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提高展覽的文化性

如何提高展覽的文化性

發布時間:2022-06-08 00:16:37

❶ 普通人如何能更有意義地參觀美術館

作為普通人,參觀美術館,想要更有意義:
首先,要找准什麼是值得一去的美術館,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錢。
並不是所有的美術館,博物館都值得一去,也不是一個美術館里的所有作品都值得看,都是最好的作品。那怎麼能知道哪些是好美術館,不妨問問身邊了解藝術行業的朋友,或者上網搜尋一下此類的信息。像我2017年一月就去了一次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觀,在我理解的應該出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的東西基本都沒有出現,而不該出現的東西出現了一大堆。而如果你要去紐約就一定不要錯過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的話就一定要去芝加哥藝術學院,或是去費城就不要錯過了費城美術館,若是去舊金山就不能不去SFMoMA——總之,去專業的大美術館看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一般來說不會浪費時間。
Edward Hopper的油畫,在惠特尼美國藝術館
第二,明確自己的參觀目的。
什麼是「更有意義」的參觀,也許每個人的理解和要求也不一樣。遇見一個神奇的人工景色,成為拍照的神器,回來可以發朋友圈,這是一種參觀的模式;「有意義」的觀看,也可以是近距離的參觀大師的作品,看到原作的細節,啟發自己的創作;「有意義」的逛美術館,也可以是看看藝術界的最新花樣,看看有哪些新的視覺傳達方案,有哪些新的藝術議題。
這三種「目標」的指導下的獲得的參觀體驗都是不同層面上的「有意義」,你在選擇美術館和展覽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有意義」要求來選。
舉個例子,如果你喜歡拍照,希望刷新朋友圈的逼格,不如去看看最近有什麼新媒體藝術展和裝置藝術作品,例如龍美術館的James Terrell的燈光裝置展,就很適合拍照,或是北京Pace Gallery的日本新媒體團體TeamLab的展覽,也是營造了一種人工數碼美景,或是紐約的New Museum去年上演的Pipilotti Rist的大新展覽「數碼森林」(Pixel Forest)也能充分滿足你拍照的需要。這些大型裝置藝術,新媒體的「沉浸式」的展覽,都很好看也很好玩,參觀作品基本不需要任何專業藝術史知識,藝術家會給你製造好一個夢境,你去感受,去做夢就好了。
第三,我覺得「好奇心」和「包容心」在參觀藝術展覽時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任何人來說,一種open-minded,開放性的對話是理解一件藝術作品中最重要的工具。在面對我們的不理解的作品時,不要有抵觸和詆毀的心態,而是用一種好奇和包容去打開對話。很多時候,一件作品的確會於你的個人審美,個人趣味,甚至是與你的價值觀和信仰產生沖突,但是這不是你去質疑這件藝術品是好還是壞的標准。
對一件當代藝術的作品抱有不滿和不理解很正常,我們要記得它的功能是反思,那麼這件作品點燃的你的不滿和不爽、不喜歡與不解,也許都是讓你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和激發辯論的一種手段。
我覺得提出問題可能是欣賞和解讀藝術作品的第一步。不要因為一秒鍾的看不懂就放棄,就蔑視,也許多看幾次,瞅一眼做的說明,讀一讀藝術家的文字,可以引發出你的思考,也許還能激發出很強烈的反應。
第四,請在遵循美術館的規定和藝術家的指導下,盡情享受這件藝術品。
一般來說,美術館的基本守則是:不要觸碰展品,不要大聲喧嘩。在這兩項基本原則之下,請你盡情觀察。同時,你也知道,現在的一些作品是可以被觸碰,甚至可以參與其中的。所以美術館里,在面對一件作品時,你還可以咨詢或者觀察一下周圍的人,或者最好去閱讀一下這個作品的信息,看看這個作品是否是可以觸碰和互動。
如果是互動式和參與式的作品,就請大膽使用,融入作品環境,然後動用你的一切感官,調動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鼻子,如果可以觸碰,也請放心地按照指示去觸摸這些作品。然後用你的身體感官所收集到的信息告訴自己這是一個什麼體驗。
它是否可以啟發你的一些聯想?或者是讓你喪失一些感覺,從而掉入藝術家設計好的圈套?例如那些利用煙霧和光色讓你喪失方向感的裝置藝術。
作為觀眾,我們在構建一件藝術作品意義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羅蘭·巴特早就用他的書《作者之死》告訴我們,藝術的意義現在歸於觀眾了,而事實證明,觀眾的想法和參與很多時候真的會影響到一些藝術家的作品。
觀眾通過提供他或她的個人反思,經驗,意見和解釋來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所期待的對話。而例如像是互動性的藝術作品,沒有了參與者,沒有了觀眾,這個作品就不完整,甚至不成立了。

❷ 怎樣辦好一個展覽

前許多博物館工作者為了跟上形勢的發展,都在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努力改進自己的工作。以筆者所在單位中國絲綢博物館而言,近幾年來在繼續保持和辦好基本陳列的同時,還先後舉辦了周恩來總理誕辰一百周年大型圖片展、雷鋒生平事跡展、絲綢文化展、京劇服飾精品展等十多次臨時性展覽。這些臨時性展覽的展品內容和來源,包括本館新近徵集到的重要文物,與有關私人收藏家聯辦的特定專題展覽,開展館際之間的橫向交流巡迴展等等。這一類臨時性展覽內容相對集中,時代特色鮮明,展出時間不長,舉辦難度也不很大,因而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有利於吸引更多觀眾,提高博物館的人氣,有利於擴大博物館的社會影響,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職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經費拮據的困境。
第一、增強市場意識,調整工作思路
在社會經濟體制已經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的情況下,當今的社會正在開始成為一個大市場,即包括物質產品和文化精神產品的市場,博物館正是社會精神產品市場的組成部分。既然是市場就必然要講究供求關系,從而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從博物館工作的角度說,觀眾就代表市場。因此,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運用展覽的形式,及時地投放市場,以滿足社會不同層面人們的精神需要。這既是博物館工作者的基本職責,也是在新形勢下調整工作思路、改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我認為,博物館開展豐富多彩,不斷更新的臨時性展覽,以新的展出內容來吸引觀眾,正是適應新形勢的一種有益探索,如果博物館只是滿足於既有的展品,勢必失去觀眾,不僅談不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還有可能失去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第二、做好社會調查,制定實施方案為了使臨時展覽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在舉辦展覽前,要從當前兩個文明建設的需要出發,作好社會調查,可

