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王莽的文化在哪裡學的

王莽的文化在哪裡學的

發布時間:2022-03-11 16:23:47

『壹』 王莽是如何成為新帝的

(公元前46年~公元23年)

在位時間:公元8年~公元23年

曾用年號:始建國、地皇

謚號:無

廟號:無

安葬地:不詳

公元前48年,漢宣帝去世,漢元帝即位,生母王政君升任皇太後,外戚王氏集團開始形成。

公元前46年,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升射身校尉,開始進入專權的王氏集團。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逐步進入統治核心

公元前8年,王莽升任大司馬,成為外戚王氏集團的核心。

公元前7年,王莽被免職,一直到公元前2年,才重新回到長安。

公元元年,王莽被封為「安漢公」,此後,王莽逐步清洗朝中異己,將大權獨攬。

公元8年,王莽代漢自立,建新朝,開始一系列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

公元23年,王莽被攻進長安的起義軍所殺。

王莽此人,應該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畢一生之力,就為了做兩件事情,第一是代漢自立,第二是施行新政。

為此,王莽費盡心思,一路向上,終於能夠代漢自立,可以開始施行他夢想中的新政了。但他為此付出的,是30餘年為博取官僚民眾好感的良苦用心,是代漢自立後17年的艱難改革,是被起義軍亂刀斫屍的結局。而他所進行的改革,是中國歷史上對大,但也是最失敗的一次改革。

同時,他的改革也與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歷次改革不同,他基於《周禮》設計了一套「復古」的改革藍圖,試圖建立天下之土皆歸國,天下之業界國有的原始社會末期的國家制度,有些史論評價,王莽所進行的是帶有空想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也就是說,王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不過,對於王莽所進行的改革,遭到了逐步形成的大地主集團的抵制,而且在實施過程中也沒有一個自上而下齊心協力「幹革命」的官僚集團,使得老百姓也不領情,最後內外皆亂,義民群起,王莽政權陷入了農民起義軍的重重包圍中。

王莽在代漢自立前一直頗有心計,又善於施忍術,於是朝廷內外贊美聲四起,紛紛向皇上推薦這個舉世難得的賢良之人。王莽也就是憑借這些溢美之詞椎波助瀾,逐漸掌握了大權。但是在代漢自立後,王莽卻剛愎自用,疑神疑鬼,而且還演出了一場場花樣百出的鬧劇。這就與他代漢前的性格大不相同,甚至格格不入。王莽身上竟同時具有兩種嚴重對立的性格,很難讓人解釋清楚,不過,從他年齡來看,王莽代漢自立後已經有50多歲,之前又經歷了30餘年明爭暗鬥的官場生涯,難免會產生一種壓抑多年後猛然爆發的發泄心理,加上年老頭昏,這些鬧劇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貳』 王莽是儒學大師嗎

他是一個儒學大師,這個在當時應該算是公認的,他做學問方面應該很好,但是他的問題就在於他的學問方面做的太好,也就是說他想恢復西周時期的一些制度,這在根本上是違背當時社會的發展規律,所以他最後也失敗了,和他個人的一個經歷,或者說是學問有關系。

『叄』 王莽在哪裡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後王政君之侄 、王永之弟。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稱建興皇帝或新帝,大約於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

『肆』 請問王莽是什麼學歷

:9年-13年,天鳳:14年-19年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受漢朝的劉氏禪讓,建立了「新朝」(9年—23年在位),後來在新朝政權結束後,漢朝恢復了其政權。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是王莽篡漢立新朝,同時也有史學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胡適指他是1900年前

『伍』 王莽改制的文化

在教育、祭祀、法律、音樂、漏刻、建築、歷法、度量衡、車輛製作的方面也有革新措施。 居攝三年(公元8年),王莽奏請太後,稱得「銅符帛圖」,並藉此「請共事神祇宗廟,奏言太皇太後(即孝元皇後王政君)、孝平皇後(即王嬿,後來改封為黃皇室主),皆稱假皇帝。」該奏中請「以居攝三年為初始元年,漏刻以百二十為度,用應天命。」奏可。
此次改漏刻為一百二十度,是和該奏中所說的漢哀帝以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將元年的故事有關。王莽該奏中稱,「及前孝哀皇帝建平二年六月甲子下詔書,更為太初元將元年,案其本事,甘忠可、夏賀良讖書臧蘭台。臣莽以為元將元年者,大將居攝改元之文也,於今信矣。 當時漢哀帝在改元詔書中對漏刻進行改革,「漏刻以百二十為度」。顏師古曰:「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此本齊人甘忠可所造,今賀良等重言,遂施行之。事見李尋傳。」 天鳳六年(公元19年)春,王莽見盜賊多,乃令太史推三萬六千歲歷紀,六歲一改元,布天下。下書曰:「紫閣圖曰『太一、黃帝皆仙上天,張樂昆侖虔山之上。後世聖主得瑞者,當張樂秦終南山之上。』予之不敏,奉行未明,乃今諭矣。復以寧始將軍為更始將軍,以順符命。易不雲乎?『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李竒曰:「易道生諸當生者也。」師古曰:「下系之辭。體化合變,故曰日新。」)予其饗哉!」欲以誑燿百姓,銷解盜賊。眾皆笑之。
地皇元年(公元20年)「改元曰地皇,從三萬六千歲歷號也。」 始建國元年做新嘉量以統一容積。

