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怎麼形容沒文化的人

怎麼形容沒文化的人

發布時間:2022-06-09 03:53:53

❶ 比喻沒文化的人,不識字的人,缺乏知識的人

「比喻沒文化的人,不識字的人,缺乏知識的人」可用「睜眼瞎」一詞。

睜眼瞎,比喻沒文化的人,不識字的人,缺乏知識的人。

睜眼瞎,是個很形象的詞,一雙好好的眼睛瞪得老大,卻什麼也看不到看不懂。比喻文盲。

另有「目不識丁」,漢語成語,意思是: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出自《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❷ 形容一個人沒文化的句子有哪些

  1. 這一家人的愚昧無知真讓人不可思議!

  2. 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為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3. 只有愚昧無知的人才會隨便讀到一部作品就全盤接受,因為他頭腦空空,裝得下許多東西。

  4. 這些寺廟被愚昧無知的紅衛兵搗毀了。

  5. 他是一個目不識丁的粗人。

  6. 爺爺說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念過書,目不識丁。

  7. 他是個文盲,目不識丁,你就別為難他了。

  8. 哪知他胸無點墨,雖然急得滿頭大汗,這下聯是怎樣也對不出來。

  9. 這兩個胸無點墨的年輕人,在每一處只是作短暫的逗留,以賺取足夠的錢充飢,並繼續這段幾乎看不到終點的旅程。

  10. 此時他恨不得用盡最美麗的詞句來形容她,只可惜胸無點墨,一句也蹦不出來!

  11. 他明明是胸無點墨,卻硬要附會風雅,才會寫出這種不知所雲的詩來。

  12. 還沒說幾句話,我就知道了他是個胸無點墨,不識幾個字的人。

  13. 熊某出身卑微,從來沒有進學,可謂胸無點墨。

  14. 要麼說沒文化很可怕呢,像李大海這種胸無點墨之人,被人奉承兩句立刻就找不到北了。

  15. 那老匹夫胸無點墨,一點真本事沒有,校長哪會聽他亂放屁,壓根沒跟我說起著這事,就噓寒問暖了一下,就叫我回來了。

❸ 沒素質沒文化的人用什麼詞可形容

❹ 形容沒文化的成語有哪些

1.【胸無點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

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文化水平低。

2.【孤陋寡聞】[ gū lòu guǎ wén ]

陋:淺陋;寡:少。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3.【才疏學淺】[ cái shū xué qiǎn ]

疏:淺薄。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4.【口耳之學】[ kǒu ěr zhī xué ]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5.【一得之見】[ yī dé zhī jiàn ]

見:見解。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6.【末學膚受】[ mò xué fū shòu ]

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7.【不學無術】[ bù xué wú shù ]

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8.【不辨菽麥】[ bù biàn shū mài ]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9.【不學無術】[ bù xué wú shù ]

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10.【目不識丁】[ mù bù shí dīng ]

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11.【粗通文墨】[ cū tōng wén mò ]

粗:略微;通:通曉。文墨:指寫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❺ 形容人沒有文化還不謙虛的成語

1、不 學 無 術

【拼音】: bù xué wú shù

【解釋】: 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處】: 《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舉例造句】: 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毛病。 ★清 · 李 寶 嘉《官 場 現 形 記》第 五 十 六 回

【拼音代碼】: bxws

【近義詞】:目不識丁、胸無點墨

【反義詞】:博古通今、博學多才

【燈謎】:能者為師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無學術、沒本事

【英文】: have neither learning nor skill


2、班 門 弄 斧

【拼音】: bān mén nòng fǔ

【解釋】: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處】: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舉例造句】: 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他亂談。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

【拼音代碼】: bmnf

【近義詞】:布鼓雷門、貽笑大方

【反義詞】:虛懷若谷、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歇後語】: 魯 班 面 前 掄 斧 頭

【燈謎】: 木 匠 修 教 室;老 師 傅 面 前 顯 本 領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指能力不如人

【英文】: 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❻ 形容沒有文化的人是什麼成語

形容人文化水平低的成語

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目不識丁——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不識之無——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才疏學淺——才學不高,學識不深。

孤陋寡聞——指人的學識短淺;見聞不廣。

不通文墨——通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❼ 表示沒文化的成語

目不識丁、不學無術、一無所長、胸無點墨、一丁不識
一、目不識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解釋】: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出自】:後晉 劉昫《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譯文】:現在天下無事,你們拉得兩石力弓,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
二、不學無術 [ bù xué wú shù ]