❸ 會展是怎樣促進文化交流的

會展是通過展示相應的物品,通過各種各樣的展示來促進相互間的交流,一般去參觀的人會有各行各業的人,那麼就會帶動文化的交流

❹ 如何提高博物館遊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性

可以利用現在的ar、聲感、燈光等設備啊,或者編排成歌舞、增加互動項目,博物館主要是通過文物詮釋文化,如果只是擺設展覽會顯著枯燥,人一多遊客都不會細看介紹,增加互動體驗項目可以盡可能的留住遊客腳步,既可以讓遊客參與其中,又能學到知識。

❺ 怎樣才能做好創意展廳設計

怎樣才能做好創意展廳設計?
一、 展台應具備差異化的視覺效果
如何在眾多展台中脫穎而出引人入勝,不管是對於參展商還是觀眾來說都應該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只有這樣參展商才會去仔細論斷考量展台設計是否給予採納,觀眾才會自然而然進入展台參觀、咨詢,優秀的展台設計是基於參展品牌特性基礎上用創意點將其放大並且加深觀眾對品牌的影響,此舉才能在具備將個性化的創意用之有道,而不僅只是停留於縹緲不落地想法之上。
大黃蜂展覽設計效果圖
二、 結合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眼花繚亂的創意應結合互聯網多媒體技術,不僅是用於新奇的觀眾互動體驗,更是用奇特新穎的技術來為觀眾展現品牌產品加深品牌印象,結合聲音、視頻、三維動畫給人以深入的試聽享受,個性化的內容展現形式不僅更能讓觀眾有代入感也能幫助品牌提高內容深入刻畫的功效。
大黃蜂展覽設計效果圖
三、 注重展廳基礎構造與造型
展廳的基礎構造與造型便是整個展台的骨架所在,展台造型不止於放置展廳遠觀效果的時候如何精彩奪目,而是初始還未成型的3D方案中能否吸引住參展商目光。參展商優秀方案的採納,往往是在於方案第一印象,換句話將就是一個好的外觀造型的展覽設計。
大黃蜂展覽設計效果圖
往往這就需要設計師將參展企業的標志圖形進行抽象、概括、立體化的處理,但要有別於其他展台造型,這就要結合自身品牌調性將企業標志通過明確、單純的符號將企業特徵體現出來。
優秀的展台設計都是設計師嘔心瀝血的創意打磨,但最後小編再多嘴一句:「好的創意源於生活!」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當然也可以關注公眾號【Hornet大黃蜂設計】和我交流喔~

❻ 去展會分享如何提高展會最佳宣傳效果攻略篇

1、從您的目標著手
不同的目標要求不同的推廣策略。例如,如果希望提高新公司或新產品的知名度,橫幅廣告及活動贊助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您已經找出目標群體,則選擇針對性的直郵與個別參展邀請更為適合。
2、與其他市場推廣活動協同開展
展會應被作為整體市場推廣策略的一部分,而不應被孤立的運用。應將參展滲透到其他媒體活動中:在廣告中醒目標示「歡迎光臨我們的展位……」;在網站及定製通訊中宣傳參展信息。
3、閱讀宣傳指南
大多數展會都為參展商提供全面的參展宣傳指南。應確保宣傳指南被發送至合適的人員手中(市場經理或公關代理公司),充分利用所有免費宣傳機會,切記遵守所有截至日期。
4、邀請目標客戶
據最新研究顯示,83%的最成功參展商(按參展獲得業務量及銷售線索數量衡量)在展會前向他們的既有客戶及潛在客戶發送邀請(數據出處:展覽行業研究中心)。至於郵發名單,您可以選用自己的名單,或向外購買名單,也可以採用展會預注冊觀眾名單。在邀請函中,應通過贈送觀展券等各種形式盡量吸引收信人觀展。
5、登錄展會目錄
展會目錄是最權威的觀展指南,其中全面介紹了參展商、展品及展位分布等各種展會信息。展會目錄不僅在展會期間發放,而且越來越多地在展會相關網站上公布,是觀眾制定觀展計劃的重要依據。因此,應盡量利用展會目錄的免費編輯版面重點宣傳即將展出的新產品、新服務及公司最新發展情況,其中應強調產品給客戶帶來的利益多於產品本身的技術數據。
6、准備全套媒體資料
完整的媒體資料應包括關於新產品上市或公司最新進展的媒體發布稿(強調產品為客戶帶來的利益)、公司背景介紹(最好能引用相關事實數據)、高質量圖片等。
7、向媒體通報參展活動
向展會主辦機構了解哪些媒體將進行展會前報道(多數展會宣傳指南列明報道媒體名單),同時應特別注意提交宣傳資料的截至日期,及時提交相關新聞及圖片資料。相關媒體宣傳資料應同時向展會主辦機構宣傳經理發送,以確保在正式展會預覽及展會回顧中發布。
8、考慮贊助機會
贊助展會活動能幫助您在眾多參展商中脫穎而出。大多數展會都為參展商提供多種完善的贊助機會,包括在多種展會用品及場合印製廣告標志等。為獲得最佳的贊助回報,應根據自己的參展目標與展會主辦機構協商選擇最合適的贊助組合。