『陸』 王莽的歷史功績的歷史功績,多多益善。可以從政治,文化,經濟,教育等說起

望採納!謝謝!
王莽首先,恢復了上古的井田制,均分天下土地。

貧富不均已經發展到了極端,嚴重地威脅著社會的穩定。只有改革土地所有制,才能長治久安。

上古時代,之所以人人富足,是因為土地均等。因此,王莽規定,人均土地一百畝,多佔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還是普通百姓,立刻要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土地不許買賣抵押。

第二項,是禁止奴隸買賣。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的生命是天地間最尊貴的。買賣人口是「悖天心,逆人倫」的罪惡行徑,必須立刻停止。原有的奴隸,一律恢復自由民的身份。一道令下,三百六十萬奴隸獲得了解放。

第三項,是由政府壟斷經營鹽、酒、冶鐵和鑄錢,防止富商操縱市場,勒索百姓。王莽下令建立國家銀行,貧苦百姓可以申請國家貸款,年息為十分之一,這樣就杜絕了高利貸對百姓的盤剝。
第四項,從皇帝到百官,都實行浮動工資制。如果天下豐收,皇帝就享用全額生活費,如果出現天災,或者治理不當,就按比例扣減生活費。百官的工資也根據百姓的生活水平浮動。百姓豐衣足食,工資就高;百姓餓肚子,官員也要跟著餓。

王莽厲行懲貪。他下詔清查所有官吏的家產,發現貪污者,沒收所有財產的五分之四,用來補充國家財政經費。他建立舉報制度,舉報查實,立予重獎。

王莽又改革了全國的官名。名不正則言不順。他按照《周禮》的規定,設了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按照《禹貢》的規定,把天下分為九州,恢復上古地名。按古書的記載,把太守改名叫大尹,都尉改名叫太尉,縣令改名叫縣宰,御史改名叫執法,長安改名叫常安,未央宮改名叫壽成室。

王莽在長安城中心建了一個王路門,在門下坐了四個人,叫諫大夫,面向四個方向,聽取四方百姓對政府的意見。這是按照《周禮》而設。

蠻夷之國,名字也必須低賤,這樣才符合上古禮制。他把匈奴單於改名為降奴服於,把高句麗改為下句麗。

王莽興致勃勃地和儒士們討論著官員、地名和人名,引經據典,頭頭是道。這種討論,使他的思緒回到了學生時代,給他帶來了純粹的快樂,他就像一個兒童,興致勃勃地建著沙上之塔。

『柒』 王莽的身世如何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縣東),出生於漢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四十五年),紅極一時的外戚王氏之家,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後,但父親王曼早死,未能受封,接著哥哥去世,由他擔起全家生活的責任,莽極為孝順母親而有聲名,尊敬嫂子,照顧侄兒,生活儉朴,平日博學多覽,手不釋卷,學習「禮經」,拜陳參為師,為人謙恭有禮,結交社會賢達俊士,折節力行,宗族稱孝,師友歸仁,為一時人望之所寄。隨著年齡的增加,社會歷練的增長,王莽體認到除讀書之外,還須伯叔父的幫助,因而對伯叔父刻意的恭順,官居大司馬的大伯父王鳳生病時,莽親自煎葯嘗湯,守在榻前數月,不眠不休,比王鳳的兒子還孝順,王鳳臨死前告訴妹妹皇太後王政君,要她照顧王莽。在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二二年),拜莽為黃門郎,稍後拔為射聲校尉( 掌管善射武士的軍官)。西漢自中葉以來,皆以外戚輔政,元帝皇後王政君,歷佐四世六十餘年為天下母,莽以姑母為憑借,初以謙恭下士,勤儉廉朴,收攬人心,後以爵位益尊,節操益謙,常把自己的俸祿和皇帝的賞賜,分給賓客,甚而賣掉車馬,救濟窮人,朝野上下皆贊王莽,聲望之高,超越了伯叔父。

