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10 20:04:19

1. 如何看待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與面子消費問題

1面子是中國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愛面子是自尊的表現,愛面子過頭則是虛榮心的表現。2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消極、落後的成分,提倡低碳生活,反對鋪張浪費,節約有限資源,使「面子文化」與現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

2. 淺析中國的面子文化。我們該如何處之

面子」是豐富的中文詞彙里一個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於讓人熟視無睹。這是一種由結果判斷成因的舉動。即人們在無法得知某人的才華能力或權力地位的時候,就由觀察其是否能博得面子來判斷其為人。有面子的人,被看作能人。以至很多人愛面子喜大話到不能自拔。它蘊含著中華文化社會心理的深層意象,這個詞被中國人異乎尋常重視的。說它是客觀實體或情感代稱似乎都不夠妥帖。而其實際上已成為支配著中國社會運行的「潛規則」。以至於給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掃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嚴。因此,人們向來很重視面子問題。 僅當當網上有關的書籍超過千冊。目前網路查詢結果是36,000,000篇。其中重要的文獻,黃光國先生於04年出版的《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本書中討論「臉」和「面子」的篇幅居多:丟臉、長臉、不要臉、臉皮厚、沒臉見人、體面、給面子、留點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諸多概念,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際的基本概念。而這些概念也正是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深層心理結構的一種反映,從而揭示「人情與面子」在中國歷代官僚體制中的突顯地位。此外可參看的還有:社會學論從《人情、面子與權利的再生產》、《面子的學問》等。
……這是網路上本來有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說得比較好聽。
其實我比較認同的說法是中國人比較沒有自信,需要從別人那裡獲得活著的尊嚴,就是所謂的面子了!也是面子問題讓我們社會越來越腐敗……

3. 愛面子是中國特殊文化,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覺得面子文化的出現是自然狀態下的產物,古代社會大都是熟人聚集,所以彼此之間相互了解,而且長期的接觸了解到了每個人為人處事的方式。但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說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讓熟悉的人過分解讀,從而被過分歪曲意思。所以漸漸在社會中有了所謂的面子文化,面子文化在有些方面就是一種剛強不屈的象徵,但在某些情況下卻是硬撐的逞強。

然後,面子文化在傳統意義上就是一種關於自尊的文化。國人重視自己的面子也是維護自己的自尊,從積極方面來講,面子文化強調了個人的自尊心,也彰顯了個人自身不向世俗低頭,不向命運折腰的堅強。但是,面子文化也沒能逃過文化的兩面性。面子文化的負面影響就是導致做人過於強調自尊,自尊心就如同玻璃一樣,稍微碰觸就可能破碎。

4. 面子文化的定義

面子文化

「面子」在辭典中的解釋是:「個人在社會上有所成就而獲得的社會地位或聲望」。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不好「面子」,但要把「面子」提升為「面子文化」,卻只有中華民族能夠做到。「面子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於國人的行為習慣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現象,面子文化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日常社會生活。面子文化的產生與儒家傳統文化、恥感文化、社會取向的文化以及中國是人情社會有極大的關系。「面子」的符號象徵功能、社會交換功能和社會控制功能不僅調節了中國人的相互交往關系,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5. 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蘊含著怎樣的思維

面子是什麼?面子是權威,是尊嚴,是信用???是人的一切可能的美好形象?為什麼國人那麼在意給別人一個好印象?一般人認為這是部分國人虛偽或者好空名,這種說法有失偏頗。因為有很多情況,愛面子的行為很多情況下並不能給人帶來實際利益,也不能給人帶來名聲。

那麼是為什麼?因為國人都天生是天使,以面子為名做好事?也不是。因為很多壞事也是因面子而起的。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1、是因為國人的思維方式。

愛面子的行為下意識的,是思維決定的。不是個體的利害得失榮辱驅動的。這是因為中國的思維就是要把個體放到與整體的關系中去觀察分析處理。比如一個中國人在國外,處事的第一本能當然是考慮對自己的利害,但接下來就要考慮這件事情的影響,從別人怎麼看自己開始,馬上就會想到別人怎麼看中國人,別人怎麼看中國。有人會說這是從小受教育的結果。

2、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外交。比如老川來華受到隆重禮遇,回到美國,一邊說我很喜歡那,一邊就開始加大對華企業的貿易限制。這種行為已經超出部分國人思維的理解:怎麼開始說好的,說翻臉就翻臉呢?怎麼能既表示友好同時又翻臉呢?於是批評老川狡猾不守信用不可靠。再比如,國內的一些觀察家一看到澳大利亞之類的國家參與美日的計劃就說要做小弟,轉天看到小弟不參與美國的其他行動就又說美國不得人心連小弟都不聽話了雲雲。這些都是中國式思維下的中國式猜測。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樣,一碼是一碼,拎得很清,一般不會因為一件事情上的相同而模糊其他事情上的差異。從這個角度來看,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就比較容易理解。而理解了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就不太會對他們的外交政策與行為發生中國式的解讀。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西式思維,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國家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也就可以避免看到西方國家違反「面子原則」的行為而懵了。跳出慣性思維的解讀,就可能更有針對性,更有預見性,更有效地制定與執行各種應對策略,在國際上更好的游刃有餘,應對自如。

