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有什麼傳統文化
【顧綉】民間工藝。古代上海地區著名刺綉技藝。源於明代。嘉靖年間,上海名宦顧名世築名園"露香園"。顧綉創始人是顧名世長子顧會海之妾繆氏,她在宋綉傳統上創新發展,奠定了顧綉基礎。傳至次子顧斗英第二子壽潛妻韓希孟時,技藝登峰造極。她於畫藝有造詣,運用針鋒特技以體現畫稿的神韻,今存世之顧綉代表作均為她的作品。每幅綉品旁均有董其昌題詠,珍貴異常。顧名世曾孫女顧蘭玉精通綉藝,曾設幔授徒,四鄉婦女學藝後以此為營生,顧綉藝術得以傳世,其居功甚偉。顧綉特點是擘絲細過於發,針刺細如毫,配色精妙,綉品氣韻生動,工緻無匹,有"畫綉"之美譽。顧綉對後來之蘇綉、湘綉、蜀綉均有影響,為中華民族藝術之瑰寶。
http://ke..com/view/62428.htm
(個人觀點:重點關注,傳承意義,傳人(師傅)...側重點在宣傳,保護,傳承)
【金山農民畫】上海金山縣民間傳統藝術。包括灶頭畫、剪紙漆繪、民間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構思新穎,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鄉獨特風韻。金山縣文化館組織農民畫創作骨幹20多人組成金山農民畫社,從事專業創作活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80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首展,大獲成功。1981年,金山農民畫在美國華盛頓、紐約、洛杉磯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聯邦德國展出時,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東方民間藝術的源頭"。到1987年底,已有近2500幅作品在國內外展出,日本國美乃美出版社出版了金山農民畫冊。有4幅精品被郵電部製成郵票發行。金山縣因而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http://ke..com/view/243467.htm
(個人觀點:在傳承,保護的同時..在創新這個角度可以下點功夫...模仿其造型進行製作)
【嘉定竹刻】民間工藝。竹刻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傳統工藝,始於唐朝,盛於明清。嘉定竹刻始於明隆慶年間,熔筆墨藝術和雕刻技藝於一爐,作品富於詩情畫意,形成著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代表人物是朱鶴、朱纓和朱稚征祖孫三人(世稱"嘉定三朱"),以深刻作浮雕和透雕技法為其流派特色。嘉定竹刻以留青陽刻為主,即利用竹皮、竹肌色澤的不同,雕鏤出濃淡相間、絢爛多姿的藝術品。品種繁多,既有插屏、掛屏等藝術欣賞品,亦有煙盒、扇骨、筆筒、花瓶、擱臂等實用工藝品。
http://ke..com/view/149523.htm
(個人觀點:在傳承,保護的同時..可模仿其造型進行製作)
【黃草編織】傳統手工編織工藝,以嘉定最為有名。嘉定黃草色澤淡雅,質地堅韌,並能染色,用它編出的工藝品門類多樣,式樣新穎,色彩豐富,工藝精緻,具有民族特色。草編製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墊、拖鞋等等,充滿鄉土氣息,兼具手工織品的自然美、藝術美和實用價值。早在清代,嘉定黃草拖鞋便遠銷歐亞各國。現在,黃草由野生改為人工培育,質量更佳,近年推出仿古圖案新產品,製作精巧,紋路細密,圖案中人物、車馬錯落有致,古色古香,巧奪天工,深受人們喜愛,成為上海著名的工藝品。
http://ke..com/view/298454.htm
② 上海人文精神有哪些
上海,簡稱「滬」,有「東方巴黎」的美稱,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跡,江南的吳越傳統文化與各地移民帶入的多樣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上海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包括建築類的弄堂文化、外灘建築群、廟宇的文化;生活類的習俗、節日、嫁娶、飲食、方言的文化;藝術文化類的滬劇、浦東說書、滑稽戲等上海傳統文化,帶你了解一個老上海的風情。
上海話又叫上海方言、上海閑話,俗稱滬語,是主要分布於上海市區的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上海話有哪些文化歷史?常用的上海話你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上海方言】
上海也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文化。那麼上海都有哪些節日習俗呢?本文為為你盤點了上海的所有節日習俗大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上海節日】
上海如今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國際都市的水平,很多的文化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同程度的沖擊,婚俗文化也是如此,上海結婚習俗具有中西結合的特點,既有中國特色,想要在上海踏入婚姻殿堂的你,應該要了解一下【上海嫁娶文化】
上海位於我國長江三角洲,是一個沿江濱海的城市,氣候溫暖,四季分明,鄰近江湖密布,全年盛產魚蝦,市郊菜田連片,四時蔬菜常青,物產豐富。正是這樣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人文歷史,所以形成了上海獨有的飲食文化。【上海飲食文化】
海派文化誕生於上海,但是上海的本土文化並不完全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本質上是上海的城市文化,糅合了以江南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歐美的外來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融後形成的上海城市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在寺廟文化特色方面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寺院廟堂,是供著祖宗神佛著名歷史人物便於世人瞻仰祭祀的地方。那麼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寺廟,上海的廟會文化是什麼樣的?【廟宇/廟會文化】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上海和江浙地區。淵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調,清末形成上海灘簧,其間受蘇州灘簧的影響。後採用文明戲的演出形式,發展成為小型舞台劇「申曲」。1927年以後,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那麼滬劇發展後有哪些藝術特色呢?【滬劇文化】
③ 上海人的物質文化
您問的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吧?上海十大非物質文化有滬劇、銅鑼書、上海絨綉、顧綉、越劇、浦東說書、毛筆製作技藝、中式服裝製作技藝、滑稽戲、上海龍華廟會。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合稱「文化遺產」。
④ 上海有它的本土文化嗎為什麼上海看到都是西方建築
上海市的建築文化有什麼特點;
1、古典建築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西摩會堂,以通貫兩層的一對愛奧尼式柱和一對方形壁柱形成門廊,穹形拱頂的會堂可容納五六百人。記載著當年猶太人在上海留下的生活印記,於2002年入選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名錄。