這種小常識都可以在會展城上找到哦

❼ 博物館如何提高社會影響力淺談 詳細�0�3

博物館如何提高 社會影響力淺談 現在不少博物館觀眾寥寥,博物館對社會各界缺 乏較強的影響力。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如何把觀眾源 源不斷地吸引到博物館中來,是博物館工作者要認真 研究思考的重要問題。根據自身工作實踐,筆者認 為,一個博物館必須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非常到 位,才能在市場經濟社會下實現其根本價值,才能吸 引觀眾,有所作為。 一,扎實基礎工作,拓寬陳展思路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傳播知識活動 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的手段。設 計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展覽,是 博物館發展和增加博物館觀眾流量的重要基礎。一個 博物館搞了一個基本陳列就認為大功告成,不去根據 新的考古發掘資料或研究成果,不斷地補充它完善 它,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面孔,連自己都不喜歡看, 怎能強求觀眾去喜歡昵?社會各行各業都在樹立服務 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我們的展覽,我們的講解也要 不斷有新的內容補充。使觀眾每次都有新感受,新收 獲,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廣大觀眾,增加博物館觀眾 流量,才能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在基本陳列的基礎上多辦臨時展覽、專題展覽, 不斷有新的展覽推出,把握時事熱點,掌握社會信 息,用特色活動吸引觀眾,從而增加博物館觀眾流量 也是非常必要的。如藉助發生獅子座流星雨,社會上 口郭桂珍 U孚I)任眵 麓鞠琢長瓣 掀起天文熱,不失時機地搞一些天文知識展覽神州 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熱席捲全國,航天知識 展覽將會是廣大青少年的渴望。只有這樣,博物館才 能活起來,才會人氣旺盛,門庭若市,充滿生機。 二、強調多項互動。實現以人為本 加強博物館與其他部門的聯系,積極主動地去 爭取觀眾,是提高博物館社會影響力,增加觀眾流量 的重要途徑。學校是青少年的第一課堂,博物館是學 生的第二課堂。多年來,兩者之間聯系甚少,交流和 溝通的機會也不多,致使學校對博物館的陳列情況、 特色活動缺乏充分的了解,無法安排與博物館的合 作項目。而博物館在設計活動時,也不了解學校的需 求,因此在很多方面不能達到共識,使博物館教育資 源不能合理利用。博物館在設計展覽時應根據不同 學生的年齡特點,配合歷史教學,在講解內容上充分 利用文物的文化特色,改變以往就文物講文物的簡 單方法,把基本陳列的講解納入到中華文化的范疇。 如在介紹絲織品時,加強對中國古代傳統紡織起源 和發展的介紹在介紹鐵器時,加強對中國古代傳統 冶煉工藝的介紹;以此讓學生們了解我國悠久的歷 史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對每件文物都把它和中 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聯系起來,讓每件文物都從 一個側面反映當時的每一個創造對中華民族文化的 深遠影響。這種以點帶面,貫穿歷史發展連續性的講 文物世界W喇2005.5 65萬方數據 媾贛琢妖瓣 解方式,學生們不僅聽得懂,而且容易接受,增加了 他們課本以外的知識,同時也增強廣大青少年的民 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探索市場化途徑.培育經營意識 旅遊人群是博物館的重要觀眾來源。隨著人們 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生活之一,而博物館又擁有再 好不過的人文旅遊資源。與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合作 關系,讓博物館成為旅遊路線上不可缺少的一個環 節,使旅遊增添一份情趣,也使博物館有了固定的觀 眾來源。 籌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也是增加博物館觀眾流 量的有效方式。博物館集中了當地文物考古界的精 英,他們有著豐富的古字畫、銅器、陶器、玉器等文 物知識。廣大青少年及文物愛好者渴望了解這些知 識,應組織博物館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定期開展一 些文物鑒定、復制、裝裱等文物有關的知識講座;組 織_些書法筆會、收藏品展示、模擬考古挖掘、陶器 工藝製作等等;這樣一方面可以為博物館增加一些 收益,另一方面普及了文物知識,增強了廣大青少年 在文物考古方面的興趣,也可以從一個側面推動博 物館觀眾的Et益增多。 四,提高服務水平。加強自我宣傳 講解員是博物館形象的代表,是博物館與觀眾 之間摩隋的紐帶,同時講解也是展覽主題的延伸,是 內容設計的一部分,講解人員的講解水平,也影響著 博物館觀眾的流量。展覽設計人員所選出的內容與 觀眾需求之間肯定有一定的距離,而且展廳里的說 明詞只能達到使觀眾對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歷 史階段從完全不知到基本了解的目的,但是大多數 觀眾還是需要專職人員講解來加深他們的認識與理 解。講解不僅要使觀眾了解展覽的基本內容,還要講 出展覽內容背後動人的歷史故事。而且,講解員要了 解和認識觀眾,研究他們的參觀目的、動機和願望, 觀眾由於各自的生活環境、興趣、教育程度及文化背 景不同,其參觀目的也各不相同。了解這些,在講解 中靈活地按觀眾的需求來發揮,以使觀眾達到滿意, 這樣才能使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 加強自我宣傳,讓社會了解博物館是吸引觀眾 走近博物館的重要環節。許多博物館擁有其他部門 無可比擬的文物資源,所舉辦的各種展覽也不乏精 品,但長期的計劃經濟下的思維模式,存在著「酒香 不怕巷子深」,坐等觀眾上門的思想,往往不重視自 我宣傳工作。再看看其他行業,綿山風景區是近年來 山西搞得較好的風景區之一,他們充分利用電視、報 紙、網路等新聞傳媒手段,將綿山風光充分展示給觀 眾,讓人們都知道山西有一座有著仙境般美麗風光 的綿山。由此可見,利用各種傳媒進行一系列的輿論 宣傳,是將博物館走向社會,將觀眾引進博物館的重 要方法之一。 以上從幾個側面對博物館觀眾稀少,社會影響 力不高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_些粗淺認識,僅為拋 磚,希望能引出文博界同行的金玉之言,為博物館事 業的更快、更新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工作單位:山西民俗博物館) 欄目主持/米武軍萬方數據

