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班級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話,你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班級文化可分為「硬文化」和「軟文化」。所謂硬文化,是一種「顯性文化」,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環境文化,而軟文化,則是一種「隱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凈化。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志。要保持干凈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參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綠色象徵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後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級發展目標(可貼於教室顯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級文化宣傳內容(板報,班訓,名人名言,學習園地等,可分別布置於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制度,班級一周工作總結制度,班幹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制訂和實施制度應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范,重視行為規范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2.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後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3.制度的實施要持之以恆。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
4.制度的實施要公開、公平、公正。班級制度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好或者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就對這個學生的問題迴避或從輕處理。一定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屬於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
1.班級精神的培養。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裡。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擁有青春,快樂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邁好青春每一步」「無悔青春,美好回憶每一刻」等理念灌輸給學生,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講解這些理念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培養並形成這種班級精神。
2.班級凝聚力的培養。班級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調動一個班級學生情感的,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於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在校運動會期間,一方面,我盡可能地動員每一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同時把沒機會參加運動會的學生組成宣傳組、後勤服務組、衛生清潔組、安全保衛組,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校運動會中去,讓他們懂得每一個人都應為班集體出一份力。每次運動會,我班的各項活動都能在緊張而又有序的氣氛下運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運動成績,又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收獲非常大。
3.班級活動的開展。人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培養和鍛煉。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班級活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校組織的活動,如軍訓、運動會、藝術周等。這類活動規模大、影響深,對於形成健康向上、團結進取的班級團隊精神起很大作用。鑒於此,在軍訓過程中,我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意識;積極對待校運會,培養班級凝聚力;認真組織學生參與藝術節,培養集體榮譽感。另一類是班級內部的活動,如班會、辯論會、演講會、興趣小組等。這些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優化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班級里有兩種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要處理好: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
教育學生處理好同學關系,包括以下內容:提倡助人為樂;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培養學生的幽默感;要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處理好師生關系,則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和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自己;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樹立威信;教師要培養民主作風;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教師對學生不抱成見和偏見,公平對待全體學生;當與學生發生沖突時,要善於理解學生。
在現代教育中,班級文化建設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和重視,作為班主任,必須在班級文化建設上進行大膽的探索,不斷創新,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B. 班級文化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方面。
而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群體價值觀。換言之,班級群體價值觀是班級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著力點。
如何構建班級文化體系
建設班級文化的意義絕非做出表面上的成果供人參觀、欣賞、驗收,凌亂、隨意的班級文化活動雖然看上去熱熱鬧鬧,對學生的成長也有所幫助,但如果不圍繞「精神文化」這個核心,班級文化建設就會迷失方向或選擇錯誤的方向,甚至演變成一出「文化秀」。
班級文化沒有精神內核,好比人沒有了「魂魄」。文化不能形成體系,就不可能全方位影響學生的成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不可能對優秀班集體的建設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C. 建設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簡單來說,就是能被班級所有成員所接受的班級特色,一般是比較正面的。比如說,班上男生女生都喜歡籃球,那你們班的文化特色就以籃球為主。開展以籃球主的主題活動、崇尚籃球運動精神。之類的。
D. 什麼是「班級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話,你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指的是一個班級的團結理念和凝聚力所在。
作為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1、定期組織主題班會,創造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機會
2、民主選舉班幹部,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負責人,提高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
3、設立班級活動項目,例如組織班級外出活動、策劃板報和創辦班級刊物等
4、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與學生同心協力,共同進步
5、鼓勵學生參與學校集體活動項目,增強班級凝聚力
E. 什麼是班級建設
班級建設是一個較為系統的建設項目,它涉及到班風、學風、教風等問題。
具體的,要在抓好學習這條主線之上,充分發掘大家的潛質,能夠調動一切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同學們參與班級活動,尤其要注意班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過,對於班委來講,處理事務要考慮到個別同學的性格特點,考慮到方式方法,考慮到對其他人的影響等~
祝你們班,和而有為!
