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怎麼表現文化

怎麼表現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07 01:19:18

1. 文化的四個層面表現是什麼

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1、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它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2、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

3、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4、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1)怎麼表現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在它所涵蓋的范圍內和不同的層面發揮著主要的功能和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就像螞蟻過江。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

4、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2. 文化的表現形式

文化不僅內容上是多樣的,形式上也是。無論古代文化還是現代文化,官方文化還是民間文化,精英文化還是大眾文化,都有豐富的形式。
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滲透其中,道德、政治、軍事、宗教、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活動,都是典型的重大的文化表現形式。
而文學與藝術,又有著無限豐富的表現形式:諸如神話文化、詩歌文化、戲劇文化、曲藝文化、音樂文化、繪畫文化、影視文化等。 還有大量的特殊文化表現形式,如:飲食文化、花鳥文化、體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喪葬及婚嫁文化、居住文化、園林文化、建築文化、網路文化、科技文化、服飾文化、節事文化、武術文化等。

3. 文化有哪些特徵

特徵:文化是後天習得的;文化是可以共享的;文化以符號為基礎;文化是一種動態過程。文化具有超生理復性和超個人性、復合性、傳遞性、變遷性與墮距(滯後)的特點。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的特點

1、超生理復性和超個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們後天習得的和創造的,文化不能通過生理遺傳。超個人性是指個人雖然有接受文化和創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卻不在於個人。個人只有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響文化。

2、復合性: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種文化要素復合在一制起。

3、象徵性:文化現象總是具有廣泛的意義,文化的意義要遠遠超出文化現象所直接表現的那個窄小的范圍。

4、傳遞性:文化一經產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縱向傳遞(代代相傳)和橫向傳遞(地域、民族之間)兩方面。

5、變遷性與墮距(滯後):變遷性是指文化不是靜止不動的,是處於變化中的。一般認為大規模的文化變遷有三種因素引發,

第一,自然條件的變化,如自然災害、人口變遷;

第二,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如不同國家、民族自技術、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交流;

第三,發明與發現,各種發明、創造導致人類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遷。滯後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變遷時的速度不一樣,導致各部分之間的不平衡、差距、錯位。


(3)怎麼表現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對人的作用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4. 語言是如何表現文化氣質的

氣質,似乎是人們熟知而又不易捉摸的概念,大有「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意味。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常用氣質來評價對方,如「艷而不俗」、「儀態端莊」、「風韻猶存」等等,實際上這都是由於氣質美所帶來的風采。一個人持久的、高貴的美莫過於.氣質美。 氣質美,屬於一種內在美、精神美,是以一個人的文化、知識、思想修養、道德品質為基礎的,通過對待生活的態度、情感、行為等直觀地表現出來。人們觀察、評價一個人的氣質時,往往是「由表及裡」,透過對方的眼光、神情、談吐,才能觀察到一個人的氣質。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神情是感情的外露」、「談吐是直抒胸臆的表達」。在現實生活中,氣質好的人,的確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比如外貌秀麗,舉止端莊,性格溫柔給人以恬靜的靜態氣質美;身材魁梧、行動矯健,性格豪爽的人,給人以粗獷的動態氣質美;外貌英俊,舉止文雅,性格沉穩的人,給人以高潔優雅的氣質美。 通俗地講,氣質是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它通過人的言談舉止表現出來。所以,要培養氣質,首先要注重的是內在修養。內在修養首先是加強文化知識的修養,增加智慧。你正值妙齡,精力充沛,正是學習知識的好時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應擴大閱讀面,廣泛涉獵文學、藝術、社會與人生等方面的知識。第二是思想素質的修養,你應當努力克服依賴心理,注意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判斷與獨立處事的能力,並逐步建立自信,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既要善於學習他人,又不盲目崇拜與模仿,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吸取別人的長處

5. 傳統文化如何在當代藝術中體現

藝術是文化的體現,東方藝術是這樣,西方藝術也是這樣。人們從繪畫中看出中國畫與西方油畫的差異,追根溯源實際上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繪畫藝術上的體現。

