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哪些

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6 21:54:03

⑴ 班級組織文化都有哪些

班級組織文化包括如下兩個版塊:

1、理念設計:科學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信條的確立,一方面明確宣示學校的未來發展遠景,一方面也促進學校形成科學教育的體制,建立學校特有的校園文化,並逐步形成學校品牌文化。

(1)學校教育理念。

(2)學生行為信條。

(3)宣傳語、校園文化標語。

2、藝術設計和實施:藝術語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題的藝術作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鑒於此,將學校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閃光點和積極元素,通過人文主題的浮雕、雕塑、文化牆等生動藝術展示,來美化和提升校園文化,必將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氛圍,起到促進、維護、渲染的作用。

(1)領操台的浮雕設計。

(2)校園內文化主題雕像(學校歷屆畢業的名人、當地歷史名人、科學名人)。

(3)辦公室、樓道、牆、門、大廳、主文化牆的校園文化展示設計。

(4)教室的黑板、角櫃、牆體,食堂的桌椅顏色、牆體噴繪、窗玻璃裝飾等的校園文化展示和美化設計。

一、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具有互動性。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這里包括教師的作用,學校領導的作用,但教師的教學作用是關鍵。領導者的辦學理念、辦學意識和行為對師生員工的影響學也是不可低估的,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滲透性。校園文化,像和煦的春風一樣,漂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教師、學生、員工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滲透在他們的教學、科研、讀書、做事的態度和情感中。

(3)要具有傳承性。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思維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或數代人自覺不自覺地締造的,而且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似乎有一種遺傳因子,任何一種校園文化,一經形成之後,必然傳承下去,不因時代、社會制度不同而消失,當然會有所損益,然而其精神實質卻是永續的,永生的。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

首先是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都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學生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諸如體育競技比賽、登山、游泳等活動有訓練體能、增強體質的益處,對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與方式。

再次,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軍事、理論探討、學術報告等活動,形成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學子們置身於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會提升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進取精神,有良好氣質的學生。

⑵ 什麼是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class culture)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按照與社會要求的吻合程度,分為班級制度文化與班級非制度文化(含班級反制度文化)兩種成分。

按照班級成員的認同程度,分為班級虛形文化(體現社會要求但尚未被班級成員內化的文化,又稱純制度文化)與班級實體文化(班級實際具有的文化,又稱素質文化)兩個層面。按照班級成員的佔有集中程度,分為統合型班級文化(班級所有成員或大部分成員共同佔有)與離散型文化(班級成員分別佔有幾種不同性質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種均不佔主導地位)兩種類型。


(2)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美國教育社會學家沃勒在《教學社會學》(1932)中關於學校文化的論述,開班級文化研究之先河。20 世紀 50 年代與 60 年代,美國的科爾曼、克拉克與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等人關於青年文化、學生文化類型的探討導致班級文化研究進入系統化與科學化階段。70年代以來,以英國教育社會學界為主的關於學校教育知識與班級互動過程的實證分析,才促使班級文化研究從「輸入-輸出」研究轉向「黑箱研究」。

⑶ 班級文化包含哪些內容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教室的衛生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班旗、班歌、班徽、「班風」班級公約

⑷ 班級文化包括幾個方面

班級文化包括:
1、學習氛圍;文化建設最主要的是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學校如何學習,可以有①名人名言欄,每日積累。②優秀作業牆,周周評比。
2、學習互助;文化建設要求學生之間溝通,讓學生互相了解,互相督促學習,①分組,優秀和學困生分組,共同學習,針對性輔導;②一對一學生督促閱讀、背誦、練習。
3、興趣活動;學困生並非愚笨,合理組織班級活動,促進學困生活躍氣氛,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助。
4、德育指導;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合理指導做好人好事,以身作則,不是按照我說的做,而是按照我做的做。
5、體、美、勞不可或缺,讓學生在校園里不能一味地提高智育,還要有①體育之星,每周進行體能訓練,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②音樂美術等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合理的安排美術音樂,拓寬學生視野,可以安排板報繪制小組,放學歌唱小組③勞動:合理分組,每日評比,黑板,講桌,課桌等積極清理。

⑸ 班級文化建設能夠包括哪些內容

班級文化建設包括如下兩個版塊:

1、理念設計:科學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信條的確立,一方面明確宣示學校的未來發展遠景,一方面也促進學校形成科學教育的體制,建立學校特有的校園文化,並逐步形成學校品牌文化。

(1)學校教育理念;

(2)學生行為信條;

