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裡怎樣請財神
關鍵是財神不能正對著鏡子
這是個店內如何擺放財神的問題,我也經常看到別人店內財神擺錯的情況,一般的我們常供的財神有兩種: 文財神有二,分為財帛星君,以及福祿壽三星。
(1)財帛星君:他的外形很富態,是一個面白長髭的長者,身穿錦衣系玉帶,左手捧著一隻金元寶,右手拿著寫上「招財進寶」的卷軸,面似富家翁。相傳他是天上的太白星,屬於金神,他在天上的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所以,很多求財的人,對他都非常尊敬,有些甚至日夜上香供奉。
(2)福祿壽三星:「福星」手抱小兒,象徵有子萬事足的福氣。「祿星」身穿華貴朝服,手抱玉如意,象徵加官進爵,增財添祿。「壽星」手捧壽桃,面露幸福祥和的笑容,象徵安康長壽。福祿壽三星中,本來只有「祿星」才是財神;但因為三星通常是三位一體,故此福、壽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視為財神供奉了。倘若把福、祿、壽三星擺放在財位內,有這三星拱照,滿堂吉慶,撇開風水不談,單是視覺上及心理上也會覺得十分舒服的。擔任文職的,以及受雇打工的人均宜擺放或供奉文財神;至於那些經商做老闆,以及當兵當差從事武職的人,則應該擺放或供奉武財神。
2、武財神:武財神有二,一是黑口黑面的趙公明,一是紅面長髯的關公。
(1)趙公明:又名趙玄,是一位威風凜凜的猛將,趙公明這位武財神,民間相傳他能夠伏妖降魔,而且又可招財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戶均喜歡把它供奉在店鋪中;而在南方的商戶則大多供奉關公。
(2)關公:關公原名關羽,字雲長,是三國時代的名將。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有一點必須注意,擺放文財神以及武財神的方向有異,必須分清楚!滿面祥和的文財神,不論是財帛星君,或是福祿壽三星均應向著自己屋內,而不應向著屋外。否則便會向屋外送財!至於威風凜凜的武財神則應面向屋外,或是面向大門,這樣一方面既可招財入屋,同時又可鎮守門戶,不讓外邪入侵。
有幾點一定要注意,不然「放也白放,不如不放」,請注意一下幾點:
1、 財神的質地:現在有陶瓷的,鍍金的,玉石的,純銅的等等,到底哪個好呢?董易林老師發現原始純銅比較靈驗。原始純銅就是出土後不怎麼深加工,將銅本身帶有的地氣和靈氣保存下來。
2、 不開光等於工藝品一座:要想靈驗一定要賦予靈氣,必須正規開光。
3、 外加道家強力聚財符咒文化:道家符咒有一些特別靈驗,幾千年流傳了下來,可以應用。
4、 文財神擺放:董易林老師通過考察「財帛星君」比「福祿壽三星」受歡迎,所以研製的是原始純銅的文財神財帛星君。
5、 文財神注意:
(1) 香爐和長明燈一定要是銅制的,因為財帛星君是傳說中天上的神仙。
(2) 供奉的食物多是糕點和甜點,據說他喜歡吃甜東西。
(3) 多放一些小飾品。
(4) 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放在屋內對著主卧室門,千萬不可對著大門,這樣送財進屋保平安。
6、 武財神擺放:由於武財神有兩位,根據南北兩方的文俗習慣不同,大體上是南方多喜歡供奉關公,北方多供奉趙公明。
7、 武財神注意:
(1) 香爐和長明燈一定要是陶瓷土製的,因為他們都是地上的歷史人物。
(2) 可以供奉花果,過節可以放肉類製品。
(3) 兩個武財神不可放在一起供奉,不可與佛教如來觀音一起供奉。
(4) 最主要的還是面一定要向外,辟邪招財,千萬不可對著屋內。
上面是常用財神的注意事項,現在又出現了發財豬和發財貓,都有一定的寓意,但是有幾個生肖要注意下:
不能擺發財豬的生肖有:猴、豬、蛇三個生肖。
不能擺發財貓的生肖有:猴、蛇兩個生肖。
並且准備催財物品一定要切記正規開光。
2. 請武財神有什麼講究嗎
財神的擺放地點要選擇好,一般從門口往裡看,要看不到財神的頭為要,因財氣不可外漏之故。其次,不可擺在卧室、廚房、衛生間、窗戶口等。擺在客廳的話也不易在門口,小心外泄。找一僻靜、干凈、空氣衛生,無干擾的地方為佳。
在請回財神時也有很多需要注意:一是請財神之前最後幾日不要吃葷,以齋戒為潔口,另須潔身,換為新衣迎接財神;二是開光後要以紅布包裹,面向外,最好放在一支臂膀上,意為「請回」,忌懷抱最好;三是請回後,1月之內不要斷香火,每日上三次香,每次三支,檀香最好,時間為早5-7點(卯),中午11-1點間(午),晚5-7點(酉),四是最好在請回前看好安放地方,忌反復挪動,安放好後,以一塊新買的毛巾自上而下輕擦財神面部,以後亦可用此方法清潔神像。