6. 面子理論的「面子」文化

中國人重視面子,有時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所謂不可理喻,即面子有時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外國人和中國皇帝打交道,首先碰到的是禮儀問題。中國人見皇帝要下跪,外國人也得下跪,如果不跪,則一切無從談起。中國古成語中有一句「嗟來之食」,一個人餓得半死,有人招呼他吃飯,但說話不禮貌,於是這人堅決不吃,寧可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現代人不明此理,說他態度不好,先吃了他的飯,再打他一頓行不行?這實在是不明中國傳統文化的面子理論。面子即是禮制,沒有面子,比沒有命更可怕。
這其實在孔夫子時代,已然有之。孔丘最講究禮儀,他老人家禮的學問極大,禮的規矩也極多,舉凡吃、穿、住、用,沒有一樣不講「禮」的。單是吃飯,已經十分麻煩,別的不說,且說九大不食。
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沽酒市脯,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中國人重面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害怕批評。一聽批評就不高興,而且想方設法要對批評者的態度、批評者的資格、批評者的動機、批評者的背景等方面大找原因。你說我屁股不幹凈,但態度不好,這不行;你說我屁股不幹凈,你的屁股也不幹凈,也不行;你批評得對,屁股也干凈,但動機有問題,還不行。即使這一切問題均不存在,就因為你的背景不對,比如你的朋友是我的對頭,或我的朋友是你的對頭,又不行。
中國人害怕批評,雖然有很多極有哲理的格言,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這些美好的信條,長官大人如能實行一半,既是下屬的大幸;皇帝老爺如能實行1/3,則是天下人的萬幸。但其實際,也不過說說而且。說的人興高采烈,聽的人心悅誠服。但還沒有坐熱,便一聞逆言,大發淫威,不給你來個五馬分屍,已經是格外開恩矣。
中國封建文化,因為以等級製作為最基礎的文化體制,因此,人的獨立人格很難存在。君有君格,臣有臣格,官有官格,民有民格,民格與官格相比,則不成一格,官格與君格相比,更不成一格。缺少獨立人格的一大表現,即沒有主見,不能也不敢自己為自己作主,對周圍輿論最是重視不過,所謂「人言可畏」,在我們中國人身上表現得特別典型。我們——尤其我們的祖先,對外界的臧否總是特別的重視,而在收聽別人的意見的時候,耳朵特長,眼睛特亮,心眼特小,報復心特重。因為一言不慎而成滅門之禍的事情,歷朝歷代,皆有發生。
中國人重視面子,有時候就不顧及自己的承受與消費能力,就是所謂的打腫臉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卻還要為了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大度與闊氣,為了所謂的面子去「裝大爺」。而大部分國人卻不自知,仍樂此不疲。其實,這完全可以不必,因為我們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所以中國人有一個信條,認定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不吃不行,兩利相較取其大,該吃還吃;禍從口出,不說可以,兩害相比取其輕,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也不說。中國官僚中點頭先生、劃圈先生、叩頭先生、沒嘴先生、哼哼先生、是是先生甚多,這是一個基礎性原因。
事實上,面子再大,哪有科學更大,面子再重,哪有事實更重。不管你是誰,只要批評得對,就應該接受過來,並迅速改正。比如中國人古有隨地吐痰的毛病,別人向你提出來,且不管這人是國人、是洋人,是學者、是無賴,是打過你親爺的仇人、還是救過你親娘的恩人,是搶走你女朋友的「壞人」、還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士,這個都不去管他,只問他說得對不對。如果有人請你生吃癩蛤模,即使這是孔夫子的建議,也該堅決頂住,或請他老人家吃個樣子給你看。

7. 結合材料說明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面子文化

①傳統文化作為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人際交往中的面子文化,在增進情感、促進交流進而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②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又因時而變。順應時代變遷可對社會和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則起阻礙作用。我國當前社會財富還不豐富,存在大量貧困人口,仍需大量進口糧食,面子消費會造成大量浪費,妨礙社會健康發展。
③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對於面子文化,要去除其中的鋪張浪費糟粕,繼承重情重義精華,立足當前實踐,推動人際交往和消費理念的創新。

