com/view/40820.htm
J. 什麼是學校文化
關於學校文化的界定有如下兩類: 第一,廣義定義類。
認為學校文化是一種亞文化,是學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體現的是社會背景下以學校為地理環境圈,由全體師生在學校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和創造出來 的,並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精神、行為准則及其規章制度、行為方式、物質設施等的一種整合和結晶,其本質意義在於影響和制約學校內人的發展,其最高價值在於促進學校內人的發展。
第二,狹義定義類。概括之,有"校園文化"說,以"校園文化"來指代"學校文化",認為學校文化就是學校校園環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現象;有"校風"說,認為學校文化是學校的各種規范、行為和風尚;有"文化藝術活動廳"說,認為學校文化指在學校中開展的各種如歌詠、舞蹈、體育比賽等文藝活動;有"教風"說,認為學校文化反映的是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學風"說,認為學校文化反映的是一個學校的學習風氣和氛圍等等。 學校文化實質上是一種德育隱性課程。通過學校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規范,實現道德成長。學校文化既包括了校園建築、環境布置等顯性的要素,也包括了人際環境、心理環境等隱性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