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禮儀習俗
見面:英國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握手。除了熱戀中的男女,步行時一般人都不手拉手。英國人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
當你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時,得先在門口敲門,一直等到他說「請進」,才能進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
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是天氣,往往也是第一個話題。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盥洗室與去「100號」: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去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送禮和給小費:在英國,僅限於給侍者和計程車司機小費,在飯錢和車費之外多付1/10或1/8的錢。旅店的侍從或鐵路搬運工為你服務之後,您也要付少量小費。
----------------------
節日:
主要有聖誕,新年,復活節(3月-4月某一天,春分後第一個星期日),感恩節(11月第四個星期四),其他還有BANK HOLIDAY(4月,5月,8月,聖誕節後,一共有四個不定日期的和其他節日相關的星期一),還有皇室宣布日(一般是女王生日等),以上說的是休假的假日,其他還有很多和國際上分享的節日,比如情人節阿,萬聖節阿,母親父親節阿,都是不休假的。
BANK HOLIDAY和女王生日是英國比較特色的節日。
---------------------------
飲食
不善於烹飪的英國人,中午或者晚上經常也就是三明治或漢堡。最多就是煮一些清水的豆子吃。
以下是我本人的觀察:
土豆是英國最常見和利用的食物。烤一個大土豆,切開,裡面放上不同的陷料(比如沙拉,肉醬等)。
英國本土比較有名的食物還有FISH&CHIPS,金黃色的炸魚十分鮮美,還有外酥里嫩的寬薯條(和麥當勞的不一種),撒上鹽和英國的紅醋,味道很好。
本地布丁也是英國特色食物。
現在的英國由於以前殖民了很多國家,所以食物也很多元化,最常見的就是印度的KEBAB了,一個餅裡面加上各種蔬菜,醬料,是HOT(英國把正餐分冷食或熱食)的好選擇。
英國的下午茶是非常出名的。英國的茶,主要有下午茶Afternoon tea(下午4點左右,而非香港般的3點15分),和餐飲High Tea 也叫Meat Tea(下午5-6點)。下午茶主要吃茶點,喝茶或咖啡,而High Tea一般則有凍的肉食,而且不一定喝茶。
英國的茶出名,應該是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與伯爵茶、或錫蘭高地紅茶。當時該地都為英國的殖民地,傳統來說,所謂英國紅茶,其實就是錫蘭紅茶為主了。
--------------------------
和我們不同的,英國是一個保守而有禮貌的國家,可能讓你覺得甚至有些冷淡和死性。新一代的英國人很瘋狂,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老了以後,還會變成很傳統的英國人。而我感覺,我們的孩子小時候被管的很規矩,長大了自由了卻經常出格了。
英國社會非常有制度,插隊會遭到所有人的鄙視和白眼。事實上他們不會有人這樣做。
⑵ 英國獨有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1、語言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實際上以英語為主要語言。英格蘭以外地區有其他官方語言,例如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
5、節日
科學節1883年開始,一年舉辦一次。
科學周1994年開始,在每年的3月舉辦。
英國的除夕夜,人們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除夕舞會」則是另一種慶祝活動。
⑶ 英國文化很好,它好在什麼方面
第一,紳士文化,英國人把sorry、thank you掛在嘴邊,雖然很多人說這只是他們的習慣和虛偽的客氣,但個人覺得,時常對不起和謝謝的文化,還是值得學習的,會比較有禮貌,別人聽了也會比較舒服。
第二,辦事「刻板」,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點,完全走章程辦事,任何事找到正確的部門都能給你辦妥,而且會特別認真。他們「較真」這一點我特別喜歡。
⑷ 英國有趣的文化和風俗有哪些
英國有趣的文化和風俗有:
英國人對早餐非常講究,英國餐館中所供應的餐點種類繁多,有果汁、水果、蛋類、肉類、麥粥類、麵包、果醬及咖啡等。時下所流行的下午茶也是傳來自於英國,其較知名的有維多利亞式,內容包括各式小點、松糕、水果撻及三明治等。
晚餐對英國人來說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們選擇的用餐時間通常較晚,而且都是邊吃邊喝邊聊,以促進用餐人之間的情誼,而一頓晚餐對他們來說可能要花上好幾個鍾頭。
英國的特產:
英國美術陶瓷需求強勁英國是歐洲生產陶瓷較早的國家,陶瓷在英國使用較普遍。英國除自己大量出口陶瓷之外,也大量進口陶瓷。
骨磁以英國的最有名,世界十大名磁(骨磁)全在英國,注重產品的耐久性。威治活瓷器曾經歷不同的耐力測試,包括1988年9月所創的世界紀錄,四隻威治活骨瓷咖啡杯乘載一輛重達五十噸的運土車,可見其堅固度。
