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文化運動是什麼階級性質的
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由一部分激進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發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力爭實現名符其實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新文化運動以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1916年9月起改名為《新青年》,1917年初遷到北京)為起點和中心陣地,以民主和科學(「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旗幟,向封建主義展開了猛烈的進攻。運動的代表人物是: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易白沙、吳虞、錢玄同等。運動的基本內容是:提倡民主,反對封建專制和倫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個性解放,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提倡科學,反對尊孔復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對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與科學判斷一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和文言文,開展文學革命和白話文運動。陳獨秀在《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大聲疾呼,提倡民主與科學。他指出:「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民主)並重。」陳獨秀勇猛地向封建主義的政治和文化進行沖擊,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新文化運動的另一個主要倡導者李大釗,也相繼發表文章,反對舊禮教、舊道德。他指出:「吾人為謀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進展」,「雖冒毀聖非法之名,亦所不恤。」吳虞猛烈抨擊封建宗法制度,高喊「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呀!」被稱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主要內容。1917年1月,胡適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首先提出文學改良的主張,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話文學代替仿古文學。2月,陳獨秀發表了《文學革命論》,明確提出反對封建主義的文學,並把文學革命的內容與形式統一起來。他提出文學革命軍的「三大主義」,即:推倒貴族文學,建設國民文學;推倒古典文學,建設寫實文學;推倒山林文學,建設社會文學,真正舉起了文學革命的旗幟。1918年5月,魯迅發表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吃人的封建禮教進行了血淚控訴和無情鞭撻,樹立了把文學革命的形式和內容相結合的典範,開拓了中國新文學的道路。
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 「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更是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及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思想運動,使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轉變為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在「五四」以後,全國各地的進步報刊和進步社團,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五四」以前,倡導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評論》和《新潮》等少數幾種。「五四」後的一年裡,全國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餘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評論》、《建設》、《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北京的《少年中國》、《曙光》、《新社會》;天津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覺悟》;湖南的《湘江評論》;成都的《星期日》;武漢的《武漢星期評論》;浙江的《浙江新潮》,等等。「五四」前的進步社團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國民雜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湖南的「新民學會」;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後一年中出現的進步社團,約有三四百個,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讀互助團」;湖南的「文化書社」、「俄羅斯研究會」;湖北的「利群書社」、「共存社」;廣東的「新學生社」;天津的「覺悟社」,以及各地建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些報刊和社團的活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刻變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2.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3. 新文化運動由哪個階級領導
資產階級激進派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4.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
新文化運動是由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發動的。
5. 洋務運動,戊戌變發,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領導階級是什麼
洋務運動是由 地主階級 洋務派 領導完成的。
戊戌變法是由 資產階級 維新派 領導完成的。
辛亥革命是由 資產階級 革命派 領導完成的。
新文化運動是由 先進的知識分子(資產階級激進派)。
對於 新文化運動是由資產階級激進派領導完成的 我有特別補充:
新文化運動是由先進的知識分子帶領完成的,對於知識分子的階級劃分,並不是固定的。
一般來說,中國歷史上對知識分子的定位好像是這樣的。他代表誰的利益就可以表述為那個階級。
像封建社會的士大夫代表的是地主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
早期新文化運動的指導思想是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學說,「個性解放」思想及進化論的思想,其性質偐然是資產階級的思想,其性質仍然是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
所以說新文化運動是由資產階級激進派領導完成的。
,,
6. 新文化運動由哪個階級領導
新文化運動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但不是因為民族資產階級隊伍壯大,才領導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直接原因是袁世凱復辟帝制。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7. 新文化運動是什麼階級的運動 幫忙一下,告訴我在近代歷史中有哪些階級(像什麼農民階級、地主階級啦)
無產階級。農民階級:洪秀權,地主階級:李洪章。無產階級:陳獨秀
8. 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分別是什麼階級什麼派
洋務運動是 資產階級洋務派 辛亥革命是 資產階級革命派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激進派
滿意請採納
9. 為什麼說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性質的
(3)新文化運動仍然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它所使用的思想武器是西方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和民主主義,是1911年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領域的延續,為在中國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開辟道路。
(2)它的目的是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取代封建專制主義思想(1)新文化運動是一批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知識分子倡導和發動的思想啟蒙運動
10. 新文化運動是什麼階級領導的什
中國共產黨認為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文化,也就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新文化。
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 「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更是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及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思想運動,使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轉變為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