(3)宣傳語、校園文化標語。

2、藝術設計和實施:藝術語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題的藝術作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鑒於此,將學校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閃光點和積極元素,通過人文主題的浮雕、雕塑、文化牆等生動藝術展示,來美化和提升校園文化,必將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氛圍,起到促進、維護、渲染的作用。

(1)領操台的浮雕設計;

(2)校園內文化主題雕像(學校歷屆畢業的名人、當地歷史名人、科學名人);

(3)辦公室、樓道、牆、門、大廳、主文化牆的校園文化展示設計;

(4)教室的黑板、角櫃、牆體,食堂的桌椅顏色、牆體噴繪、窗玻璃裝飾等的校園文化展示和美化設計。

(5)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一、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具有互動性。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這里包括教師的作用,學校領導的作用,但教師的教學作用是關鍵。領導者的辦學理念、辦學意識和行為對師生員工的影響學也是不可低估的,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滲透性。校園文化,像和煦的春風一樣,漂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教師、學生、員工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滲透在他們的教學、科研、讀書、做事的態度和情感中。

(3)要具有傳承性。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思維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或數代人自覺不自覺地締造的,而且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似乎有一種遺傳因子,任何一種校園文化,一經形成之後,必然傳承下去,不因時代、社會制度不同而消失,當然會有所損益,然而其精神實質卻是永續的,永生的。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

首先是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都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學生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諸如體育競技比賽、登山、游泳等活動有訓練體能、增強體質的益處,對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與方式。

再次,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軍事、理論探討、學術報告等活動,形成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學子們置身於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會提升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進取精神,有良好氣質的學生。

⑹ 班級文化包含哪些方面

班級文化包括班級制定的規章制度,班級優良傳統,優秀學生的學習精神等內容。

⑺ 班級文化內容怎麼寫

班級文化內容如下: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發奮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群眾榮譽感。

2、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用心參與班級布置並定期更換,讓每一堵牆都「說話」,構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3、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包括班級公約、獎懲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

4、建立班級崗位職責制,實行崗位輪換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職責感,鼓勵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

5、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6、建立班級圖書角,發奮擴大班級藏書量,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讀書用心性,鼓勵學生製作讀書卡片,寫好讀後感,讓全體學生「感激書籍,享受閱讀」。

班級文化建設具體要求。

第一、在班級中樹立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良好的班級文化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需要透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灌輸,使學生們樹立健康的思想導向和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

第二、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班級環境對於班級文化的構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採取各種形式營造一個溫馨的文化氛圍。

第三、班級是由每個同學組成的。每個同學作為班級的成員,其言行舉止都會對周圍產生必須影響,良好的班級文化不僅僅應具有良好的環境,還就應體此刻大多數學生的行動之中。

⑻ 班級文化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班級文化建設包括方面如下: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風、班訓等,發奮營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文化氛圍。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群眾榮譽感。

2、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用心參與班級布置並定期更換,讓每一堵牆都「說話」,構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

3、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包括班級公約、獎懲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

4、建立班級崗位職責制,實行崗位輪換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職責感,鼓勵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

5、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6、建立班級圖書角,發奮擴大班級藏書量,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讀書用心性,鼓勵學生製作讀書卡片,寫好讀後感,讓全體學生「感激書籍,享受閱讀」。

⑼ 班級文化是由哪些方面內容構成的

班級文化是由顯性的班級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隱性的班級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交織而成的。而各種不同層面的文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智能的提高、身心的健康發展都產生著獨特的作用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
1、班級環境文化建設: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
2、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
3、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班級精神文化屬於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

⑽ 班級文化包括什麼內容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英文名class culture。是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

按照與社會要求的吻合程度,分為班級制度文化與班級非制度文化(含班級反制度文化)兩種成分。

按照班級成員的認同程度,分為班級虛形文化(體現社會要求但尚未被班級成員內化的文化,又稱純制度文化)與班級實體文化(班級實際具有的文化,又稱素質文化)兩個層面。

按照班級成員的佔有集中程度,分為統合型班級文化(班級所有成員或大部分成員共同佔有)與離散型文化(班級成員分別佔有幾種不同性質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種均不佔主導地位)兩種類型。

(10)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班級的一般意義: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也是學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班級教學是現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教育形態。一個班級通常是由一位或幾位學科教師與一群學生共同組成,整個學校教育功能的發揮主要是在班級活動中實現的。

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的目的,將年齡相同、文化程度大體相同的學生按一定的人數規模建立起來的教育組織。班級不僅是學生接收知識教育的資源、也是學生社會化的資源、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資源。

閱讀全文

與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