3. 供奉的財神有哪幾位,道教財神你知多少
分正財神(如趙公明、關公、比干、陶朱公、財帛星君等)、偏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散財神(如五路財神、劉海等)兩種分類。
4. 開飯店請哪位財神!各位財神有什麼說到嗎
各路財神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財神,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范蠡,比干、李詭祖。「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財神」劉海蟾。
民間傳說,財神即為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時東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行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
3.1 趙公明
專司人間財富之神
世人奉祀的財神,影響最大的當推趙公明。據《三教搜神大全》載,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故人稱「元帥之功莫大焉」。凡買賣求財,只要對趙公明祈禱,便無不稱心如意,故而民間奉其為財神。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面濃須,身跨黑虎,面目猙獰,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武財神。
民間關於趙公明的傳說,由來已久。詳細的記載見於下文:
中國財神崇拜源流考略(大綱)唐德剛
財神爺趙公明乃家喻戶曉之神,逢年農歷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之人要祭祀財神爺。
(一)歷史文獻中之趙公明
1. 最早見於晉代,時為督鬼之神人。
晉干寶《搜神記》曰:「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鍾士季,各督鬼下取人」。
晉陶潛《搜神後記》載:「趙玄壇,秦代人,得道於終南山」。
梁朝陶弘景《真誥。協昌期》有:「天帝告土下冢中直氣五方諸神趙公明等,某國公位甲乙年如千歲,生值清真之氣,死管神宮,翦身冥冥潛寧沖虛,辟斥諸禁忌,不得妄為害氣」。
明代《列仙全傳》雲:「趙公明為八部鬼帥,周行人間,暴殺萬民,太上老君命張天師治之」。
2.元明時期,趙公明演變為財神
元明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雲:「趙公明,終南山人,頭戴鐵冠,手執鐵鞭,面如黑炭,胡須四張。跨黑虎,授正一玄壇元帥。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剪瘧,袪病禳災。如遇訟冤伸抑,能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宜利合和,無不如意」。
明代陸西星《封神演義》之趙公明出現於第四十六回「廣成子破金光陣」。太乙真人破解聞太師之「化血陣」,聞太師無計可施。忽憶起峨嵋山羅浮洞趙公明。乃親自乘騎黑麒麟,掛金鞭,往羅浮洞來。邀其前來助陣。趙公明遂下山助紂抗周。雖公明武藝高強,法力去邊,終為太公所殺。滅商後太公封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主管「迎祥納福」,統帥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統管人間一切金銀財寶。
3. 趙公明之前世淵源
《典籍實錄》:趙公明乃「日之精」。上古時,天上現十日,堯命羿射九日。八日落入青城之內為鬼王,發病害人。唯一日幻化成人,騎黑虎,執銀鞭,隱居蜀中,乃趙公明也。後天師張道陵讓其守護丹室,丹成之後得一份,變化無窮,法力大增。天師又使其護玄壇,故以「玄壇元帥」稱之。天師升天後向天庭保舉,封其為「天將」。
