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是幼兒園文化建設

什麼是幼兒園文化建設

發布時間:2022-06-08 23:23:11

① 幼兒園文化建設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幼兒園文化是指園所教育者與幼兒共同創造的各式文化形態的總和。幼兒園文化包括:環境文 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環境文化是第一位的。幼兒園環境文化能為人們的感官所直接觸及,這些直觀的環境文化包含了設計者、建設者和使用 者的價值觀、審美觀。良好的、豐富的園所環境,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環境、裝飾園所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獨特的物質文化形態影響幼兒,起到陶冶情操、凈化 心靈的作用。
走進一家幼兒園,豐富多彩的園所環境會使未入園的幼兒充滿期待,會使初入園的幼兒流連忘返,也會使在園的幼兒獲得教育。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主要方法是裝 飾,將空間環境與幼兒組成非語言的信息交流,對幼兒的心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園裝飾既以明顯而富有變化的特點構成幼兒生活和活動氛圍,同時又是幼兒 認識、操作的對象,對幼兒的身心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它的表現有:壁畫、裝飾品、平面的、立體的、有貼在牆上的、有吊在空中的。
總之,環境建設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元素,幼兒園環境建設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兒童的年齡特點,這樣建設出的幼兒園環境才能更加形象的,具體的體現出幼兒園的整體文化特點和氛圍。幼兒園環境建設是幼兒園文化建設落地的重要形式。

② 什麼是幼兒園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首先要考慮到一個班級的成員:教師、幼兒、家長等。所有的文化不僅包括你所教授的內容,同時也有自身的發展,與家長的互動等等,在幼兒園中班階段,是對於孩子來說的關鍵期,在整個幼兒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你可以從培養幼兒能力、與家長的特色活動等展開,形成多通道的建設方法!

③ 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目的是

一、幼兒園物質文化建設
幼兒園是育人的地方,是為人終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專門的教育機構。內涵豐富的幼兒園物質文化,對身處這一環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潛移默化的侵潤和熏陶,時刻發揮著育人的作用。為了做好幼兒園的物質建設,為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我們幼兒園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幼兒園的園舍環境和基本設施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和裝修。為幼兒創設了具有安全性、舒適性、藝術性、兒童性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一)門廳文化
進入幼兒園大廳,迎面有非常醒目的幾個大字「您的孩子,我們的寶貝」這九個字一是讓家長感到親切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讓教職工們時刻感受到一份責任和愛心,也時刻提示著我們各項工作的開展一定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關愛幼兒,給幼兒一個幸福的童年。側面是幼兒園的園徽和幼兒園的辦園理念、辦園特色,將門廳作為主要載體直觀的向家長展示幼兒園的園所文化。
(二)走廊文化
中國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為了傳承、宣傳民族文化,讓幼兒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我國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牆飾內容以我們對幼兒進行的民族文化教育而設計。一樓主要是以體現中國元素的皮影、剪紙、風箏、刺綉、絲綢、扇子、京劇臉譜等各種民俗工藝品裝裱的畫框。樓梯轉角是教師們精心製作的中國國粹——經典京劇。二樓則是以介紹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主,由春節、元宵節、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臘八等節日連接起來的中國傳統節日宛如一幅歷史文化長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和禮儀形式。我們期待身邊的孩子充分接受中國節日文化的滋養,使民族文化的繁衍後繼有人。
(三)班級環境文化
在每個班級門口都有一塊與家長互動的板塊——家園聯系欄。裡面設計了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保育知識、教師寄語等等,內容常換常新,使之真正成為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而每個班級活動室內外的環境創設我們則考慮與我園的園本課程相呼應。在班級的走廊外牆主要是體現主題活動的內容,其中有老師、家長、孩子共同搜集的主題圖片、材料,還有的就是孩子們的作品,真實記錄了幼兒各項活動的表現。
(四)戶外環境文化
戶外環境有方磚鋪設的做操場地、適合孩子運動的塑膠跑道、孩子喜歡的玩沙區域,幼兒實踐活動的種植基地、小動物的家和綠化帶,還有最受孩子們喜愛的鋪設了安全設施的大型玩具。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在教師的帶領下,愉快的做操和在各自的活動區域快樂的玩耍,已成為幼兒園的一道風景線。
二、幼兒園制度文化建設
(一)完善制度促發展
完善幼兒園制度建設,實現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機整合。管理力爭做到科學化、規范化。並注重民主管理,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園務委員會,凡是教師關心的評優、評先、晉級、獎懲等重大事項,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調動教師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參與幼兒園建設,形成了科學管理、民主決策的管理體制和模式。
(二)重視安全保平安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幼兒園不斷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實行園長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責任到人。定期並及時對幼兒園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整改,保證幼兒活動的安全。
(三)鍛造隊伍強素質
1.建設過硬的領導班子。園領導班子專業素質高,責任意識強,形成了團結進取、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在職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和凝聚力。
2.打造優良的教師隊伍。教師都具有本科、專科學歷;均具有教師資格認證。有60%的教師獲得市級以上論文或優秀教育活動和教科研成果。近年來,青年教師骨乾和學科帶頭人不斷涌現。
(四)教學工作保質量
通過完善科學的教學計劃,合理有效的教學實施,嚴格細致的教學檢查,家園互動的教學考核來保證教學質量。
(五)保健工作重健康
為提高衛生保健工作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我們認真執行《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和《食品衛生法》等有關規定。組織幼兒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積極做好疾病矯治工作;我們堅持科學制定食譜,嚴格執行膳食計劃,滿足幼兒的生長發育需求,確保幼兒健康成長。
(六)家園共育求和諧
我們通過家園聯系欄、家長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及時了解教育教學狀況和孩子的成長,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和諧一致的開展共育工作。

