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有哪些城市呢
德國城市有:
1.柏林
法蘭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m Main),以便與位於德國東部的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n der Oder)相區別。是德國第五大城市及黑森州最大城市,德國乃至歐洲重要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位於德國西部的黑森州境內,處在萊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蘭克福擁有德國最大的航空樞紐、鐵路樞紐。
Ⅱ 德國移民六大城市優勢對比分析,定居哪裡比較好
德國移民六大城市優勢對比分析,定居哪裡比較好
德國是世界強國,移民德國的幸福指數也是相當之高,然而根據地域的不同,各個城市之間還是有所差別的。那麼恆熙國際就德國六個比較集中的大城市為大家做個優勢對比分析,朋友們可以斟酌一下哪個最適合你。
誤區5 移民=不愛國
恐怕這是眾多移民者中槍最深的問題,誰說移民不愛國,只是大家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實事求是地說,國內環境有很多不足,比如環境污染嚴重,比如教育質量不如國外,比如醫療水平差一些,比如投資環境不適合……
Ⅲ 世界文化之都是哪裡
1.世界名城柏林
它位於德國東北部,面積883平方公里,人口330多萬,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
柏林始建於1237年,1871年成為德意志帝國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美、英、法4國分區佔領柏林,1948年被分為東、西兩部分。1961年開始修建柏林牆將東西柏林隔開,1989年底柏林牆被推倒。1990年10月,德國重新統一,並規定正式合並的柏林成為統一後的德國首都。1991年6月,德國聯邦議會決定將聯邦議會和政府所在地從波恩遷往柏林。
柏林是歐洲的旅遊勝地,很多古典建築和現代建築群點綴在森林和草地的環抱之中。古典與現代建築藝術互相映襯,相得益彰,體現了德意志建築藝術的特色。建於1861-1869年的絳色市政廳、有800年歷史的聖母教堂、宮殿式的國家歌劇院、雄偉的勃蘭登堡門、壯觀的憲兵廣場及「菩提樹下大街」兩旁恢宏的建築群等都令人強烈地感受到柏林輝煌的歷史。一批現代化建築物也為市景增添了色彩,如1957年落成的會議大廳是現代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屋頂是向上張開的蚌殼狀。在其北面,過去的帝國國會大廈已部分修復。1963年建成的交響音樂廳和著名建築師路德維希設計的國家現代美術館風格新穎。
柏林也是德國文化最大的對外窗口。著名的德國國家歌劇院始建於1743年,是一座典型的巴羅克式建築物,劇院內精美的雕像和繪畫比比皆是。柏林有很多劇場和劇院、博物館、畫廊、電影院和露天劇場等。柏林愛樂樂團享譽世界,創辦於1950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是世界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歷史悠久的洪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都是世界著名學府。
柏林主要工業有電子、機器製造、化工、印刷、紡織和食品加工等。1994年4月5日,柏林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2.法國首都 巴黎(Paris) 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市區人口217萬。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氣溫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3. 東京 是日本首都,也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位於日本列島中部,本州關東平原
的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東京全稱為「東京都」,「都」是一級
行政單位,表示首都的意思。
900多年前,東京這個地方是一個荒涼的小村莊,村民們主要靠下海捕魚為生,當
年稱之為千代田,今天東京市區有一個中心區稱為千代田區,以作為城市來歷的一種紀
念。公元12世紀,一個名叫江戶氏的豪族占據了這個地方,修建城堡,小村莊變為一個
集鎮,並以江戶命名。在日語里,江戶一詞意為「江之門戶」,恰好隅川和荒川等河流
流經這里匯入東京灣,以江戶來作為這個地方的名稱在地理上是十分合適的,這就是東
京舊稱江戶的由來。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將下令召集民工,大興土木,築起
江戶城。盡管當時的城市規模並不算大,但已成為關東地區一個引人注目的重要城鎮。
此時的江戶城開始為官方文字所記載。從1603年到1867年的200多年時間里,江戶是德
川幕府政府(即中央集權制的軍政府)所在地,成為統治日本的政治中心。在這一段時
間里,市區范圍不斷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變為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1868年,
德川幕府政府被推翻,日本實現明治維新,明治天皇下令將首都由京都遷至江戶,京都
亦稱西京,因江戶位於京都的東面,便將江戶改稱為東京,意為「東方的京城」,以便
同古都京都相區別。明治天皇將江戶改稱東京的詔書是這一年的7月7日發布的,10月30
日明治天皇率皇室人員正式進入東京。1871年設東京府,1889年由15個區正式組成東京
市。1943年,日本政府以法令條文形式將東京市改為東京都,並擴大了管轄的范圍。從
此,東京都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今天的東京都,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
1200萬,是國際著名的大城市之一。
4.英國:倫敦
倫敦最大的特色,便是散落四處的公園與綠地,這些大大小小的綠色天堂,就散布在像蜘蛛網的街 道當中,使倫敦顯的更加美麗!