明初寧波知府王琎《琅琊金石輯注》曰:「財神者,姓趙名朗,字公明,琅琊古來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墜海為仙,海上八仙是也。餘一隕於天台,其身為石,太陽石是也,其精為人,趙公明是也。既長成,至峨眉山修煉,得神仙之術。商周交兵,遂受聞太師之邀下山助商,失利為太公所殺。太公岐山封神,郎受封玄壇真君,日精再歸天台,遂真陽附石,神體合一。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專司人間迎祥納福之責。此後石下有廟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財山焉。
王琎,世居琅琊天台山下,人稱「埋羹太守」。《明史·王琎傳》載:王琎,字器之,日照濤雒人。博通經史,尤長於《春秋》,酷愛金石與朴學,好書法。初為教授,坐事謫遠方。洪武末,以賢能薦,授寧波知府。自奉儉約,一日饌用魚羹,琎謂其妻曰:「若不憶吾啖草根時耶?」命撤而埋之, 人號「埋羹太守」。
(二)民間信仰之財神爺趙公明
民間對財神之信仰遠早於《封神榜》。王琎《琅琊金石輯注》有「財神者。。琅琊古來有之」。
然對財神之普遍崇拜應在《封神榜》問世之後。
考各地民俗,民間信仰之財神為太公封神時所封之趙公明。
(三)財神爺趙公明源流考
1. 秦代終南山之趙公明非太公所封之趙公明。
據《搜神後記》與《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趙公明為秦代陝西終南山人。晚於《封神榜》姜太公封神之時間,故該趙公明非姜太公所封之財神趙公明。
2. 堯時琅琊趙公明為姜太公所封之趙公明
《典籍實錄》和《琅琊金石輯注》:趙公明為堯時琅琊人。這在時間地理文化上與《封神榜》中姜太公所封之財神趙公明相吻合。
第一,時間一致。堯時大羿射日,日精之一托生為人,既趙公明。趙公明到峨眉山修煉,後下山助商,被將太公所殺,而後封神。
第二,地理與文化吻合。趙公明為「日精」之一,琅琊一帶為遠古「日神祭祀之地,黃老成仙之鄉」(日照金代狀元張行簡),亦為太公生地。
齊地琅琊一帶史前為崇拜太陽神之民族,有5000年前「日火山」陶文及歷史文獻為證。
「金烏負日」出自《山海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 一日居上枝」;
《春秋元命包》曰:「陽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誠如人有肉身與靈魂,「日精」或「陽精」為太陽之靈魂。人死後靈魂不死,太陽死後(被大羿射落)亦可再生,此趙公明為「日精」之文化背景。
第三,王琎《琅琊金石輯注》之故事情節與《封神榜》類似,然《琅琊金石輯注》作於明洪武1368-1398年)或建文(1399-1402年)年間,《封神榜》成書於明隆慶(1567-1572)至萬曆(1573-1620年)年間,二者相差100餘年。說明《封神榜》之故事情節乃來自齊地琅琊一帶之傳說。
第四,財神趙公明道教神仙,道教之前身來自方仙道,齊地琅琊一帶乃方仙道之源頭。天台山乃方仙道創始人河上公與安期生悟道授徒之地。
結論:論起財神趙公明之源流,琅琊天台山趙公明當為姜太公封神之趙公明。琅琊天台山之財神廟可能為中國最早祭祀財神趙公明之神廟。
(四)終南山趙公明與琅琊天台山趙公明辨析
上述結論並非推翻秦時終南山之趙公明為財神之說。僅認為該趙公明非姜太公所封之趙公明。
中國地域寬廣,文化歷來為多源頭。陝西終南山與琅琊天台山一帶各有不同財神傳說亦極有可能。
3.2 比干
忠信可靠的軒轅王子
比乾死後被封為文曲星,北斗第4星。另封為國神,即福祿壽中的祿。福祿壽中的祿即為比干。另封為正一福祿財神真君。天官文財尊神等。
又因比干是軒轅氏子孫{(黃帝傳說為天子,秦朝以前的國君稱為天子,而不是皇帝。因為秦之前的國君多為黃帝直系子孫。禹,啟,商湯,周武王,以及春秋戰國時的各國君主均為黃帝直系子孫)又同太師聞鍾並列最高官職。比干為丞相,國神在天界同丞相一樣為天界丞相,掌握天地人官員封調之職,所以文曲星成為歷代文人及官員的崇拜的對像,傳說為官員的保護神,所以也被稱為天權星,祿神,即官祿。}
同時因為他沒心不偏不正,受到世人尊重,被玉帝任命職兼職財務總監。又因人分文武,所以神仙也被人格化,分為文武財神。
據說以前的神不多,為了能夠更好的管理人間,便有了封神之說,也有說是說人任何人在人間有一定貢獻福德,人格很好達到一定境界的人。死後有可能會成仙,有些甚至可以白日成仙。
最早的財神應該是趙公明,此見於封神榜。當時比干為文曲星,國神。後來有可能見到財務事務比較煩瑣,或避免有大的差錯,便讓國神比干兼職財神。為什麼讓比干做這個總監呢。一個是因為趙元帥是武將出身,比干是文巨出身,搭配起來比較中知。再一點因為比干沒有心,不會偏心品格不錯所以就封為文財神。也就是說趙公明和比干是第一代的文武財神。此為正解。