8. 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中國是個有著000多年,甚至更多年歷史的一個國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以及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中國的好面子卻是由來已久了,甚至重視到了國家存亡的層面上了。面子是什麼?我個人覺得面子就是自尊,就是尊嚴或尊重吧。如果是這么理解的話,從這個站位和角度來看待並重視這個問題,並把它稱為文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國人自古就非常重視面子的,不是有句俗話說:「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看看面子的問題已經發展到了人的基本生存方面的問題了,如果臉皮薄,可能會被餓死的啊。當然中國人對於面子的理解還不至如此,記得多年以前看過一本李宗吾寫的書籍為厚黑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臉皮厚和心腸黑是成就大事的先決條件,而臉皮厚和心腸黑的主要表現形式都是在面子上,因為臉皮厚可能是看你能否放棄自尊和自己的尊嚴,而心腸黑則是看你能否拉下臉來了,如果是兩種都兼備的人就能夠成就天下了。比如說韓信除了自己的能力外,一大特長就是臉皮厚,居然可以受胯下之辱,拿就是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尊嚴,而在最後劉邦和項羽的最好決戰時,卻沒有能夠做到心腸黑,就是拉下臉來等待著魚蚌相爭,自己坐享魚翁之利,最後鬧了個兔死狗烹的下場。說起臉皮最厚的就是劉備了,其人能夠以一個沒落的八桿子打不著的中山靖王之後而「一招鮮、吃篇天」,還真是必須做到臉皮厚了。我們的劉皇叔八面奉圓全靠臉皮之厚啊!他依曹操、依呂布、依袁紹、依劉表、依孫權,東竄西走,上竄下跳,並能夠見誰吃誰,見誰依靠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特別是平生善哭,遇到不能解決的大事就大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勝,不是有人評介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嗎。大家看看,劉備的本事不是通常一個人能夠隨便做到的,當然最後也算很有成就,三分天下有其一嗎,當然我們的劉皇叔的兒子劉禪哪更是極品中的人物了,這點可謂子承父業啊!當然還有心腸黑的,就是能夠拉下臉來,狠下心腸的人,這里沒首推曹操了,曹操殺楊修、殺孔融、殺皇後皇子,是悍然不故,並且是明目張膽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大家看看經過李宗吾的解讀,面子已經上升到政治問題了。你要想當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必須得不顧自己的面子,甚至可以將正的說成反的。我覺得政治家和商人是不要面子的,他們只要手中的權力和商業的利潤,其他任何東西都是可以放棄和不考慮的,而中國的文化階層和知識分子是最重面子的。中國在漢武帝時期開始注重用儒家思想治理國家,當然這對於統治者只是一種手段,為什麼這樣我會在後面進行說明。中國的儒家思想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理念。何謂「修身」呢?就是孟子所說的:「天降將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大家看到沒有這就是所謂的儒家的孔孟之道倡導的思想,儒家認為只有克制的自己的慾望,才能成就大事,大事我想就是功名吧,要想剋制慾望應該從飢餓入手,因為飢餓會使人變得更聰明,而飽暖可能就會思淫慾,或者生出其他的慾望了。還有一些文章用來表現中國的知識分子的自尊形象,如「君子不食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等等的故事了。這些無不是為了教導中國的知識分子要有自尊,要自重,要剋制自己的慾望,這樣今後才堪當大任的。我個人覺得中國人的從開國皇帝往往依靠放下面子,奪取政權後,講到治理國家還得依靠這些知識分子的作用,所以,歷代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以外都是很要面子的,因為這些皇帝的培養都得依靠這些知識分子來完成,所以皇帝們五一都染上了好面子的思想和心態了。當然了好面子有時候確實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戰國時期最偉大的外交家,也是孫臏和龐絹的同門師兄弟蘇秦、張儀兩人無一不是受到了侮辱,才奮發進取的。蘇秦是受到了自己親嫂子的侮辱,而後懸梁刺股,苦學《陰符書》,最後被拜為六國之相,而張儀則是受到了蘇秦的侮辱,雖然這種侮辱是蘇秦故意而為之的,但是卻是受了刺激最後入秦成為相國,成就自己的功名偉業的。正是有了這些文獻的記錄我們知道原來好面子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談談中國的面子文化通過近千多年的流傳和推廣,面子已經深入人心了,也逐漸成了一種中國的文化了。所以,有人才會去花工夫去研究這些問題,並提出了所謂的「厚黑救國」的理論了。其實,中國除了儒家思想以外,對中國人影響最大,也最深遠的卻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韓非雖然口吃,但是對於教導皇帝治理國家、維護集權統治確實是講的非常透徹的,特別是他對皇帝如何運用權術方面講得可謂入木三分啊!但是這些只對開國皇帝有用,繼任的皇帝往往放棄了法家思想,而選擇儒術了。我們來看看滿清統治時期,正是由於乾隆皇帝的好面子,讓來准備和滿清建立國家關系的英國使者行所謂的三拜九大禮,使我們國家喪失了認識世界的最後一個機會,導致了後來顏面喪盡的一系列事件和不平等條約的簽定,真可謂是喪權辱國啊!我們的慈嬉太後在甲午戰爭失敗後,不但賠償了日本一萬萬兩白銀,還搭上台灣,為了對國人交代,還說,哪是一片沒有任何用途的島地,給他就給他吧!寫到這里筆者真是有些罄竹難書了,因為一個人(統治者)個人的原因導致了如此多的人生靈塗炭,究其原因都是可恨的中國的面子文化啊!但是,重視面子真的是可恨嗎?我不禁要問,當我們的奧運建兒在奧運賽場上拿到金牌,升國旗,奏國歌時,我們是那樣的心潮澎湃;當外國人來到中國的萬里長城向我們豎起大指時,我們是那樣的昂頭挺胸;當我們的導彈打下自己的衛星,國外一片驚奇,並使得有些國家坐卧不安時,我們是那樣的心中竊喜;當我們的神舟飛船遨遊太空時,我們是那樣的揚眉吐氣。一想到這些我們有覺得面子確實是個好東西。那麼到底面子文化是不是應該給予徹底的否定,或者徹底的肯定呢?我到是覺得任何面子都不可能是無代介的,也不是無條件的。關鍵看這個東西用在什麼地方。我一直認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先驅和推動力就是思想文化領域,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當然了面子文化的發展也是已經深入人心的等級、尊卑、禮儀等等封建制度息息相關的,所以最後形成文化也是有它深刻的歷史原因和復雜內涵的,我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真正的打破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觀的是在近代,也就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通過國家主席劉少奇和掏糞工人石傳祥的一次握手,人們形成了「一切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的良好的觀念,當時的國家是多有干勁,多有生氣啊!隨後的文化大革命,將中國人的所以道德、面子徹底打了個底朝天。有很多的人因此抬不起頭來,比如,教師被稱做臭老九,學生和幹部要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由此歷史好象開了個極大的玩笑,真正搞了個斗轉星移,至今我們還在因此而不去提哪斷辛酸的往事。但是,現在怎麼樣,我們又走回了另一個轉彎,如果封建社會講求等級、尊卑、禮儀等封建禮教,文化革命講求所謂的唯成份論,那麼現在講求的就是經濟效益了。我記得曾經和一位學校的校長探討過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她就認為現在學校所教的德育往往不如家長所耳宣目染來的管用。有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壓不到其他的孩子,就靠和官來羞辱其他的孩子,使得這些孩子因此產生自卑心理,已達到自己的心理平衡。我講的事例完全是真實的情況,當然也可能並不代表全面的情況吧!但是這確實已經成為了一個問題啦!如果我們不加以重視那麼對於這些孩子就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馬加爵案件的發生不是很能說明問題嗎。當然了,這些問題的發生也有其社會的原因,比如現在政府官員的所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等,都直接或間接的起到了推動的作用。要解決這個問題還真得好好學習一下和諧理論和「八榮八恥」的,當時目前的一切圍繞的經濟作為出發點,能否將人的心理拉回到和諧的上面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最後還是借用李宗吾的一句話作為結尾,以此作為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吧,就是用厚黑以謀一己之私利,越厚黑,人越卑污;用厚黑以圖謀眾人之公利,越厚黑,人越高尚。