F. 什麼是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英文名class culture。是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按照與社會要求的吻合程度,分為班級制度文化與班級非制度文化(含班級反制度文化)兩種成分。按照班級成員的認同程度,分為班級虛形文化(體現社會要求但尚未被班級成員內化的文化,又稱純制度文化)與班級實體文化(班級實際具有的文化,又稱素質文化)兩個層面。按照班級成員的佔有集中程度,分為統合型班級文化(班級所有成員或大部分成員共同佔有)與離散型文化(班級成員分別佔有幾種不同性質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種均不佔主導地位)兩種類型。
G. 什麼叫班級文化建設
有關班級文化建設的問題 瀏覽次數:629次懸賞分:30 | 解決時間:2010-5-2 15:58 | 提問者:v676869
首先聲明:班級文化建設是關於【高中二年級】的文化建設,所以不能「幼稚」。學校讓我們搞班級文化建設,我實在沒有時間去想這些問題(有點自私哈,但是我們班是好班,天天學習到1點多,累呀······)。所以徵集富有智慧的你來幫助我。下面說一下要求
1、剛才提到的,高中生嗎,不能幼稚
2、因為我們是語文班主任,所以班級要凸顯「墨林」文化,最好從以下幾個文化中任選一個:紅樓文化、詩詞文化等
3、可以使用牆壁,也就是可以往牆上貼東西
4、簡單、實用、高效,不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還要給同學們一個文化的氛圍。
5、價格實惠。不能為了營造文化花重金砸,班級也不富裕,最好的價格在100-150元左右
以上要求最好全部滿足,並且請盡快回這個問題,給出我一個滿意的答案。謝謝,如果答案十分完善的話,我會追加分數的,再次感謝。抱拳!問題補充:
因為上學的關系,我可能不能及時看見答案,如果填寫完畢的話,可以上我的空間給我留言告訴我答案已經填寫完了,我的QQ:786041834,最後說一下:非誠勿擾。謝謝
最佳答案 其實你已經設計好了,就是去買點東西吧,就可以了。
喜歡的句子自己選,拿到做書畫的地方,讓他寫好,裱起來。牆可以選竹林或其他有生氣的貼畫。有花,要選好,易養,漂亮,花很重要!黑板。班級公約,班風,班訓,班徽,班歌,班委會,列印裝飾好。班級榮譽整理一下,整體就應該沒問題了
H. 班級文化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班級文化建設包括前面的4表,還有競賽台,文明標兵台以及一些條幅和宣傳畫板。
I. 班級文化建設能夠包括哪些內容
班級文化建設包括如下兩個版塊:
1、理念設計:科學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信條的確立,一方面明確宣示學校的未來發展遠景,一方面也促進學校形成科學教育的體制,建立學校特有的校園文化,並逐步形成學校品牌文化。
(1)學校教育理念;
(2)學生行為信條;
(3)宣傳語、校園文化標語。
2、藝術設計和實施:藝術語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題的藝術作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鑒於此,將學校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閃光點和積極元素,通過人文主題的浮雕、雕塑、文化牆等生動藝術展示,來美化和提升校園文化,必將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氛圍,起到促進、維護、渲染的作用。
(1)領操台的浮雕設計;
(2)校園內文化主題雕像(學校歷屆畢業的名人、當地歷史名人、科學名人);
(3)辦公室、樓道、牆、門、大廳、主文化牆的校園文化展示設計;
(4)教室的黑板、角櫃、牆體,食堂的桌椅顏色、牆體噴繪、窗玻璃裝飾等的校園文化展示和美化設計。
(9)什麼是班級文化建設擴展閱讀:
一、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具有互動性。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這里包括教師的作用,學校領導的作用,但教師的教學作用是關鍵。領導者的辦學理念、辦學意識和行為對師生員工的影響學也是不可低估的,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滲透性。校園文化,像和煦的春風一樣,漂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教師、學生、員工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滲透在他們的教學、科研、讀書、做事的態度和情感中。
(3)要具有傳承性。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思維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或數代人自覺不自覺地締造的,而且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似乎有一種遺傳因子,任何一種校園文化,一經形成之後,必然傳承下去,不因時代、社會制度不同而消失,當然會有所損益,然而其精神實質卻是永續的,永生的。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
首先是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都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學生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諸如體育競技比賽、登山、游泳等活動有訓練體能、增強體質的益處,對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與方式。
再次,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軍事、理論探討、學術報告等活動,形成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學子們置身於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會提升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進取精神,有良好氣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