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龍應台什麼是文化

龍應台什麼是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03 11:29:41

A. 梁曉聲 文化四句話出自哪裡

這四句話是梁曉聲在紹興文理學院講課的時候講到的。「文化」可用四句話表達:

1、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這四句話的解析:

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修養,可分為兩大主要內容。一是知識素養,體現在一個人的智商上;二是人文素養,體現在一個人的情商上。所以,修養是通過後天的學習與修為而獲得提升,從而達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知行合一的境界。

2、無需他人提醒的自覺

自覺,指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人與動物的差別在於有兩個生命:一是肉體的生命;二是文化的生命。抽去「文化」這根筋,人不過是普通動物,人貴在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約束。主張的自由是一種無害於社會他人的自由,是以善和公正為前提的,我們應當意識到自由不僅意味著想要從束縛中解放出來的慾望,還意味著擔負尊重他人存在價值的責任,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內、運用合理的手段,所實現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4、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國學經典《三字經》的第一段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你善待別人,別人就會善待你。心中充滿善良,才能溫暖身邊的人。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就是要樂於助人、與人為善,團結領導、團結同事,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構造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

(1)龍應台什麼是文化擴展閱讀: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於哈爾濱市,祖籍山東榮成市泊於鎮溫泉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出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中國現當代以知青文學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勞動。1977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編劇,1988年調至中國兒童電影制廠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2002年開始任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B. 文化 名言

文化名言
1、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 ——龍應台

2、文化作為人最核心的內在因素,決定了人之所以為人,此人之所以非彼人。佔有文化、支配文化、創造文化的意識和能力,彰顯著人與人的根本差別。

3、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 ——雅各布。布克哈特

4、文化,是人類在其社會歷史發展中不斷創造、總結、積累下來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是歷史發展的體現。

5、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會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 。 ——南懷瑾

6、從語義上講,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的自我覺悟。這個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國家的,還是階層的、地域的,乃至團體的、個人的。一般意義上——廣義的文化自覺,是屬於國家民族層面的。 ——李宗桂

7、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林語堂

8、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談論靈魂問題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靈魂且靈魂相對重一些的人卻值得每個人想想。 ——崔永元

9、文化也是有層次的。最外圍的,是物質文化;居於中間的,是制度文化;處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所以,文化自覺,既包括物質文化的自覺,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覺和精神文化的自覺,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覺,人格的自覺是文化自覺的終極。 ——宋圭武

10、文化的價值在於它對人類品性的影響。除非文化能使品性變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於裨益人生,它的目標不是美,而是善。 ——毛 姆

11、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和傳統,可以說我們不缺『文』了,我們當代最缺少的是『化』。文化的繁榮發展到文化自覺,我個人心得是:關鍵在一個『化』字上。 ——於 丹

12、中國文化應該有一種自信和從容,沒有必要去聲嘶力竭地辯解。 ——於 丹

13、藏族人從血液上就認為生死是一件自然的事。他們不會繞圈圈,始終站在起點上,也在那終點上。 ······ 我也一直在那個點上。不是我有了悟性,然後再找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去生長。我本來就是一棵長在土地里的樹,土地就是我的本質,我不會思考太多。 ——楊麗萍

14、文學的衰落表明一個民族的衰落。這兩者走下坡路的時候是齊頭並進的。 ——歌 德

1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先哲通過觀察宇宙萬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為中國的千年傳世格言。 ——胡錦濤

16、一個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聲恥笑或一個呵欠扼殺,可能被一句嘲諷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權威人士皺一下眉便鬱郁而終。

17、文化是人的生存狀態以及情感、願望的反映,反過來又對人的生存、發展給予能動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即人。 ——孫家正

18、人與文化是一種共在關系,即人是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的存在離不開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離不開人的存在。 ——李金齊

19、人類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級的階段,就是當我們認識到應當用理智控制思想時。 ——達爾文

20、越是自覺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惜自身,同時越能改革開放,兼收並蓄。——王 蒙

2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22、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劉 向