『捌』 王莽為什麼要提倡禮教文化

為奪權鋪路的,既能提升自己的公眾形象,又可以引導下層民眾的思想,事實證明可以忽悠的了一時,不能忽悠的了一世。

『玖』 關於王莽的史料



這個孩子瑟縮在北風中,穿得顯然單薄了些。他不得不站在街角,因為王鳳府門口已經被拜年的人和車馬包圍了。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提籃子的小手已經快握不住了。那籃子里,是一份貴重的賀禮:一壇宛城名酒。為了准備這些禮品,孩子的母親費了很多腦筋:他們一年到頭的所有收入,能有一大半是花在這些禮節上了。

終於出現了一個空隙,孩子立刻鑽了進去。大門兩側的石台上已經站滿了等候的人。孩子直接來到守門人面前,要求進去。

「我是大司馬的侄兒,我叫王莽。」孩子低聲解釋,為自己不得不做這樣的解釋而感到羞愧。

門人的目光像刀子一樣毫不留情地戳在孩子的臉上:「我怎麼沒聽說過?從哪來的?」

「大司馬是我四叔,我是他親侄子。去年過年我也來了,那時看門的不是你。」孩子囁嚅著,臉越來越紅,門口的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著這對談話者。

「親侄?」門人打量著這孩子普普通通的裝束,越發不相信孩子的話了。「撒謊都不帶打奔兒的。有事找大司馬以後再來吧,這兩天肯定沒時間。」

孩子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出來。他「啪」地把手裡的籃子摔在了地上,酒灑了一地,一轉身撥開人群,跑了。



這並不是王莽受到的第一次傷害,卻是他記憶中最深的一次。

作為當今皇帝的親表哥,誰都會以為王莽是在錦衣玉食中長大的,其實遠非如此。

父親去世時,王莽剛剛四歲。那時候,王家還沒有發跡,出門連馬車都沒有。後來,姑姑王政君被選為宮女,又成了太子妃,王家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直到王莽十四歲時,王政君成了皇太後,王家才突然顯赫起來,五個叔叔同日封侯。

在漢朝,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王莽的叔叔都進入決策層,連帶著眾多的表兄表弟也都迅速入仕,整個朝廷成了王家的天下。《漢書·元後傳》描寫王氏一家的熏天氣焰時說:自此時起,朝廷要官都出自王家門下。王氏一族,窮奢極侈,各路官員賄送的奇珍異寶,四面而至。後庭姬妾,各數十人,奴僕以千數。羅鍾磬,舞鄭女,作倡優,狗馬馳逐;大興土木,樓閣連屬彌望,假山高台,凌駕於長安城除皇宮外所有建築之上。

這些雄偉的建築中,卻找不到王莽的家。由於父親早死,王莽家並沒有享受到封侯的待遇,只是得到了太後的一筆定期補助。姑姑和叔叔們忙於扶植私黨,攬權納賄,大興土木,幾乎把這對孤兒寡母給忘了。沒有權力自然就缺少收入來源,和叔叔們比起來,王莽母子的日子相當清苦。

貧困因為對比而放大,傷害因為敏感而更深。對早熟的王莽來說,由地位及貧富差距而引起的屈辱感無疑是早年經歷中的重大心理事件。

因為上學時乘不起車馬,王莽要步行穿過長安街上的乞丐群,小乞丐們的眼神經常讓他一整天都心情抑鬱。冬天的早晨,他經常能在街頭看到凍餓而斃的屍體,達官貴人驅著高頭大馬從屍體邊走過,不屑一顧。王莽卻不能視而不見。

走在路上,他常常要躲避各種各樣的車隊。這些車隊通常會綿延半里地長,在長街上疾馳而過,半個城市如同地震般戰抖。如果誰躲避不及,被車馬刮踏,只能算你自己倒霉。車馬過去後,人們會紛紛撣著身上的塵土,對車隊發出惡毒的咒罵。

王莽不會開口罵人,但他內心的反感肯定比別人更甚。因為車隊的主人,往往是他的表兄弟們。對於這些整天名車寶馬招搖過市的表兄表弟,他既厭惡又鄙視。雖然同處一個城市,王莽卻與他們相隔這樣遙遠。華麗的外表掩藏不了他們內心的淺薄、愚蠢和無能,如果沒有叔叔們的權勢,他們不堪一擊。

貧困和苦難會賦予人正義感的說法至少在王莽身上得到了驗證。因為他們,王莽終生厭惡鋪張和招搖。

好強的寡母節衣縮食,把他送到名儒陳參門下,學習《禮經》。像所有的寡婦一樣,她在王莽身上寄託了太多的希望,特別當她的長子早夭使王莽成了獨子之後。雖然不太識字,她卻每天都要陪王莽溫書到半夜。她剝奪了王莽的童年,不允許王莽和街上的孩子玩。她要王莽出人頭地,光大家聲,為她這個被人忽視的寡婦爭取生活加倍的報償。

