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民俗文化有哪些

民俗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9 07:20:15

『壹』 民俗包括那些東西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把民俗按精神領域、行為領域、語言領域劃分為三大類 。
1. 物質生活:(1)經濟之物質 (如食料、衣飾、居屋、運輸方法 ),(2)生存之方法( 如鄉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與財富 (如勞力之生產、器具、不動產);
2 精神生活:(1)方言,(2) 民間學識與運用,(3)民間智慧,(4)藝術,(5 )神秘(如民間法術、民間宗教);
3 社會生活:(1)家族,(2)社團,(3)特別組合(如經濟組合、政治組合、運動組合、宗教組合等),秘密組織(政府不知道的團隊)
劃分民俗的范圍和類別的原則總是與民俗的定義聯系在一起的,既然把民俗定義為群體內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麼,就以民俗事象所歸屬的生活形態為依據來進行邏輯劃分,於是,得到三大類八小類的民俗:
1.物質生活民俗
(1)生產民俗(農業、漁業、採掘、捕獵、養殖等物質資料的初級生產方面)
(2)工商業民俗 (手工業、服務業和商貿諸業等物質資料的加工服務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質消費方面)
2.社會生活民俗
(1)社會組織民俗(家族、村落、社區、社團等組織方面)
(2)歲時節日民俗 (節期與活動所代表的時間框架)
(3)人生禮俗(誕生、生日、成年、婚姻、喪葬等人生歷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藝民俗 (游戲、競技、社火等娛樂方面)
(2)民俗觀念(諸神崇拜、傳說、故事、諺語等所代表的民間精神世界)

『貳』 中國民俗文化有哪些基本內容

中國民俗文化包括:

生產、生活習俗、游藝競技習俗、節慶、禮儀、祭祀習俗以及民間文化藝術等,其內容包羅萬象,十分龐雜,滲透於民眾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多個方面。

人們常常通過民間歌舞、歌謠、諺語、謎語、歇後語、民間傳說、寓言故事等抒發情感,表達喜、怒、哀、樂。在我國廣大農村,不計其數的奇山異石、險峰秀水等自然景觀都有著各自美麗動人的神話與傳說。

民眾通過傳說和故事、賦予自然景觀神奇的力量、神秘的色彩,有的甚至被世代視為保佑一方的神靈。

中國的民俗文化禁忌

1.喜禁

一年之內,同一戶婚、嫁忌重;女婿看望岳父母,「七不出門,八不還家」;新媳婦正月不空房;送閨女回婆家,必須上午到;新媳婦清明不準在娘家;初五、十四日、二十三日新媳婦不出門;娶親避喪,擇妻忌眼下有痣者;生肖相剋的男女不能結婚。

2.喪禁

身亡異地,屍體不能進內宅,靈柩須在宅外安放;身服重孝者,忌入辦喜事之家,更忌入新房;因自殺、雷擊、生育身亡的人,不準進墓地,逾3年才准遷入;嬰兒死亡,撂到「舍墓田」,不掩埋;未成年兒女死亡,謂「少亡」,不準進墓地,佔地角掩埋。

3.房禁

正房不能矮於南屋,矮者脊上豎磚拔高;正房不能高於兩鄰的正房;屋沖路箭,須在沖向牆上設「太公在此」或「泰山鎮宅」等字牌;閏月年不蓋正房;掛屋必須矮於正房;大門口不能同堂屋門口相沖;欄圈不能與正房相沖。

『叄』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藝文化、民俗裝飾文化、民俗飲食文化、民俗節日文化、民俗戲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繪畫文化、民俗音樂文化、民俗製作文化等等。

『肆』 中國民俗文化有哪些基本內容

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


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推動中華文化的復興:


一是吸收消化人類文明中有益的內容,特別是人類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價值的思想理念,激發中華文化傳統中活的因子,通過與中華文化創造性的結合,進而轉化形成新的中華文化;

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本身的批判和反思,找出中華傳統文化中超越時空的思想因子,成為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或引領的內容,同時也成為中華文化復興的重要要素。

『伍』 我國民俗文化有哪些

民風民俗有:除夕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春節拜年、走親戚;元宵節吃元宵;寒食節祭掃、踏青;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等

『陸』 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民俗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 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

『柒』 中國民俗文化有哪些基本內容

過春節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別盛大的節日,不管出門在外有多遠,到了這個節日都會趕回家與家人團圓,每到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家家戶戶都會歡聚一堂圍在桌子旁邊吃團圓飯,春節期間每家每戶都會去親朋好友家裡拜年,舉國歡慶。

過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由來已久,這是為了紀念楚國屈原而產生的一個節日。中國人過端午節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一定會吃粽子,賽龍舟,吃雄黃酒。在汨羅江畔的人們還會往江水裡面投粽子,把汨羅江裡面的魚蟲喂飽了,這些生物就不會去食屈原的身體了。

過中秋節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佳節大家會圍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如果是住在錢塘江附近的人們,可能還會在這一天去觀潮。每到了這一天,人人都會想起蘇軾特別著名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以寄託自己對家人的思念。

七夕節

因為七夕節是中國所有的節日當中最浪漫的一個節日,所以七夕節有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牛郎和織女的美麗傳說眾所周知,所以七夕節一般是有情人的節日,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深受許多年輕人的喜愛。

『捌』 傳統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猜燈謎、貼春聯、畫燈籠、京劇、花燈報元夜、踩高蹺、舞龍、舞獅等。具體介紹以下幾種:

1、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2、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3、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踩高蹺

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

5、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

『玖』 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猜燈謎、貼春聯、畫燈籠、京劇、花燈報元夜、踩高蹺、舞龍、舞獅等。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

閱讀全文

與民俗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