23、所謂「文化自覺」,「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盛自我創建。 ——費孝通

24、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胡錦濤

25、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這是人;做一切想做的事,這是神。 ——拿破崙

26、文化既不外是人類適應各種自然現象或自然環境而努力於利用這些自然現象或自然環境的結果,文化也可以說是人類適應時境以滿足其生活努力的結果。 ——陳序經

C. 為什麼說中華文化是一種情懷

文化是一種情懷
姣兒,甚念!
今年的聖誕節你也在英國,國內的年輕人硬是把洋人的節日給中式化了,逼得政府不得不將平安夜的交通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在主要城市、主要街道、主要時段進行交通管制)。記得去年的聖誕節期間也給你寫過信,也對西方的文化在中國蔓延而擔憂,經過一年的思考,我發現擔憂不如順其自然。因為,一種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不以人們的意志而轉移,有時主觀上的強迫還會加速這種發展。我認為一個深層原因是:這種文化的合理性、對生命的崇拜及對人性的溶解力是不可忽視的,其所產生的力量猶如水那般地具有包容性和堅韌性,是不可阻擋的。
去年報道平安夜,僅東大街就生產垃圾20噸,今年多出了十噸,讓200多名環衛工勞動了5個多小時。賽叔叔的孩子在平安夜到新城廣場與同學一起去賣噴繪,午夜時分與同學在烤肉攤上大嚼一頓,他們在享受勞動成果的同時,也在宣洩著稚嫩的熱情和簡單的浮躁,賽叔叔說起都十分地愜意,因為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然過程。我們就這一現象可以感受到年輕人對情緒的宣洩迫切性,對西方文化的嚮往和好奇慾望。當然,我認為也是前些年我們對自己傳統文化的忽視,對傳統的民俗和節日的批判所造成的結果。
你在平安夜到教堂聽彌撒,很好。感受一種文化熏陶,接受一種文化理念,首先要去深入地了解這一文化產生的背景、進步成分、優秀營養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可以拋開信仰不談,就其一種文化的進步價值觀,就值得我們去學習、接受。人不應該對不了解的事物簡單地進行排斥,更不要反對或詆毀。任何存在著的文化都會有合理的成分,更何況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文化呢?我們應該學會在地里刨土豆,在沙里找黃金,在水裡撈珍珠。
我以前給你的信中也曾經講到,文化不僅僅反映一個人的素質,更體現出一個人的情懷、一個人的生活品味、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當然了,說文化情懷比說文化素質宜於接受,也比說生活品位富有情感,但我們應該用更加包容的心態來認識文化、接受文化、享受文化。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文化如果提倡優秀,那麼我們就要注意拒絕低劣文化的滲入;如果文化分出先進,我們就要自覺抵制腐朽文化的侵染。同時,由於文化也是不斷發展豐富的,因此需要我們的是及時接受、消化、傳播先進優秀的文化,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平時在說文化時,主要是從文化素質說起。這里我們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文化素質不只是學校教給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美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你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通過你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的綜合氣質或整體素質。所以說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懂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但一定有思想、有品位、有情懷,因為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有其自身不能克服的局限性、機械性。
這里我講一個台灣文化名人龍應台的故事。這是一個很有文化情懷的人、也是一位非常有文化氣節的人。她曾經就任過台北文化局長,出版過《親愛的安德列》《目送》等書。她在任上時為了爭取文化預算發表過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講。
那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已是深夜三點的台北市市政大廳里,五十多名議員有的已經昏昏欲睡了,就在這時,龍應台被喚上質詢台,就文化預算進行辯護。一個議員,剛從外面進來,似乎喝了點酒,滿臉紅通通的大聲說,「龍局長,你說吧,什麼叫做文化?」
只見龍應台局長不緊不慢地說道: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從賣菜的小販手裡接過找來的零錢?
如果他在會議、教室、電視屏幕的公領域里大談民主人權和勞工權益,在自己家的私領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嗎?他對家裡的保姆和工人以禮相待嗎?獨處時,他,如何與自己相處?所有的教養、原則、規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他怎麼樣?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
她總結性地說: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姣兒,你看,人家說的如何精彩。幾年前我看到這一描述時,讓我對文化的認識有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並且從心靈深處對文化產生了敬畏。
在講到禮時,龍應台說:小時候我住在台灣農村,當鄰家孩子送來一籃自家樹種出的棗子時,母親會將棗子收下,然後一定在那竹籃里放回一點東西,幾顆芒果、一把蔬菜。家裡什麼都沒有時,她一定將籃子填滿白米,讓鄰家孩子帶回。問她為什麼,她說,「不能讓送禮的人空手走開。」
龍應台說: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條件中形成。農民不吃牛肉,因為對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獸而是一個事業合夥人。漁民在餐桌上不準孩子翻魚,因為人在吃魚神在看,他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像的危險。
從這個意義上看文化,我們很難說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壞,它是什麼就是什麼。但是文化還有另一個層次的意義。
文化的作用不僅滲入我們的生活,而且決定著社會的發展。有一個「世界價值觀調查」顯示,文化對經濟發展和政治制度的影響:文化價值觀上愈重視個人自主和多元開放的地區,經濟力愈強大;愈強調集體意識、國家或宗族權力的地區,愈是窮困。文化價值觀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美國、韓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不僅奉行民主,更注重文化的影響力。好萊塢大片、韓流文化,其實在左右或深深地影響這許多人的生活,進而影響社會、國家、民族的發展。
那麼文化是什麼?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而今天的社會,因為不倚賴皇權或神權來堅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粘合劑。能將漂泊海外他鄉的人們聯系在一起的是什麼?除了文化的力量,還有什麼呢?文化,才是當今社會的基礎。每年清明皇帝陵祭祖,從當初的民間,發展到官方;從地方祭祖,發展到今天的國祭,可見其重要性。
姣兒,文化是需要意會、感悟的,用文字是不能准確描述文化的。我認為,文化不僅是一種情懷,更是一個人的心靈和大腦,它的思想有多麼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麼豐富、創意有多麼奔放、它自我超越的意識有多麼強烈,都決定著一個人的實力和他的未來。因此,我不僅希望你有知識,更希望你有文化;不僅希望你有豐富的閱歷,更希望你有多彩的文化生活。
姣兒,你已經給我一個驚喜了,那就是再過六十天你就回家了。那時估計研究生的學校也會確定下來,那樣你就可以在考完專八後,放鬆地玩幾天了。後天我准備回老家看奶奶,估計得開車,因為車票不好買。
別事不說了,好好把假期安排好,學習、游覽兩不誤。
願女兒平安、開心、進步!
想你的老爸