孤兒往往天生嚴肅,眼神里有一絲憂郁的底色。生活早早就教會他們如何應付挫折。王莽學習非常刻苦。他深知成績對自己的重要性:這是他個人奮斗的重要資本。與權力中心的遙遠距離形成了強大的張力,深刻的屈辱體驗化作了向上攀登的不竭動力。地處孤寒冷眼旁觀使他觀察到了社會的黑暗,聖賢的教誨灌注給他巨大的道德激情,而不幸的生活又鑄造了他堅強的意志。「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賞信修睦,選賢與能」,這些話在他口中讀出來異常地慷慨激烈。他希望自己的智商將最終幫助自己走入權力中心,把這些寄生蟲一樣的表兄表弟踩在腳下,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公平、更合理,而自己也最終將留名千古,光耀萬世。



中國文化早熟。早熟往往是一種有問題的成熟。

中國傳統思維的簡單化、一元化、以偏概全曾經並且仍在給中國不斷製造問題。在過去的中國人看來,孝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一個人孝順,就意味著他會遵守秩序,忠於國君。從這個邏輯出發,中國人創立了幼稚的社會賞罰機制,那就是,把官位作為「德行」的報答。

《孝經外傳》記載的第一個典型人物是大舜。據說舜的父母兄弟對他都不好,合謀要殺死他,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孝順父母。堯帝聽說了,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後來又把帝位讓給了他。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孝子就得到了最豐厚的獎賞——帝位。

所以歷朝歷代,千奇百怪的「孝悌」行為層出不窮。古制父母死後守孝三年,可是東漢人趙宣一連二十多年都住在墓道里,因此成了著名孝子,名氣很大,被舉為孝廉。同樣是東漢人許武,自己做了官,為了使兩個弟弟也取得做官資格,在分家的時候故意欺負兩個弟弟,把家產都據為己有。而弟弟們尊重兄長,毫無怨言,成了「悌」的典型,名聲遠揚,也被舉為孝廉。之後,許武才公布了自己私藏的分家文書,說明是為了使弟弟們成名才這樣做的。結果許武也受到了贊揚。原因是他為了弟弟們的前途,自己甘願被人誤解,承擔罵名,於是他也被舉為孝廉,一門三孝廉,美名遍天下。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英模機制的尷尬。許武給中國人的邏輯思維出了一道難題,而答案是這樣令人啼笑皆非。往往是,一個人的行為越突出、越超乎尋常、越不近人情,他的社會聲望就越高,所得到的官位就越顯赫。



不管怎麼說,王莽早年的恭儉孝順出自天性,並非偽裝。

而系統的儒家教育,無疑引導王莽強化自己性格中的這些品質,並且形而上之。在他的時代,道德在正統觀念中是超越一切的最高價值,道德完善被認為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就像他為自己的學業感到自豪一樣,他也希望通過良好的品質獲得人們的肯定。

而在意識深處,他的道德完善熱情,則是出於在道德上壓倒其他王氏子弟的隱秘願望。他要用自己出眾的德行,來反襯自己諸多表兄表弟的放縱;他要憑道德資本,戰勝這些平日視他如無物的人。這是他惟一的優勢,他不能不充分發揮。

然而聖人的教導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現實的。聖人錯誤地認為人的本性是完美無缺的,要求人嚴格克制自我的慾望,把自己裝到「理」的牢獄,修煉到一舉一動都符合「天理」。

按照儒教理想色彩濃郁的禮儀規范去為人行事,在現實生活中必然會遇到種種障礙和尷尬。青春期的王莽和所有的憤怒青年一樣單純倔強,他把這些障礙當成了對自己定力的考驗,當成了「為賢作聖」路上必然的磨難。他認為這個人人放縱苟且的社會是不合理的,和庸人的信念不同,聖人之徒必須讓社會適應自己,為此他就要帶頭克己復禮。被聖賢之道折服的他立下宏誓大願,要以古人為榜樣,特立獨行,做一個錯誤世界裡正確的人。他事母至孝,對長兄的遺腹子視如己出。他為人慷慨,經常周濟別人。他恪守古禮,路上遇到年紀比自己大的人,一定要退避三舍,躬身等長者走過,才直起身子。每次去見師長,他都鄭重其事地沐浴,然後穿戴整齊,帶上禮品。這些禮節只見於古書的記載,在上古實沒實行無法考證,反正在王莽所處的西漢末年早已失傳了。所以當王莽必恭必敬地躬著身子躲在路邊給人讓路時,別人投向他的目光,更多的是驚詫。然而王莽不以為意,經典的力量使他的腳步充滿自信。

