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多樣性怎麼樣

文化多樣性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12 23:35:53

1. 文化多樣性指的是什麼

文化多樣性是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從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在經濟、政治、歷史和地理等因素上的區別,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多樣性的作用是當今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是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權的基礎.

2. 文化的多樣性是什麼

文化的多樣性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傳統習慣文化的豐富程度。文化的多樣性被定義為各種群體和社會藉以表現其文化的多種不同形式。文化多樣性體現在人類文化遺產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表現形式來表達弘揚和傳承的多種方式 。

文化多樣性的做法:

1、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2、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3、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4、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2)文化多樣性怎麼樣擴展閱讀

文化多樣性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他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對於還原和客觀評價歷史具有史實證據的價值。

尊重文化多樣性,加強文化交流。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3. 文化多樣性主要指什麼

⑴相對於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⑵文化多樣性,可見諸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居民建築、風俗習俗等各個方面。

4. 什麼是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多樣性體現在哪裡

文化多樣性指的是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從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5. 如何理解文化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求同存
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兼收並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
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
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文化的多樣性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的多樣性主要通過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表現現出來.
(2)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3)我們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應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應遵循的原則是: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繁榮.
.....

6. 文化多樣性的優缺點全球化是對文化多樣性的威

缺點:文化多樣性會減弱民族文化的特色。各自為政的後果,多種文化又不融合,就會形成割據狀態。甚至是倒退,會抵減由於文化多種的推動力文化多種能優化思想境界,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優點:但豐富了人的思想,文化與文化之間達成了共識。縱觀歷史上的對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國家統一、經濟發達、國力強盛是對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積極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始終是歷史的主流;加強聯系,互相學習,也是世界文明進步的趨勢。閉關政策和文化專制政策會作繭自縛.不利於發展中華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不利於中國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於學習世界各族人民的優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取長補短。
總結: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能豐富多彩,才是實際生活的本色。因為本來世界就是多樣性的,中國也是如此。人們由於出身、經歷、性別、年齡以及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環境影響的不同等原因,所以文化意識不可能都是如一個模子出來的。也正因為文化具有多樣性,才能帶來相互間的互補與互相參照,好多問題包括重大問題也只有在爭辯中才能理出頭緒,不會有片面性。中國古代齊國的稷下學宮,在當時對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極大作用,那些文人學者就是各抒己見百家爭鳴,這是一個中國文化非常好的傳統。

要辯證地看待文化的多樣性現實。
文化的多樣性同時也伴有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化領域中借鑒吸收。
文化共性與文化個性是辯證統一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世界大同,是美美與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一、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的關系第一,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有的科學家預言,到2100年,可能將有90%~95%的語種消亡或趨於消亡。美國阿拉斯加費爾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語言中心M·克勞斯指出:「據保守的推測,在下個世紀里,平均每年將有20種語言消亡。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消亡,對文化多樣性產生了威脅。

第二,經濟全球化為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1922年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代寫論文中寫道:「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己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2]」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融合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動力。世界上有60多億的人口,200多個國家,2 500個民族,6 000多種語言,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共同努力創造了各種人類文化。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經濟全球化不僅使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更加廣泛、更加頻繁,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表現出更加鮮明的文化的多樣性。因此,人們完全可以有理由說:正是在經濟全球化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文化才進一步表現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徵的多樣性。

第三,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目前,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和製作,每年向國外發行的電視節目總量達30萬小時。許多國家的電視節目中美國節目佔到60%~70%,甚至佔到80%以上。美國文化產品出口額超過航天航空和電子產品的出口額,達每年600多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因此,西方一些學者鼓吹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將代替世界多樣性的文化:美國的大眾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國的電視,美國的音樂,好萊塢的電影,將會代替世界上其他一切東西。實際上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通過交流、融合、互滲和互補,不斷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在人類的評判和取捨中獲得文化的認同,不斷將本民族文化區域的資源轉變為人類共享、共有的資源。同時,不同國家在吸收它國文化的基礎上也會不斷創造新的文化。如巴塞羅那市前市長特魯諾所言:「自然界因為生物多樣性而美麗,人類也因為文化多元化而豐富。如果全世界都吃麥當勞,喝可口可樂,世界該是多麼單調。[3]」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文化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遺產。人類社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文化千姿百態,各有所長。文化的多樣性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空前發展,並催生出新的文化形式。