傳統文化是文化的精髓,是經過歷史和實踐檢驗證明了的有價值的應該傳承的文化。

在當代藝術中體現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並為當代服務,也是藝術發展的需要,合乎藝術發展的規律,而且也是歷代藝術所遵循的傳統。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等藝術作品大部分都是以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為題材,賦予其文藝復興當時的人本主義思想,不僅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效果,而且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6. 文化的特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1、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准.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
2、文化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復雜的文化象徵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3、文化是一種架構,包括各種內隱或外顯的行為模式,通過符號系統習得或傳遞;
4、文化的核心信息來自歷史傳統;文化具有清晰的內在的結構或層面,有自身的規律;
5、文化是人自己的生存活動,也是前人生存活動的結果.
6、個體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經落入某種文化環境中了,這是他無從選擇的.每一個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動並參與文化的創造的.文化創造比我們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廣闊的和深刻的內涵.人類生活的基礎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習慣.
7、人與動物的區別.人與動物不同,支配動物行為的本能,是動物物種的自然特性;人的行為則是靠人自己曾獲得的文化來支配.支配人的行為的,表面上看是外在於人的事物及其間的關系,但實際上,它們必須轉化為知識、價值、意義才能內在地控制人的行為 .前人、他人的生存活動對自己的影響也是如此.
8、文化一方面是正在進行、不可停頓的生存活動,另一方面是寓蘊於這種當下的生存活動中並規范、調節、控制、影響著這些生存活動的知識、價值、意義.
9、在一定程度上,文化與我們分離,如同自然先予的世界與我們分離一樣.我們無法逃脫地站立在我們創造的文化世界中,也就象我們站在自然世界中一樣;盡管文化只是源於人類,而且為了保存文化的生命力,人作為承擔者使用文化,並用文化來充實自己.但文化並非附屬於人,而是外在於人的獨立存在.事實上,文化可以與承擔者分開,並可以由一個承擔者向另一個承擔者轉化.

7. 怎樣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程度

我覺得你可以去寫文章或者去參加《中國詩詞大賽》之類的綜藝節目。這兩種方式,我覺得不論你選擇哪一種,只要表現的好,能夠得到很多人的認可。那麼文化程度肯定會得到體現的。
如果你的文化程度夠高,那麼拿到一定的成就很正常,如果你的文化程度不高,那肯定會泯然於眾人。另外,如果一個人特別有「書生氣息」,特別自信的話,也可以體現出對方的文化程度。

8. 如何用一句話體現你有文化氣息

其實這個要看場景的,真正有文化的人是從內而外的。有句古話說的好,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個人認為,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不是刻意為之。當然,在現在的很多時候,人們都喜歡顯示自己的才華,顯示自己的能力。這都是正常的。但是這都是善意的才對。並不是用來欺騙的。

9. 文化特徵有哪些

文化具有哪些特點
2020-04-14 09:17:17
文/葉丹
特徵包括人為創造性、後天習得性、共享性、象徵性、傳遞性、變遷性等。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1文化的特點

1、超生理性和超個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們後天習得的和創造的,文化不能通過生理遺傳。超個人性是指個人雖然有接受文化和創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卻不在於個人。個人只有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響文化。

2、復合性: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種文化要素復合在一起。

3、象徵性:文化現象總是具有廣泛的意義,文化的意義要遠遠超出文化現象所直接表現的那個窄小的范圍。

4、傳遞性:文化一經產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縱向傳遞(代代相傳)和橫向傳遞(地域、民族之間)兩方面。

5、變遷性與墮距(滯後):變遷性是指文化不是靜止不動的,是處於變化中的。一般認為大規模的文化變遷有三種因素引發,第一,自然條件的變化,如自然災害、人口變遷;第二,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如不同國家、民族自技術、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交流;第三,發明與發現,各種發明、創造導致人類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遷。滯後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變遷時的速度不一樣,導致各部分之間的不平衡、差距、錯位。

2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就像螞蟻過江。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這種文化在起作用,那麼由這種文化所確立的社會秩序就會被維持下去,這就是文化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4)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下載本文word文檔
猜你喜歡

文化的社會作用
2020-04-26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
2020-04-17

文化的基本載體是什麼
2020-04-21

文化的本質是什麼
2020-04-17

文化是什麼四句話
2020-04-22

文化的四個功能
2020-04-17

中華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什麼
2020-04-21

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怎麼表現
2020-04-22

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關系
2020-04-21

文化的基本屬性是什麼
2020-04-21

相關文章

閱讀全文

與怎麼表現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