D. 文化的內容包含那些內容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文化的內涵: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為:1.廣泛的知識並能將之活學活用;2.內心的精神和修養。
傳統的觀念認為: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的內容。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狹義的文化就是在歷史上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的社會精神生活形式的總和。

E. 怎麼客觀看待龍應台

白蓮花式的獨善其身,自說自話。

只管提完美主義願景,至於這個願景現不現實,怎麼實現,她不管。

說白了,就是用未成年的話語體系,去忽悠同樣巨嬰思維的受眾。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

翻譯一下就是,你想大國崛起,那是你的事,但是你必須照顧到我說的文明刻度。至於怎麼做,能不能做到完美,那我不管。你要是做不到,那我就罵你。

人物評價

作家李敖:龍應台在將自己的文化理念通過官僚機器的運作變成現實後,最終一塵不染地回歸文壇。

學者夏鑄九:她(龍應台)知道什麼時候該斬釘截鐵,什麼時候該動用柔軟示弱

詩人餘光中:龍應台是才學並高的性情中人,一生的作為其實都取決於自己的真性情,她同樣用直接而有力的雜文,「筆鋒常帶情感」地來揭示社會的病情。

F. 文化的重要性名言警句

1. 文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

2. 弘揚文化遺產,構建文明世界。

3. 保護歷史文化,啟迪現代文明。

4. 手牽手保護文化遺產,心連心共築精神家園。

5. 保護文化遺產,珍藏歷史精華。

6. 留住歷史天地間,再現華夏五千年。

7. 中國的文化,世界的遺產。

8. 保護文化遺產,彰顯文明中華。

9. 文化傳承文明,遺產不再遺憾。

10. 文化遺產,讓中國更有魅力。

11. 文化遺產是個寶,社會發展離不了。

12. 群策群力保護文化遺產,同心同德構建精神家園。

13. 遺產是傳家寶,文化是宣傳機。

14. 攜手歷史文化,愛我錦綉中華。

15. 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立足本國,面向世界。

保護文化重要性名言【熱門篇】
1. 傳統文化播神州,華夏文明永流傳。

2. 傳聖賢道、授大成業、解精神惑。

3. 博學助君明志,篤行助力致遠。

4. 藉助先賢成就,打造現代經典。

5. 學古人文化,成今人聖德。

6. 授古人之德,開今人之風。

7.國學經典智慧,創造美好人生。

8. 傳承華夏文明,引領立志修身。

9. 知儒道孝易,看學苑汶林。

10. 傳承弘揚文明,鼎立世界中華。

11. 傳東方智慧,品華夏文化。

12. 珍愛優良民族傳統,傳承民族文化精髓。

13. 修身齊家有道,汶林學院傳教。

14. 集古人智慧,創當代精英。

15. 傳播東方智慧,文化潤澤心靈。

16. 傳播東方智慧,重塑中國精神。

17. 習四書五經,修德蘊之人。

18. 傳播東方智慧,共享華夏文明。

19. 承聖賢之德,解天下之事。

20. 傳華夏文化,通古今未來。

G. 余秋雨對文化的四句話是什麼

應該是梁曉聲說的,「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

龍應台對文化的詮釋

文化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H.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明

關於文明我們先看看網路的解釋:

」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精神財富、發明創造。智慧生物為更好地認識世界而團結協作,就構成了文明的物質基礎。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餘由智慧生物創造出的各種現象只是文明的附屬品。

文明包含三要素:哲學——人類思想的薈萃;宗教——人類心靈的寄託;藝術——人類對萬物之美的詮釋。「

這個基本釋義的價值在於指出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餘由智慧生物創造出的各種現象只是文明的附屬品。至於文明的三要素,不論出處在哪裡,都一點也禁不起推敲。

文化或文明的定義,無法從歷史的詞語演變中追尋,無法從現世的紛紛萬象中找到,它是抽象的概念,只能由抽象的概念來定義。

不同時代或許會有不同的定義,而當今時代,對於文明或文化的定義,存在著相對的最終定義。

I. 文化的地位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內涵,就像宗教思想一樣,他是一個特定地區人民的信仰,任何一個人不可能沒有自己的信仰,人無信不立,每個人對社會對事物的認識都不盡相同,那是應為他們的文化信仰,或者文化層次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龍應台什麼是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