❽ 會展策劃的會展籌劃細節

(一) 邀請 ;
不管什麼樣的會議或者展覽,主辦者當然希望適宜的對象(客戶)參加。作為主辦者,邀請的方式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邀請包括信息發布、回執處理、確認通知等3個程序。
⒈信息發布——從媒體上分有印刷品(包括邀請信函、組織文件、會議通知)、電子郵件、印刷媒介公告、電子媒介公告等幾種形式。通常的信息發布包括主題、時間、地點(暫定或者候選)、主要議程及安排、費用及標准等等,有些還附送會議(展)企劃書,可以讓參與者了解參加的意義及對會展的期望。
⒉回執——對於主辦者來說,回執是對會展企劃活動成功與否的判定標志之一。回執收到後,通常需要統計(回執單的設計非常重要,應當是合理且圓滿的,應當包括如下信息——明確的人數、職務、性別、聯系方式、預計到達目的地的時間、迎送要求等等)和確認回執有效(通常以會務費用是否交納為標志),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資源分配——主要是展位與酒店住宿的安排,回執確認即確認通知可以在這一切完成後發出。
⒊回執可以有多種形式——傳真、信函、電子郵件、網路或者電話均可。回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會展課題允許,應該考慮到參與者的特殊要求,譬如家屬、隨行人員、保健要求、交通代理、飲食習慣、住宿要求等,如果回執清楚,那麼對會展的有序安排會起到很大幫助。確認通知——如果會務費用確認或者有其他方式可以確認,需要發出確認通知。同時發出的應該還有會展的確切地點、時間、議程、簽到程序及會展注意事項等。
(二) 簽到與入住安排
如果是小型商務會議,簽到相對簡單,僅僅是名錄登記。但如果是大型會議或者展覽,那麼簽到就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通常情況下,會議的簽到與住宿安排連在一起。
大型會議如果想要簽到過程不出現混亂,必要的流程及准備是必須的——回執統計表、簽到表格、引導及協助人員、住宿賓館准確的房間數量及房間號、房間分配表、鑰匙、標明入住者姓名及房號的小信封(內裝客房鑰匙,通常酒店可以提供)、入住酒店相對明顯的路徑指示、會議(展覽)須知、會議(展覽)詳細日程、考察線路及參與方式、酒店功能開閉說明及付費標准、返程預定及確認、會務交通使用方式及付費標准等等。如果可能,盡量使用電腦簽到。一般情況下,簽到服務人員應該不少於6人——工作時間應該根據會展參與人員抵達時間合理分配。如果事先將回執的項目設計得很周全,對於簽到及入住安排有很大幫助。
(三) 餐飲安排
一般而言,展覽不統一安排餐飲(特邀嘉賓或者重要客戶除外),會議通常統一安排餐飲。
餐飲安排通常有兩種形式——自助餐或者圍桌餐。類別有中式、西式及清真系列。
統一安排餐飲的會議,對於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自助餐一般可以發餐券控制(很多酒店對於自助餐的開設有就餐人數的最低要求),可以事先制訂餐標及餐譜,嚴格區分正式代表與隨行人員、家屬,特殊要求者可以和餐廳協商。圍桌式餐飲安排比較復雜——特別是大型會議的時候。圍桌式餐飲安排需要考慮的問題有:開餐時間、每桌人數、入餐憑證、同桌者安排、特殊飲食習慣者、酒水種類及付款等。需要提醒的是,會議前期考察時注意餐廳及用具的衛生情況,不能讓就餐者出現健康問題。如果就餐者無法按時集合就餐,可採取那桌夠人數那桌開席的做法,以保證就餐者的權益。三
(四) 秘書服務
所謂秘書服務指向會展主辦方提供各類文秘、勤雜、臨時采購、臨時司乘、向導等服務。這些服務通常是臨時或者按時提供的,在預算時通常按類別籠統計算,不在細分——可以按不可預計費用或者按其他類別計算。
如果通過代理公司操作,那麼告訴代理公司作好隨時服務的准備很有必要。代理公司與主辦方之間的最後服務費用核算將通過雙方指定的聯絡人互相簽單認可,由雙方財務或者相關人員核定。
(五) 茶歇
茶歇對於一般的大型會議而言可能不需要,中、小型會議,特別是公司或者組織高層會議,會間茶歇是很重要的。茶歇的定義就是為會間休息兼氣氛調節而設置的小型簡易茶話會,當然提供的飲品可能不限於中國茶,點心也不限於是中國點心。通常茶歇的准備包括點心要求、飲品要求、擺飾要求、服務及茶歇開放時間要求等等,一般不同時段可以更換不同的飲品、點心組合。大致上茶歇的分類是中式與西式。中式的飲品包括礦泉水、開水、綠茶、花茶、紅茶、奶茶、果茶、罐裝飲料、微量酒精飲料,點心一般是各類糕點、餅干、袋裝食品、時令水果、花式果盤等等。西式茶歇飲品一般包括各式咖啡、礦泉水、低度酒精飲料、罐裝飲料、紅茶、果茶、牛奶、果汁等等,點心有蛋糕、各類甜品、糕點、水果、花式果盤,有的還有中式糕點。
(六) 翻譯
可能有的人認為翻譯只是傳聲筒,是一個工具,所以會議翻譯的安排就如同其他道具那樣很簡單,只要「采購」就可以了。其實,翻譯是工具不假,但翻譯是個特殊的工具,是擔負思想傳遞的具有思維方式的人(有時候還是會談僵局的潤滑劑或者緩沖劑)。所以翻譯,特別是臨時聘請的翻譯值得認真對待。很多所謂翻譯不是通才(換言之,除翻譯者本身已經掌握的知識外,可能對其他領域的連概念都沒有),而會議涉及的專業術語往往很多,而且通常是很生僻的單詞或者組合詞,因此提前溝通十分必要。
再者,應當告訴翻譯發言者通常的語速,有條件的可以把以往的映像資料交給翻譯,讓其熟悉一下,並告訴翻譯本次會議大致的研討或者涉及的內容。當然為了商業秘密不外瀉,對翻譯必要的約束是應該的——通常以書面形式約定在多長時間內接觸機密的翻譯不得對外界透露,在此期間內僱用方有權要求翻譯保密,並有權要求翻譯賠償由於泄密而帶來的損失。
(七) 車輛調度
重要的國際性會議、行業重要會議、知名公司全球或者大區會議,參與者通常人數較多,身份較高,如果在主辦者所在地,車輛調度可能不成問題,如果在異地舉辦,那麼車輛調度就值得好好研究。通常,異地舉辦會議基本上委託當地專業機構代理,車輛調度涉及到主辦者與代理方的溝通,還涉及到會議舉辦地的車源問題。對於主辦方,通常只提出用車要求及安排要求,而代理公司則要考慮時間安排、預定的合理車輛數量、行走時間及線路等等。因此,主辦方應該提前告訴代理方相對准確的與會者抵達時間、人數、此時間段內抵達客人的身份及車輛使用標准,並告訴代理方如果出現與預告情形不符時希望採取的彌補措施及願意為此承擔的代價。