④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我認為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其實就是讓孩子能夠學會獨立自主以及讓孩子能夠學會獨自學習的能力,我認為這兩點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畢竟在這個社會當中要不斷的學習知識,而且早晚要獨立於這個社會當中,所以這兩點的能力必須要學會,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生存。

一、學會獨立自主的能力

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每一個孩子在這個社會當中都是需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的,畢竟在做任何的事情的時候都不能夠只靠其他人的幫助,必須要有自己做事情的能力,才能夠讓自己更好的,在這個社會當中生存,才能夠更好的去幫助別人,所以這個能力是非常至關重要的。

我認為這三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幼兒園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和其他的孩子相處才能夠獲得一個美好的童年,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進入社會之後必須要有這樣的能力,而且正確的學習方法也是必須的,面臨這十幾年的學習,肯定是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夠高效率的學習。

⑤ 幼兒園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幼兒園文化是在長期的黨政管理、保教後勤等一切活動中積淀下來的幼兒園全體教職員工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優秀的幼兒園文化孕育著團隊精神,它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引領著師幼意氣風發地前進;優秀的幼兒園文化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它熏陶浸染,潤物無聲,是幼兒成才、教師成長、園所發展的肥沃土壤;優秀的幼兒園文化更是幼兒園的一種整體形象,一種內在氣質,一種獨特個性,一種教育品牌。有高品味文化的幼兒園,必定是有活力、講民主、知人本、有魅力、成果卓越的幼兒園。下面簡要談談我園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幾點思考:

