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西餐文化有哪些

中西餐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4 03:24:59

㈠ 中西餐文化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一、中西餐文化的不同點:

1、西方許多民族自古以畜牧業立國,飲食自然多肉食。而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故飲食以谷蔬為主。

2、西餐是以肉蛋乳為主,以蔬菜水果和谷類為輔,而中餐則是以穀物、蔬菜為主,以肉蛋乳和水果為輔。因此,西餐無明顯的主副食區別,而中餐則主副食界限分明。

3、"西餐講營養,中餐講味道",這是中西餐的最大差別之一。

在中國人看來,只有不同的東西綜合起來才能形成美,於是生活中以和為貴,烹飪上以五味調和為美。西方強調形式結構,在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個實體的世界,強調尊重個性。因而,其餐飲觀念也是突出個性。

二、中西餐文化的共同點:

1、講味道,追求美味是人類的共性,西方人也不例外,西餐也用香葉、鼠尾草、熏衣草等香料調味。

2、品種多樣,營養平衡,搭配合理,重視健康是中西方飲食科學的共識。

隨著國際社會不斷地相互開放、相互融合,國人必須重視對西方餐飲文化的學習了解。在發揚中國傳統餐飲文化的基礎上,尊重、借鑒西方餐飲文化。以利於我國的對外開放,融入國際社會。

(1)中西餐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多,民俗殊異,往往基於地理、氣侯、風俗、民情、經濟等因素,塑造了多樣的文化性格,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慣和餐飲文化。有所謂的"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隨地域而變化萬端;

各地區均形成自己獨特的菜系,且既有小吃,又有大菜,如川菜、魯菜、浙菜、粵菜、皖菜、蘇菜、湘菜、滇菜、京菜、東北風味等等。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燦爛豐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中餐比較感性,特別注重飯菜的形、色、味。烹飪食物講究調和。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並加以精美的造型。可見,中餐的感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

㈡ 怎樣去介紹中西方飲食文化

中西對比
對比注重「味道」的中國飲食,西方秉持的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於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這一特點。

因此,總的說來,中餐更注重食品間的「滲透」,即味道的搭配和勻稱;相比而言,西餐更注重食品的「齊全」,即保證營養的搭配和勻稱。

烹飪方法
在中國,烹調是一種藝術,它以極強烈的趣味性,甚至還帶有一定的游戲性,吸引著以飲食為人生之至樂的中國人。烹調之於中國,簡直與音樂、舞蹈、詩歌、繪畫一樣,擁有提高人生境界的偉大意義。中國烹飪方法奇多:溜、燜、燒、氽、蒸、炸、酥、燴、扒、燉、爆、炒、砂鍋、拔絲等無所不有,做出的菜餚更是讓人眼花繚亂。中餐工藝的變化較為復雜,很多菜點都費工費時,點綴過多,進盤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費,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國廚行有句話:「廚師三分藝,用料七分功」強調廚師個人對原料的選擇、分檔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標准對菜餚的出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飲食強調科學與營養,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范行事,菜餚製作規范化,因而廚師的工作就成為一種極其單調的機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進食的目的首在攝取營養,只要營養夠標准,其他盡可寬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廚師在食客一無苛求極其寬容的態度下,每日重復著機械性的工作,當然無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飪方法不像中國那樣復雜多變,西餐的裝盤立體感強,可食性強,所有進盤的食品絕大多數都能食用,點綴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選擇新鮮、無污染、天然、操作工藝自然的,盡量發揮其本味,干貨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應商已根據原料的特點,使其進一步標准化規范化,廚師不再是單純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和確定使用哪種原料。