(八) 健康保障
一般情形下,健康保障不需要列入會議或者展覽企劃。但對於特殊會議如有高齡知名學者、身體殘疾專家或者政府官員參加的一些會議,那麼健康保障就應該納入會議企劃內。主要內容包括舉辦地醫療信息的收集、特色專科分布、急救車輛呼叫及費用支付辦法、常用葯品少量采購、無障礙通道及洗浴衛生設備的改造等等。
(九) 保險知識
組織展覽需要辦理保險。展覽會組織者一般不負責展出者展品的丟失、損壞和人員的傷亡事故,以及在展台內發生的第三者傷亡事故。因此,展出者需要自行安排保險。
保險涉及投保險種、投保金額、投保期限等問題。保險不僅涉及展品和運輸,還涉及展台人員、參觀者等。展覽涉及的險種比一般人想像的多,包括展覽會取消險、展覽會推遲險、政治險、僱工責任險、運輸險、戰爭險、火險、盜竊險、破損險、人身傷害險、公眾責任險、人身事故險、個人財產丟失險、醫療保險等,名目繁多,比較冷僻的險種有展覽會附屬研討會主要發言人未出場險。但是,展出者沒有必要投保所有險種,根據規定和需要選擇險種投保。基本險包括展品、運輸、人身、第三者有關險種。展覽會組織者、運輸公司、施工管理部門等會規定了一些強制性的保險要求,這些規定應予以執行。
此外,展出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辦理其他險種。對於展出者,主要投保險以及辦理投保需要注意事項如下:展品和道具險,保期要包括運輸和展覽會過程。投保險種有展品的盜竊險、道具的火險等。
(十) 禮儀與迎送
對於會議而言,必要的禮儀顯得溫馨。禮儀工作一般包括模特召集、程序分解、簡單培訓、服裝道具准備、禮儀執行等。值得注意的是禮儀的文化素質及外語基本技能考察,而不能簡單看形體決定是否聘請,另外一點就是禮儀的個性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各種主題的會議對禮儀的要求不一樣,學術性會議、政府性質會議要求模特的著裝比較素雅,不能搶了專家及政府要員的形象,而銷售類會展則需要模特為企業及產品錦上添花,盡量著裝鮮艷,與企業或產品的品質形象要求一致。
(十一) 展台人員訓練
為了保證良好的展出效率和效果,在配備展台人員之後,必須對他們進行培訓。不論是臨時雇傭人員還是固定工作人員包括公司高級人員都應當接受培訓。培訓的目的是使展台人員了解展出目的,掌握展台工作技巧,培養合作及集體精神。如果條件許可就安排比較正規的培訓,至少要在開幕前進行簡單的工作交代和技術指導。培訓工作可以在選定展台人員後即著手進行。比較正規的培訓形式包括籌備會或培訓班,時間可以是半天至兩天,但地點要專門安排。要盡量使用教學輔助工具,比如投影儀、講義等。
培訓方法要盡量正規,越正規,越顯示組織者的重視,培訓效果也就越好。若有主要負責人參加展覽,也應參加訓練,這對提高訓練效果有利。培訓內容要有系統,培訓材料要編印成套。歐美一些國家的展覽行業協會、展覽研究機構、展覽咨詢公司安排專門的展覽培訓,有專門的展台工作培訓教材、錄像帶等,可以購買參考使用。培訓教材應該標明秘密程度,培訓內容和步驟可以分為三部分:
⒈情況介紹:包括人員介紹、籌備情況介紹、展出情況介紹等。情況介紹的目的是使展台人員熟悉展出背景、環境和條件。首先相互自我介紹,培訓者和接受培訓者自我介紹,不僅要介紹姓名、工作,還要介紹在展覽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展出介紹,包括展覽會和展台情況。展覽會情況,包括名稱、地點、展出日期、開館時間、場地平面、展館位置、出入口、辦公室、餐廳、廁所位置等,展台情況包括展出意圖、展出目的、目標觀眾、展台位置、展台序號、展檯布局、展出工作的整體安排等。展出活動介紹,包括記者招待會、開幕儀式、館日活動、貴賓接待活動等,並對展台人員提出相應的工作要求。展品介紹,要詳細介紹每一項展品,其性能、數據、用法、用途等。市場介紹,包括銷售規模、銷售渠道、規章制度、特點習慣和銷售價格等。
⒉工作安排:向展台人員布置展台工作,並提出要求和標准,必須使展台上的每一個人知道、理解展出目的;布置展台工作,包括觀眾接待、貿易洽談、資料散發、公關工作、新聞工作以及後續工作等,進行分工,提出要求;管理安排,包括工作時間、輪班安排、每日展台會議、記錄管理等;行政安排,包括展台人員的宿、膳、行、日程等安排。展出主要是為了成交,展台工作準備就是圍繞此開展,包括市場調研、准備貨源、准備產品資料、准備貿易條款等。
⒊技術訓練:主要訓練展台的接待和推銷技巧。展台工作與其他環境下的工作有所不同,即使是有經驗的推銷人員也應接受展台技巧培訓。可以使用模擬方式並應准備完善、系統的培訓資料。另外,如果可能,要培養展台人員認真的工作態度、協作精神和集體感。
(十二) 秩序維護
對於會議或展覽而言,無不希望有良好的秩序。小型會議(特別是企業或者)的會議秩序基本不用控制,但大型會議及展覽,秩序的控制就顯得很重要。大型會議可以採用代表證或者入場券方式控制,如果需要保密,代表證可以特製,印製有代表的數碼身份照片,會場入口設立保安;展覽的控制比較復雜,因為展覽主辦者關注的和展商關注的不是同一個目標。
展覽主辦方需要控制的秩序,而展商需要的是信息最大化以及信息獲取的便利性。有些展覽附帶有展中會,還有的帶有技術交流或者論壇性質,所以通常會對所有展商或者參展人員進行身份及級別分類,以保證技術交流或者論壇不被外界或者無關的展商干擾。控制的手段有帶條形碼的參展證(需配備讀碼機)、或者磁卡式代表證。
資料快速收集利器——電子名片