又後來人世的事越來越多,便又多封了幾位財神,一起管理財務。
作為當今「中國道教協會」駐地的北京白雲觀,是道教「全真派」的祖庭,當之無愧的以「第一叢林」聞名於世,作為道教宮觀的國保級建築,其間的布局規劃多多少少的也有著一定的權威吧。筆者久聞觀中財神殿內供奉有幾位財神,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眼見為實,一朝走訪,遂信其言不虛。白雲觀中的「財神殿」位於「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老天爺的)右側,十分顯眼,並不難找。我想將諸位財神爺爺安置於如此顯著的位置是否也是為了方便順應世俗趨利的心理?「財神殿」門口有游覽說明介紹,上面說殿內所供奉的三尊財神,正中為文財神比干,左首為武財神趙公明元帥,右首為武財神關聖帝君。拾階而上,步入殿內,果見,三尊金身神像,熠熠生輝,廣大善男信女,虔誠的頂禮膜拜,文財神比干像前的牌位上寫著「正一福祿財神真君」,趙元帥像前牌位上寫著「正一龍虎玄壇真君」,關帝像前牌位上寫著「忠義神威遠鎮天尊」。
比干作為財神的神像並不難找。平時所見的財神大多都為 財錦星君和比乾的畫像。其中財錦星君(即太白金星)的特點是手拿元寶。比乾的特點手拿如意或官帽,面像特點為五捋胡須。另外明朝的沈萬三也被封為財神,特點是聚寶盆。不過現今的神像經常是被弄的不倫不類,畫個文官又拿如意又拿元寶前面又放個聚寶盆。
常見的比干做為財神的神像如圖:
3.3 范蠡
生財有道的陶朱公
范蠡(lǐ)也是一位文財神。他是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lǐ),字少伯,天資聰穎,少年時便有獨慮之明。後被越王勾踐拜為士大夫。越國兵敗於吳國,范蠡與越王一同去屈事吳王夫差。回國後又輔佐越王富國強兵,終於打敗了吳國。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唯獨勾踐面無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越王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便不想歸功於臣下。於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辭官隱退,帶領家屬隨從,架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
范蠡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范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它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范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為後半生的保證,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徵,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為公爵)。范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成為陶地的大富翁,後又兩家分財於百姓,天下人都贊美陶朱公,拜其為財神。
陶朱公的經營智慧歷來為民間所敬仰,於是有許多經營致富術托與陶朱公名下。如《經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懶惰;價格要訂明,切忌含糊;用度要節儉,切忌奢華;賒賬要認人,切忌濫出;貨物要面驗,切忌濫入;出入要謹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優劣要細分,切忌混淆;貨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約定,切忌馬虎;買賣要適時,切忌拖誤;錢財要明慎,切忌糊塗;臨事要盡責,切忌妄托;賬目要稽查,切忌懶怠;接納要謙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靜,切忌粗糙;說話要規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為商家經驗之談,託名陶朱公,由此可見,他作為財神在民間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艱苦創業,積金數萬;善於經營,善於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故稱其為文財神也..就理所當然了。
