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

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07 14:07:06

㈠ 簡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學習傳統文化可以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修養,規范思想品德。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倡導的以道德實踐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對自己對社會都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倡導應建立的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的協調有序的人際關系,特別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實踐要義,時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愛國主義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對大學生具有重大意義。愛國主義思想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後一時代的人們總是把前一時代的優秀思想精華繼承下來,而且有新的補充,發揚光大。在新的時代,愛國主義的傳承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經過世世代代的沉積、凝集、升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思想總是圍繞著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這個中心。
三、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大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這種處貧賤而樂在其中的人生態度是一種精神享受,而此時的人格世界是一種安然、充實又自得的世界。四、學習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禮儀道德的培養禮儀道德,是貫穿於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可以說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礎。而以儒家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構成中華文化的主要因子,幾千年來,人們一切生命活動,皆以其為基礎。「內修外教」、「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雖體解吾猶未變兮,雖就死其猶未悔」等等。這種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於塑造大學生自身品格,有著重要意義。

㈡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修身養德。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慎獨拒腐。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成就事業。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

學習傳統文化的原因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修身養德。做人講人品,為官講官德。

我國傳統文化特別倡導修身,強調「為政以德」閱讀經典,等於與古代先賢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對話,可以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慎獨拒腐。慎獨是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約束方法,也是今天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成就事業。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的民本、尚公、仁愛、貴和、誠信等優秀品質,能夠激勵領導幹部奮發有為、敬業奉獻。優秀傳統文化蘊涵著許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2)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優秀文化對塑造人生的作用

①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世界;

③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㈢ 什麼是傳統文化,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慎獨拒腐。慎獨是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約束方法,也是今天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成就事業。

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的民本、尚公、仁愛、貴和、誠信等優秀品質,能夠激勵領導幹部奮發有為、敬業奉獻。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許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保護措施

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主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一些高尚品質。但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有些人看到周易、論語、禪宗等思想成果的價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極盡溢美之詞,那便走上了歧路了。

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後,便反過來大力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並非要復興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新中華文化。

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學習,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

㈣ 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五常

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做人,更好的做事,明白人生的真相在哪裡,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明白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一個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輛疾馳而去的列車,那麼傳統文化就是這趟列車的軌道,就是人生的方向,引導我們行駛的更穩更遠,最後平安到達終點。學習傳統文化不是為了教育別人,而是為了改變自己,傳統文化是一面鏡子。

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傳統文化不是為了對照別人,而是拿來反觀自己,找到自身不足。踐行傳統文化更充分汲取貫穿於其中的歷史養料和思想精髓,把自己變成一個善良的人,最利他的人,最閃閃發光的人,然後再去影響他人,影響我們這個社會,從而改變我們每一個家庭,改變我們的國家,讓家庭和睦,讓社會和諧。

㈤ 為什麼要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

這些年,我一直在學習傳統文化,今天就為什麼要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有幾點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傳統文化是解決關乎人類生存的問題,具體有以下三大關系

1、人與自然的關系

2、人與人的關系

3、人與自身的關系

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作為地球上的人類,都脫離不了這三種關系,而這三種關系我們都可以用傳統文化完美的詮釋和解決。

二、世界正在擔憂什麼?

最近,世界權威民調機構lpsos(益普索)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讓全世界大吃一驚。

Ipsos最新發布的2017年5月版本《世界正在擔憂什麼?》調查報告顯示,有92%的中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正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這個比例在受訪的26個國家中遙遙領先。全世界平均只有40%的人認可這一說法,也就是說有60%的群眾認為,他們的國家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而這份調查報告上,中國人有48%選擇了「環境威脅」作為最擔心的內容,這個比例遠遠高於第二名的印度(20%)。39%的中國人表示他們最擔心的是「道德水準下滑」,這樣遠遠高於全球15%的平均水平。而這三項內容,在其他25個國家的比例遠遠要低於我國。

這說明了什麼?環境威脅和道德缺失(缺德)已經是我國全名擔憂和公認的問題。

三、中國人集體失憶的100年

1912年,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上任之初便發布命令,通令全國的中小學廢止讀經。

1916年,民國第二任總長范源濂再次發布廢除讀經令。

自此,中國人在過去的100年裡,從小學到大學就再也沒有學生接觸過經典,那麼導致百年後的結果是:

1、集體失憶

2、集體失明

3、集體失道

4、集體失德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中國人,普通都感覺到道德危機和誠信危機,以及這個危機帶來的環境危機等等。