傳統的展會上,少不了的是滿天飛的名片,參展商在每天展會結束後總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整理名片。想取代這些繁瑣,可以使用電子名片。所謂電子名片,通常用磁卡或帶條形碼的材料製作——可以說是為參展商和參觀者特製的參展證。在簽發該證前,組委會會要求參展商或參觀者輸入個人資料,包括公司名稱、聯絡辦法、本人職銜、公司性質和業務范圍等,然後把這些資料存入卡中。同時,組委會會購置這類磁卡或條形碼的讀取設備供出租,參展商可以自由選擇租用與否。參展商租用設備後,只需把設備連接到自己的電腦上就可以開始使用。買家需要把名片給參展商時,只需要把存有自己資料的入場證在讀取設備上劃過,所有資料就會在眨眼間被傳輸到參展商的電腦里。參展商還可以把雙方談話的要點記錄在相應備注欄里,做到十分有條理地管理買家資料。盡管這些設備比較昂貴,但可以由展會組委會統一購買、重復使用,參展商只需付出較低的價格向組委會租用,十分實惠和方便。如果每個參展商及買家都使用電子名片,展覽會甚至可以像地下鐵路入口那樣管理而且可以准確的記錄入場人數。
(十三) 會展考察/旅遊
實際上,會展考察或者旅遊大都是為嘉賓特別安排的、具有公關性質的行為,當然不排除部分行為是真正的商務考察(為獲取行業或者相關行業信息而舉行的市場調研性質的動作)。
⒈真正的商務考察:此類商務考察實際上主辦者已經作好安排,需要會展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務只是目的地住宿餐飲預定與安排、交通工具、司乘人員及向導,可能的話需要中介公司協助解決媒介邀請及映像資料攝制。中介公司的職能大體等同於主辦者的前導服務及後勤保障部門。
⒉會展旅遊:一般而言,會展旅遊基本安排短線旅行,旅程很少離開會展舉辦地500公里以上,時間不會超過48小時(大多數為24小時以內)。少數旅程可能超過1000公里以上,時間可以長達一周——甚至可以跨國旅行。此時中介公司的作用就相當於旅行社,將提供線路咨詢、線路包價購買、導游、景點票務、車輛、住宿餐飲安排、旅遊保險購買、落實異地返程票務等服務。
(十四) 展覽設計
如果說展覽是一台戲,展覽設計就是戲劇的主題思想。有的時候展商可以自己提出總體要求,而有的時候,展商可能沒有提煉,需要展商與中介公司溝通後共同制定。國內的展覽設計基本上還處於抄襲國外展覽設計的階段,可使用的材料及展商願意承受的成本也與國際相差甚遠,所以在設計上一般都要考慮成本,其次再考慮創意。設計的基本框架應根據展商的行業屬性、展出參觀者群體、展覽場地背景以及空間設定,露天展覽在選材上還要考慮氣候及安全因素。展覽設計在造型選擇上是幾乎無限的,以下是一些經驗總結:
⒈造型要考慮展位利用率的最大化;
⒉造型要考慮人流心理及流向;
⒊造型應當符合參觀對象的審美導向;
⒋造型要考慮施工難度及成本因素;
⒌造型還要考慮安全性。
展覽設計要遵循一些原則,主要有:
1、展覽設計的完整性原則。
2、展覽設計的文化性原則。
3、展覽設計的環境性原則。
4、展覽設計的時代性原則。
5、展覽設計的創造性原則。【百變展覽設計:廣州市海珠區新港中路藝影街121號803室】
(十五) 產品展位裝潢及展具使用
盡管中國產品一向以價廉物美著稱,但不可否認在整體形象上仍上不了檔次。許多廠家除了在產品的設計和裝潢包裝上下工夫外,往往忽略了參展時展位的裝飾——這也會對產品形象產生影響。在一些著名展會里,國內企業的攤位很多仍停留在「三板一桌加兩凳」的水平,呆板且毫無新意。據統計,在大型展覽里,過半數的參觀買家在展場停留的時間不足8小時。而很多國外企業卻能有效地吸引這些買家,在短短的時間內令買家對自己的產品留下深刻印象。這除了由於產品質量過硬,設計新穎外,別出心裁的攤位設計和裝潢功不可沒。現在流行的展示用具主要有3大類:一次性使用展具、循環攜帶型展具及循環租用式展具。
一次性使用展具一般是由較有實力和較具創意的展覽工程公司為客戶度身訂造,所選材料多為木製品,優點是可因地制宜,通過千變萬化甚至超越想像,隨心所欲的造型來充分體現企業和產品的形象。但其不足之處是一旦成形就不易改變,而且單次使用價格較高,通常不可多次使用。
循環租用式展具通常由於材料昂貴,使用者並不必擁有器材的物權,可向專業展覽工程公司租用。優點是結構堅固,器材耐用,通過鋼制支架拼製造型,在三維視覺上豐富多變而且可隨時更改,即使在同一次展會里亦可每日變樣,不足之處是價格較高,不易攜帶。
最普遍使用的要數循環攜帶型展具。這種展具一般採用可折疊的支架輔以噴塗精美的宣傳圖片,既有流暢的整體線條而不必拘於傳統的三面圍板式結構,能較突出地體現公司形象和傳遞產品信息。這種展具優點是價格相宜,便於攜帶,標準的展具拆卸折疊後一人就可以進行搬運,十分適合長途運輸。外觀上,它還可以在結構允許范圍內改變開頭也可以通過更新宣傳圖片以配合新產品。不足之處是變化不及其它兩種器材多樣化。總的來說,對國內一般廠家參展來說,較適合使用第3種攜帶型展示用具,只需不多的投入就可打破傳統的形象宣傳方式,而且可循使用。
A. 展台搭建有什麼要注意的?
成千上萬的觀眾涌進展覽會,看到的是各家廠商各具風格的展台,那多姿多彩的場面常常使人目不暇接。他們幾乎不能想像,就在展覽會開始之前,這里還是一片「有計劃、有組織的」的混亂,運輸車輛橫七豎八,卡車司機忙著對號入座,參展商等候著自己貨物的到來。展覽會貨運的重頭戲首先是按時地搭建和拆除展台,這一任務非行家裡手不能勝任。多種多樣的展覽會有各種不同的展品,天上飛的、直升機、地上跑的活動物均可入主展覽場地,那麼對展覽會貨運也就有相應不同的要求。參展商應根據貨物的內容和數量確定是使用自己的還是租用運輸裝卸器械,或者乾脆委託搬運公司。他們可以在展覽專業代理商那裡得到很多有用的建議,因為後者負責搭建過程和協調工作,比如在許多供貨商同時來到的時候安排先後順序,他們還出租人力和器械。對展覽會展台搭建來說一般有兩種裝卸的可能。首先一種是直接裝卸,就是說按照搭建日期把卡車直接開到展廳里,由展覽代理商負責卸貨和中間儲存。由於參展商自己不必操心這一環節,可以節約一些相應的費用。另外那些易破損物品如玻璃或大理石板等只須一次搬運即可。採用這種方式應注意,時間預算要打得寬松一些,要考慮到種種延誤的可能性,例如:交通阻塞或事故等等。如果數量較小或是提前送貨,則最好集中運輸。在開始搭建之前,貨物應運抵展覽代理商處,由他們暫時儲存貨物,並按照規定的時間運到展台位置。需要注意的是,笨重的、佔地多的物品最好先行運入現場,一般在展館內可以安排一輛汽車起重機,以便吊卸這些展品,但是如果展台搭建過半,這樣的機器就難有用武之地了。
B. 小展位參展如何引人注目?
