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樹立文化自信

如何樹立文化自信

發布時間:2022-06-04 14:44:30

A. 如何增強文化自信

1、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就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開發,對其中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內涵和表達方式,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讓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2、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彰顯時代精神,錘煉民族品格,鍛造民族風骨,促進民族自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3、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提升國民文化意識、提升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素質,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

1、不斷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覺集中反映一個國家在文化上的覺悟程度,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對於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價值。黨的十九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一道,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要增強「四個自信」,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

2、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必須下大力氣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公眾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從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在內心深處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意識。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增強文化自信的著力點、人民網——堅定文化自信 增強文化自覺

B. 怎麼樹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對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強文化自信,需要我們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現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

第一,要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
我們所講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確的對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應有的禮敬和自豪,對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發展前景有堅定執著的信念。對傳統文化的合理因素和內在價值有科學的判斷,簡單明了的講就是三句話: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

第二,要有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各國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
對外來文化採取包容、借鑒、吸收的態度,是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的另層表達。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衰,固然是其內在本質和生命力決定的,但一個重要方面在於它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有兼收並蓄的傳統,這實質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氣度。

C. 如何增強和提升文化自信

1、增強和提升文化自信一方面要認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發展和繁榮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堅實根基。

另一方面又必須以建設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別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2、為了增強和提升文化自信,努力增強和提升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仍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這應當成為我們當前的著眼點和著力點之一,因為一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乃是這個民族在社會實踐中通過世代相傳而構築起來的共同的精神家園。

3、為了培育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堅定文化自信的人,還必須創造一種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澄清一些誤區,掃除一些障礙。

在當前必須繼續清除文化虛無主義的不良影響,堅持貫徹黨的以德為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繼續清除西方中心主義、文化殖民主義的不良影響,牢固確立文化多樣主義、民族文化本位主義的價值觀。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堅定文化自信,是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於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如何增強和提升文化自信

D. 青少年如何培養文化自信

我們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自信,有這個時代的文化,但是我們的文化自信都是傳承而來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青少年如何培養文化自信。青少年如何培養文化自信1必須要從他們的啟蒙教育開始抓起,對於國家文化的認同感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校的教育活動當中,也應該讓他們多多接觸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的內容,增強他們對於中華文化之美的認知。2除了要在教育上從小抓起外,還應該在學習教材上加重傳統文化內容所佔據的比例,讓他們在汲取傳統文化傳遞給他們的營養的同時,樹立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愛護之心,只有這樣才能夠將他們對於國家文化的自信植根於心。3另外,由於如今科技的發展,我們必須要利用好互聯網傳播的這把利劍,積極開展有關傳播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的影視內容。並且通過積極地引導,讓他們能夠正確看待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在中外文化的對比之下,找到對於國家文化的認同與自信。以上就是關於青少年如何培養文化自信的介紹了,通過以上的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希望對大家有用。

E. 我們如何樹立文化自信

樹立文化自信
一是真正樹立文化自信要知曉文化。5000年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家底深厚,當今所知曉的文明僅僅是較小的一部分,而對於普羅大眾而言,知曉程度就更為微小了。近年來,不少傳統文化通過文創的方式變得更加大眾化,如故宮推出綜藝節目《我在故宮修文物》和《上新了·故宮》,都以「親民」的方式走進大眾心中,進一步提升文化普及程度以及知曉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根,唯有悉心澆灌,才能長出茂盛的文化自信之葉。
二是真正樹立文化自信要挖掘文化。神秘的中國文化遺產中還有甚多元素未被發現,尚待挖掘。形成健全的文化價值觀需要全面地了解文化,挖掘文化。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們擁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徑去對傳統文化進行再發掘、再完善,我們應當毫不猶豫地抓住機遇,多方面、多角度地還原中國傳統文化,樹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三是真正樹立文化自信要研究文化。繼承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繼承的方向。批判性繼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更好的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代性、樹立文化自信必要條件,是讓傳統文化的光芒永不暗淡、保持新鮮活力的重要法則。而不徹底地深入地研究文化,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因此,新生代們要提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精華,並順應新時代的需求,創新傳承與承載,為樹立文化自信做基奠。