⑸ 英國有趣的文化和風俗有哪些
1、天氣文化
英國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他們的天氣非常反復無常而又莫名多變。不管是電影中、小說中還是現實中,英國總是給人一種出門就要帶上雨傘的感覺。由此也衍生了它們獨有的天氣文化。見面基本上要說一句關於天氣如何的打招呼用語,這和國內大多數時候見面要問一句「吃過了嗎?」的含義相同
2、路引文化
即如果你問路之後,大部分英國人都會非常詳細的給你把路指正清楚,甚至會讓你產生一種「話真多」的感覺,雖然他們可能都是一臉嚴肅的為你作答。「這邊直走左轉,然後直走第二個岔道,對,看到一個報停之後那個岔道,然後右轉,走大概200米,你會看到一個撲靈撲靈的酒吧,右斜方再走100米就到了」。
這和英國一直以來的紳士傳統可能也有很大的關系。
3、小費文化
小費本身就是在18世紀的時候源於倫敦。通常來說都是指消費者對於服務人員的服務給予額定報酬之外的現金,以此表達你對於該服務人員的一種獎勵、肯定和謝意。如今很多時候這種小費已經並不僅僅是一種額外的行為了,而演變成一種文化。
4、見面風俗
我們中國人第一次見面的雙方除了是很正式的場合,工作職場上的關系才是握手,平時會比較口語化的問候以下而已,而英國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握手。除了熱戀中的男女,步行時一般人都不手拉手。英國人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
當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時,得先在門口敲門,一直等到他說「請進」,才能進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
5、英國人喜歡下班後到酒吧喝酒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就像在我們的固定印象中,廣東人就喜歡到酒樓喝早茶一樣。酒吧的英文是Pub,Pub的由來也是有一段歷史的,一千年前的英國農家喜歡自己釀酒,後來覺得自己喝不過癮,於是就搬出來賣,為了能招攬顧客,於是便在外面掛上招牌,因為農夫不會寫字,所以招牌上沒有文字,只有圖案。
在英國有很多酒吧都是歷史悠久的,是許多作家、藝術家流連索取靈感的地方。每一家酒吧都有不同的圖案,都代表著每一個非常不同的、傳奇的故事。
6、英國的國石是鑽石
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都會買鑽石戒指,代表著永恆的愛情,其實鑽石的概念就說從國外傳過來的,像英國的男人喜歡用鑽石代表自己的決定和果敢。
而女人則願意用鑽石比喻自己的聖潔和高貴。英國人很早就把鑽石作為男女間的定情物,隨著大英帝國的崛起,這一習俗很快就被西方世界所採納,並傳播到東方。
⑹ 英國有趣的文化和風俗是什麼
英國有趣的文化和風俗是
1、 飲茶
茶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國飲,尤其是對沉迷於茶的女性而言。英國人喜歡煮濃茶,放一兩塊糖或加一點冷牛奶。在農村,下午茶很受歡迎,又稱肉茶,或全茶。喝茶時附帶吃魚、肉等菜餚,代替正餐。
2、 衣著
英國人在著裝上比較講究,所以在會見客人、參觀或參加聚會、宴會和聚會時,仍然需要穿西裝打領帶。夏天只能穿短袖襯衫不穿西裝,但也要打領帶。
3、 女士的年齡不能問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
4、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就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5、小費文化
小費本身就是在18世紀的時候源於倫敦。通常來說都是指消費者對於服務人員的服務給予額定報酬之外的現金,以此表達你對於該服務人員的一種獎勵、肯定和謝意。如今很多時候這種小費已經並不僅僅是一種額外的行為了,而演變成一種文化。
⑺ 英國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摘要 其一, 貴族等級制文化特點。
⑻ 英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你的看法是什麼
我認為英國文化是很有特點的,並且他的某些文化特點能夠讓人們很容易分辨出這個人是否是英國人。
英國文化當中比較有特點的還有飲食文化,在他們吃東西時,需要保持安靜,並且要把自己的食物吃完,這才是禮貌的行為。有的人認為在吃飯時發出聲音,可以表達自己對這種食物的喜歡,同時也贊美了廚師的手藝。但是英國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在吃飯時保持安靜,是對其他人的尊重,並且把盤子里的食物吃完也是對廚師以及食物的尊重。所以英國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是很有特點的,大家也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去了解它的文化,感受這個國家的魅力。
⑼ 英國的文明有哪些
第一,早在中國宋朝的時候,英國人就制定了《大憲章》(1215年),限制君王的權利,強調司法公正。
第二,英國的光榮革命(1688年),通過了《權利法案》,進一步限制君王權力,而走向君主立憲。法案規定,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等,等於從司法和經濟兩個層面限制君王,而把權力轉向國會。這是議會政治的開端。甚至在今天美國激烈爭論的槍支問題,英國《權利法案》就規定,個人擁有槍支權。這比美國憲法早了一百年!