四、百年回歸

(一)兩辦文件: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是建國以來,我們國家第一次以兩辦文件的形式對傳統文化重新定位:

1、《意見》主要內容5摘錄:核心思想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意見》重點任務9摘錄: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於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

百年滄桑,百年回歸,我們欣喜的看到,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已經行動起來,今年9月份開始,山東省首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納入地方必修課程,「四書五經」等儒家文化經典內容將是教材的主要教學內容。

曾幾何時,美國總統尼克松在《1999不站而勝》中寫到: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這位總統道出了典型的西方文化的特質,利己主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

而我們的傳統文化與之完全相反的,是利他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主觀為別人,客觀為自己。

這樣,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早在上世紀全世界的智者和精英就有這樣的論斷: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發表了宣言,宣言中說道:「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2500年前孔子那裡去汲取智慧。」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為什麼要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不但可以引領我們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同時可以引領世界人民共同走向光明和輝煌!

㈥ 我們為什麼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一、中華傳統文化屬於全人類

現在,國際間似乎形成了一股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潮。這個月中旬,劍橋大學耶穌學院的院長和牛津大學的副校長分別到香港來訪問我,所談的都是如何在大學里推展中華傳統文化(漢學)。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人也開始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推廣。事實上,中華傳統文化是人類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是屬於全人類共享的,不限於一國、一個民族所獨有。

二、學習傳統文化的目的是離苦得樂

看到這股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我引用《論語》的第一句話回答他,「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習了之後,不斷的落實、做到,內心就會很喜悅。這就是「習」,就是要將所學的內容,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做出來,不斷的去實踐。這個悅是從內心當中涌現出來的喜悅、快樂,也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法喜充滿」。所以為什麼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就是為了一生得到幸福美滿快樂,法喜充滿,離苦得樂。方東美教授告訴我,學習聖學,是為了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學習傳統文化快樂!如果不快樂、不幸福,為什麼要學它?那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孔子說自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學習得很快樂,忘記吃飯,忘記憂愁,忘記自己的年齡,你看他多麼快樂。孔子的弟子顏回生活很清苦,「一簞食,一瓢飲」,「簞」是竹子編制一個簍,吃飯的時候沒有飯碗,用簞裝飯吃;喝水的時候沒有茶杯,用葫蘆瓢喝水,貧困到這樣的程度。「居陋巷」,住在貧民區。「人不堪其憂」,換上別人受不了,對一般人來講,這種物質生活太苦了,必然憂愁。而顏回把這個事情忘掉,「回也不改其樂」,他一天到晚快樂得不得了。世間人不能體會顏回樂在哪裡,他過的生活是真樂,他的精神生活豐足圓滿,真的是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

反觀我們現代人,物質生活很豐厚,但是你真的快樂嗎?我看現代人是「富而不樂,貴而不安」,有財富,但是心裡不快樂;有地位,沒有安全感。雖然得到了富貴,但是一生都不快樂,這個人就很可憐,這是佛法裡面所講的「可憐憫者」。古人講,「不如貧而樂」,比不上物質生活貧窮而精神生活快樂的人,他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學習傳統文化,能夠讓你既富貴、又安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滿足,讓你得到身心安樂、家庭美滿、事業順利,能夠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和平,學習傳統文化能得到這么好的功效,當然應該學習。

三、聖賢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前些時候,有個從事教育事業的北京朋友來找我,告訴我,他本來以為學生會讀書,學習成績好,就是一個好學生,但是後來這樣的學生卻出事了,才讓他警覺到,原先對教育的觀念是錯誤的。做人的教育比做事的教育更重要,道德教育應該擺在第一,這是他的覺悟。可惜現代的教育是注重做事的教育,疏忽做人的教育。現在人心壞了、社會亂了,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育出了問題,疏忽了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要補足這四種普世教育,這四種教育能夠端正世道人心,化解沖突,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使社會安定和諧,世界繁榮和平,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帶給現代人的殊勝利益。