9. 南方修祠堂,北方重辦喪,農村人的「面子文化」可取嗎

其實如果是單純說這樣的行為,可不可取的話,其實是不可取的,但是深一層的意思,南方人為什麼會如此的大費周章建一個祠堂,而北方人如此隆重地去辦一個紅白喜事,這就是因為中國的面子文化,其實面子不僅僅是一種自尊,在當時的中國,它還包含著很多東西,社會名譽和社會地位,而這些對於當時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人格的價值,一個人沒有了面子,首先激起的是他個人強烈的恥辱感

其實我們也不能單純的看待面子文化是不可取的,因為面子,其實是能夠給個人和這個國家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這就是為什麼面子會在社會上是很受推崇,而且重視程度也是比較高的,但是面子這個東西要做好理性的思考,因為在現在打腫臉充胖子的,人也不少見,一切事情都應該從自己的利益著想,而不是單純的為了面子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人千萬不要對自己所做的決定而後悔。

10. 你如何看待「面子社會」可以分享一下嗎

掌權者更有資本獲得「面子」,通過對資源給予的掌控,逼迫周邊社會給予其「面子」;如果有人不給其「面子」,他則可能就不給予該人資源了,或者是開始所謂「穿小鞋」;而是否能夠獲得資源、利益,可能不是你是否能幹、有想法,而在於你是否能夠給掌握資源的人「面子」。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面子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