泰晤士河,從古至今,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她帶動倫敦的繁榮,就好比是孕育倫敦成長的母親,將她的光芒散發至 國際舞台上
5.荷蘭:阿姆斯特丹
荷蘭首都就是著名的阿姆斯特丹,這個城市可是荷蘭經濟、交通、藝術文化活動的中心,它可不像台北那麼的紊亂,隨處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馬路,甚至路上有許多以自行車代步的人們,悠閑自在的漫步其中,令人好生羨慕!人說:「上帝造海,荷蘭人造陸。」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在荷蘭全國有四分之一的陸地,是在海平面以下,所以經常要面對不斷泛濫所造成的水災,於是興起了「與海爭地」的念頭,到底荷蘭人是怎麼赤手空拳,完成創造陸地的壯舉?
6.挪威:奧斯陸
治安良好、大眾交通運輸便捷有效率的挪威,是個充滿崎嶇地形的美麗國度,狹長的地形,由於全國有1/3的國土,深入北極圈,也因此有「午夜太陽國」之稱,其中長達20917公里的海岸線上,最吸引人的就是冰河形成的峽灣地形,當然挪威還保有悠靜的城市、未受污染的漁村和豐富的歷史古跡,包括維京海盜船及中古木構教堂,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挪威海岸,大致以柏根為中心(Bergen),這里是中古時期漢薩同盟的北方貿易樞紐,同時也是最具備挪威精神的國際海洋城。柏根分成南北兩段,南半段以幽靜的哈丹哥峽灣為主要景點;北段則有世界最長的松恩峽灣,長達190公里左右,搭乘郵輪或遊艇巡航於峽灣中,頗有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7.俄羅斯:莫斯科
莫斯科,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森林和綠地,加上碧波盪漾的河水環繞,每個角落都像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俄羅斯是一個十分重視文化的國家,他們將博物館視為國家的無價財富,就像普希金博物館,以造型藝術做主題,收藏不少西方的藝術繪畫,以及古埃及、羅馬、希臘、拜占庭的美術品。
近數百來,矗立在波洛維特斯基岬上的克里姆林宮,成為俄羅斯政治中心,在蘇聯時代,克里姆林宮更是左右世界局勢的權力中心,幾乎半個地球的政治都在它的統治下,有「世界八大奇景」的美譽
8.土耳其: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雖不是土耳其的首都,但卻是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在土耳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民,都是信奉伊斯蘭教,也就是回教,所以在土耳其的境內,擁有數以千計、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光是在伊斯坦堡,就有450座,其中又以「藍色清真寺」最為有名。
人說:「到伊斯坦堡,沒有到博斯普魯斯乘船一游,就沒有辦法真正領略到伊斯坦堡的美。」而凌空高處還有連接歐、亞兩大洲的博斯普魯斯大橋,你能想像在橋的這一頭是亞洲;而過了橋之後就是歐洲的獨特感受嗎?