3.4 關羽
忠誠信義為本的關公
關公即關羽,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的作者說:「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人遇有爭執時,求彼之明見決斷。旱時人們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葯方,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據徐道《歷代神仙通鑒》記載的一種傳說:關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龍」,漢桓帝時,河東連年大旱,老龍憐眾心切,是夜遂興雲霧,汲黃河水施降。玉帝見老龍有違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劍斬之,擲頭於地。解縣僧普靜,在溪邊發現龍首,即提到廬中置合缸內,為誦經咒九日,聞缸中有聲,啟視空無一物,而溪東解梁平村寶池裡關毅家已有嬰兒落地,乳名壽,幼從師學,取名長生,後自名羽,字雲長。據《三國演義》載,關羽因原籍惡豪倚勢凌人,遂殺惡豪後奔走江湖。東漢末年,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誓共生死,同起義兵,爭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敗劉備。劉備投靠袁紹。曹操擒住了關羽,看中關羽為人忠義,拜為偏將軍。後曹操察覺關羽心神無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銀珠寶、高官、美女來收買,但關羽絲毫不為錢財名利所動。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大將之首將。曹操得知大怒,與司馬懿設計,聯合孫權共取荊州。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都督荊襄郡事,令取樊城。關羽分荊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呂蒙計,痛失荊州,夜走麥城,兵敗被擒,不屈而亡。《三國演義》後又記載:關羽遇難後,陰魂不散,盪盪悠悠,直到荊州當陽縣玉泉山上空大呼:「還我頭來!」山上老僧普靜聞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梁、文丑(皆被關羽所殺)等眾人之頭,又向誰索?」關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門。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為佛、道、儒三門崇信。明清時代,關羽極顯,有「武王」、「武聖人」之尊,由此關羽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民間各行各業對「萬能之神」關帝頂禮膜拜。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是大概是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
形成鮮明的對比。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希望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另外,人們希望商賈堅守誠信進行交易,把關公奉為公正人,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
3.5 五路神及利市仙官
招財進寶的偏財神
