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是釋家文化

什麼是釋家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10 02:09:04

❶ 中華傳統文化號為儒釋道三家並存,釋家文化作為外來文化傳入中國的朝代是_____什麼

漢朝漢明帝永和十年。

❷ 語病題:紫砂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與儒家、道家、釋家文化實現了完美的融合

我認為紫砂壺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是物質文化遺產。

❸ 《阿q正傳》告訴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阿Q正傳》告訴了我們不要自尊自大、自欺欺人、欺軟怕硬、不要有阿Q精神。

在書里阿Q本身是個非常卑微而且貧賤的人物,但是他卻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甚至是家鄉有錢有勢的趙太爺,他也認為,「我的兒子將來比較闊的多」。而且因為去過城裡,甚至連城裡人也看不起,拿別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後引起為榮。

阿Q能夠自己貶低自己,而且在自輕自賤了之後,還能夠認為這種輕賤使自己的「地位」更加上上。比如,在被人揪住辮子往牆上撞頭的時候,阿Q就自己說自己是「蟲豸」,將自己貶低為「蟲豸」希望別人放了自己。

並且在輕賤自己為「蟲豸」之後,又犯了自尊自大的毛病,認為自己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所謂的「第一個」就是無上的榮耀,於是阿Q又在精神上勝利了。

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於安慰自己的表現,以讓自己能夠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比如被別人打,他可以想像成自己被「兒子」打了,認為整個世界不像樣,沒了倫理,於是又按照自己的意願轉敗為勝,心滿意足。

阿Q正傳的創造背景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內憂外患,政治腐敗,民眾愚昧,中華民族面臨滅亡的危險。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採取暴力鎮壓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禮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

統治者的「精神勝利法」和對人民進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勞動人民不覺醒的精神狀態的麻醉劑。這種麻醉劑只能使勞動人民忘卻壓迫和屈辱,無反抗,無鬥志,永遠處在被壓迫、被剝削、受毒害的狀態中,成為封建統治者的奴才和順民。

魯迅以思想家的冷靜和深邃思考,以文學家的敏感和專注,觀察、分析著所經歷所思考的一切,感受著時代的脈搏,逐步認識自己所經歷的革命、所處的社會和所接觸的人們的精神狀態。這便是《阿Q正傳》基本的寫作背景。

❹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是什麼

傳統文化真正的根源,有人說是儒家文化,有人說是法家文化,眾說紛紜。其實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找出來,我們看看主流文化分別出現於什麼時間。 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出現於春秋時期,距今2500年前。 釋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玄奘、法顯、達摩、慧能。出現的時間是漢朝,距今1800年前。 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其實還有一個代表人物是黃帝,有一個學派「黃老學派」,可以證明黃帝和老子的文化是同一根源,一脈相承的。黃帝生活的時代為距今5000年前。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距今5000年前至距今2500年前之間的2500年時間里,道家文化是唯一文化,是起主導作用的文化。道家文化作用於中國社會的時間為5000年。 儒家文化作用於中國社會的時間為2500年。 釋家文化作用於中國社會的時間為1800年。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真正的根源。

❺ 什麼是釋家文化

釋家,釋門、佛門的意思。猶於人們常說的道家、儒家。
釋--禪宗尚靜悟,貴解脫,以入定為工夫,以參證為法門,能於此而有所悟入,而後性靜心空,脫離一切掛礙。無掛礙斯無恐怖矣,無恐怖則神清,神清則氣足,氣足則應變無方、隨機生巧。如是而後,明於法而不拘於法,沉其心而不動其氣。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釋家是信仰佛教的僧侶居士的統稱,他們的生活世界是受佛教信仰所主導的。

