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風情哪個國家最多

文化風情哪個國家最多

發布時間:2022-06-02 15:19:10

Ⅰ 世界九大文化圈

世界九大文化圈分別是:西歐文化圈、東歐文化圈、東亞文化圈、南亞文化圈、東南亞文化圈、
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伊斯蘭教文化圈。

1、西歐文化圈

地區:西歐、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

民族:日耳曼人。 宗教:基督教新教和羅馬天主教。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2、東歐文化圈

地區:俄羅斯、東歐等地區。

民族:斯拉夫民族。

宗教:正東教。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3、東亞文化圈

地區: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蒙古等地區。

民族:漢族、蒙古族、朝鮮族、大和民族。

宗教:佛教、道教。

氣候:季風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4、南亞文化圈

地區: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區。

民族:多民族融合。 宗教: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多宗教混雜。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5、東南亞文化圈

地區:中南半島、馬來群島。 民族:多民族混雜。

宗教:佛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氣候:熱帶雨林、熱帶季風氣候。

6、伊斯蘭文化圈

地區:中亞、西亞和北非等地區。

民族:阿拉伯民族。

宗教:伊斯蘭教。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7、非洲文化圈

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民族:黑人民族。 宗教:原始宗教。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8、拉丁美洲文化圈

地區:墨西哥及以南的美洲地區。

民族:多民族混血。

宗教:天主教。

氣候:高溫多雨,多氣候類型。

9、太平洋文化圈

地區:太平洋中各島嶼地區。

民族:棕色人種為主的各民族。

宗教:基督教和少部分原始宗教。

氣候:熱帶和副熱帶氣候。

(1)文化風情哪個國家最多擴展閱讀:

區域的劃分依據

提出區域文化性格概念,首先要將 「區域文化性 格」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予以確認。文化人類學家和文化地理學家們很早就將地球表面按文化類型劃分為許許多多的文化區。

文化圈不僅限於一個地理空間范圍,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連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屬一個文化圈,一個文化圈可以包括許多部族和民族,是一個民族群。

此外,「文化圈」還有多種劃分法,如:按時代劃分;按地區劃分;按人種劃分;按物質文化劃分;按經濟類型劃分;按社會特徵劃分等等。

Ⅱ 急!!求亞洲各國文化風情(3、4個國家就夠了)

國名: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

國慶日:8月15日(1945年)

國旗:太極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繪制的,1883年被高宗皇帝正式採納為李氏朝鮮王朝的國旗。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它為大韓民國國旗時作了明確解釋:太極旗的橫豎比例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圓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陽和陰,象徵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條陽爻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條陰爻代表地、夏、西、義;右上角的坎即四條陰爻夾一條陽爻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離即兩條陽爻夾兩條陰爻代表火、冬、北、智。整體圖案意味 著一切都在一個無限的范圍內永恆運動、均衡和協調,象徵東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國徽:為圓形。圓面為五瓣的木槿花,中間為陰陽圖案。綬帶上寫著「大韓民國」。

國家政要:總統盧武鉉 (Roh Moo-hyun),2002年12月當選,2003年2月宣誓就職;總理李海瓚(Lee Hai-chan),2004年6月就職;國會議長金元基 (Kim One-ki),2004年6月當選。

人口:4838.7萬(韓國行政自治部根據2004年1月1日),全國為單一民族,通用韓國語。宗教以佛教、基督教為主。

首都:首爾 (Seoul, 舊譯「漢城」) ,人口1027.7萬(2003年)。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 )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 。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 )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韓國政府正式公布新行政首都地址 韓國初定新都地址的來龍去脈 韓國遷都為哪般 世界遷都潮 韓國遷都夢不圓