古來童蒙教科書《三字經》上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把本性本善明顯的表示出來了。教育就是要肯定人性本善,教育終極的目標是回歸本善,圓滿本善的人就是聖人,所以這是聖賢教育。要相信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有一切的不善都是習性、是染污,本性決定沒有染污,本性是覺、正、凈。教育的成就,是要把不善的人轉變成善人,你的教育就成功了,轉惡為善、轉迷為悟,乃至最高級的是轉凡成聖,這是教育成功了。決定不可以說這個人不善,這個人沒有善根,我們把他開除掉,那你的教育完全失敗了。要肯定,世間決定沒有惡人,惡人是怎麼回事?沒有受到好教育,他被外面環境教壞了,要懂得這個道理,他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我們看到監獄裡面的服刑人員,接觸到傳統文化教育之後良心發現,幡然悔改,變成了好人,監獄變成了學校,這就是很好的證明。苦是從迷惑造業而來的,所以要真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一定要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就是要教學,要教他,要指點他、要提醒他、要誘導他,使他真正覺悟,覺悟了才能離苦得樂。

這個本性本善的核心,古人也找到了,把它放在五倫里頭最重要的一個位置。五倫頭一句「父子有親」,「親」就是親愛,這個親愛就是本體的核心,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完全是從這個核心發揚光大。這個傳統是愛的傳統,教育是愛的教育,社會是愛的社會,所以幾千年來長治久安,都是循著性德,沒有違背性德;如果違背性德,動盪就來了。因此從這個愛演變為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就是傳統文化最高的指導綱領。

聖賢把道德落實到人事上來,這在中國講得最完備。五倫是道,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自然的規律,是「道」;能夠順著這個道,隨順自然的規律,那是「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些都是德。中國古聖先賢,古書里講得好,「以道治國,以德化民」,就是治國決定不能違背自然的原理原則,教化眾生一定要順其自然,這叫道德。這個國家能夠在幾千年當中長治久安,沒有在這個地球上消失,有它的原因在。為什麼?因為它守道德,它懂得道德。所謂「順道者昌,逆道者亡」,遵循正道就會昌盛;如果逆道而行,倒行逆施,遲早會敗亡。所以遵循倫常道德是快樂的根本,違背倫常道德是痛苦的根本,這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必須認識清楚的。

㈦ 我們為啥要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有哪些好處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的話,如果不是出於真正熱愛中國古典文學,那麼一個人為什麼要去學古詩詞和文言文呢?是用來炫耀自己的才能嗎?如果是真正的熱愛古典文學,那麼他自然心裡會有答案。

好比我,一開始接觸古典詩詞,只是出於熱愛文學,我並沒有把研習古典文學當作自己一生的追求。但是在慢慢深入的學習過程中,我真的陷進去了,被震撼到了。當我看到這些輝煌燦爛的詩詞和古代文化,真正體會到古人說的「士以天下為己任」、「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氣度,你就忍不住想把這些美好的事物,分享和傳播給更多的人。

㈧ 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

1、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修身養德。做人講人品,為官講官德。

我國傳統文化特別倡導修身,強調「為政以德」閱讀經典,等於與古代先賢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對話,可以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這啟示我們:只有對私慾進行必要的節制,才能不被其所困、所累、所苦、所害。

2、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慎獨拒腐。慎獨是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約束方法,也是今天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古人講「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說每天要三次反省自己,其實就是要做到慎獨。領導幹部只有慎獨才能慎權,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

這啟示我們:領導幹部堅持做到慎獨,有利於抵禦誘惑、防止腐敗。

3、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成就事業。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的民本、尚公、仁愛、貴和、誠信等優秀品質,能夠激勵領導幹部奮發有為、敬業奉獻。優秀傳統文化蘊涵著許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這啟示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汲取傳統文化的智慧,有利於領導幹部提高素質,增強幹事創業的能力。

(8)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傳統文化的種類: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

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㈨ 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

1、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修身養德。做人講人品,為官講官德。

我國傳統文化特別倡導修身,強調「為政以德」閱讀經典,等於與古代先賢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對話,可以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這啟示我們:只有對私慾進行必要的節制,才能不被其所困、所累、所苦、所害。

2、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慎獨拒腐。慎獨是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約束方法,也是今天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古人講「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說每天要三次反省自己,其實就是要做到慎獨。領導幹部只有慎獨才能慎權,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

這啟示我們:領導幹部堅持做到慎獨,有利於抵禦誘惑、防止腐敗。

3、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成就事業。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的民本、尚公、仁愛、貴和、誠信等優秀品質,能夠激勵領導幹部奮發有為、敬業奉獻。優秀傳統文化蘊涵著許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這啟示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汲取傳統文化的智慧,有利於領導幹部提高素質,增強幹事創業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