❻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什麼文化為主題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與一般的宗教相比較,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於它從哲學、科學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會、人生的本質和意義的,既是充分說理的,又可以讓人進行實證,這些內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隨便解釋得了的。所以,它與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於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說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的,只有通過虔誠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問、不要問為什麼,是什麼道理。可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各種色象的誘惑下,很多人是經不起引誘的,他們都會對自己的信仰發生動搖的。特別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確科學地解釋自身,而且往往與科學思想是有抵觸的(這不是說科學是正確的,科學也是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而科學的道理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認識的是物質,是事物直觀的可見的表象。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宇宙飛船上天,原子彈爆炸,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上的成就,科學觀念是很易被人們接受的。由於以上原因,人們對信仰發生動搖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正是這種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上帝的罪人。更頭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師還染上了艾滋病,有媒體報道,他們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於不正當的性行為造成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遠離自己的信仰,淪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還是高尚的,但是從發展的趨勢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伊斯蘭教,都沒有發展前途,因為它們都不能為科學思想所接受,最終會被人們所拋棄。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

❼ 儒釋道對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影響有什麼不同

審美意趣是中國美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范疇。創作者個體思考如何在創作時釋放審美意趣,如何使作品的審美意趣彰顯個性色彩,直接影響藝術創作本身的價值和作品的生命力。

從語言學上講,意趣是「意」與「趣」,指思想和情趣。《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意趣」論》從各個歷史時期闡明了這一詞語作為藝術領域術語的演變,並論述了理論上的發展。可見,「意趣」的內涵是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這些不同時期的「意趣」理論,豐富了我們對藝術的理解和對藝術創作的認識。在《易經·系辭上傳》談到的言意象之辯,實際上是在寬泛地探討審美意趣中的個性釋放。藝術審美意趣涉及到創作者、客觀世界、作品和接受者,審美意趣存在於藝術創作的整個過程中。審美意識是既靜態又動態的呈現,是主客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國的儒釋道文化,以多種方式孕育了中國傳統的審美意趣。儒家文化的美學哲學是「實」,即面向現實的道德和責任。道家文化探求世界的本源和本質,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從而得出一種「清凈無為」的世界觀。在藝術呈現的動態過程中,道家文化強調創作者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審美。這種審美意向的形成,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淵源就是老莊哲學的「自然之道」。佛家崇尚的是「空」,它影響了中國藝術審美意趣的「空」的取捨。虛實結合當中的「虛」的意趣,當從釋家文化演化而來。虛實結合的藝術思維過程,正是禪宗美學的思維核心,這是邏輯思維向藝術思維的轉變。總之,審美意趣在具體創作者的審美過程中是千差萬別的,其中的「意趣」因人而異。從發生學上說,藝術個性關乎創作者的時代背景、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文化修養、藝術天賦等,這些因素形成一個互相作用的系統。「創作者的自身的觀念、愛好、趣味、傾向以及用審美的方式、把握現實的特點,都對他的作品發生深刻的影響,都會對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打上自己鮮明的印記,顯露出他的獨特的內心世界。」可見藝術發生過程是一個綜合復雜的過程。以上是從創作者角度探討藝術個性的發生,那麼從藝術呈現動態考察,創作者把自己的藝術個性體系作用於客觀對象,則是形成藝術作品的過程。從創作者的藝術個性到作品藝術個性的轉化過程,涉及創作者的藝術心理、藝術思維和藝術技能等,這一藝術發生因素鏈和藝術發生過程就是藝術個性釋放機制。

藝術個性的釋放,可以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或幾個因素作為重要因素來引爆,然後在整個藝術個性體系協助作用下,完成藝術創作。蘇軾、文同、鄭板橋同樣是畫竹子但所畫竹子各不相同。蘇軾畫竹子寄託了中國傳統的君子品行,他在《綠竹筠》中詠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文同稱贊竹「虛心異眾草,勁節逾凡木」,寄託的和蘇東坡一樣。他的《墨竹圖》一枝墨竹枝葉披垂,濃淡有致,筆法謹嚴而不失瀟灑,形象逼真而如燈取影,一派古仁人風度。鄭板橋畫竹子所寄託的就富有深度,成就很高。究其原因,一是苦練。《清代學者像傳》記載鄭板橋一生的三分之二歲月都在為竹傳神寫影,他曾有詩寫道:「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二是苦難的人生經歷。鄭板橋早年生活艱苦、仕宦經歷坎坷,以及晚年寄人籬下賣畫維揚的郁悶,使他的性格有一種孤傲倔強的不馴之氣,所以,他的墨竹,往往勁挺孤直,筆法瘦勁挺拔,有一種「清癯雅脫」的意趣,能夠表現「真性情」與「真意氣」。三是正直的善心。他自稱:「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尉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在鄭板橋畫竹子時,採用的畫法、所要寄託的思想,都是藝術綜合因素發生的作用。總之,藝術個性釋放機制,既需要創作者的綜合藝術個性因素也需要某一個或幾個因素突出地起作用。