一、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涵
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我園沉積了醇厚質朴的園風教風,在社會上具有良好的聲譽。我園以《規程》為核心,以「幼兒發展」為本位,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注重科學管理,制度健全、責任到位;注重科技興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注重幼兒全面發展,各年齡班以主題教育活動為主的系列課程完善。近幾年來,多次榮獲宜都市級「文明單位」、「三八紅旗集體」,宜昌市級「先進園所」、「示範幼兒園」、「巾幗文明示範崗」 等稱號,連續五屆被評為「宜昌市集體兒童健康考評先進單位」。
今天我們加強幼兒園文化建設,認真總結、提煉幼兒園優良文化基因,使之成為幼兒園發展的底蘊;不斷對傳統文化進行淘瀝創新,使幼兒園在現代先進文化影響下,永葆青春活力和順應對社會發展、教育改革的高度適應力。幼兒園文化體系涵蓋了幼兒園的辦學理念、教育價值觀、人際關系等精神領域方面,幼兒園的辦園治學理念是校園文化構建的核心,是幼兒園文化的精髓。我園以「規范+特色」為辦園理念,以「一切為了幼兒可持續發展」為治學宗旨,以「愛崗敬業、踏實奉獻、開拓進取、團結奮進」為園訓,以「健康、活潑、文明、向上」為育兒目標,以此為核心構建幼兒園文化,引領幼兒園發展方向,規范組織行為,指導保教實踐,定位師表形象。在管理工作中,凡是與幼兒園文化核心內涵相一致的,我們提倡和發揚;凡是與幼兒園文化核心內涵相悖的,我們要摒棄。 幼兒園每一位教職員工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培育園所文化的責任,努力地維護它、傳遞它、發揚它,在集體共同分享的文化之中朝著共同的願景,實現幼兒、教師、幼兒園最優化的發展。
二、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工作理念
我園在不斷創新管理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本園所實際的文化建設工作理念和方法,以發展師幼主體性、提升師幼的生命價值為主線,探索一條內外開放,教師、家長、幼兒多元互動的幼兒園文化建設之路。
為了幼兒、教師的發展是幼兒園一切管理工作的目的,幼兒的健康自主發展、教師享受快樂的教育生涯是幼兒園文化建設價值所在。我們積極構建健康、平等、和諧的師幼工作生活學習環境,愛護、尊重、賞識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孩子,平等、寬容地對待他們:熱心服務於教師,為教師創新工作搭平台,支持教師們創意的開展每一項活動,讓她們感受到事業成功的喜悅和快樂,實現自主、自信、自愛、蓬勃向上的積極人生;站在孩子的立場,尊重他們個性化發展,注重孩子主體性培養,努力使他們成為自信、活潑、健康、快樂的人。
隨著現代社會進步、科技迅猛發展,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我園立足社會現實的土壤,以開放的心態力邀家長、社會人士的參與,開門辦大教育,共建和諧幼兒園文化。一是以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辦園宗旨和治學理念,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價值觀,從而取到純凈家庭教育環境、科學開展家庭教育的作用。二是廣泛吸納家長的教育資源,發揮家長自身專業優勢,通過開展家長開放日、家長助教、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不斷豐富幼兒園教育內容,家園分享現代新型的教育信息,幼兒、教師、家長共同在活動中成長受益。三是充分發揮園級、班級家長委員會的管理職能,讓家長、社會人士直接參與幼兒園事務、對外協調、班級保教、後勤、宣傳等管理工作,家長以主人翁的姿態關注幼兒園發展,關心文化建設,參與幼兒園文體活動,維護並分享文化建設成果。在幼兒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們教師、幼兒、家長共同討論形成了《宜都市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宜都市幼兒園幼兒行為規范》、《宜都市幼兒園家長行為規范》,規范《教師文明禮貌用語》、《家長文明禮貌用語》、《幼兒文明禮貌用語》。在每月以《為了明天的燦爛》為主題的市幼兒園文化宣傳欄中,我們開辟教師和家長兩個板塊,宣傳園所文化、幼兒園教育,發布活動動態、教師家長好人好事,登載勵志哲文、情感美文,介紹生活小常識等,讓家長在分享幼兒園文化的同時,體會到一種「家」的歸屬感。
三、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工作內容
營造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協同發展的幼兒園文化,充分發揮幼兒園文化的導向、規范、激勵、凝聚作用,使幼兒園成為教職員工快樂進步的精神家園,成為幼兒和諧全面發展的樂園。
1、營造健康優美的物質文化
校園環境是幼兒園的重要隱形教育者,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走進來的每一位幼兒。我園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在校園環境的規劃布局上,追求校園環境的文化品位,努力營造優美的育人環境,使師幼身心得到愉悅,獲得美的情感體驗。園內擁有草坪200平方米,長青樹20餘種200餘株、綠化率達70%。雪松、桂花樹、玉蘭樹、柏樹、樟樹、石榴樹、棕櫚樹、鐵樹、月季花、菊花等各種花草樹木有致分布園內,形成春開花、夏成蔭、秋結果、冬有青的校園綠化景觀。活動場軟質地800平方米、大型娛樂運動玩具、動植物園、迷你游戲屋、戲水池、沙池等設施完備;室內環境寬敞舒適,鋼琴、彩電、影碟機、視頻展示台、空調等教學、生活設備齊全,為幼兒提供了游戲、學習、鍛煉、生活的良好場所。在積極完善設施設備的同時,我們還利用每一個空間和角落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外牆的牆面上鑲嵌著幼兒很熟悉的卡通圖案,過道上、走廊裡布置著孩子美術作品,盡最大可能讓孩子參與到環境中來,給予他們小主人的感覺。大幅的彩色圖案:有給人以無限遐想空間的空中城堡;有體現小朋友團結友愛、開動腦筋、熱愛勞動的畫面,還有愛祖國、愛科學、講衛生等德育教育方面的圖案。教師和孩子們動手在牆面上創作設計,一幅幅畫面栩栩如生。活動室設置的閱讀角、音樂角、科學角、氣象角、體育角等,讓幼兒的日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游戲區內,許多廢舊材料的運用更為幼兒提供了表現、創作、施展才華、模仿生活的機會。在這些小空間中,孩子們無拘無束,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感受發現的樂趣,提高了觀察力、想像力,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望,為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幼兒園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校園環境的文化品位,實施環境育人的價值功能,實現幼兒園可持續發展。
2、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
在物質文化逐步發達的今天,教師們更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幼兒園從以下幾點入手,培養幼兒園團隊精神,完善教師師德行為,展示市幼兒園教職工整體精神風貌。一是以園為基,塑造良好形象。幼兒園是教職工共同的家園,是教職工事業的根基,要樹立「園榮我榮,園恥我恥」的思想,教育職工隨時隨地自覺維護幼兒園的聲譽,積極為幼兒園的發展出謀劃策,勁往一處使,把個人目標和團隊目標合二為一,精誠團結,謀求幼兒園的穩步快速發展。二是以德為先,嚴以律己強師德。作為社會人,我們要講社會公德;作為教師,我們要重師德。我園不斷強化教職工的角色意識:站在工作的崗位上,我們不是普通人,而是教師。面對家長的合理要求,我們要滿足;面對家長的疑惑,我們要耐心解答;面對家長的誤會,我們要冷靜解釋、真誠的溝通。平等對待每一位家長和幼兒,尊重互敬。三是以愛為本,以愛心換取放心。面對幼兒園的強勢競爭,人心的偏向,愛是最得力的砝碼。愛事業,愛孩子,把愛留在心底,付諸於行動,生活上細心照顧幼兒,學習上耐心引導,不得體罰幼兒,用我們的愛心換來家長的放心和幼兒的開心。四是教職工積極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以向上的態度體驗作為教師的樂趣,享受教育工作的快樂。明確自身的責任,追求卓越,「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什麼,把它做出創意來」。五是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以真心贏得信賴。我們尊重廣大教職工,充分重視教職工在推進民主管理進程的重要作用。認真履行教代會制度,嚴格政務公開、園務公開,保障教職工主人翁地位。開設專門的職工活動室,購買音響、彩電、跑步機、籃球、羽毛球等文體用品,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娛樂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不斷增強教職工的凝聚力。

