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硅藻文化節在哪裡

硅藻文化節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13 20:35:55

A. 硅藻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硅藻是淡水和海水中浮游生物的主要構成者之一。它們多單細胞,或彼此相連成各式群體。

細胞壁:由2個套合的硅質半片組成,外面稍大,為上殼,裡面稍小的稱下殼。上、下殼的正面稱殼面,側面稱帶面或環帶面。上、下殼相套合的部分稱連接帶。有些種類的殼面具有殼縫,可以在水中運動。有些具殼縫的種類在細胞殼面兩端各有一極節,中央有一中央節,為細胞壁增厚的部分。

細胞核:每細胞1核。

鞭毛:營養細胞無鞭毛;某些種類的精子具1~2條9+0型的鞭毛。

光合色素:含葉綠素a和葉綠素c,以及較多的褐色素,色素體黃褐色。

硅藻的植物體單細胞或連接成絲狀體、群體。細胞壁是由2個套合的半片組成,稱半片為瓣。硅藻的半片稱上殼(在外)、下殼(在內),上下殼均有一凸起的面稱殼面。側面或殼邊是兩個瓣套合的地方,環繞1周稱環帶。上殼和下殼都是由果膠質和硅質組成的,沒有纖維素。載色體有一至多數,為小盤狀、片狀。色素主要有葉綠素a、葉綠素c,β-胡蘿卜素、α-胡蘿卜素和葉黃素。葉黃素類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黃素,其次是硅藻黃素和硅甲黃素。藻體呈橙黃色、黃褐色。同化產物為金藻昆布糖和油。有1個細胞核。營養體無鞭毛。精子具鞭毛,為茸鞭型。