所以他的行為自然就很「出位」,很引人注目。然而,王莽的真誠和單純也一目瞭然。西漢末年,人心還古樸,贊揚者畢竟多於指指點點者。以當今皇帝親表兄之尊,王莽「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謙恭孝友,確實與他那眾多不知天高地厚的表兄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那個十分關注人的道德品質的時代,王莽年紀輕輕,就確立了優良的社會形象。而這一形象被他的那些驕奢淫逸飛揚跋扈的至親反襯,顯得更加光彩照人。



雖然受到忽視,王莽畢竟是皇帝的至親,這一社會關系使他擁有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潛在優勢,一旦機緣巧合,優勢就會轉化成巨大的現實利益。

公元前二十二年(成帝陽朔三年),大司馬王鳳病重。王莽遵從孝道,趕到王鳳府上去照顧病人。王鳳所患大約是腦血栓後遺症,偏癱在床。王莽代替僕人,親自給王鳳端屎端尿,「親嘗葯,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盡心竭力。

疾病使王鳳感覺到了異常的虛弱和無助,他沒有想到是這個平時沒怎麼關照過的侄子給了自己最需要的親情。而自己平日里提攜備至的子侄,從小嬌生慣養,誰能吃得了這樣的苦。不要說收拾穢物,就是探望一次都是待不一會兒就匆匆離去。相比之下,王鳳不禁為自己以前對王莽的忽視深感愧疚。彌留之際,王鳳鄭重地把王莽託付給太後,要求多加關照。

根據王鳳的遺願,朝廷任命王莽為黃門郎。以前,每次王氏子弟入仕後,經常能聽到各種風言風語,而任命王莽後,王政君聽到的卻是由衷的歡迎之聲。大家都覺得,這樣出眾的人才早就應該進入仕途了。太後對王莽不禁刮目相看,她沒想到這個幾乎被自己遺忘了的侄子居然擁有這樣的影響力。老謀深算的她立刻看到了王莽的價值:他有助於挽回王氏家族不佳的名聲。不久,又升王莽為射聲校尉,進入中級官員行列。

王莽給官場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王莽一點也不因身為外戚而有任何驕氣,對任何人都是和和氣氣,謙恭有禮。王氏子弟大都不學無術,而王莽卻精通典籍,學問出眾;王氏子弟爭相攬權納賄,王莽卻清廉自守,一塵不染;別人處理政務難免摻雜私心,王莽卻不偏不倚,處事至公。大家提起王莽,有口皆碑:對王莽不遺餘力的贊譽實際上就是對其他權貴行為的批判。

這一年王莽二十四歲,達到了心智完全成熟的成年。謙恭和氣的外表下隱藏著說出來會嚇任何人一跳的雄心:他要徹底改變這個不合理的社會,為天下立萬世太平之基,使自己躋身孔孟之列,被後世永遠景仰。

這是一個真誠的儒家式的雄心壯志。

要達到這個目標,他首先要一步步攀登到權力的頂峰,成為王鳳那樣的人物。

從自己的晉升之路中,他已經切實體會到了聲譽的重要性。在以後的攀登過程中,他下意識重復自己的成功經驗,他的道德熱情被進一步激發,行動也更加有力。

他俸祿不多,卻經常傾囊資助別人,特別是自己以前的同學。

他傾其所有,把長兄的遺腹子的婚事辦得隆重盛大。侄子婚禮那天,正好王莽的母親身體不適,在婚筵上,王莽屢次離席,進入後堂。客人們不解其故,詢問僕人,才知道是王莽不放心母親的病體,去服侍母親用葯了。

他買了一個漂亮的女子,放在家中。此舉引起了人們的紛紛議論:王莽也這樣好色?在眾說紛紜之際,王莽對朋友公布了答案,原來,這個女子是他為朋友朱博買的。這位朱博,政績卓異,可惜一直沒有兒子,王莽此舉是為了幫助朋友延續後代。

王莽的行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像所有亂世一樣,西漢末年也是個道德淪喪的年代。越是污濁的空氣中人們越渴望清新。

不知不覺,王莽入仕已經六年,可是由於潔身自好,不結交權貴,不請托送禮,官位升遷得很慢。

終於有人出來發言了。公元前十六年(成帝永始元年),王莽的叔叔成都侯王商向漢成帝上書,要求把自己的封地分給王莽。這實際是為王莽討封。有人帶頭,眾多儒學名士也趁機上書,頌揚王莽的品行。於是,在三十歲這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封邑一千五百戶,晉升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由此,王莽經常隨侍在皇帝和太後左右,成為一個頗有影響力和權勢的大臣。雖然如此,他的作風依然不改,居官恭謹有加,地位越高,為人越謙和。他把封地上的貢賦全部用來資助儒生和名士,自己依然簡朴度日。他是個工作狂,工作起來通宵達旦,把自己任內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非常符合儒家標准。太後和皇帝都慶幸選對了人,不斷委以重任。又過了八年,深受輿論支持的他接替退休的叔叔王根,成為大司馬,社會輿論終於把他推上了權力的高峰。