文武財神是民間所謂的正財神,在正財神之外,還有偏財神,這是就財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間的偏財神經常是指被稱為「五路神」的財神。在《封神演義》中,五路財神指的是趙公元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頭、行神。清人姚富君說:「五路神俗稱財神,其實即五祀門行中之神,出門五路皆得財也。」其中的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五方,意為出門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運,發大財。五路財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間吉慶年畫中常見的形象,他們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這天天剛放亮,城鄉各位都可聽到一陣陣鞭炮聲。為了搶先接到財神,商家多是初四晚舉行迎神儀式,准備好果品、糕點及豬頭等祭祀用品,請財神喝酒。屆時,主人手持香燭,分別到東南西北中五方財神堂接財神,五位財神接齊後,掛起財神紙馬,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拜罷,將財神紙馬焚化。
到了初五凌晨,人們搶先打開大門,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頭酒,直吃到天亮開門營業,據說可保一年「生意興隆,財源茂盛」。清代蔡雲《吳覦》中有生動描述: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所謂「搶路頭」即搶接五路財神,人們個個爭早放頭通鞭炮,以此祈盼發家致富。
在民間所供財神中,不管是趙公元帥,還是賜福天官,身邊總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說是地地道道的偏財神。有關利市仙官的來歷,在《封神演義》中有記載: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財神趙公明的徒弟,後被姜子牙封為迎祥納福之神。所謂「利市」包含三重含義:一是指做買賣時得到的利潤;二是指吉利和運氣;三是指喜慶或節日的喜錢如壓歲錢等。人們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財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滿,萬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別是商人,還把利市仙官圖貼到門上,並配以招財童子,對聯寫道:「招財童子至」與「利市仙官來」,隱喻財源廣進、吉祥如意。
3.6 劉海蟾
撒錢濟貧的准財神
在中國民間信仰的眾多財神中,有一類只能算作是准財神,意為未得財神封號,但由於此神能為人們帶來一定的財運,承擔了一部分財神的職責,於是人們就將其作為財神看待。劉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準財神。
劉海蟾,原名劉海,五代時人,籍燕山(今北京),曾為遼朝進士,後為丞相輔佐燕主劉宗光。此人素習「黃老之學」。
《歷代神仙通鑒》中有雲:一日,有自稱正陽子(呂洞賓)的道士來見,劉海以禮相待,道士為其演習「清凈無為之示,金液還丹之要」!索積蛋十枚,金錢十枚,以一錢間隔一蛋,高高疊起成塔狀。劉海驚道:「太險!」道士答道:「居榮祿,履憂患,丞相之危更甚於此!」劉海頓悟。後解去相印,改名劉玄英,道號「海蟾子」,拜呂洞賓為師,得到成仙,雲游於終南山、太華山之間。元世祖忽必烈封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以此看來,劉海是個悟後棄富的道士,本與財神無緣,劉海成為財神也許是源於他的道號——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醜陋,分泌物有劇毒,對人體有害,被列為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強心、鎮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們所崇拜。《太平御覽》引《玄中記》雲:「蟾蜍頭生角,得而食之,壽千歲,又能食山精。」當時人們把蟾蜍當成了避五病、鎮凶邪、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物,是有靈氣的神物。劉海是以「蟾」為道號而聞名,又以「劉海戲金蟾」的傳說被抬上了財神的寶座。