馬勒住宅,以北歐挪威住宅風格為主,同時結合歐亞多種建築形式,以風格的奇特別致聞名,被譽為是一幢「多種藝術風格混合、結構奇特」的建築,更蘊含了一個小女孩童話般的夢境。
2、海派里弄
從石庫門里弄,到新式里弄,乃至花園里弄、公寓里弄,這些中西合璧、上海風情的里弄住宅,形成了上海近代特有的建築文化和建築風格。
作為上海著名的大型新式里弄住宅群,「大勝胡同」有3層朝南向磚木結構房屋116幢,行列式排列,住宅外牆為拉毛飾面,窗口、檐口、牆隅等部位鑲拼清水紅磚邊飾。
作為新式石庫門里弄的代表,震興里為清水紅磚牆面。榮康里是清水青磚牆面嵌紅磚帶式。德慶里水泥砂漿仿石砌牆面。特點為街面的牌樓與弄內的房屋連為一體,各弄首的牌樓上的雕石花紋各有不同。
3、老建築新地標
位於陝西北路的榮氏老宅,立面具有法國古典主義風格,而平面布置、內外裝修等方面則偏重中國傳統風格。2017年,經過6年精心修繕,榮宅以嶄新姿態重新亮相。人們可在此近距離感受時尚與歷史的碰撞、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的交流。
1885年「張園」開始對遊人免費開放,成為當時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和娛樂場所。國內的第一盞電燈、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個室外照相館均在此亮相。目前張園是上海現存最大,擁有中後期石庫門種類最為齊全的建築群。
2019年啟動了對張園的升級改造,將建成「中央文化街區」,集商旅文為一體,立足南京西路「永不落幕」後街夜色經濟建設,打造摩登時尚新地標,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⑤ 上海文化有什麼特點
談到上海文化為什麼叫做海派文化?這就要從它的歷史說起: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吳越文化,就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礎,開始孕育了海派文化。此時,江浙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商業社會。商業社會的特點就是開放、多元和隨和。吳越文化包容了國內外的先進技術、理念和人際關系,在開埠之後,這些先進的事物迅速被當地人接受,並且與當地的吳越文化融合,形成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於揚棄,追求卓越,勇於創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⑥ 上海的文化有哪些吸引力
8月23日裊裊書香彌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被譽為年度「書香盛宴」的上海書展,已經持續舉辦十五年。每年主會場外為愛書者遮陽避雨的朵朵傘花,綿延近千米,成為盛夏時節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最沁人心脾的一抹清涼。
面向未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不斷豐富和滋長,也離不開氣質的涵養、品質的提升、價值的引領。
從中國第一高樓到黃浦江濱江岸線,人們徜徉書海,追尋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雋永力量;梧桐樹下、石庫門里,實體書店掀起回歸熱潮,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來自人民網
⑦ 上海的傳統文化形式有什麼
【顧綉】民間工藝。古代上海地區著名刺綉技藝。
【金山農民畫】上海金山縣民間傳統藝術。包括灶頭畫、剪紙漆繪、民間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構思新穎,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鄉獨特風韻。
【嘉定竹刻】民間工藝。竹刻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傳統工藝,始於唐朝,盛於明清。嘉定竹刻始於明隆慶年間,熔筆墨藝術和雕刻技藝於一爐,作品富於詩情畫意,形成著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
⑧ 上海有什麼特色
上海特色菜: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咸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
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8)上海有什麼文化擴展閱讀:
上海被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上海在科爾尼發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國第3位。
在2019年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暨百強城市排行榜中,上海排名世界第48位,中國第4位。2019年10月31日,上海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⑨ 上海有什麼民風民俗
1、除夕
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鍾」。玉佛寺一般都是燒頭像的地方,龍華寺是撞頭鍾的地方。
2、上海桃花節
每年3-4月間舉辦,上海人賞桃花的習慣由來已久,南匯是賞花的好地方,上海南匯區多植桃樹,為展示美麗的田園風光和純朴的民風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開的時節,舉辦了上海桃花節,以進一步弘揚桃文化,推動旅遊事業的發展。
3、春節
自初一以後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又必請吃酒飯。上海人一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裡的九曲橋。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之舉。
4、元宵
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彩。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城隍廟及西園又是一個活動的中心點。
5、浴佛節
在上海,四月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這天寺廟要拂去佛像身上塵土,誦經禮拜,城內外大的寺院如靜安寺和方浜路的廣福寺都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山門外百貨畢集,進行土特產品交流。
⑩ 上海特點是什麼
城市象徵:
上海市市花1986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白玉蘭開花特別早。清明節前,它就會繁花盛開。白玉蘭潔白如玉,晶瑩皎潔,開放時朵朵向上,溢滿清香。
上海市市標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上海市市標是以市花白玉蘭,沙船和螺旋槳三者組成的三角形圖案,圖案似輪船的螺旋槳,象徵著上海是一座不斷前進的城市。
圖案中心揚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最古老的船舶,象徵著上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著早春盛開的白玉蘭,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機。
位置境域: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土地面積為面積6340.5平方千米,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地形地貌: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