用餐禮儀

飲食方式也即怎麼吃的問題,中西方存在明顯的差異,在中國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圍坐,共享一席,人們相互敬酒、勸菜,要藉此體現出人們之間的相互尊敬、禮讓的美德以及和睦、團圓的氣氛。特別是在各種年節里,更是借飲食而合歡。這種會食方式,是中國飲食文化上的一個重要傳統。中國人進食的過程中無須他人事先進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進食量或者說是每個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總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確定的。西方人習慣於分而食之,有專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應。在西方宴會上,雖也圍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單盤獨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動,不僅可以充分滿足個人對食物的喜好,還便於社交,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與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將所有的活動公之於眾。這種用餐方式充分體現了西方人對人性、對自我的尊重,強調了個人的獨立和自主。

㈢ 中西餐文化禮儀有哪些

樓主,你好!
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將吃飯看作頭等大事。中國菜注重菜餚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於超過了對營養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

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中國人在餐桌上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禮儀。而西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他們認為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去禮節,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出很難聽的聲音。

中西方宴請禮儀也各具特色。在中國,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後依次安排。在西方則是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於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中西餐文化禮儀的差異,望對你有幫助!參考:范智老師《贏在舉手投足間》。辛苦回答,望採納!

㈣ 中西方的飲食文化有哪些不同點

中西方的飲食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飲食比較簡單粗暴,而且種類也不是很多,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吃麵包和牛肉,而中方的烹飪手法特別的多,有很多的菜系,而且喜歡各種的菜混合在一起。

㈤ 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差異有多大

中西方的飲食習慣以及平常所食用的食物完全不同,中方人喜歡喝白開水,但是西方人從來不喝白開水,他們一般都喝飲料,而且更喜歡吃肉。

㈥ 中西方的飲食文化都有哪些不同

飲食文化是完全不一樣的,首先中國人在吃東西的時候一般使用的是筷子,但是西方人在吃東西的時候,一般使用的是刀和叉子,然後中國人在吃東西的時候非常注重飲食的合理搭配,早餐是特別豐富的,比如說有包子,煎餅粥,西方人在吃東西的時候,一般早上都是以麵包牛奶為主。

㈦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有哪些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一)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燦爛豐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國飲食以食表意,以物傳情。中國的飲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絕,賞心悅目。這種悅目,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成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
中國的傳統飲食有四大特點: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為天」之說。見面常問「吃了沒有」,可見飲食文化的地位。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在飯桌上表達惜別和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
2.重養:以「五穀」養「六臟」,飲食中重視人體養生保健。中國的飲食注意各種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等陰陽調和之理性認識指導烹飪。
3.重味:中國的飲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講究「色、香、味、型」。孫中山先生講「辯味不精,則烹調之述不妙」,將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
4.重理: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中國的飲食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
西式餐飲的主要特點是:一是生,
如牛排帶血絲;二是冷,
如凡是飲料都加冰塊;三是甜,無甜不餐,無餐不甜。此外西式餐飲不講究精細,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華,比較大眾化。
此外西餐還有以下顯著特點:
1.重視各類營養成分的搭配組合,根據人體對各種營養(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的需求來安排菜或加工烹調。
2.選料精細,用料廣泛。西餐烹飪在選料時十分精細、考究,而且選料十分廣泛。如美國菜常用水果製作菜餚或飯點,咸里帶甜;義大利菜則會將各類麵食製作成菜餚:各種面片、面條、面花都能製成美味的席上佳餚。
3.講究調味,調味品種多。西餐烹調的調味品大多不同於中餐,如酸奶油、桂葉、檸檬等都是常用的調味品。
4.注重色澤。在色澤的搭配上則講究對比、明快,因而色澤鮮艷,能刺激食慾。
5.工藝嚴謹,烹調方法多樣。西餐十分注重工藝流程,講究科學化、程序化,工序嚴謹。西餐的烹調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燴、烤、燜、焗、炸、熏、鐵扒等十幾種,其中鐵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講究。烹調的炊具與餐具均有不同於中餐的特點。特別是餐具,除瓷製品外,水晶、玻璃及各類金屬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閱讀全文

與中西餐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