藝術創作因為具有獨一無二的藝術個性而獲得了永久的藝術生命。那麼如何培養藝術個性和養成良好的藝術個性釋放方式呢?

首先,了解中國文化學者是如何認識現實生活,以及如何把這種生活轉化為藝術生活的,研究一位藝術家自成一家的藝術價值所在,這些對於我們自己的藝術成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斷裂開民族文化的藝術學習,就無法把握藝術的深邃內涵,不能認識中國傳統審美意趣的,那麼何談標明藝術個性呢?我們立足中國文化,學習世界文化,汲取藝術家的表現能力和表現個性的藝術方式,對整個藝術史和藝術類別史進行研究,可以深化我們的藝術認識。如果做細化研究,就可以比較不同藝術家的個性所在,加上我們對於藝術史和文化史的認知,就可以看到藝術個性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認識、規整藝術個性釋放的方式。

其次,以厚化理論來提高認識。對於藝術認識的兩條途徑,一是從生活實踐中一點點地認識,另一條途徑是注重理論學習。前者對於藝術的認識是直接,但認識慢;後者雖是間接認識,但是站在別人的肩上來看待藝術個性和個性釋放。關於藝術個性釋放方式的認識,要不斷研究藝術家的生活和藝術關系,探究和總結各種藝術創作現象。研究藝術創作者的人物生平傳記,找到藝術創作者爆發創作的動因,研究藝術創作者的文化修養、日常生活等。從對比角度研究同一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對比認識不同藝術家的藝術個性釋放。總之,藝術個性是在復合因素制約的環境里養成的,同樣,通過學習研究來培養自己的藝術個性釋放方式,對於我們的藝術認識和創作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❽ 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什麼政治

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當屬儒道文化。
儒家文化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家文化修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而後來的釋家文化修人與神之間的關系,重前世來生,這部分文化是為了有一個心理的慰藉,因為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人定勝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這是和儒道文化一起流淌在血液里的。
若說起源,當屬河圖洛書。

❾ 「儒家,釋家,道家「的內容和核心思想分別是什麼呀

儒家的內容包括: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三綱、八目。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成一個「仁」字。

釋家,也就是佛教的內容包括: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四弘誓願。其核心思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道家的內容包括: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天人合一、清靜無為、返樸歸真。核心思想可以概括成「自然」。

(9)什麼是釋家文化擴展閱讀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需要區分開來。

❿ 什麼是儒釋道文化

儒指的是孔子開創的學派,也稱儒教;釋是古印度(今尼泊爾境內)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道指的是東周時期黃老道神仙家創立的宗教,是中國本土宗教。

儒釋道文化,三教的精華,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會環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雖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講是一非二。



(10)什麼是釋家文化擴展閱讀:

影響:

儒家修身、道家養性、佛家修心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士大夫的處世和哲學基礎,也對中國的古典文化以及當今的中國人的習俗傳統等構成了深淵持久的影響。可以這么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基本就是儒釋道三家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三家既相互競爭,又彼此吸收融合,不斷發展進步,其中以儒家為主而釋道兩家為輔,但其實又沒法完全界定三家的區別,因為本身就沒有明確的界限。

總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三家的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以這三家為典型代表的。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釋家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