⑥ 幼兒園文化建設要經歷三個程序

1.理性思辨
在幼兒園文化建設的路徑中,理性思辨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這一路徑主要是基於對文化、組織文化、學校文化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及其結構類型的分析,思辨演繹為幼兒園文化的內涵、結構及類型。

幼兒園文化建設應是一個長期累積沉澱與持續更新調整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短期行為。因此,理性思辨的幼兒園文化建設路徑就要求在幼兒園的整體發展戰略中,放眼於幼兒園未來、著眼於幼兒園系統整體、注重於內涵品質,並立足於幼兒園各個方面的活動事實。在此基礎上形成全園性的共同願景和共同藍圖,並概括和提煉屬於幼兒園自身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模式,以此作為統領幼兒園整體發展的核心與靈魂。
2.歷史敘事
「歷史敘事」是一部分有著歷史沉澱的老園和名園,將封存在歷史中的優良傳統與文化資源通過追憶尋找、整理分析、凝練概括,重新體現在幼兒園的文化之中,並力圖移植和再現於幼兒園的師生精神及園內環境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歷史敘事」的幼兒園文化建設路徑必須在充分發掘豐厚的幼兒園歷史與人文底蘊的基礎上,在歷史傳統與學前教育發展「新常態」、社會發展要求與幼兒園自主更新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並將幼兒園傳統自覺融入到當前「過日子的方法」之中。

如果拋棄幼兒園歷史與傳統,不斷變換和人為打造特色,不可避免地會遺忘幼兒園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導致幼兒園價值觀與方向感的失落。
3.主動創生
幼兒園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生新文化的過程,進而是要求組織成員形成新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的過程。

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主動創生」路徑即幼兒園通過改進活動,主動創造和生成幼兒園文化。在這樣的情境下,組織內的所有成員都是文化創生的主體,行政人員可以通過管理模式的轉變生成新的管理文化,如從科層制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硬性管理走向柔性管理,從「讓我做」向「我要做」轉變。

幼兒園教師也可以通過主動策劃、組織、實施、反思和改進教育教學活動與教研活動,生成新的教學文化與教研文化。這樣的互動也有助於打破幼兒園班級之間「蛋箱式」的空間阻隔,形成積極分享與交流的同伴互動文化。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