行政區劃:現有1個特別市:首爾(舊譯「漢城」)特別市;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自然地理:位於亞洲大陸東北朝鮮半島的南半部。北部以軍事分界線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其餘三面被黃海、朝鮮海峽和日本海所環抱。面積9.96萬平方公里,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000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韓國多丘陵和平原,約70%是山區,地勢比半島北部低。丘陵大多位於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陸坡平緩,東部大陸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遼闊的平原。韓國屬溫帶的東亞季風氣候。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冬季平均氣溫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熱,氣溫為25攝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時易受台風侵襲。

簡史:公元1世紀後,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古國。公元七世紀中葉,新羅在半島占據統治地位。公元10世紀初,高麗取代新羅。14世紀末,李氏王朝取代高麗,定國號為朝鮮。1910年8月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獲得解放。同時,蘇美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北半部和南半部。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告成立,李承晚當選首任總統。1960年李承晚在全國性學生運動中下台。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開始長達18年的統治,期間韓國經濟實現持續高速增長。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煥發動政變,並於1980年出任總統。1987年韓國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13屆總統。第14至16屆總統分別為金泳三、金大中和盧武鉉。韓國於1991年9月17日同朝鮮一起加入聯合國。

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有著600多年歷史的
民俗村,擁有許多國寶級的古老房舍。

政治:韓國現行憲法是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1988年2月25日起生效。新憲法規定,韓國實行三權鼎立、依法治國的體制。根據這部新憲法,總統是國家元首和全國武裝力量司令,在政府系統和對外關系中代表整個國家,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總統是內外政策的制定者,可向國會提出立法議案等;同時,總統也是國家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各項法律法規的實施。總統通過由15-30人組成並由其主持的國務會議行使行政職能。作為總統主要行政助手的國務總理由總統任命,但須經國會批准。國務總理有權參與制定重要的國家政策。總統無權解散國會,但國會可用啟動彈劾程序的方式對總統進行制約,使其最終對國家憲法負責。韓國實行一院制。國會是國家立法機構,任期4年,國會議長任期2年。憲法賦予國會的職能除制定法律外,還包括批准國家預算、外交政策、對外宣戰等國家事務,以及彈劾總統的權力。韓國法院共分三級:大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大法院是最高法庭,負責審理對下級法院和軍事法庭作出的裁決表示不服的上訴案件。大法官由總統任命,國會批准。大法官的任期為6年,不得連任,年滿70歲必須退位。 韓國憲法法院 韓國核問題的由來 韓國的核問題

Ⅲ 法國的風情文化

一、節慶

法國一整年都是藝術季,有的位於海邊、滑雪場附近,有個在城堡和教堂里舉行。比尼克(Binic)藍調音樂節、賽特(Sète)爵士樂音樂節、博韋(Beauvais)大提琴音樂節、聖馬洛(Saint-Malo)Route Rock搖滾之路音樂節、雷恩(Rennes) Transmusicales跨越音樂節、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Aix-en-Provence)抒情藝術節、里昂舞蹈藝術節。

四、馬卡龍

馬卡龍並非誕生在香榭麗舍大街,而是洛林地區(Lorraine)的南錫(Nancy)。它的外形總是圓的,人們從來不會只買一個。3月20日是國際馬卡龍日,卓越馬卡龍的標志是外層漂亮而且無裂痕,餅體與夾心分布均勻,一系列令人陶醉的口感:鬆脆、柔軟、入口即化,味道濃郁而且令人激動。

五、手工藝品

不論在市集或工坊里,法國工匠以巧手造就神奇,法國著名的手工藝品有:阿爾卑斯山的籃子、普羅旺斯(Provence)的彩色小泥人、孚日省(Vosges)的木製玩具、巴斯克地區(Pays Basque)的繩底帆布鞋。

Ⅳ 韓國的特色文化風情有哪些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量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來,子女都要迎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見面時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右尊左卑」,認為左手接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酒是送韓國人最好的禮品。