由於參展企業自身規模、資金能力等限制,有時參展只能購買小的展位。通常小展位要想引人注意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麼小展位如何吸引來觀眾的目光呢?
⒈使用燈光,盡可能使小展位「耀眼」起來。大部分展覽中心提供參展商天花板聚光燈,否則可租用攜帶型照明系統。根據產業調查,照明可將展覽品認識度提高30%—50%。
⒉強調設計,突出視覺效應。大企業通常是採用傳統方式展覽,並且依賴大規模場地,所以小企業應該以新穎的設計來凸顯自己的小展位。
⒊依展位大小選擇合適的展示用品及有代表性的產品,避免過度擁擠或稀鬆。
⒋善於利用組合式展覽用具,避免用低廉的展覽道具,應該給人「小而精」的感覺,把展位裝潢得有品位。
⒌使用少量且較大的圖片,創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圖片一定要精美,構圖應該是舒適而不失搶眼,創意而不顯凌亂,還有太過密集或太小的圖片皆不易讀取,同時,限制文字的使用。而且要將圖片放在視線以上,圖片應在自壁板120cm以上的地方開始放置。
⒍在保證企業Ⅵ得到忠實的原則下,展位裝飾使用大膽搶眼的顏色。這樣從較遠距離即可凸顯出來,避免易融入背景的中性顏色。
⒎成立完整服務式展覽展位,熱情接待來到展位的參觀者,對他們有問必答。如果僅僅將手冊、傳單、贈品和樣品擺放在桌上任參觀者自己索取而不主動詢問,不但無法實現商家與觀眾的互動,也非參展的目的。
⒏在展覽設計上,材料的使用與選擇也是關鍵。有些展覽類別需要沉穩,而有點展覽需要活潑,有的需要展現科技,有的需要顯示環保,還有的需要表現藝術或者人文或者社會公益,總之,表現的主題對材質的選擇是個考驗,在這方面,會展中介機構比展商有專業優勢。現代科技發展很快,新材料、新光源、新媒體層出不窮,而中介公司除可以敏銳的為展商提供展覽設計趨勢及對象的審美導向外,更可以為展商提供成本節約方法。
C.小展台怎樣打造出大展台
在設計手法上做到極致,從點、線、面、色彩出發進行設計。 點可以是產品、標志或者是展廳內的某種顏色。點可以標明或強調位置,形成視覺注意的焦點。用點的無規則排列能給人一種視錯覺上的動感,形成輕快、活潑的氛圍,使得整個空間變得跳躍,而不再像小空間那樣給人堵塞的感覺。 用延長線條長度的方法,給人一種「擴大」空間的錯覺。 使用條形或整幅的鏡面玻璃形成虛中見實的視錯覺效果,用鏡子將有助於製造假象,在視覺上擴大空間范圍。此外鏡子還能產生一種虛幻的對稱效果。 (十六) 交際/酒會
交際/酒會一般需要細心策劃。酒會的目的是加強公共關系及客戶感情聯誼,所以氛圍十分重要。交際/酒會通常在一個環境相對封閉且有特色的地方舉行。涉及的環節有:樂隊(或者音響、音源)、節目及演員、節目單、酒水、水果、點心、燒烤食品、道具、燒烤用具、司儀、交通工具、天氣預報、第二方案、電器技師、保安人員、臨時舞伴、助興煙火、廚師、服務人員等。重點:場地、節目、司儀、安全保障、服務程序。
由於酒會的規模及目的不同,沒有完整的標准模式,只能借鑒一些已經舉辦過的酒會實例。
(十七) 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議形式包括記者招待會、新聞發布會、酒會等。一般來說,酒會更自由、隨意一些,非正式一些,氣氛也相對輕松一些,它可以單獨召開,也可以附屬於其它形式,比如,有的在招待會後舉行酒會或茶會。記者招待會一般是專題性的,以「答記者問」為主要特色。另外,新聞發布會由公關負責人執行即可,而記者招待會一般有更高層次官員出席。在這些形式中,最為常見的是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要素:
⒈目的
⒉信息發布的目標受眾
⒊擬邀請對象
⒋發布會規模
⒌新聞發布會涉及到的事情大同小異,一般來說,包括這幾大部分:
Ø 活動策劃與主題確定
Ø 節目策劃與議程安排
Ø 資料准備
Ø 與會人員邀請、溝通與確定
Ø 時間、場地落實與場景布置
Ø 產品展示、演示與信息發布
會展策劃管理師師資
會展領域專業人才的缺乏已成為制約中國會展業健康發展的一大瓶頸,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潛在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實力各部相同的培訓機構及良莠不齊的職業講師能力是會展業發展的一塊軟肋。以上海為例,據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這個協會注冊的會展公司有150多家,但有5至10年實際操作能力和經驗的會展經理卻不足50人。可見,號稱百萬大軍的會展人員隊伍,真正懂會展、會操作、會管理的專業人才不足1%。據業內人士預測,中國今後3年內,會展市場需要從業人員200萬人,需要高級會展管理人員50萬人左右,而且每年要以15%的速度遞增。
會展業發展除引進國外人才外,培養自己的的會展策劃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行業的發展對會展策劃業職業講師的需求和標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現階段既准確掌握行業發展方向,又了解企業需求,同時還整合了國內頂級理論和實戰方面的高端師資,且具備頒發國家認可的職業講師資格證書的機構在國內鳳毛麟角。
由於高等教育體系的先天不足,無法准確把握行業脈搏,尤其是具體到領域內某行業的具體崗位的職業講師培訓更是無從展開。雖然部分高校設立了會展專業,但由於老師偏重理論的特點,致使部分本科學生在畢業之後仍舊缺乏實際策劃能力。
為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CETTIC)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聯手制定職業師資培訓標准,最終選定「金色講台」(國內一開展職業師資培訓的高端品牌)為其會展領域職業師資培訓的唯一機構,並唯一授權其組織考試並頒發《會展策劃師·師資職業培訓證書》。