B. 硅藻的葯用價值及其學名和拉丁名。

名稱:硅藻
拉丁名:diatom
硅藻是一類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極其廣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蹤跡,尤其是在溫帶和熱帶海區。因為硅藻種類多、數量大,因而被稱為海洋的"草原"。 硅藻是一類具有色素體的單細胞植物,常由幾個或很多細胞個體連結成各式各樣的群體。硅藻的形態多種多樣。
1. 分類
硅藻門(Bacillariophyta)有16000多種,可分為2綱:中心硅藻綱(Centricae)圓形,輻射對稱,殼面上的花紋自中央一點向四周呈輻射狀排列,海產多。羽紋硅藻綱(Pennatae)長形或舟形,花紋排列成兩側對稱,表面有線紋、肋紋、縱裂縫(殼縫),殼面中央呈加厚狀,稱中央節,在兩端稱端節.
2. 主要特徵
植物體單細胞或連接成絲狀體、群體。細胞壁是由2個套合的半片組成,稱半片為瓣。硅藻的半片稱上殼(epitheca)(在外)、下殼(hypotheca)(在內),上下殼均有一凸起的面稱殼面(valve)。側面或殼邊是兩個瓣套合的地方,環繞1周稱環帶(girdle band)。上殼和下殼都是有果膠質和硅質組成的,沒有纖維素。載色體1至多數,小盤狀、片狀。色素主要有葉綠素a、c,β-胡蘿卜素、α-胡蘿卜素和葉黃素。葉黃素類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黃素,其次是硅藻黃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黃素(diadinoxanthin)。藻體呈橙黃色、黃褐色。同化產物為金藻昆布糖和油。細胞核1個。營養體無鞭毛。精子具鞭毛,為茸鞭型。
3.繁殖
硅藻以細胞分裂繁殖為主。細胞分裂時,原生質膨脹,使上下兩殼略為分離。細胞核進行有絲分裂,載色體、蛋白核等細胞器也隨著分裂。原生質體也一分為二,其中一個位於母細胞的上殼之內,另一個位於母細胞的下殼,然後兩殼分開成為上殼,各再生另一個新的半殼為下殼,這樣形成的兩個新硅藻中,一個與母體大小相等,而另一個則較母體為小。如此連續分裂下去,多數個體將越來越小。這種體積的縮小不是無限的,縮小到一定大小時,以產生復大孢子(auxospore)的方式恢復其大小。
形成復大孢子的方式主要有3種:①將接合的兩個硅藻,借運動或分泌膠質而相互接近,然後兩細胞內的核各進行減數分裂,原生質體亦分成兩半,形成兩個配子,各有兩個核,其中一個後來消失,由不同細胞產生的配子脫離母細胞壁後,則相互接合形成兩個接合子,接合子與母體垂直方向延長成兩復大孢子,如披針橋彎藻[Cymbella lanceolata(Ehr.)V.H.]。②接合的兩個細胞各產生一個配子,而配子接合後只產生一個復大孢子,如扁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 var.klinoraphis Geitler]。③無配子生殖,兩細胞接近後,包在膠質內,不經過接合,各自形成一個復大孢子,如線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 var.lineata(Ehr.)Cleve]。
4. 代表植物
小環藻屬(Cyllotella) 屬中心硅藻綱圓篩藻目。植物體單細胞,有些種以殼面互相連接成帶狀群體。細胞圓盤形或彭形。殼面圓形,少數種橢圓形,邊緣部有輻射狀排列的線紋和孔紋,中央平滑或具顆粒。帶面平滑沒有間生帶。載色體多個,小盤狀。以細胞分裂進行繁殖,每個細胞產生一個復大孢子。
羽紋硅藻屬(Pinnularia)屬於羽紋硅藻綱雙殼縫目。植物體單細胞或連接成絲狀群體,殼面線狀、橢圓形至披針形,兩側平行,極少數種兩側中部膨大、或成對稱的波狀。殼面兩側具橫的平行的肋紋,中軸區寬。色素體兩塊,片狀,常各具1蛋白核。
常見的硅藻還有圓篩藻屬(Coscinodiscus)、舟形藻屬(Navicula)等。
它們靠光合作用將海水中的無機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機物。硅藻色素包括葉綠素a、c1、c2、以及胡蘿卜素。它們能吸收太陽光的能量,將細胞中的水分解,使水分子上的一個氫原子分離出來,一部分有利的氫原子和二氧化碳化合經過復雜的化學變化後就產生了糖和澱粉,這就是光合作用。這些物質再和細胞吸收的氮、磷、硫等物質進一步作用,氧就形成了蛋白質和脂肪等物質。游離出的部分氫原子每兩個和一個氧原子結合形成了水,氧分子中的另一個氧原子就從細胞里跑出來溶解到水裡或者跑到大氣里去了。地球上有70%的氧氣是浮游植物釋放出來的,浮游生物每年製造的氧氣就有360億噸,佔地球大氣氧含量的70%以上。由於硅藻數量又占浮游生物數量的60%以上,這樣可以推算,假設現在地球上沒有硅藻了,不用3年,地球上的氧氣就耗幹了。動物和我們人類也就都沒法呼吸了。
硅藻是魚、貝、蝦類特別是其幼體的主要餌料,它與其他植物一起,構成海洋的初級生產力。 硅藻還是形成海底生物性沉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漫長的年代,那些在海底沉積下來的以硅藻為主要成分的沉積層,逐漸形成了經濟價值極高的硅藻土。硅藻土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還能完好地保存動植物的遺體,在古生物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硅藻是一類種類繁多的低等植物,約11000多種。在海洋中硅藻的種類最多,淡水和潮濕的土壤也不少。據估測每一立方厘米土壤中有羽紋藻約1億個。硅藻種間個體差異大,小者3.5微米,大者300-600微米。硅藻的身體雖然只有一個細胞,可這一個細胞卻非常有趣。它既不象動物細胞一樣沒有細胞壁,也與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大不相同。硅藻的細胞壁由大量的硅質組成,分為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的蓋叫上殼,下面的底叫下殼,上殼套住下殼,並且上下殼面上紋飾圖案非常精美。如同透明的水晶箱,或者好比一間精緻的玻璃小屋。從十六世紀顯微鏡下發現的這些頗具魅力的小生物後,科學家們耗費了許多的筆工來描繪這些絢麗的玻璃殼。
硅藻死後,它們堅固多孔的外殼—細胞壁也不會分解,而會沉於水底,經過億萬年的積累和地質變遷成為硅藻土。硅藻士可被開采,在工業上用途很廣。可製造工業用的過濾劑、隔熱及隔音材料等等。我國山東山旺地區就出產大量的硅藻土。游泳池的主人將老化的硅藻殼拿來過濾水裡的污染物質。諾貝爾獎的創始人alfred nobel發現將不穩定的硝化甘油放入硅藻所產生的硅土後可以穩定的成為可攜帶的炸葯。

C. 硅藻門(Bacillariophyta)

單細胞植物,可以連成各式的群體。細胞內含胡蘿卜素、葉黃素等,細胞壁富含硅質。淡水及海水中廣為分布,少數種類可生活於潮濕的土壤。

圖3-10 硅藻的各種形態

細胞形似小盒,由上、下兩殼組成,上殼稍大,套合在外。殼的頂面和底面稱為殼面或瓣面。殼邊稱連接帶。上、下連接帶總稱殼環帶或殼環。殼面(瓣面)的紋飾有輻射狀、羽狀等。硅藻體形態也多樣(圖3-10)。