影劇院放映演出前放國歌,觀眾須起立。韓國傳統的家族觀念很強,同一家族都續家譜,嚴禁通婚。凡有祭祀活動及節日時,一般都團聚在長兄家。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也不能殺雞宰豬。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戴帽子,否則終身受窮。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在韓國人面前,切勿提「朝鮮」二字,也不要把「漢城」說成「京城」。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大家庭里以長輩為中心,餐具與飯桌均是一人份為一單位。但以核心家族為中心的如今,則變成了所有人圍坐在一起,把菜夾到自己的碟子上吃。 首先把飯菜都擺到桌面上,並按菜碟的數分3碟,5碟,7碟,9碟,12碟等獨特形式的飯桌。以飯 、菜分主 、副食的韓國日常飲食,從三國時代後期定為一日三餐的正規用餐形式。有時中午會吃面條,拌飯,湯飯等的一品料理,但這只是一種別有風味的飲食。

在飯桌上,飯是主食,菜是副食,因此,吃什麼菜根據飯而決定。 飯桌在菜色的搭配,味道的鹹淡,食物的溫度以及顏色的配合等方面有著合理性和協調性。飯桌有3碟,5碟,7碟,9碟, 朝鮮時代王用的是12碟飯桌。 最簡單的3碟飯桌除了擺湯,泡菜以外,有野菜,涼拌菜,燉食,烤食。 3碟飯桌上擺飯,湯,泡菜,醬之外,也要均勻搭配蔬菜,肉類和魚類。 5碟飯桌上有飯,湯,泡菜,醬之外,還上5樣菜,一種醬湯。

9碟飯桌上有飯,湯,泡菜,醬之外,還上9樣菜,一種醬湯再加一樣燉食。 王的御膳桌是12碟飯桌,王坐在大圓桌前面,旁邊拼放小圓桌和四方 桌。 大圓桌上放有白御膳,盒湯,3種醬,3種泡菜,7樣菜,挑骨頭的碗以及兩 套銀匙和筷子。一個湯匙是喝湯用的,另一個是喝蘿卜泡菜湯用的。 一雙筷子是夾 魚用的,另一雙是夾菜用的。

小圓桌上放有紅豆御膳,葷雜燴,燉食,2樣菜,茶具,空瓷碟,銀碗以及 三副匙和筷子。不想吃白御膳時,將紅豆御膳與白御膳調換過來。 3副匙和筷子是內宮檢察食物和夾食物用的。 用完餐之後,把茶杯放在盤子上端上去。四方桌上放有燉牛骨湯,火鍋, 燒烤等。吃紅豆御膳時,不喝盒湯,而喝燉牛骨湯

Ⅳ 亞洲不同國家有特色的文化風情資料

泰國。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錫克教。幾百年來,泰國的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削發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到泰國旅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金碧輝煌的大王宮、鏤金鑲玉的玉佛寺、庄嚴肅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勝古跡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觀光,使遊人流連忘返。有人口約800萬。

Ⅵ 世界上哪個國家文化氣息最濃

中國
語言:漢語
具有5千年歷史 很有文化氣氛 亂扔垃圾 亂吐痰 等等 連外國的牌子上也寫著請中國遊客勿亂扔垃圾 可知其影響之大 可知中國人的5千年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一脈相承 非中國莫屬