第三,英國偉大的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在光榮革命期間,發表了對整個人類影響深遠的《政府論》,提出人有三大權利:生命的權利,自由的權利,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如果國家政府剝奪這些權利,人民有權起來反抗,反抗暴政不僅是權利,更是一種義務。(權利可以放棄,義務不能放棄)
約翰洛克
洛克的三大權利思想,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建國先賢們。傑弗遜等起草的《獨立宣言》,照搬了洛克的三大權利說,只是把第三點改為「追求幸福的權利」。當然,如果沒有私有財產的保護,就沒有個人幸福而言。後來麥迪森等起草的美國憲法,又恢復了洛克原有的三大權利說,第三點仍為「保護個人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權利」。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根本精神就是洛克的權利說,可用兩句話概括:保護個人權利,限制政府權力。
第四,整個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繁榮,都跟英國當年的那場工業革命有直接的關系,正是英國率先啟動了工業革命,發明了蒸汽機等,開始了人類至今仍在發展的飛機,電話,手機,電腦、博客、臉書、微信、line等等新科技。而英國的工業革命,本質上是一場思想革命,解除禁忌,心靈解放,才有了人的想像力、創造力的飛躍!
英國有這樣悠久和偉大的傳統,所以英國人,尤其是普通民眾,才會有強大的心靈,強烈的個人權利意識,才有了今天這場即使冒著全世界(主要是左翼們)強烈反對的聲浪,也要自己做主,投出了讓整個世界跌破眼鏡的結果——脫離歐盟,脫離束縛,脫離集權,脫離烏托邦!
英國的這場公投,實際上是人民大眾戰勝了精英主義,常識戰勝了意識形態!
英國脫離歐盟,是歐盟這種烏托邦幻想開始破滅的開始,捷克是下一個也要公投的,結果可能也是脫離!歐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將開始。
英國脫歐公投的勝利,是主權和自決權戰勝中央集權(centralization)和群體主義(collectivism)的勝利!是從英國的偉大思想家約翰洛克,大衛休謨,艾德蒙特伯克,亞當斯密等一路下來的支持資本主義,捍衛個人權利思想的勝利!
⑽ 英國有哪些文化
英國穿衣文化最有名的就是英倫風了。
英倫風,簡單的理解就是「英國的風格」(英國又稱英倫),源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英倫風格以自然、優雅、含蓄、高貴為特點,運用蘇格蘭格子、良好的剪裁以及簡潔修身的設計,體現紳士風度與貴族氣質,個別帶有歐洲學院風的味道。
英倫風的必備元素則是:戴風帽的修身大衣,黑色搭配方格襯衫,收腿的褲子,及膝靴子以及超大的圍巾,當然,加上頂爵士帽更是贊!
英倫風的女裝:很傳統,很保守,很端莊,不像巴黎,米蘭和紐約這么性感,而且它還會修飾女人的線條。格子圖案,歷史悠久,在歐美紡織界有這樣一種說法:蘇格蘭格子等於一部大英帝國的歷史。可見格子在英倫風的重要地位。
在現代服裝設計的舞台上,蘇格蘭格子一直都是被經常運用到的設計元素之一。而且運用的形式與手法也越來越豐富,風格日趨多樣化。無論是格子的大衣,還是格子的斗篷,都能盡顯女性的典雅與高貴。
受英倫三島多雨天氣的影響,風衣這種防水的面料,則受到人們的喜愛,再加上皇室的寵愛,讓風衣成為了英倫風的重要名片。
英倫風的男裝:合適的剪裁,得體的穿著,以及細節上的體現,這些都是英倫風正裝的特點。亞麻的襯衣,柔軟的圍巾,以及更休閑的褲子都讓男士擁有了休閑而不失紳士的味道,休閑中透著穩重,穩重里又含著青春。
一雙合適的鞋子,會讓男士穿出特別的氣質。今天搭配的這款鞋子復古而又不失休閑感,讓這套造型的整體都體現出了英國紳士穩重,而又不失幽默的感覺。一雙精緻的襪子,可是整體造型的加分之作,細節的出彩讓本身相對簡單的男裝擁有了不同的色彩。
聯想到007中,詹姆士邦德的形象,他時而穩重,時而浪漫,有時又很幽默,但骨子裡仍然流淌著紳士的血液,這也許就是英倫男士們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