漢朝時候,流行天人感應論。董仲舒說,國君受命於天,如果稱職,上天會讓他江山永固;如果荒淫無道,就會更換代理人。當然,上天是講道理也講策略的,給犯錯誤的人出路,在改朝換代之前,會降下種種異常的自然現象來警告皇帝,直到確認這個人不可救葯了,才會從他手裡收回成命。反之,如果皇帝任務完成得出色,上天就會降下種種祥瑞,鼓勵他再接再厲。

董仲舒說,皇帝輪流做,然而,這種輪流是有順序的,這個順序就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比如秦朝是水德,那麼,繼承秦代的漢朝就是火德。

西漢末年,社會上經常流傳著改朝換代的傳說。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小道消息,說是某地某地出了什麼怪事,預示著將要改朝換代了,漢朝的火運已經到頭了,土德皇帝將要出現了。

大漢王朝的氣數看起來也確實快要盡了。

西漢末期,貧富分化達到了社會不能承受的極點。貴族擁有土地動輒幾十萬畝,而常年有數百萬流民無家可歸。上層社會風氣奢侈,糜費巨大,而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賣身為奴。災異頻發,餓死者的白骨相望於道。人民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濃,整個社會充斥著緊張不安的氣息,起義的烈火在四野蔓延。

皇室也惶惶不安,漢成帝自己在詔書中也不得不痛心疾首:「災異數見,歲比不登,倉廩空虛,百姓飢饉,流離道路,疾疫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盜賊並興。」

皇帝一次又一次下罪己詔,到天壇去跪拜上天,承認錯誤,可是形勢絲毫不能好轉。

元鳳三年(-78)正月,泰山腳下突然降下一塊巨石。一位儒生上書昭帝,說泰山乃神山,泰山墜石,預示將有匹夫而為天子。他勸皇帝順天應人,擇天下賢者,讓出帝位。

理所當然,這位天真的儒生被砍了頭。

可是,後繼者居然絡繹不絕。宣帝之時,當時的一個小官蓋寬饒又上書,建議皇帝傳位於賢者。

這次皇帝沒敢動手殺他,而是迫令他自殺了。

漢成帝時,一個叫甘忠可的普通儒生寫了一本《包元太平經》,宣稱漢朝天命已終,應該重新受命,這樣就能延續漢朝的命運。他還組織了許多學生,到全國各地去宣傳自己的理論。甘忠可被關進了監獄,但他的弟子鍥而不舍地繼續宣傳,到了哀帝時期,居然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建平二年(-5),漢哀帝真的舉行典禮,宣布重新「受天命」,改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

可是改號之後,天下甚至比以前更亂了。建平四年(-3),有傳言說大禍將要降臨,關東各地的人民「無故驚走」,數十萬人手持麻稈在全國各地奔走祈禱,據說這樣可以避免天崩地裂的大禍。幾萬人聚集到長安城裡,半夜三更祭祀「西王母」,點火遊行,「擊鼓號呼相驚恐」,弄得整個長安城徹夜無眠。

看來,文字游戲騙不了上天,上帝改朝換代的決心是已經下定了。



登上了權力頂峰的王莽俯視天下,看到的是一片末世衰敗的景象。

混亂他不怕,他甚至希望再亂一些,那樣,他的能力才會更好地體現。他要讓奄奄一息的大漢王朝在他手裡重新強壯起來,他要讓流離失所的百姓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他相信自己的雄才大略,相信自己已經掌握了聖人之學,他用《周禮》和《論語》為指導,澄清天下,應該指日可待。

他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改造帝國的計劃。

他首先希望以自己為表率,扭轉社會奢侈的風氣。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剎住浪費之風,自己上下班坐的馬車、穿的衣服,都儉朴得不能再儉朴。

做了大司馬之後不久,王莽的母親病了,達官貴人紛紛到王莽家探望。出來待客的婦人穿著粗布衣裙,臉上也不施脂粉。貴夫人們都以為是王家的女僕,及至介紹才知道竟然是王莽的夫人,轟動效應可想而知。一時間,王莽家的儉朴作風傳遍長安,奢侈之風果然大減。

第二步,王莽通過艱苦的斗爭,動員政府通過了著名的「限田令」,禁止豪強大戶佔有過多土地。

上任第二年,王莽又以王太後的名義,宣布把王家的所有土地,除了墳園之外,全部捐給貧民,以此帶頭推動「限田令」的實施。

這幾把火燒得非常漂亮,一時間,王莽為首的政府獲得了極高的支持率,整個下層社會歡欣鼓舞,以為天下大治的時候終於就要到了。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極權政治中,每個人的政治生命都是脆弱的。漢成帝的死打亂了王莽的整個計劃。

