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溫州非遺文化有哪些

溫州非遺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8 08:54:00

1. 隱居溫州的劉伯溫後裔,留下了哪件非物質文化遺產

劉伯溫,名基,字伯溫,他是歷史上的「王佐」、「帝師」,是明朝創立的開國元勛;更是民間口耳相傳的神人,能掐會算,未卜先知,身懷濟世之才,擇明君以匡扶天下,具有雄才大略的得道高人;他失意時著書立說;得志時匡扶天下。劉伯溫是大眾集體智慧的化身和道德楷模。偉人曾說過,劉伯溫「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西湖望雲,預測將來誰黃袍加身;夜觀星辰隕落,預言將有大將陣亡;上觀天象,預知未來天災人禍。



縱觀劉氏家族宗譜世系,我們發現隨著時光流逝,劉基家族在人口上呈跳躍式成倍增長。一世為劉基1人,到五世時就有27人。經過600多年的繁衍生息,據估計,劉基後裔現達五六萬人之多,遍布溫州各地。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天下第一魚」——青田魚燈,就是劉基編的魚燈舞,通過陣圖與動作的配合,表現魚類的生活習性,舞蹈樸素,道具精美,動作奔放,寄託著浙南人們企盼吉祥如意、連年有魚(余)的美好願望

2. 溫州龍灣非遺文化

溫州龍灣網訊 在全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筆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全區「非遺」普查碩果累累。我區英橋王氏入選市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進東和倪以定獲首批非遺項目傳承人稱號。同時,我區獲得省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先進集體。
據悉,此次入選市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英橋王氏祭祀從明嘉靖二十一年算起至今,尚有460多年之歷史,於今年4月份入選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得以保護研究傳承。王進東和倪以定分別憑著多年來對永強撞歌與鑲嵌漆畫之回憶整理、辛勤鑽研獲得非遺傳承人之榮譽稱號。截至目前,全區已有各級「非遺」保護名錄95項。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深入推進「文化育區」戰略,努力打造古堡文化、歷史文化、抗倭文化品牌。政府和民間對歷史文化保護之熱情高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業余文物保護員組織、龍灣歷史學會、張璁文化研究會、龍灣區收藏協會等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團體相繼誕生。文物資源普查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初見成效。2008年,按照「不漏村鎮、不漏線索、不漏種類、不漏藝人」之普查要求,對「非遺」進行了地毯式之普查。經過一年多之努力,全區共收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線索18886條,製作了項目調查表1168條,如期超額完成了省、市落實我區之各項普查指標。2009年,我區文化主管部門被省文化廳評定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集體。文物部門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維修了一批文保單位,並得到開發利用,如張璁祖祠、王瓚家廟、王瓚書院、湯和廟等先後開辟展覽。同時,注重文物級別提升,2009年,將國安寺塔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璁祖祠、王瓚家廟、湯和廟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去年我區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推薦申報和命名工作。全區「鑲嵌漆畫」等26項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玻璃銀光刻」、「拼字龍燈」等5項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湯和信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積極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力度。組織龍灣「玻璃銀光刻」、「古建築木雕」參加2009首屆中國(浙江)非遺博覽會、浙江省第二屆千村萬鎮種文化活動和溫州市首屆民間手工藝博覽會,得到了省宣傳部、省文明辦等部門領導之贊許。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工作。推薦「湯和信俗」徐順煒、「山歌」(溫州撞歌)張德良、「張閣老傳說」張立輝等3位被省文化廳認定為第三批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我區省級傳承人達到7人。積極開展歷史文化研究。《「守望記憶」——龍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選粹》一書正式出版發行

3. 溫州發綉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是的,2021年5月,溫州發綉被列入第五批國 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溫州民間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會綿延承續下去。

4. 溫州發綉是什麼時候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2021年5月24日,溫州發綉被列入第五批國 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5.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皮影戲、侗族大歌、古琴、木活字印刷術、越劇等。

1、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被老北京人稱為「驢皮影戲」。原名「皮影戲」或「燈籠戲」,是用動物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蠟燭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種民間戲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6. 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多少這幾個遺產需要了解一下,哪幾個呢

浙江這個省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自古以來它就是人們嚮往的地方,這里物資豐富,是出名的魚米之鄉。除此之外,浙江的景色也是非常的美,在浙江有著很多知名度旅遊景點,大家熟知的有杭州西湖、靈隱寺、雷峰塔等。當然大家也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每一個省份都有著它自己的文化,浙江也是如此,在浙江有著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都知道嗎?你了解有多少呢?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幾個。

除了麗水有鼓詞之外,溫州也有,溫州鼓詞也是傳承已久的藝術,溫州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風格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曲調有「太平調」、「吟調」和「大調」等。要學會這個手藝可是不簡單的,首先要精通多種樂器,因為在表演的時候有時候一個人要敲奏四至六件樂器。

7. 溫州發綉為什麼能被評為國家非遺文化

能被評為國 家非遺文化肯定有它的價值所在。溫州發綉是溫州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溫州人獨特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和表達方式的流露,體現著溫州人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氣質,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是溫州民間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 家把溫州發綉列入國 家非遺文化,就是想把這種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

8. 溫州已經申遺了的民俗文化有多少個啊總共

近年來,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制定政策,落實措施,成效顯著。現已梳理非遺線索37000餘條,列入各級名錄項目1602個,其中「永嘉崑曲」和「樂清細紋刻紙」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泰順廊橋營造技藝」和「木活字印刷術」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30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6項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95項列入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有國家級傳承人23位,省級傳承人126位,市級傳承人374位。與此同時,溫州確定了一批非遺保護傳承和教學基地,有省級非遺傳承教學基地、宣傳展示基地、生產性保護基地、高校非遺研究基地等共20個,並公布了16個市級非遺傳承基地。

9. 打鐵樹、鳳陽花鼓、崑曲,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一、.口頭傳統和表述;
二、表演藝術:1、 崑曲 2、中國古琴藝術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4、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三、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五、傳統的手工藝技能:1、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2、安徽宣紙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閱讀全文

與溫州非遺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