【解釋】: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譯文】:然而,霍光不學無術,暗於大理
三、一無所長 [ yī wú suǒ cháng ]

【解釋】:沒有一點兒專長。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回:「那日記當中,提到他那位葉妹夫,便說他年輕而紈褲習氣太重,除應酬外,乃一無所長,又性根未定,喜怒無常雲雲。」
四、胸無點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解釋】: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出自】: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某家本殷實,父母以獨子故,甚愛之,讀書十年,胸無點墨。」
【譯文】:我家原來富裕,父母認為自己兒子的緣故,很喜歡他,讀十年書,胸無點墨。
五、一丁不識 [ yī dīng bù shí ]

【解釋】: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自】:後晉 劉昫《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譯文】:現在天下無事,你們拉得兩石力弓,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

❽ 什麼是「沒文化」,罵人

1極其要面子
沒文化人特別要面子,總是掩飾自己及家人不好的一面,她們總是炫耀自己及家人:老公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愛自己,愛孩子:孩子怎麼怎麼優秀,很懂事很善解人意且學習成績優異,別人的孩子要家長操心,自己的孩子不要。爹娘姊妹都能掙錢,很疼愛自己和孩子這些話只有一小部分是真實的,就是說,這些內容,你得打三折。
2.沒文化人不懂裝懂
沒文化人喜歡自吹自擂,不懂裝懂。對於不懂的問題,他們喜歡作出一副既不屑又高深的樣子,好像胸有成府。而對於他們知道的事情,則誇誇其談滔滔不絕,好像只有他知道別人都不懂。
3沒文化的人失約失信
沒文化的人總是失約失信,約會對於他們來說似有似無,更沒有時間觀念。失約失信是常有的。如果你責怪他,他會大不以為然。
4沒文化的人不友善,不願助人
沒文化的人自私不友善,尤其對陌生人。他們不喜歡幫助別人,比如在汽車上他從不讓座。對別人的困難熟視無睹。
5沒文化的人盲目自信不聽忠告
沒文化的人盲目自信,不聽忠告。他總認為自己所想所做的都是正確地,如果你指出他的不妥,他會全盤否認並且立刻指出你的弱點來攻擊你。

6沒文化的人粗魯無禮

沒文化的人言語粗鄙,行為魯葬。他們不能正確處理很多事情,碰到不遂心不隨意的事喜歡大吵大鬧。也有些人平時裝得很文雅,一旦有事,就會暴露出其無禮粗暴的性格來。
7沒文化人欺軟怕硬
這是沒文化人一個特別明顯得特徵。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裡,他總是巴結有錢有勢的對於比他弱小的,他會故意欺負。你越怕他,他越欺負你,一旦你哪天把他制伏,他會立刻轉變對你的態度,轉而來巴結你。沒文化的人大多是小人。
8.沒文化人浮躁
沒文化人浮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坐不住。喜歡閑逛,今天東,明天西,沒有目性。沒文化的女人喜歡罵街,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挑起同事或鄰里間的事端。
9.沒文化人犯罪率高
沒文化人頭腦簡單,不善深思熟慮。他們大多貧窮,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比如,一個沒文化的人走在街上,他看到體面的女士,認為她有錢,就想到搶包,如果旁邊沒人,他也許不再思考而會下手就搶,其實事先他並沒有預謀。
10沒文化人最怕別人說自己沒文化
沒文化人不讀書,充其量翻翻報紙。但是他怕別人說他沒文化。如果你直接說他沒文化他會立刻說出他的強項,然後用他的強項來攻擊你的弱項

❾ 形容「沒文化」的詞語有哪些

【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文化水平低。

【孤陋寡聞】——陋:淺陋;寡:少。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才疏學淺】——疏:淺薄。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口耳之學】——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一得之見】——見:見解。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不學無術】——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學無術】——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目不識丁】——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曉。文墨:指寫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綉花枕頭】——比喻徒有外表而無學識才能的人。

【無能之輩】——笨拙、沒有能力或容易犯錯誤的人。

【蒙昧無知】——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塗不懂事理。

【不辨菽麥】——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五穀不分】——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渾渾噩噩】——渾渾:深厚的樣子;噩噩:嚴肅的樣子。原意是渾厚而嚴正。現形容糊里糊塗,愚昧無知。

【不識之無】——連「之」字、「無」字都不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碌碌無能】——碌碌:平庸、無能的。平平庸庸,沒有能力。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只學到一點皮毛。

【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管窺筐舉】——比喻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賜牆及肩】——比喻才學淺陋。

閱讀全文

與怎麼形容沒文化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