F. 如何樹立我國文化自信

我們應該怎樣建立文化自信

辛鳴在《中國青年報》撰文認為,我們講文化自信,說到底就是對中國源遠流長精神家園的自信,更是對生生不息文化創新的自信。

我們有資格自信。文化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生命體現,也是這個民族、這個社會能自立於其他民族、其他社會之間的「基因身份證」。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喪失了獨特性,就意味著喪失內聚力,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文化無疑是要發展的,但枝繁葉茂離不開根的滋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園,你的家園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異鄉。自己的家園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盡如人意,但所有家園都是溫暖的,在那裡可以找到精神的安定與祥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往往習慣憑借自己經濟的優勢去否定別國文化的優勢,強求文化同一,而一些民族、國家出於經濟政治的弱勢對自身文化也喪失了起碼的自信,甚至自慚形穢。其實,「不同」、「多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更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和實生物,同則不濟」。如若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國家都強求一律,很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僵化衰落。

我們有底氣自信。當下中國有兩個概念同時在使用,一個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是中華文化。很多人在使用這兩個概念的時候往往不加以區分。中國傳統文化是「過去完成時」,盡管我們可以不斷對之作出新的闡釋,但其內涵是既定的,而中華文化則是涵蓋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個動態概念,不僅包括過去五千年文化的燦爛,也意指今日中國文化的繁榮,更要求未來中國文化的輝煌與復興。對今日中國社會來說,固然要講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內容傳承下來,更要大講特講中華文化的「現在進行時」,讓中華文化作為一個整體趕上時代引領未來,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實現中華文化的「現在進行時」,不要停留於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具體文化內容的簡單重復,而要重視文化精神的闡幽發微。這也就是為什麼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我們還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地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理所在。

實現中華文化的「現在進行時」,還要善於把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現代西方的文明成果坦坦盪盪大大方方地「拿來」。在中華文化的滋養下,我們把印度文明中的佛教「化」為了中國佛教,我們把西方文明中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化」為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這種「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品格,還有什麼樣的文明成果不能在中華文化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呢?

當然,這個「化」是有講究的。守不住主心骨,沒有好辦法,很有可能在「化人」的過程中被「人化」。如何做到「化人為我」而不是「我為人化」?一位歷史學家曾經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人是要吃肉的,但是要通過把肉消化為人的肌肉來強身健體。這既是實現中華文化「現在進行時」的底線思維,又是實現中華文化「現在進行時」的至高境界。

G. 怎樣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要深化對文化價值的認識,樹立文化擔當的責任意識,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夯實文化發展的根基,勇於和善於吸收外來先進文化,切實提高文化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善於站在時代和實踐發展的新視角、新維度,不斷學習,提高對文化發展的認識。
1.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提高對文化價值的認識。
2.加強對文化知識和理論的學習,提高對文化規律的認識。
在理解文化發展階段性、文化構成多樣性和文化建設長期性的過程中,增強文化自覺、培養文化自信。
3.加強對世界文化及其發展潮流的學習,提高對文化趨勢的認識。
強化文化自覺,在主動參與文化競爭的實踐中,增強文化自信。
(二)把握規律,尊重科學
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應該建立在尊重規律的科學文化水平之上。
1.把握文化建設階段性規律。
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的文化發展戰略。
2.把握文化構成多樣性規律。
堅持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相統一,培育和壯大主流文化,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主見。
3.把握文化建設長期性規律。
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做到重在建設,注重積累,避免突擊運動的文化建設方式。
(三)與時俱進,擔當天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擔當天下的文化情懷為前提。
1.自覺地承擔起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責任。
學習、熱愛、保護民族文化,使民族優秀文化薪火相傳。
2.自覺地承擔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責任。
加大文化事業的投入,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擴大文化消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質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
3.自覺地承擔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責任。
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

H. 如何樹立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含義:

所謂「文化自覺」,是借用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觀點: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

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對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強文化自信需要我們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現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


樹立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覺的途徑:

第一,要始終保持對文化意義、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認同。

第二,要牢固樹立對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

第三,要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

閱讀全文

與如何樹立文化自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