Ⅶ 世界這么大,各國各地的風景、人文都不同,有哪些國家的人文是最特別的

埃及 印度 義大利 加勒比海地區 中國等

Ⅷ 亞洲不同國家有哪些風情文化、

1、馬爾地夫
民風民俗
然若由旅遊文化的發展基礎來看,馬爾地夫似乎又得天獨厚了,支離的小島儼然獨樹一幟,每一座島嶼皆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渡假旅館風格。整個馬爾地夫的旅遊景觀全在一個渡假島嶼飯店所經營的休閑氣氛,雪白晶瑩的沙灘,倒影在水中婆娑的椰影,熱帶魚是馬爾地夫不時出現的「動畫」景觀,色彩鮮艷,而且平易近人,站在岸邊的人偶一接觸水面,就沒料著有一群美麗的訪客翩然游來,除了增添風情,魚 - 在馬爾地夫稱得上是最豐饒的物資,故漁業和觀光業並列為兩項主要的經濟收入。捕魚對當地居民而言是一項傳統且永不過時的謀生方式,他們樂天知命,生於水湄,長於水湄,早已把魚類當作是生命延續的活泉,視為阿拉所賜與的寶藏。
連結島嶼之間的交通工具是俗稱(Dhonis)的傳統多尼船。船隻從船體、帆桁、釘、纜繩到帆都取材自椰子樹,原住民兩千年與海相處的歷史,孕育出絕佳的造船技術。
2、泰國
民風民俗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90%的人信奉佛教。幾百年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各方面,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削發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到泰國旅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
3、新加坡
民風民俗
魚尾獅公園( MERLION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 8 米,重 40 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於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
據古書記載,古時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在爪哇語中為海城之意。公園 14 世紀時,傳說有一個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他在這里看見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就此,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 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獅子 (Singa) 城 (pura) 。
4、土耳其

