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封的歷史文化
開封最輝煌的時期是做為北宋的都城。也就是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汴梁。
㈡ 開封有什麼文化歷史
開封是享譽中國的著名民間藝術之鄉,享有「中國戲曲之鄉」、「中國木版年畫之鄉」、「中國汴綉之鄉」、「中國菊花之鄉」等美譽,境內有汴綉、官瓷、朱仙鎮木板年畫等精美工藝品,現存有廟會、燈會、鳥市、花市、夜市、風箏、斗雞、盤鼓、舞獅、盤鼓、高蹺、旱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
北宋時期,都城東京開封城內刺綉工藝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開封雲集各地及異國的巧匠綉工,官辦的有文綉院,民間的有秀巷,汴綉即在此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近些年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客必買的藝術佳品。
(2)開封有什麼文化魅力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風景名勝
開封境內的鐵塔、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禹王台、繁塔等重點文物古跡,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及旅遊價值。開封作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境內的名勝古跡中保存以及館藏有上自漢代、下至民國的各類石刻珍品1000餘件,是研究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科學技術和書法藝術的寶貴文物古跡。
㈢ 開封作為八大古都之一,都有哪些特色美食
有開封灌湯包,這種灌湯包和別的地方的灌湯包不一樣,它的湯特別的鮮,吃起來口感非常好,還有就是豆腐棍,這也是開封非常有特色的一道菜,把豆腐做的非常美味。
㈣ 開封有什麼特色
豫劇,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其中祥符調是豫劇的一支重要流派,發源於豫東地區的開封。明末清初,河南地方戲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兒腔等傳統優秀民歌長期融會貫通的基礎上而逐步形成豫劇祥符調,祥符調唱、念俱用標準的汴梁音韻,發音多假嗓,音域屬上五音。
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客必買的藝術佳品。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工藝品之一。作為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主要分布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朱仙鎮及其周邊地區。朱仙鎮木版年畫具有構圖飽滿,線條粗獷簡煉,造型古樸誇張,色彩新鮮艷麗等特點。
(4)開封有什麼文化魅力擴展閱讀: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後梁、後晉、遼朝、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被譽為八朝古都。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從元明清到新中國初期,開封一直為河南首府或省會。
㈤ 開封民俗文化有哪些
開封傳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特色濃郁,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開封民俗文化節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集中展示地方特色民俗活動的重要節日,每年舉辦一次。節慶期間,各類民俗表演隊會聚一堂,有舞獅、盤鼓、高蹺、旱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 ...
開封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是黃河沖積扇平原的尖端。東臨商丘地區,西連省會鄭州市,南接許昌市、周口地區,北靠黃河,與中原油田隔河相望。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62平方公里。
開封市,古稱梁、汴,又稱汴梁,簡稱汴,河南省轄市,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開封素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著稱,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不但對中原地區而且對全國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朝(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夏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市東約22公里),至12世胤,歷經六世約157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鄭庄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公元前225年,秦滅魏,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兩漢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東魏在開封設置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公元907年,後梁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公元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北宋開封人口達150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咸通」的國際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公元1214年金朝遷都開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為周王駐藩開封。明代,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清代設開封府,清末開封辟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煙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
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省會遷鄭州,開封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開封歷史悠久,名人眾多,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顥、鍾嗣成、王延相等。這里地勢低窪,湖泊眾多,號稱"北方水城",名勝古跡眾多,以鐵塔、龍亭、相國寺、繁塔、延慶觀、禹王台、包公祠、朱仙鎮岳飛廟等為最著名。
開封地處豫東平原、黃河下游大沖積扇南翼,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4.24°C-14.50°C之間,無霜期213-215天,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遊玩開封的最佳時節莫過於9、10月間,天氣溫和,降水量適中,還能觀賞盛開的菊花。
㈥ 開封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有什麼特點
開封是河南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稱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餘年的歷史。開封之名源於春秋時期,因鄭國庄公選此地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
民風民俗 廟會、燈會、鳥市、菊花、夜市、風箏、斗雞、 盤鼓 特色景觀 龍亭、包公祠、清明上河園、鐵塔、大相國寺、翰園碑林、開封府、金明池等。 傳統名菜 開封小籠包子、鯉魚焙面、套四寶、清湯東坡肉、白扒豆腐、鹵煮黃香管、炸八塊、蒸羊等。 風味小吃 小籠包子、桶子雞、第一樓包子、龐記桶子雞、開封套四寶、三鮮蓮花酥、五香兔肉、風干兔肉、五香羊蹄、醬瓜雞丁、鯉魚焙面、菊花火鍋、大京棗、燴面、雙麻火燒、芝麻翅中翅、炒紅薯泥、花生糕、五香風干兔肉、黃燜魚、鍋貼、羊肉炕饃、炒涼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回民羊肉湯、東華乍、鍋貼豆腐等。 土 特 產 汴梁西瓜、杞縣醬菜、五香豆腐乾、桶子雞、花生糕、麻辣花生。 民間藝術 汴綉、官瓷、木板年畫等。
中國開封十三朝建都
[1]夏朝、商朝、魏國、梁國、大楚、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大齊、金朝、韓宋。
㈦ 開封文化有哪些
這些太多啦!
首先飲食文化,開封是豫菜的發源地,3600年前商朝宰相伊尹所創的「五味調和說」至今仍讓被中國飲食界奉為中餐之本,他本人被封為「食聖」,他就是開封人。到現在開封小吃,仍然是極富盛名的,不如小籠包,早已經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可以說是開封的名片。花生糕,童子雞,西瓜等都是開封知名且有名的特產。
其次,開封市歷史文化名城,是七朝古都,開封有著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城摞城奇觀,開封城下有著5座城,而且現在已經探明的開封城下就有三座城池,並且考古專家已經證實這些城的位置就是直上直下的一個立體結構。只是由於現在技術原因沒有發掘。
另外,開封汴綉,同樣是開封不可忽略的文化遺產,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還有很多啦,朱仙鎮木板年畫等,要說起來還真一時半會說不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