公元前七年(成帝綏和二年),王莽上任不到六個月,漢成帝去世。由於無子,召定陶恭王子繼承帝位,是為漢哀帝。

哀帝上台的第一件事,是大搞自己的裙帶。他違背禮儀規定,擅自尊自己的祖母傅氏為恭皇太後,與王政君並尊。並且在宴會的時候,把傅太後的座位與王太後平等安放。

這是完全不符合禮法的事情。傅太後的名稱本來已經可疑,即使真的做了太後,與王太後也有正庶之分,怎能並尊!王莽見此情形,嚴厲斥責太監:「定陶太後藩妾,何以得與至尊並!」立刻命令把傅氏的座位搬到一邊。

傅太後一怒之下,索性不出席宴會。就這樣,王莽不識時務地得罪了新帝。公元前七年(成帝綏和二年)七月,王莽被免職,回到南陽封地閑居。

奮鬥了幾十年的成果就因為一次大義凜然而失去了。做模範有時必須付出代價。

這一年王莽三十九歲。



這次挫折,對以政治為生命的王莽來說,無疑是嚴重的。但是,王莽有著鋼鐵般的性格,挫折於上升期的他,就像給好鋼淬一次火,只會讓他更加堅韌。

在血親社會,血緣是最有力的理由。新帝登基,王氏的血統立刻貶值。王莽和王政君都是明智之人,他們順從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離開政治中心,過起了隱居生活。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就看上天是否能再次給他們機會了。

然而,王莽並沒有真的閑下來。二十年的政治生涯已經使他由一個單純的儒生變成了政治動物。他已經深深領略了權力的滋味,這滋味讓人嘗了一口,就再也不能放棄。他渴望著再過日理萬機廢寢忘食的生活,渴望著再次見到人們在他面前必恭必敬誠惶誠恐,渴望再一次體驗掌握千萬人命運的強大感和改造山河建功立業的成就感。如果能夠再次掌握權力,他甘願付出任何代價。

多年周旋在政治旋渦之中,王莽已深諳政治的玄機。他的理想主義絲毫沒有動搖,但是他實現理想的方式卻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剛入仕途,他只知一味剛強,做事恪守原則,說話直言不諱,這種性格使他在宦海沉浮的前幾年吃盡了苦頭。而現在,他在剛強中已經糅入了一絲陰柔,做事更講究方式方法,他知道了進退,知道了等待,知道了利用他人的弱點。

他一如既往地維護著自己的道德形象,他知道,這是他政治生命的基礎。人們對道德楷模的要求是苛刻的,他們把慷慨的贊美送給你的同時,要求你在道德枷鎖下不能有一絲鬆懈。因此,他必須傾盡全力,戰戰兢兢,把自己打扮得毫無瑕疵。為了這一點,他有時也不得不矯飾自己。道德於他,此時已由單純的目的變成了手段。

他知道了,為了達到光明的目的,有時要用不光明的手段。

在閑居的日子裡,王莽做了這幾件事情:一是傾心結交官員特別是知識分子,建設自己的人際資源網;二是密切關注朝廷政局變化,同時又絕口不談政治,不惹是非;三是繼續進行自己的形象建設,豐厚自己的人格資源。

真是天將亡漢,剛剛登上帝位的漢哀帝恰好是歷代皇帝中最不爭氣的一個。上任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外戚,祖母傅太後和母親丁後兩家的親戚一股腦擁進朝廷,當仁不讓地佔據了各路要津。這個時候,人們才又想起王氏外戚的好處,王家雖然驕奢,但畢竟大都是有能力的人,在他們的控制下,朝廷的運轉基本正常。而傅、丁兩家大都是草包,因為意外的機緣成了皇親,便如同鄉下人進城,恨不得一天之內把所有的東西都抱回家去,剛剛進入長安就忙著起宅第,買僕人,講排場,比闊氣,一上任迫不及待地鉤心斗角,賣官鬻爵,大開貪賄之門。一時間,整個政府上下雞飛狗跳,烏煙瘴氣,長安城的奢侈之風再一次興起。

哀帝做的第二件事是搞起了同性戀。他喜歡上了一個叫董賢的漂亮侍從,兩人很快就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哀帝停止了王莽的「限田令」,一次賞賜給董賢二十萬畝土地,不久又任命二十二歲的董賢為大司馬。為了表達自己的愛意,哀帝甚至想把皇位讓給董賢。

漢朝的衰敗在哀帝手中達到了頂點,混亂的朝政加劇了人民的痛苦。他使漢王朝喪失了最後一點人心,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涌。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局勢,哀帝如上文所述,搞了一次荒唐的「再受命」儀式。這個儀式反而再明確不過地說明了大漢王朝已經喪盡人心。