9.佛羅倫薩
10.北京
Ⅳ 你對歐洲四大歷史的都城有哪些了解
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鏈接是四大都城的詳細情況。
倫敦(英國首都)
中文名稱:倫敦
外文名稱:London
別 名:霧都
著名景點:伊麗莎白塔、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16世紀後,隨著大英帝國的快速崛起,倫敦的規模也高速擴大。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
倫敦是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日本東京、法國巴黎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在其於政治、經濟、人文文化、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都市。
倫敦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http://ke..com/link?url=zg7qCN-__z3O
巴黎(法國首都)
中文名稱:巴黎
外文名稱:法語:Ville de Paris 英語:Paris
別 名:藝術之都、時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花都
著名景點: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巴黎聖母院、塞納河畔、凡爾賽宮等
主要宗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巴黎(英語: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歐洲第二大城市,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巴黎是世界四大國際化都市之一,其餘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巴黎有小巴黎、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平方米公里,人口200多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聖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2] 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幾乎佔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巴黎香水有「夢幻工業」之稱。巴黎是歷史之城、美食之都和創作重鎮。巴黎是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印象派美術發源地,芭蕾舞的誕生地,歐洲啟蒙思想運動中心,電影的故鄉,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地。巴黎又是世界公認的文化之都,大量的科學機構、研究院、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劇院、音樂廳分布於全市的各個角落。
巴黎,不僅是世界的一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時尚中心,而且是一座旅遊勝地,以它獨有的魅力每天吸引無數來自各大洲的賓客與遊人。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
http://ke..com/link?url=860r-Ts7ydb0Su5bzQMZt72qVkW1K4__QYlKKo9X0BzoVPF_pR9Y8TxuhhSBF4UnNNqU3
羅馬(義大利首都)
中文名稱:羅馬
外文名稱:英Rome/意Roma
別 名:七丘之城
羅馬(Rome)為義大利首都,也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羅馬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薩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傳說
母狼哺嬰著名的「母狼乳嬰」故事記載了有關創建羅馬古城的傳說。公元前7、8世紀,羅馬國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奧篡位驅逐,其子被殺死,女兒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結合,生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奧把這兩個孿生嬰兒拋入台伯河。落水嬰兒幸遇一隻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後來,兩兄弟長大後殺死了阿姆利奧,並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贈給他們建新都。後羅慕洛私定城界,殺死了雷莫,並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為羅馬。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後定為羅馬建城日,並將「母狼乳嬰」圖案定為羅馬市徽。
http://ke..com/link?url=-4IBZ3kIBRObI2SSKw4VpPHo6QV_in7hU31nuOQjXvm0FgnzQ-Tjq
堪司坦丁堡 就是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第一大城市)
君士坦丁堡(地名)一般指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第一大城市)
中文名稱:伊斯坦布爾
外文名稱:İstanbul(土) اسطنبول(阿) Istanbul(英) イスタンブール(日)
別 名:君士坦丁堡
著名景點:聖索菲亞大教堂,托普卡珀宮,蘇萊曼清真寺,藍色清真寺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語:İstanbul)是全國政治、經濟、貿易、金融、新聞、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位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面積254平方公里,人口547.5萬(1985)。
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東羅馬帝國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始稱伊斯坦布爾。但西方國家仍習稱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帝國初建時為首都(獨立戰爭期間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成為正式名稱。現在市區已擴大到金角灣以北,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子斯屈達爾也劃入市區,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化城市。
伊斯坦布爾當選為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歐洲體育之都。該市的歷史城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http://ke..com/link?url=sICmIK9UuM8IwIh2-hDRCeRyJe8wZI--uFjoNEo3o0HlzQ3RSMsM0w8GM_lkRSg-279tQw1lKkWRg6tsWS8-IhLSKc9RJd1fqNbhvlCtNo-sq
Ⅳ 德意志文化圈包括哪些國家
說簡單點,「德意志」 相當於咱們講的「中華」或者「華夏」,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是德意志民族的國家,普魯士在1864-1871把除了奧地利、瑞士德語區之外幾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勢力統一起來,就是德國。之後分出了東普魯士給俄羅斯、阿爾薩斯洛林給法國形成目前德國疆域。
德意志地區包括了1871年德國的國土+奧地利,歷史上曾是法蘭克王國的地盤,後來法蘭克王國分裂,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德意志地區國家的前身,中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神聖羅馬帝國」,後來這個帝國事實上陷入分裂,18世紀初德意志地區的兩大邦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普魯士於1807年進行了資本主義的改革。19世紀中期在俾斯麥和威廉一世「鐵血政策」的指導下,普魯士於1864年發動王朝戰爭,在1866年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簡稱德國,奧地利被排除出了這個新帝國。
德意志=德國+奧地利+東普魯士(現在叫加里寧格勒)+阿爾薩斯洛林+瑞士德語區。
Ⅵ 德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的是哪個城市
柏林,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政治、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為一體化的國際性大都市
Ⅶ 德國有哪些歷史文化古城值得一去
Görlitz / Sachsen
格爾利茨/薩克森州
文藝復興、哥特式、巴洛克和青春藝術風格——在德國東部的這座城市,遊客可進行一場貫穿近幾個世紀的建築之旅。Untermarkt廣場附近矗立著許多特別華麗的貴族府邸,obermarkt廣場周圍建造奢華的市民建築物也令人印象深刻。在格爾利茨還拍攝過電影《環游世界80天》和《朗讀者》哦!