❾ 如何提高會展行業水平

提高會展行業水平的關鍵就是抓住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

使用「兩只手」的理論支持與實踐意義

「兩只手」的提法,源自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發展於凱恩斯,直至當代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我國多年來經濟改革的實踐證明,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必須發揮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的作用。

為此,《意見》在「指導思想」中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推進展覽業市場化進程」。

在「基本原則」中明確指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穩步有序放開展覽業市場准入,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堅持市場導向」,「鼓勵和支持展覽業市場化發展」。

在「發展目標」中明確指出:「形成平等參與、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遵循國際通行的展覽業市場規則」。

在「改革管理體制」中明確指出:「加快簡政放權」;「理順管理體制」;「推進市場化進程」;「發揮中介組織作用」。

此外,《意見》還專門設立兩個標題,對「優化市場環境」和「強化政策引導」予以專項表述。

總之,為促進我國展覽業的改革發展,《意見》已經把發揮「兩只手」的思想予以充分貫徹,對實施「兩只手」的措施予以周密安排。這就使我國展覽業有了一個非常良好的預期,具有了重要的實踐意義。

政府對於展覽業的功效要求與管理途徑

中國政府為什麼要關注展覽業的改革發展,以致要以國務院文件形式予以發布?這是因為展覽業在中國經濟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功效性。《意見》指出,展覽業「已經成為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台」;要「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更好發揮其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中的作用」。這與《意見》其後所說「明確展覽業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功能定位」;「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配合實施國家"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的提法相互銜接、相互呼應。這是對我國展覽業功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事實上,中國各級政府的許多工作確實需要藉助展覽這種活動形式。而展覽所涉及的技術、器材、人員、企業即屬於展覽業態。

《意見》在高度重視發揮展覽會作用的同時,又特別強調和規范了今後政府組織和參與展覽活動的行為,即:「嚴格規范各級政府辦展行為,減少財政出資和行政參與,逐步加大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的力度,建立政府辦展退出機制。」

那麼,今後政府對會展業將管什麼、怎麼管呢?

一是今後展覽會項目還是需要政府部門的一定的審批。只是審批許可權要下放,審批手段要更新,審批效率要提升。

二是確定由商務部牽頭,相關部委參與,建立「展覽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和落實有關我國展覽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准等大事。

三是推動創新發展。包括:加快信息化進程;提升組織化水平;健全展覽產業鏈;完善展館管理運營機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四是做優化市場環境方面的工作。包括:完善展覽業標准體系;完善行業誠信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和假冒偽劣等。

五是強化政策引導。包括:優化展覽業布局;落實財稅政策;改善金融保險服務;提高便利化水平;健全行業統計制度;加強人才體系建設等。

以市場化推動我國展覽業改革發展創新

市場化的核心是讓價值規律發揮作用,讓市場中各利益主體參與平等競爭,獲得相應收益。這時,政府只能是市場環境的建設者、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市場秩序的維護者,而不是市場中的競爭者。

今後,對組展企業而言,展覽項目的審批環節簡化了,展覽立項更加便利了。此外,由於政府辦展項目減少和服務外包,組展企業可以承接的業務量必然增加;由於進一步加強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侵權及假冒偽劣,對項目創意、展台設計、展品創新都將非常有利。

對展覽場館而言,《意見》提出「兼顧公益性和市場」的原則以及「公開透明和非歧視的場館使用規則」,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以使展覽場館的經營更加有章可循。此外,對於展館「品牌輸出、管理輸出、資本輸出」,《意見》予以了肯定,將有利於今後「三個輸出」的發展。

而《意見》提出「健全展覽產業鏈」,對各類展覽服務企業都是利好。此外,《意見》所提出的「放寬市場准入條件,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強專業化分工,拓展展覽業市場空間」,也有利於各類從事展覽服務的小微企業進入展覽行業。

對大型展覽企業而言,《意見》所提出的「引導大型骨幹展覽企業通過收購、兼並、控股、參股、聯合等形式組建國際展覽集團」,將是發展的方向。

對外資展覽企業而言,《意見》所提出的「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展覽機構與國際知名的展覽業組織、行業協會、展覽企業等建立合作機制,引進國際知名品牌展會到境內合作辦展,提高境內展會的質量和效益」,無疑也是對開展十分有利的。

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場這兩個因素,會展行業的發展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一點還是需要我們注意的,行業本身的專業性與服務質量才是根源。如果只是一味地攀住「兩只手」,而忽視自身的質量,那麼最終也只能被市場淘汰。

❿ 如何讓汽車展覽承載更多的文化內涵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5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展覽的文化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