王莽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長安城內的一幕幕光怪陸離的鬧劇,平平靜靜地讀書養性。這時,他家裡出了一件意外之事。他的二兒子王獲因事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一個奴役。

當時的豪貴之家,每家都有幾百名奴隸。奴隸是可以像牛馬那樣在市場上公開買賣的,沒有人把他們當人看,失手打死了,官府罰幾個錢就了事了。

王莽卻不這樣看。「天地之性人為貴」,在儒家看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奴隸制本來就是不合理的。奴隸也有自己的生命尊嚴,也有自己的基本權利。

經過痛苦的權衡,王莽命令王獲自殺以贖罪。只有這樣,他才能維護世界觀的統一。而且,下意識中,王莽明白這樣處理,會帶來巨大的轟動效應。

全家上下一下子亂了套,王莽的妻子急得要和王莽拚命,終日以淚洗面,兒子女兒都在王莽面前連日長跪,為王獲求情。

作為一個政治家,王莽的兒女之情是比較淡薄的,但並不是沒有感情。做了這個決定之後,他也經歷著痛苦的煎熬,那畢竟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親生骨肉。更何況,這次所有的親人都站到了對立的一邊。

然而,王莽已經習慣於在情感和禮法發生沖突時無條件地倒向禮法。四十年來的修身磨煉似乎就是為了面對今天的考驗。要做改天換地的聖人,要做出經天緯地的大事,他就不能按常人的標准來要求自己。他得把自己變成刀槍不入的超人,變成超越世俗情感的神,這樣才能承擔起挽救天下的重任。天理和人慾的交戰中,後退一步,就前功盡棄。

上天也許是用這件事來考驗自己能否承擔大事。王莽把拳頭握得緊緊的,關節都要碎了。他以為自己已經煉就了鐵石心腸,但是,現在他發現,自己的心還保持著幾分彈性。每一個夜晚,他都幾乎要向感情投降,然而隨著天明的到來,理智又一次佔了上風。

王莽的意志最終不可違背,經過幾天的爭執,王獲終於自殺。

這件事震動了整個社會。人們沒法不震動,人們沒法不感動,人們沒法不敬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他確實已經接近了聖人的高度,讓人只能仰視,心懷慚愧。在這個裙帶成風的黑暗時代,王莽的行為像一盞明燈,給人們的心靈帶來了希望。

王莽像一個高明的演員,給人們留下了最動人的造型。是啊,在這個綱紀崩潰的時代,人們最痛恨的是上流社會的窮奢極欲,最痛恨的是裙帶成風。而王莽恰恰恭儉勤政,恰恰大義滅親。他准確地擊中人們感情中最脆弱的部分,讓所有人的心都成為了俘虜。

公元前二年(哀帝元壽元年)正月初一,發生日蝕。在漢朝人看來,這是上天明確無誤的警告。哀帝驚恐不已,下詔讓大臣們獻策。鬱郁已久的大臣們紛紛上書說這是上天對王莽遇到的不公正待遇的反應。鑒於輿論的壓力,哀帝只好以侍候王政君的名義讓王莽重返京師。



還沒等王莽為重新獲得權力進行更多的努力,公元前一年(哀帝元壽二年),二十五歲的漢哀帝突然去世。而在此之前,他的祖母與母親傅、丁兩後都已去世。上天又一次向王莽露出笑臉。

在漢哀帝胡作非為的時候,王政君默默地獨居深宮,不動聲色,而現在,這個資深女政治家以迅雷之勢採取了行動。在哀帝去世的當天,她就駕臨未央宮,收取了皇帝的璽綬。接著召見大司馬、皇帝的情人董賢,問他打算怎麼處理皇帝的喪事。乳臭未乾的董賢在王政君面前居然嚇得連句完整話都說不來了。王政君馬上拈出了這個人的輕重,命使者火速召王莽進宮。

王莽又成了大司馬。

王莽做的第一件事是罷免董賢,此人早已成為哀帝的替罪羊,成為人人痛恨的目標。董賢畏罪自殺後,沒收其財產四十三億,充實國庫。

王莽做的第二件事是選立中山孝王之子,九歲的劉衎即位,是為漢平帝,此人與無子的哀帝血緣最近,立他為帝順理成章。同時,王莽命令,平帝的親屬不得進京,以絕外戚之患。

接著,他把傅、丁兩氏的外戚全部趕出長安,任命自己那些名聲良好的朋友親信占據要津。挖傅、丁兩後的墳墓,以平民憤。

三件撥亂反正的大事做罷,整個大漢天下歡聲雷動。久久壓抑的人心得到了充分的舒展,人人

『拾』 王莽的家鄉在哪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金灘鎮的北沙窩廟村

閱讀全文

與王莽的文化在哪裡學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