細胞壁由硅質和果膠質組成,硅質在最外層。在殼面上常見到圓點狀細小的點紋、網眼及肋紋。肋紋是殼壁內的條狀小突室在殼面上的反映,橫向排列,形如肋骨。有的殼面上沿長軸方向中央部分有縱溝(脊溝),斷面呈「>」形,在其中間部位有加厚形成的中央節、兩端(極)節。另有一些種類的殼面上,中樞區不發育成縱溝,僅是形似縱溝的假縱溝,此種硅藻中樞區無節。

硅藻分為中心硅藻及羽紋硅藻。

中心硅藻大多為海產浮游種類,細胞壁常具有突起和刺毛構造。殼面觀圓形,多角形等。一般具一中心,由中心向外輻射花紋(圖3-11)。化石記錄最早見於下侏羅統,新生代較繁盛,至今已有不少屬種絕滅。代表屬如Melosira(直鏈藻),白堊紀至現代(圖3-12,3),Coscinodiscus(圓篩藻),晚侏羅世(?)至現代(圖3-13,4)。

圖3-11 中心硅藻目的細胞構造簡圖

(引自藤岡一男,1978,簡化)

左為環帶面觀,右為殼面觀;1—上殼面;2—下殼面;3—殼環帶;4—上殼;5—下殼

圖3-12 羽紋硅藻目構造簡圖

(引自藤岡一男,1978,簡化)

左上為殼面觀,左下為環面觀,右上為斷面;1—中央節;2—中心孔;3—端節;4—縱溝;4a—下殼的縱溝;5—肋紋;6—上殼;7—下殼;8—環帶;9—假縱溝

圖3-13 硅藻代表屬例

(引自中山、南京大學編《植物學》,1979)

1~2—羽紋硅藻目:1—Fragilaria(脆桿藻);2—Navicula(舟形藻)3~4—中心硅藻目:3—Melosira(直鏈藻);4—Coscinodiscus(圓篩藻)

羽紋硅藻絕大多數具縱溝,能運動。多數營底棲生活,也有附著的。殼面觀多為舟形、紡錘形等,左右對稱或不對稱,肋紋排列兩側如羽狀(圖3-12)。絕大多數淡水產,見於新生代(圖3-13,1、2)。

D. 硅藻的介紹

硅藻是一類具有色素體的單細胞植物,常由幾個或很多細胞個體連結成各式各樣的群體。硅藻的形態多種多樣。 硅藻常用一分為二的繁殖方法產生。分裂之後,在原來的殼里,各產生一個新的下殼。盒面和盒底分別名為上、下殼面。殼面彎伸部分名殼套。上下殼套向中間伸展部分,稱相連帶。硅藻屬於不等長鞭毛類這一大類群,這一大類群既有自養生物(如金藻、巨藻)又有異養生物(如水霉)。黃棕色葉綠體是不等長鞭毛類的一個特徵,這種葉綠體有四層膜,含有類胡蘿卜素、墨角藻黃素。硅藻個體通常無鞭毛,但其雄配子具不等長鞭毛,同時與其他類群相比其鞭毛缺乏茸毛。硅藻在食物鏈中屬於生產者。硅藻的一個主要特點是硅藻細胞外覆硅質(主要是二氧化硅)的細胞壁。硅質細胞壁紋理和形態各異,但多呈對稱排列。這種排列方式可作為分類命名的依據。但是這種對稱並不是完全的對稱,因為硅藻細胞壁的一側比另一側略大一點,這樣才能嵌合在一起。化石遺跡顯示,硅藻最遲起源於早侏羅紀時期。僅中心硅藻類的雄配子具鞭毛,可以游動。硅藻一直以來是一種重要的環境監測指示物種,常被用於水質研究。分類上歸為一綱,轄下有中心硅藻目及羽紋硅藻目。此外也是近海的優勢類群。

E. 2017年硅藻泥十大品牌都有哪些。

弱鹼的有:泥博士,大津,大秦,全佳美,雙木林
強鹼的有:蘭舍,綠森林,春之元,川一,上層尚品

F. 硅藻泥能防霉嗎

可以,就是吸水的。你可以選用更加環保的硅藻泥材料,比如雲答泉硅藻泥和椰之凈硅藻泥就很好的。不但一點氣味都沒有,而且還可以吸收版甲醛,因為硅藻泥有很疏鬆的孔狀結構,吸附力很大。他們都有天貓店。

閱讀全文

與硅藻文化節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