民風民俗
土耳其人尚武。人們稱土耳其為「尚武之國」,「武士重武,不重食」。在土耳其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大都是希臘人和以色列人,土耳其人自認為是歐洲人,商場買東西應注意不要以同為亞洲人的態度去行事。
土耳其人喜愛綠色、白色和緋紅色。禁忌紫色和黃色,因為黃色標志著死亡。在土耳其應慎用綠三角,綠三角是免費用品的標志。他們在布置房間、客廳時,絕對禁忌用花色,因為民間一向認為花色是凶兆,是禁色。土耳其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喜歡喝葡萄酒以外的酒,喜歡吃牛、羊肉,喜歡駱駝。禁忌吃豬肉,及把豬、貓、熊貓作圖案。按當地的習慣,到鄉下時,有時必須脫鞋才可進入房子。
土耳其人有時也請客人到家裡做客,他們通常是在飯館里招待客人,輕松愉快地吃頓晚餐。如果你被邀請到家裡吃飯,可以帶上一束鮮花,一些糖果或點心做為禮物,主人會喝酒的話,也可以帶上一瓶酒。土耳其是個伊斯蘭教國家,切記,進入伊斯蘭教寺院時務必脫鞋。
5、馬來西亞
民風民俗
馬來西亞的最大特色在於其充滿異國情調的建築,回教國家在亞洲並不多見,馬來西亞便是其中之一。第二大特色在於多人種的混合,包括馬來人、印度人、中國人、阿拉伯人等,聚集在一起,是馬來西亞猶如世界民族的大熔爐。第三特色是馬來餐廳,包括多種族的名菜、馬來菜、印度菜、中國菜、熱帶水果等應有盡有。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大錫出口國,錫製品多而精緻且價廉物美,還有許多色彩豐富的蠟染印花布,具有傳統的民俗色彩,這是馬來西亞的第四大特色。
馬來西亞地處熱帶,氣候全年炎熱潮濕,年平均溫度在21°C~32°C之間。全年可以穿夏裝,因其是伊斯蘭教國家,女性不要穿得過於暴露。
馬來人是熱情、謙恭、大方,講究禮節的民族。在馬來人家中作客應注意舉止,尊重長者。馬來人的習俗與我國相異處甚多,所以必須加以留意,以免無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禮,或引起誤會與無謂的紛爭。交往切忌用左手,傳統上馬來人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象徵。對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更不可隨便以食指指人。馬來人忌諱摸頭,除了老師和宗教儀式外,不可隨意觸摸馬來人的背部。在相互交往時,衣冠必須整齊。如果到訪別人家中而穿著拖鞋,則必須脫掉,放在門口。參觀回教堂須注意非回教徒入堂前需脫鞋。到寺廟參觀時,女性注意穿著不可暴露手臂和雙腳。不得從正在禱告的回教徒面前走過。未經許可,不得拍照,不得觸碰《可蘭經》。
6、菲律賓
民風民俗
·衣著·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賓前,菲律賓人穿用棉紗、麻纖維製成的衣服。男人穿的上衣稱「康崗」,無領、短袖,下身用一條叫「巴哈」的布裹著腹部,上衣下擺略低於腰。衣服的顏色多為藍色或黑色,只有尊長著紅色的衣服。現在菲律賓人的服裝變化很大,西裝在中上層人士中廣泛流行,而老百姓的衣著則比較簡單。男子上身穿襯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裝褲;女子喜歡穿無領連衣裙。大部分青年著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用木頭、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賓穆斯林男子著短外衣和寬大的長褲,圍一條「沙隆」(一種花圍裙)作為腰帶。到麥加朝聖過的信徒頭上圍一條白色頭巾或戴一頂白帽子。婦女穿緊身的短袖背心,釘上兩層金屬鈕扣,穿緊腳口的寬大褲子,或穿裙子。婦女象馬來人一樣結發型,有時裹著顏色鮮艷的頭巾,他們戴手鐲、項鏈和耳環。
少數民族的穿戴各不相同。如伊富高人男子往往上身袒露,下身圍一條T形花布;女子穿著類似裙子,顏色鮮艷。丁岡人衣服極為簡單,男子普遍僅在腹部圍一塊布,有的也穿前襟分開的上衣;女子穿短上衣,用布纏繞腹部,矮黑人的服裝最為原始,男女均用布或樹葉圍於腰間。
·飲食·
菲律賓人的主食是大米、玉米。農民在煮飯前才舂米。米飯是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飯進食。菲律賓人最喜歡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飯,然後用香蕉葉包飯。玉米作為食物,先是曬干,磨成粉,然後做成各種食品。城市中上層人士大多吃西餐。菲律賓穆斯林人的主食是大米,有時也吃玉米和薯粉,佐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蘭教教規,他們不吃豬肉,不喝烈性酒。他們和其他馬來人一樣喜歡吃魚,不喝牛奶。烹調很簡單,喜歡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進食時用手抓。咀嚼檳榔的習慣在菲律賓穆斯林人中非常流行。
·婚姻·
菲律賓各個民族的傳統婚姻習俗差異很大。一般菲律賓人多半是自由戀愛結婚。在廣大農村則流行男青年彈吉他用歌聲向他所傾心的姑娘求愛。在戀愛中,男子多贈女方以化妝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顏色則以白色和桃色為佳,茶色和紅色乃屬禁忌之色。結婚儀式均在教堂中舉行。菲律賓穆斯林的婚姻由父母決定。男方須通過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並交付聘金。婚禮儀式由伊斯蘭阿訇主持,並舉行盛大宴會款待客人。菲律賓實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歲便被視為已達結婚年齡。
土著人的婚俗多種多樣。居住在北呂宋高山地區的伊戈羅特人的婚姻主要有兩種方式,父母主婚或自由試婚。一般來說,較富裕的家庭,為了使自己家庭的財產、地位不致旁落,在兒女幼時即由雙方父母作主訂婚。到了十四五歲時,便正式成婚,如果婚後一方表示不滿意,只要女方尚未受孕,便隨時可以分開,男女另找對象。不能生育的,也隨時可以分開。由於這些民族認為結婚的最大目的就是生兒育女,因此,在青年男女正式結婚前,接連試婚好幾次的現象屢見不鮮。巴交人允許多偶婚,堂兄弟姐妹則禁止通婚,如具有後一種關系的人要結婚,必須作一些「預防」措施和儀式,如將一些貴重物品丟入海中等。矮黑人的男子求婚,必須以弓箭射女子在遠處安置的竹筒,如果沒有射中,說明男子沒有能力養活妻子,就難以達到求婚的目的。

Ⅸ 亞洲不同國家有特色的文化風情

亞洲文化風情

閱讀全文

與文化風情哪個國家最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