Ⅷ 德國有什麼之都
綠色之都弗萊堡
啤酒之都幕尼黑
展覽之都法蘭克福
文化之都魯爾
時尚之都漢堡
溫泉之都巴登巴登
瓷器之都邁森
音樂之都薩爾茲堡(其實應該是音樂盛城)
Ⅸ 德國的地理及風俗文化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德意志朕邦共和國的面積為35700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最遠為640公里。德國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嶽地帶、中部的丘陵地帶、北部的平原地帶分成三大塊。 它周圍有九個鄰國:北鄰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這個中心地理位置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東西方之間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和地中海地區中轉站的作用更加明顯。 - 歷史文化 日耳曼人(German)是歐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紀起,以部落集團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1949年5月,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同年1O月,蘇聯佔領區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到了2O世紀8O年代中後期,在東西方關系逐漸緩和的氛圍中,東西德國日益走向統一。 由於德國歷史上曾有過在眾多的小城邦國家, 以至當今德國的許多大都市都仍各自具有鮮明的歷史和地域特色。不同的傳統和人文特色塑造了各富魅力的文化與都市生活, 乃至其餐飲文化和商業傳統。德國的城市文化生活是全包容和豐富多彩的, 無論您喜歡音樂, 戲劇, 歌劇, 音樂劇, 還是舞蹈和繪畫藝術, 這里都能讓您滿足。 - 行政區劃 分為聯邦、州、地區三級,共有 16個州,14808個地區。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柏林、勃蘭登堡、不來梅、漢堡、黑森、梅克倫堡-前波莫瑞、下薩克森、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萊茵蘭-法耳茨、薩爾、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特、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圖林根。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是市州。 經濟發展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德國經濟決定整個歐洲經濟。作為西方七個經濟強國之一,德國經濟在歐洲穩坐第一把交椅(等於英、法總和),被稱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其GDP占歐盟的三分之一。在全球貿易中歐洲佔36.9%,而德國本身就佔了歐盟的一半。德國是一個貿易出口型國家。出口值約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3,因而擴大出口市場是其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 然而統一給德國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困惑。東部改造給國家帶來的負擔達1000億馬克,以至到1997年不得不從稅收中拿出24%的金額用於償還舊債。巨額的財政負擔使經濟增長乏力,失業人數不斷增加,1997年底失業率為11.4%失業人口約438萬。 人口民族 德國人口有8250萬左右,民族主要由德意志人、丹麥人、吉仆賽人、索布族人組成。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總括來說德國人守紀律、守時,講整潔、清靜,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旅遊資源 德國主要的河流有萊茵河 (Rhein)、多瑙河 (Donau)等,主要河道中分著著無數景緻迷人的支流,旅客可乘觀光船游覽,一邊沉醉於沿河的美麗風景,一邊走訪歷史和文化名城,而當中更有不少是世界文化遣產。德國擁有 27 個保護景點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Ⅹ 德國文化古城海德堡,為何每年都能吸引300萬遊客
德國的文化古城海德堡位於,德國的西南部,這個城堡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和一些深厚的文化,對於這個國寶來說,古老且又美麗,但是在德國這個地方,你要去古城海德堡的話,這邊的天氣可能沒有我們現在所想像的那麼好,但是到處仍存在一些浪漫且迷人的氣息,吸引著你去瀏覽。
因為這里的橋特別美,特別,有一種古老的氣息,你每年都能吸引來很多遊客來這座橋上觀賞這里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