第一,民族國家的傳統文化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文化的起源就是多元的。從德國哲學家斯賓格勒筆下描繪的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等8種文化到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提出的26種文明形態;從具有區域特色的亞洲儒家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東阿拉伯文化等到一個國家內部文化,如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以雄辯的歷史展示了多元世界文化圖景。現今地球上共有將近190個民族國家,從美國、日本這些經濟技術大國,到克羅埃西亞這樣的新國家和幾內亞、茅利塔尼亞、貝南這樣一些經濟上欠發達的國家,以及列入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中的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以民族國家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第二,企業文化蓬勃發展。經濟全球化時代,

企業成為重要的國際關系體,其中跨國公司始終處於核心地位。美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最近的調查報告說,2006年全球6·52萬多家跨國公司及其58·5萬多個分支機構,實現的產值佔全球總產值的1/4。在目前全世界所有專利技術國際使用費中,72·8%左右是支付給跨國公司及其境外子系統的,這表明跨國公司正在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空前強大的勢力。這些不同的國際關系體,無論是微軟、沃爾瑪、索尼等大的企業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文化成為企業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第三,網路文化正在成為全球文化的新亮點。發達的電信網路使信息的流動不再有國界的限制,從而導致各種有關文化的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等活動的范圍被擴展到全球規模的水平上。網路的出現徹底打破了時空界限,為人們提供了體驗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網路文化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豐富。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維護文化多樣性,保護文化安全

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多樣性對於人類社會就如同生物多樣性對於生物界那樣必不可少。一種文化如同一種基因,都擁有自己的歷史精神和人文傳承,有獨特的魅力和智慧,多基因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我們提倡文化的多樣性、多元化。但是文化的多樣性不能成為保護落後文化、拒絕先進文化和閉關鎖國的理由。我們應該做到:

第一,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振興中國文化產業。文化多元化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產物。我們崇尚文化多元化,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簡單地保留現狀,更不是復舊。中國文化只有通過改革開放,不斷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成為未來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擴大與國外的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戰略選擇,要吸取和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與現代文明相聯系的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只有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才能使中華文化園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進文化體系,必須注意維護文化安全。只有處理好文化開放和文化安全的關系,才能為構建中國先進文化提供基本保障,才能振興中國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一個以精神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要特點的產業系統,是一個涵蓋包括文化藝術業、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業、電影業、音像製品業、娛樂業、版權業和演出業在內的龐大體系。[4]」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了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通過中國2008年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我們從數字上看,中國的文化產業得到了快速、平穩的發展。2006年,全國廣播電視總收入為1 099·1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8·04%。通訊產業在整體上也是平穩快速增長,2007年在2006年基礎上再次增加1億用戶,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用戶分別達到3·68億戶和5·46億戶,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8億。2006年中國網路游戲市場規模達到65·4億元,增速高達73·5%。中國的文化產業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發現我們的文化產業的影響力遠遠落後於歐美,我們必須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完善以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以及相應的文化投資體系改革,牢牢掌握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不受制於任何外國文化集團;實施文化精品戰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立足於國情來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的遠景規劃,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產業力。

第二,加強民族文化傳播,提升軟實力。一個國家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強國,不僅要擁有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硬實力,還要有以文化力為核心的軟實力。如果一個國家不擁有軟實力,那麼它就只擁有一個物質外殼而缺少內涵,不能發展成為真正的強國。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潛在推動力,在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托夫勒教授等認為,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不再作為衡量國家實力的主要目標,知識的控制是明日世界爭奪的焦點。誰的文化成為主流文化,誰將成為國際權力斗爭的贏家,誰將掌握未來[5]。盡管這代表一種文化帝國主義的極端觀點,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在經濟力量方面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縮減,軟實力的差距就成為中國在國際環境中又一個主要制約因素。能否提升軟實力,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提升軟實力是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胡錦濤指出:「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大潮,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找准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6]」新世紀以來,我國在文化傳播領域取得長足的進步,基本上形成了多種語言、多種媒體並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文化傳播模式。從廣播電台、報紙和雜志到電視、互聯網,中國的傳媒在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然而我國的文化傳播體系與西方國家全球化的綜合信息傳播體系相比,還處於弱勢地位。為此,必須加快文化傳播硬體和軟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擴大報刊、計算機網路等在國內外信息輻射的范圍;增強各種媒體自身的吸引力;同時必須加強現有媒體的合作與改造,形成中國傳播事業的合力,共同迎接來自境外媒體的挑戰成為必由之路[7]。

