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西域有哪些文化方面的風俗
看什麼年代,在公元1000年前,西域基本上一半受中亞地區的波斯文化影響,就是那種游牧名族的文化習俗,一半受中原的天朝文化影響,還有部分受到蒙古影響,也就是後來阿拉伯伊斯蘭教崛起,阿拉伯人擊敗了唐朝在西域的駐軍(怛羅斯戰役),開始全盤的伊斯蘭化,所以古西域基本都是伊斯蘭教的習俗,看現在的哈薩克,烏茲別克等等地區基本都是伊斯蘭文化國家
B. 西域風俗有什麼特點
1、包容開放,多元共生。
西域地區是典型的文明交匯地,農耕、游牧與商業文明同時存在。「絲綢之路」上長期的商旅往來、出使求法,不同的生活習俗、生產方式、宗教信仰、語言,使得人們不僅不固步自封,而且能夠以包容、開放的心態,廣泛吸收各民族的文明,西域文化由此呈現出鮮明的多元特徵。
2、自信豪邁 大氣磅礴
「絲綢之路」上的商旅、公務往來是唐詩的重要題材之一。圍繞著慰邊、和蕃、出使、入幕、還朝、歸鄉等,唐朝詩人寫下了大量的贈別、留別、邊塞詩。
3、平等務實 互惠互利
盛唐流行「胡」風。唐人思想開放,能接納其他的文化,「胡」在唐朝幾乎是無處不在。除了慣見的「交往的頻繁」、「心態的開放」等解釋外,這其中還有西域文化自身的原因。
(2)古代西域文化有哪些東西擴展閱讀:
西域風俗文化的歷史意義:
喀什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西域絲路的活體記憶」。千百年來一直是絲綢之路上蔥嶺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老城核心區地處喀什市中心位置,是喀什歷史文化遺存最厚重的區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艾提尕爾清真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袷袢巴扎清真寺、皇家經文學校、喀喇汗王朝遺址等都是絲路歷史的見證。
喀什老城區民俗風情濃郁,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融合,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尤其是以維吾爾族為主的民居建築、民族服飾、民俗文化、民族歌舞等,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畫卷,這也是喀什最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源。
老城景區作為喀什民俗風情遺存最完好的地方,一方面因其維吾爾民俗的多樣性和完整性被譽為新疆維吾爾生活的「網路全書」;一方面因其濃郁的異域民俗氛圍,成為旅遊者體驗原生態民俗的「生態博物館」和「天然大舞台」。
C. 古代從西域傳到長安的有什麼物品
西域傳來的主要有作物種子如胡椒以及中東的安息香這類香辛料,主要都是漢初張騫出使西域帶來的。不過胡椒是新疆的,安息香等昂貴香料和各種寶石那些東西都是絲綢之路來做貿易交換的。還有特產如胡蘿卜、葡萄、石榴、紅薯、蠶豆、核桃等。荔枝可是我們南方特產,和西域無任何關系。荔枝的產地除了廣東,主要還有四川。所以當年楊貴妃吃的荔枝主要應該是從四川運抵西安的,這樣過了秦嶺就到達長安,不需要很長時間,關於這一點至今還有不少錯誤信息。古代傳過來的還有許多西域各民族的樂器和中亞和小亞細亞的樂器,而中國的絲綢和茶葉以及樂器也傳到了西方。如中國的箜篌就是西方的豎琴,這就形成了東西文化交流的局面。
D. 古代西域都有哪些食品
我手頭資料只有敦煌、高昌和於闐的。
糧食:小麥、青麥、粟
肉類:牛肉、羊肉、馬肉、駱駝肉
水果:西瓜、葡萄(葡萄乾)、黃瓜、芝麻、石榴、大棗、杏、梅子
蔬菜:大蔥、大蒜、核桃、芫荽、菠菜、韭菜、橄欖、豌豆、綠豆、小豆
不太完善,望見諒。
E. 古代西域文化的一些東西~~
維吾爾,古稱回鶻、畏兀兒,詳情參見以下網路
http://ke..com/view/57491.htm
http://ke..com/view/65576.htm
F. 西域文化的介紹
《西域文化》以歷史為經,文化發展為緯,廣采素材,精心構思,細加整理,全面而系統地描繪了西域這塊神秘土地的歷史滄桑、風土人情、文化民俗、絲路奇景、宗教信仰以及物華天寶,揭示出西域文化的真諦。全書分為歷史西域、絲路西域、文化西域、民俗西域、神秘西域、美景西域及富饒西域七篇,全景式介紹了西域各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閱讀《西域文化》,猶如徜徉西域大地,不斷領略、欣賞西域文化的神秘內涵,堪稱一部關於西域文化的網路全書。
G. 絲綢之路從中國傳入西域的商品有哪些
絲綢之路從中國傳入西域的商品主要是中國的緞匹、綉彩、金錦、絲綢、茶葉、瓷器、葯材等商品。
同時因為貿易中心相應形成和發展,在元代中外史籍幾乎都記述了元大都作為東方國際貿易中心的無可爭議的地位。《馬可·波羅游記》曾以一章的篇幅介紹元大都國際貿易的盛況:「凡世界上最為珍奇寶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這里出售的商品數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元朝中國境內絲路重要商鎮還有可失哈耳(喀什噶爾),這里的紡織品「由國內的商人運銷世界各地」。河西走廊的肅州,這里附近「山上出產的一種質量非常好的大黃。別處的商人都來這里采購,然後行銷世界各地」。
(7)古代西域文化有哪些東西擴展閱讀:
當我們今天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絲綢之路從一開始就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在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術和造紙術以外,中國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較高的地位。以「中國風」為例,500年前,歐洲大批傳教士來華,回國後他們向歐洲人傳播了中國文化。
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歐洲又掀起了一場「中國風」,既包含了琴棋書畫等修身的藝術,又泛指一種東方神韻,滲透到建築和瓷器等外觀設計里
「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文化的維度不可或缺。事實上,當我們今天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絲綢之路從一開始就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
古絲綢之路起始於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的背後是文化溝通。古代中國許多物質文化和發明創造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後,對促進西方近現代科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近代西方天文學、數學和醫學等知識,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
H. 張騫從西域引進了哪些物品
張騫通西域之後,絲綢大量西傳,其他如養蠶、漆器、鐵器和冶鐵術、井渠法及其他工藝品、農產品相繼向西傳播;從西域引進了葡萄、苜蓿及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瓜(黃瓜)、胡豆(蠶豆)、胡蒜(大蒜)、胡蘿卜等農產品和毛皮織品、珍禽異獸,西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雜技等,對我國古代的文化藝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