劉海戲金蟾出現在大量的民間年畫和剪紙中,歷代畫家也有不少這一題材的佳作傳世。在這些作品中,劉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顏開的頑童形象,其頭發蓬鬆,額前垂發,手舞錢串,一隻三足大金蟾叼著錢串的另一端,作跳躍狀,充滿了喜慶、吉祥的財氣。劉海所戲金蟾並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舉世罕見。金蟾被看作是一種靈物,古人認為得之可以致富。這是劉海被塑造成財神的主要根據。據說,劉海用計收付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劉海戲金蟾,金蟾吐金錢。他走到哪裡,就把錢撒到哪裡,救濟了不少窮人,人們尊敬他,感激他,稱他為「活神仙」。為此,還修建了劉海廟,把他的故事編成戲劇,到處吟唱。
3.7 龍五爺
南海財神
據佛經記載,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救度芸芸眾生,發下十二大宏願,其中第二願便是「常居南海願」。
那時候的南海瘟魔遍布,疫疾虐行;百業凋敝,民不聊生。南海龍王第五子聖衍慈悲心腸,廣有財智,感知觀世音菩薩有此宏願,主動叩拜觀世音菩薩座前,願化為鰲龍,馱觀世音菩薩橫越萬里波濤,為觀世音菩薩赴南海拯救大眾護法。在龍五爺的護持下,觀世音菩薩來到南海,遍灑甘露,降伏瘟魔;驅除邪氣,救度蒼生。
雖然南海瘟魔已除,但百姓依舊窮困。於是龍五爺發願,為觀世音菩薩永遠鎮守南海,以保此地百姓富足,財源廣聚。觀世音菩薩感其慈悲心切,揮動楊柳枝,將龍五爺幻化成巨鰲山卧,人稱鰲山,也就是如今的南山。
如來佛祖念五爺濟世情懷,親賜「金元寶」、「財源庫」、「聚寶盆」三件招財法器,令其掌管人間財富分配,統籌天下財源流通。龍五爺福佑南海後,這里便成為聚財聚氣之地,被稱為九州財庫之所在,華夏財源之根源。所以南海一帶的省份,一直以來就非常富有。
因人們向龍五爺求財,有求必應,應之必靈,故被稱為「龍五爺財神」。老百姓為感念五爺惠佑蒼生,特為他建宮立殿,將五爺真身法像供奉在南山財穴之上,與供奉觀世音菩薩另一大護法的大黑天財神殿統稱為天下南北財神殿。
3.8 儒商之祖——子貢
端木賜,字子貢,(公元前520——公元前456年),政治家,儒商之祖,官至魯、衛兩國之相。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門十哲之一,春秋末期衛國(今河南省鶴壁市浚縣)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且列言語科之優異者。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干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傳,孔子病危時,未趕回。子貢覺得對不起老師,別人守墓三年離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共守六年。《論語》中對其言行記錄較多,《史記》對其評價頗高。
3.9 五顯財神
五顯財神,根據神話傳說,在《鑄鼎余聞》中記載,稱為南齊柴姓五兄弟為五顯神財神。老大名叫柴顯聰,老二名叫柴顯明,老三名叫柴顯正,老四名叫柴顯直,老五名叫柴顯德,弟兄五人為獵人,經常打猛禽走獸,采草葯為民療傷治病,吃不完的野獸送給貧窮百姓,深受人民愛戴,人緣非常好,在他們逝世後,民間尊他們為神仙,即稱五顯神,五顯王。五顯神為宋代江西德興、婺源一帶信奉的財神。兄弟五個,均被封為王,因其封號首字都為顯,所以叫五顯神。
5. 請財神有什麼講究
一、財神分為「正財神」及「邪財神」
財神像大致上可分為「正財神」及「邪財神」二類:
1、正財神可分為二種:文財神;武財神
2、邪財神如四面佛、車公元帥等之類。
二、正財神種類
1、文財神種類:
文財神有四,分為財帛星君、福祿壽三星以及公正無私的比干以及生財有道的智慧財神范蠢。大多數人都喜歡供奉此類財神,因若能放置在財位上,財源立刻滾滾而來。
(1) 財帛星君:
也稱「增福財神」,他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他的外形很富態,是一個面白長髭的長者,身穿錦衣系玉帶,左手捧著一隻金元寶,右手拿著寫上「招財進寶」的卷軸,相貌厚重,讓人一看就知是富貴之相。相傳他是天上的太白金星,屬於金神,他在天上的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有求必應,最樂於助人;所以,很多求財的人,對他都非常尊敬,有些甚至日夜上香供奉。有正常生意的人士,可以供奉這一位財神。