第三、增強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的自覺性,抵禦英語語言霸權。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侵襲下,英文成了世界上獨霸的語種,它在國際交往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國際互聯網路上的信息約有80%以上是通過英語來傳遞的。前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戴維·羅特科普夫曾經在美國《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諱地宣稱:「美國應該確保:如果世界向統一語言方向發展,那麼這種語言就應該是英語。[8]」英語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宣傳其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以西方為中心的理論思想的載體。雖然漢語不是瀕危的弱勢語言,但是英語的霸主地位威脅到了漢語的影響力和在國際上的普及,為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抵禦英語的語言霸權。
試題答案 寒假作業答案 ①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點,也各有其優點,都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②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化的多... - :[答案] 試題答案寒假作業答案①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點,也各有其優點,都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②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化的多樣性正是世界豐富多彩的生動體現.③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誇大了各民族文化的差異性(...

文化多樣性的優缺點 - : 缺點:文化多樣性會減弱民族文化的特色.各自為政的後果,多種文化又不融合,就會形成割據狀態.甚至是倒退,會抵減由於文化多種的推動力文化多種能優化思想境界,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優點:但豐富了人的思想,文...

求 文化多樣性 和 文化融合 的優點缺點.謝謝 - : 優點: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色 學會更多與人交流的技巧 懂得照顧和關心他人 缺點:種族歧視 因不懂民俗而造成相處的問題 在人不生地不熟的地方存在心理壓力 缺點:文化多樣性會減弱民族文化的特色.各自為政的後...

如何認識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 :[答案] 文化的獨立本質和共通內容

1. 世界文化的特點是什麼?其具體表現是怎樣的? (1) 特點: - __ - 和___ - . (2) 具體表現: ① 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往往通過各具特色的 - __ - ... - :[答案] 1. (1) 多樣性 豐富性(2) ①文化習俗 ②代表人物

經濟因素和文化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2000字 - :[答案] 經濟因素和文化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 ⑴ 經濟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冷戰時期,在國際關系中軍事因素佔有突出地位,而... 1 .美國從在全球推行其文化和價值觀的目標出發,同時為了商業利益,違背多數國家的意願,反對「文化多樣性」公約,其...

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原因及影響、優點缺點 - : 1、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 在全球化這個大背景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現融合加深的趨勢,各種族、各國家文明在不斷交流、融合中得到創新和發展. 2、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

世界文化發展中的優勢和弊端有哪些 - : 優點: 1.縱觀歷史上的對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國家統一、經濟發達、國力強盛是對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積極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始終是歷史的主流;加強聯系,互相學習,也是世界文明進步的趨...

當今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怎麼樣 - : 因為文化多樣性才能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文化單調只會寸步難行,正如中國古代百家爭鳴,出現了儒,道法家等學派,促進和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長遠發展,新中國成立後有個百家齊放的政策.

什麼是文化的多樣性與共同性?如何看待"全球化"這一問題 - : 對待外來文化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博採各國文化所長,特別要吸收能為我們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又適合我國國情的文明成果,同時,也要向世界展示我國文化成就,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

7. 如何全面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的多樣性主要通過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表現現出來。
(2)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3)我們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應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應遵循的原則是: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繁榮

8. 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1)文化多樣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具體表現。

(2)文化多樣性,可見諸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築、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

(3)在世界文化多樣性中,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最能體現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9. 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是什麼

1、文化多樣性指的是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從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2、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他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對於還原和客觀評價歷史具有史實證據的價值。

10. 文化多樣性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缺點:文化多樣性會減弱民族文化的特色。各自為政的後果,多種文化又不融合,就會形成割據狀態。甚至是倒退,會抵減由於文化多種的推動力文化多種能優化思想境界,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優點:但豐富了人的思想,文化與文化之間達成了共識。縱觀歷史上的對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國家統一、經濟發達、國力強盛是對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積極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始終是歷史的主流;加強聯系,互相學習,也是世界文明進步的趨勢。閉關政策和文化專制政策會作繭自縛.不利於發展中華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不利於中國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於學習世界各族人民的優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取長補短。

總結: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能豐富多彩,才是實際生活的本色。因為本來世界就是多樣性的,中國也是如此。人們由於出身、經歷、性別、年齡以及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環境影響的不同等原因,所以文化意識不可能都是如一個模子出來的。也正因為文化具有多樣性,才能帶來相互間的互補與互相參照,好多問題包括重大問題也只有在爭辯中才能理出頭緒,不會有片面性。中國古代齊國的稷下學宮,在當時對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極大作用,那些文人學者就是各抒己見百家爭鳴,這是一個中國文化非常好的傳統。

閱讀全文

與文化多樣性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