(2) 福祿壽三星:
「福星」 手抱嬰兒,象徵子女昌盛一團和氣、福澤綿綿;「祿星」身穿華貴朝服、腰圍玉帶,手抱玉如意,一臉富貴容相。為人間信男信女加官進爵,添財進祿有求皆遂意。「壽星」手捧壽桃,面露幸福祥和的笑容,面上皺紋可以看出他壽與天齊,象徵長壽無病無災;象徵安康長壽。福祿壽三星中,本來只有「祿星」才是財神;但因為三星通常是三位一體,故此福、壽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視為財神供奉了。倘若把福、祿、壽三星擺放在財位內,有這三星拱照,滿堂吉慶,撇開風水不談,單是視覺上及心理上也會覺得十分舒服的。
(3)文財神比干:
傳說比干為商朝忠臣,天帝憐其忠貞,因無心而不偏私,故封為「財神」。又因為比干是一位文臣,所以也被稱為文財神
(4) 生財有道的智慧財神范蠢:
范蠡一生艱苦創業,積金數萬;善於經營,善於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所以稱其為文財神就理所應當了。
2、武財神種類:
武財神在民間常供奉的有兩位:一是黑口黑面的趙公明,一是紅面長髯的關帝聖君。
(1)趙公明:
這位財神黑口黑面、又被人稱為趙玄。這位財神法力很大,可以降龍伏虎、驅邪斬妖、群摩懾伏、招財利市。趙公明這位武財神,民間相傳他能夠伏妖降魔,而且又可招財利市,即招財化煞而保屋宅平安,所以北方很多商戶均喜歡把它供奉在商鋪中;而在南方的商戶則大多供奉關公。
(2)關公:
紅面長髯的關公原名關羽,字雲長,是三國時代的名將,與劉備及張飛結義兄弟,形象威武,正忠義膽,可鎮宅平安,招財進寶。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形狀威武,講信用、重義氣、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小人橫事不敢來犯,生意便可以興隆、財源廣進,故為商家所崇祀,是人們經常供奉的武財神。
關公像可分為二種:
紅衣關公像--可安放在家中,保屋宅平安。
綵衣關公像--可安放在商鋪之內以招財。
南方人特別喜歡供奉關帝聖君在屋宅或商鋪內。
三、邪財神
邪財神主要有一種:他就是四面佛。四面佛是婆羅門教的一位神,又稱為四面神。四面佛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其四面所求各不相同。一說是:四面分別代表事業、愛情、健康與財運。正面求生意興隆,左面求姻緣美滿,右面求平安健康,後面求招財進寶。另一說是:代表慈、悲、喜、舍...凡是祈求升天者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他不宜置放在神翕內,因為四面佛應該環視四方才能產生效應。倘若供奉在神櫃上便變成了三面壁,效力便大打折扣,極不應該。
通常四面佛是置放在花園內,用玻璃架蓋上而供奉,或者露天供奉也無問題,這樣他便能四面兼顧,以收制煞招財之效。
6. 請武財神有什麼講究嗎
最好請武財爺,那個提著錢串背著掃把,逗蟾蜍那個。寓意很多,不一一解釋了
7. 家裡請財神和菩薩有什麼講究
開光要正規 像身里必須有心經 念誦經文 咒語 加持才行
開光是念誦經文把神、佛的法身請來進入這個像里受眾生供養,才是真正的開光不然都是空殼,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開光。
佩戴的神、佛像,照片等等,自己念誦佛號----阿彌陀佛 意念請佛加持一下就行了
但是 加持不都是每個出家人都會的 一般密宗講究這個 顯宗這些做法很少
開光物品顯密不同!一般心經都有、五部陀羅尼、七寶石、舍利等等!!先祈請佛菩薩 後念誦 心經 、 大悲@咒、開光@咒加持!!都是佛菩薩在行事!
五部陀羅尼包括:佛頂尊勝陀羅尼、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緣起咒、無垢凈光大陀羅尼、庄嚴菩提道場咒、安住陀羅尼、
五部陀羅尼是佛塔、佛像裝藏力量及功德一切來源!!
財神不管文武 絕對不能對大門 不然財留不住都出去了 很多實踐經驗都驗證了這個問題!!
財神根本不能對大門 都是要請財神的 都是要往裡面請的,對大門 那個叫送財神 這樣財留不住了 財神也不是服務員 憑什麼給你守大門 都是錯誤思想 沒有論證和實踐過程 不能妄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